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鞋模製作的過程
1、首先選好對應款式鞋模的製造模具。
⑵ 電解食鹽水會生成什麼
電解食鹽水之一 [原理]氯化鈉水溶液的離子種類有:Na+、Cl-、H+、OH-,電極反應為:陽極反應:2Cl--2e=Cl2↑陰極反應:2H2O+2e=H2↑+2OH-總反應:2Cl-+2H2O 2OH-+H2↑+Cl2↑實際上,飽和食鹽水中[Cl-]=5.30mol·L-1,陽極附近pH=4,由奈斯特方程而知:在陽極應析出氧氣而不是氯氣,但因氧氣過電位大,反而是氯離子比水易被氧化。氯氣在石墨電極的過電位為0.251V,氧氣為1.09V。離子在電極上放電時過電位的大小與電極的材料、電流密度和溫度有關。[用品]1.儀器 支管U形管、軟木塞、導線、低壓直流電源、250mL燒杯、250mL量筒、石墨電極、鐵架台、玻璃管、自製電解食鹽水器。2.試劑 2mol·L-1CaCl溶液、1mol·L-1NaCl的溶液、酚酞指示劑、1mol·L-1KI溶液、澱粉溶液[操作]1.自製食鹽水電解器。用250mL燒杯,中間放入兩個平行的玻璃管,用管頂軟木塞串連細玻璃導管後,再用乳膠管(2)套在玻璃尖嘴(1)。管底用碳棒(6)作電極,導管接通飽和食鹽水,(3)和(4)分別為陽極區、陰極區的氯氣和氫氣。如圖A所示。電解食鹽水的裝置可以簡化為圖B那樣。用一支帶有支管的U形管(1),再用帶石墨電極(2)的軟木塞使插入飽和食鹽水的電極固定好。2.操作和現象。按A或B圖裝置,當通入12~24V的直流電源,可以觀察有大量氣泡發生,陰極區氣泡更多。約3min就可收集到15mL左右的氣體。在尖嘴處將酚酞滴入時,只在陰極區變為粉紅色。再將濾紙在碘化鉀溶液(有少量澱粉)沾濕後,放在陰極的尖嘴上,便立即變為藍色,無澱粉時則為棕色。如用圖B裝置時,可在支管處檢驗氯氣的存在。直流電源可用6~12V。檢驗氫氣可用點燃法。 電解食鹽水之二 [原理]同之一[用品]燒杯、具支U形管、單孔塞、彎曲導管、小試管、鐵絲網柱、碳棒、NaOH溶液、KI澱粉溶液、飽和食鹽水[操作]1.取25×200mm的具支U形管,配好兩只單孔塞。在U形管的一端塞上附有彎形導管(內加碘化鉀澱粉溶液),另一端塞上附直型導氣管,並套上一支小試管以收集氫氣。用鐵絲網柱(由100×100mm鐵絲網卷制而成)作陰極,碳棒作陽極,裝置如圖所示。2.打開開關a,利用虹吸原理向U形管內加滿飽和食鹽水溶液(內滴有幾滴酚酞溶液)3.接通直流電源(12~24V),幾秒鍾後陰極區溶液變成紅色。打開開關b,控制好液體流量,讓貯液瓶里的飽和食鹽水自動流入陽極區,氫氧化鈉和食鹽混合溶液由陰極區流入燒杯中。4.約兩分鍾後,碘化鉀澱粉溶液變成藍色,證明放出的氣體是氯氣。停止通電,關閉開關b。用爆鳴法檢驗試管中收集的氣體,證明它是氫氣。[備注]1.陰極用多層鐵絲網柱,電極跟溶液的接觸面積大,電解快,產生氫氣和氯氣的量多,便於收集檢驗。2.飽和食鹽水要經過精製,除去Ca2+、Mg2+等雜質離子,以防在陰極區產生沉澱物。也可以用化學純氯化鈉配製成食鹽水。3.陰極區紅色消失的原因是由於鹼性增強。 電解食鹽水之三 [原理]在飽和食鹽水中,存在著兩種電離:NaCl=Na++Cl-H2O H++OH-接通電源時,Na+和H+離子向陰極移動,Cl-和OH-離子向陽極移動,但因H+離子比Na+離子容易得電子,Cl-離子比OH-離子容易失去電子,所以在電極上的反應為:陽極 2Cl--2e=Cl2↑陰極 2H++2e=H2↑在陰極附近的溶液中,Na+和OH-離子形成氫氧化鈉,故溶液呈強鹼性。總的方程式可以表示為:2NaCl+2H2O 2NaOH+H2↑+Cl2↑由於氫氣與氯氣在一定條件下易反應甚至引起爆炸。故電解時必須將陰極與陽極隔開,以便分別收集兩種氣體,因而像工業上一樣實驗時也要把它用隔膜分開,形成陰極室和陽極室。[用品]食鹽、澱粉、碘化鉀、酚酞試劑。玻璃方槽、燒杯、直通管、玻璃導管、乳膠管、鐵釘、碳棒、蛋殼、漏斗、導線、干電池、直流電源、玻璃紙、鐵絲網、凡士林、分液漏斗。[操作]蛋殼漏鬥法,這是既簡便,用葯量少又省時間的一種方法。1.取普通漏斗一隻,把一支有一段乳膠管的大鐵釘從下方堵住漏斗管,要求不漏液。2.