A. 小明為家中的盆景設計了一個自動供水裝置.
設瓶內的壓強為P1,瓶內液體上方的空氣壓強為P2
由此得大氣壓強=P1+P2
當盤中的水下降,瓶中水流出,P1變小,空氣進入,P2變大
所以一直處於平衡狀態
B. 有關自動給水裝置的大氣壓問題
1:水槽內水面下降時:
P內減小;因為P內+水柱壓強=P0;外液面下降,水柱加回長,P0不變,P內只能減小來答平衡。
P底減小;因為P底=水密度*gh;液面下降,H減小,P底減小。
高度差變大;因為高度差就是水柱深度,與水柱的壓強正比。
2:水槽內水面與瓶口相平後:如果外面再減水,水就瓶內流出一些,外界空氣會進入一些到瓶內,保持水面與瓶口相平,這個過程中:
P內增大;因為外界空氣的進入。
P底不變;因為水面高度不變,(保持與瓶口相平)。
高度差變小;因瓶內氣壓變大,水流出,外界水面高度不變。
C. 小華製成如圖所示的「自動給水裝置」,是用一個裝滿水的塑料瓶子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剛好被水浸沒.其瓶中
答案:變大;不變
瓶內水面比外邊高,產生一個壓強差p1,瓶內氣體也有壓強p2,以瓶外水面為參考面,則有
大氣壓=p1+p2
水流出時,p1變小,p2變大。
盆中水的深度不變,盆底壓強不變。
D. 鳥用自動給水裝置:為什麼鳥不斷喝水還能使盤中水位保持一定的高度 用物理知識
水位下降。同質量的水和冰冰的體積大,所以融化後會變「小」。因為冰的密度比水小。
初中的時候學這方面知識的時候老師舉過一個例子:說冬天水缸如果放在戶外容易爆,因為水結冰是從表面也就是最上面,上面結冰後下面的水繼續結冰,因為體積變大就會把水缸撐爆。
E. 這是一個盆景自動供水裝置 請詳細解釋一下它的原理
利用虹吸來原理,在盆中有水的源情況下,倒扣瓶中的水是無法留下來的,等到盆中水吸收、蒸發干以後,空氣可以從瓶口中進入,水就會流出來,當盆中水達到一定深度是有阻斷了進入瓶中的空氣,水就不會再流出來了。
虹吸是利用液面高度差的作用力現象,將液體充滿一根倒U形的管狀結構內後,將開口高的一端置於裝滿液體的容器中,容器內的液體會持續通過虹吸管向更低的位置流出,出自宋代蘇軾《東坡志林》。虹吸的實質是因為液體壓強和大氣壓強而產生。
參考資料來源:
虹吸原理
管內最高點液體在重力作用下往低位管口處移動,在U型管內部產生負壓,導致高位管口的液體被吸進最高點,由於兩邊的氣壓基本相同,高位管口由於伸入液面的深度遠低於低位管口伸入液面的深度,故從管口處來說低位管口處的壓強要大於高位管口處的壓強。
但液體仍會從高位容器流入低位容器。之所以會產生這種現象,是因為這里的壓力僅僅只能傳導到液體的上表面。所以低位的杯子里的管子雖然壓力較高,但是無法傳導到高位杯子里去,所以也無法阻止液體下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虹吸
F. 如圖所示為小明自製的"盆景自動給水裝置",他用一個裝滿水的塑料瓶子倒放在山
當把裝滿水的瓶放入盆景的水中時,由於大氣壓作用在盆景中的水面,所以專水不會從瓶屬中流出來,當盆景中的水由於蒸發和盆景的吸收,水面下降瓶口露出水面時,瓶中的水就要向外流,一旦瓶口再次被水淹沒,瓶中的水又停止外流,這樣盆景中的水就可以保持一定高度.
故選D.
G. 小明為家中的盆景設計了一個自動供水裝置,如圖,用一個塑料瓶裝滿水倒放在盆景盤中,
利用了大氣壓。
當瓶內水流出時,外邊的水面上升。當水面上升到瓶口,外部氣體無法進入瓶內,大氣壓作用在水面上,並通過水把壓強傳遞到瓶內,支撐起水柱,水停止流出。
H. 同問小明為家中的盆景設計了一個自動供水裝置,為什麼水流出後瓶中會有氣體,難道不是真空嗎
不是真空,因為題中已經說明有空氣進入瓶中,而且必須有空氣在瓶中,水才能流出,如果瓶內是真空條件,則水被大氣壓壓著,無法流出
I. 小明為家中的盆景設計了一個自動供水裝置。用一個塑料瓶裝滿水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剛剛被水浸沒。當盆中...
利用了大氣壓。
當瓶內水流出時,外邊的水面上升。當水面上升到瓶口,外部氣體無法進入瓶內,大氣壓作用在水面上,並通過水把壓強傳遞到瓶內,支撐起水柱,水停止流出。
這是別人回的,地址http://..com/question/542377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