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圖是小明做「探究冰的熔化特點」的實驗裝置圖.為了便於記錄各個時刻的溫度,他不用酒精燈加熱,而將裝
冰的熔點為0℃,所以裝有碎冰的燒杯直接放置在空氣中,不但能使燒杯均勻受熱,而且冰的溫版度升高較慢,便權於記錄各個時刻的溫度.為了使燒杯內各部分受熱均勻,還需要用攪拌棒進行攪拌.
故答案為:慢;均勻;較小;攪拌.
B. (2009北海)如圖是小芳探究海波的熔化現象的實驗裝置圖.(1)在該裝置中,小芳把裝有海波的試管放入裝
(1)將裝有海波的試管放在盛水的燒杯內加熱,這樣可以使海波受熱均勻;
(2)在記內錄的實容驗數據中,有一段時間連續三次溫度值都是48℃,其餘的溫度值都比48℃高或低,說明在該段時間是海波的熔化過程,因此該段時間內小芳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海波正在熔化;
(3)溫度計的液泡碰到試管底,會使溫度計的溫度高於海波的實際溫度,這樣做會使溫度計示數不能正確反映海波的溫度.
(4)做完實驗,沒有及時取出溫度計,海波凝固後溫度計取不出來,需要將試管重新放回熱水中加熱才能取出溫度計,不能生硬的往外提取溫度計,以免損壞器材.
故答案為:(1)海波受熱均勻;(2)海波正在熔化;(3)溫度計示數不能正確反映海波的溫度;(4)將試管重新放回熱水中加熱.
C. 右圖是研究海波(硫代硫酸鈉)的熔化實驗裝置。這時海波正處在熔化過程中, 請回答:
也隨之升高
D. (2013玄武區二模)如圖所示,甲是質量是200g固體的熔化實驗裝置,乙圖根據實驗數據繪制出的曲線圖,由
由圖象知,BC段,屬於該物質的熔化過程,在此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所以該物質是晶體;在DE段屬於沸騰過程;
停止對物質加熱,便停止熔化,說明熔化過程需要吸熱,並且熱總是從溫度較高的火焰傳遞給水,說明熱傳遞具有方向性;
由圖象知,該物質在第6min溫度為50℃,在第8min溫度為90℃,
∴Q吸=cm△t
=3×103J/(kg?℃)×200×10-3kg×(90℃-50℃)
=2.4×104J
Q放=m酒精q酒精
=1.25×10-3kg×3.0×107J/kg
=3.75×104J
η=
Q吸 |
Q放 |
2.4×104J |
3.75×104J |
E. 如圖所示為「探究冰和燭蠟的熔化特點」的實驗裝置,其中探究冰熔化的是______(a/b)裝置,圖中還缺少的
如圖所示a裝置直接加熱熔化的實驗,而燭蠟利用水浴法加熱,故探究冰熔化的內是a裝置;
圖為由於容室溫高於冰的熔點,所以缺少酒精燈加熱是可行的;
乙圖用水浴法加熱,這樣受熱比較均勻;
實驗時要注意觀察物質溫度和狀態的變化情況.
故答案為;a;秒錶(或鍾);受熱均勻;狀態.
F. 熔化現象實驗裝置解說
從下至上:鐵架台:固定實驗器材
酒精燈:加熱
石棉網:使燒杯受熱均勻專
燒杯:盛水加熱使試管內物屬體受熱均勻
試管:盛實驗葯品
溫度計:測量試管內物品溫度變化情況
G. 物質熔化的實驗,除了圖中所示的實驗器材外,還需要
(1) 秒錶 (2) 玻璃泡完全浸沒在海波晶體中,不碰試管壁和底 (3) 使海波晶體各處的溫度一致 (4) ① 撤掉酒精燈 ② 增加冰的質量
H. 觀察熔化現象的實驗裝置中為什麼在燒杯上加一個蓋
(1)圖甲中,用水浴法給海波加熱,可以使其受熱均勻,並且溫度升高得比較緩慢,易於內觀察溫度的變化情況;
圖乙容中,在燒杯上加一個蓋子,這是為了減少熱量的散失;
(2)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做熔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做沸點.
故答案為:(1)能使海波均勻受熱,且便於觀察溫度的變化;減少熱量的散失;(2)熔點;沸點.
I. 初二物理:探究物質熔化實驗裝置的安裝順序是由上往下裝還是由下往上裝
如果是考試就照書上教的,從下往上裝,從里往外連接。
如果是實際操作的話,還得是回先把支架答擺弄好再一點點往上裝其他東西。一切從安全和准確出發。從准確出發,難裝的、容易出錯的,先搞定。從安全和快速出發,重的、大件的、難調整的先上,輕松的、小的後上,力求做到已經裝上去的就不用再去調整糾正了。要知道實驗室那些設備一般都是易生銹的,螺紋很難擰的,如果裝上去之後發現不合適調整起來會比重新安裝還要難受。松動的、易滑的、易碰倒的、危險的盡可能最後才上。像酒精燈、小試管、滴管、玻璃導管這些其實是很容易碰掉或者滑落摔破的,小試管和玻璃導管也容易因為調整時太用力而弄破甚至扎到手,這些東西應該最後上,或者一裝上去就能有其他東西將其固定住不用調整的。另外,實際上酒精燈是容易調整的,安裝時預留些空間給它,如果發現酒精燈位置不合適時挪動一下或者墊本書什麼的就行了。其他很多東西也都是可以先估計位置大小並留出合適空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