再取一隻空雞蛋殼,先去內衣洗凈,放在漏斗中,以一號電池拆得的碳棒放入蛋殼內。3.連接導線,直流電源的正極接碳棒,負極接鐵釘。4.向蛋殼內外充滿飽和食鹽水,並在蛋殼內加澱粉碘化鉀溶液數滴,向蛋殼外漏斗中加酚酞數滴。5.接通電源,觀察兩極附近氣泡發生情況,最後可看到鐵釘附近變紅,碳棒附近溶液變藍。[備注]1.本實驗的方法成功率很高,氫氣與氯氣可以分開,現象也很明顯,主要是做到鹽水濃度必須飽和,如過稀氯氣易溶解,則會造成一系列的問題,所以實驗時間不可過長,否則需補充食鹽。2.電解液的溫度不可太低,一般以在20℃到30℃之間為宜,過低氯氣溶解量增大。3.直流電源的電壓可以高些,電壓高反應快,演示時間可以縮短。6V即可,不要高於36V。4.電路的連接應當接觸良好,千萬別出現接觸不良的情況,這會造成電阻加大,使電流強度減小而影響實驗效果。5.配製食鹽水時應用化學純的,一定要飽和才行。電解時如果氯化鈉溶液較稀則陽極上的氣泡是氯氣與氧氣兩種,如果氯化鈉的溶液極稀則陽極上產生的氣泡是氧氣一種。
⑶ 電碳廠石墨化過程屬於焙燒過程嗎
屬於。
焙燒毛坯石墨化
焙燒毛坯石墨化 (graphitization of baked carbon proct)
焙燒毛坯在2000~3000℃的高溫下進行熱處理,使碳網格微晶尺寸增大、晶層間距縮小,晶格常數接近天然石墨,從而獲得石墨電極所需要的物理化學性能。焙燒毛坯石墨化是石墨電極生產過程中的關鍵工序,石墨電極的物理化學性能在很大程度上由石墨化溫度決定,生產高質量的石墨電極溫度應達到2800℃以上,從經濟上看生產1t石墨電極要消耗5000kW•h左右的電量,石墨電極生產成本中電力費用約佔25%~35%,而電量的80%左右消耗在石墨化爐中,因此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如何降低電能消耗也是石墨化工序的重要任務。
石墨化爐類型目前石墨電極生產廠廣泛使用的石墨化爐都是電熱爐,即用大量的電能將焙燒品加熱到石墨化所需的高溫,石墨化爐按加熱方式區分可以分為直接加熱爐和間接加熱爐兩種,按石墨化爐和供電裝置的相對位置區分,可分為移動式石墨化爐和固定式石墨化爐兩種。如按運行方式區分可以分為間歇生產和連續生產兩類,按用電性質區分還可分成直流石墨化和交流石墨化兩種。直接加熱爐是指電流直接通過被石墨化的焙燒品,這時裝入爐內的焙燒品既是通過電流產生高溫的導體,又是被加熱到高溫的對象。生產石墨電極主要使用直接加熱石墨化爐,直接加熱石墨化爐有兩種爐型,一種稱為艾奇遜石墨化爐,另一種稱為串接石墨化爐(英文簡稱LWG爐),艾奇遜石墨化爐歷史悠久、在炭素廠內早已普遍應用,但是20世紀80年代串接石墨化爐作為一種節能爐型已經在生產大規格電極的炭素廠中推廣使用,隨著石墨電極質量的不斷提高和產品截面的增大,串接石墨化爐有不斷增加的趨勢。間接加熱的石墨化爐專利報道很多,實際應用的很少,20世紀70年代初英國摩根公司研製成功一種間接加熱的連續生產石墨化爐,只能生產小規格的電炭製品。由於直流供電設備有利於保持電網三相平衡、功率因數高,20世紀80年代中國炭素廠的石墨化爐大多數已將交流供電改為直流供電,直流供電投資較大,除變壓器外,需配備相應容量的整流機組將交流電整流為直流電後輸入石墨化爐,5種不同類型的石墨化爐分別介紹於下。
艾奇遜石墨化爐這一種爐型是19世紀末在生產碳化硅的電阻爐基礎上改造而成,主要特點是裝入爐內的焙燒品與電阻料(焦粒)共同構成爐阻,通電後產生2000~3000℃的高溫使焙燒品石墨化,艾奇遜石墨化爐的結構比較簡單:石墨化爐砌在鋼筋混凝土基礎上,由相同結構的爐頭砌體和爐尾砌體及兩者之間的長方形爐身構成,爐頭及爐尾砌體都是外側砌耐火磚,內側上、下部砌炭塊,中部砌石墨塊,數根導電電極(石墨電極)穿過爐頭和爐尾砌體,導電電極的直徑和數量根據石墨化爐通電時電流強度而定。(圖1)在通電期間導電電極溫度不斷升高,因此要對導電電極進行冷卻,冷卻方式有表面直接淋水冷卻或間接冷卻,間接冷卻又可分為在電極內部鑽孔通水冷卻和電極表面安裝冷卻夾套兩種方式。裝入焙燒品的長方形爐身底部砌數層耐火磚,爐身兩旁用耐火磚砌爐牆,也可用耐熱混凝土製成的牆板立放在爐兩側。小型艾奇遜石墨化爐爐身長10~12m、爐身寬2rn左右,每次可裝入20t左右的焙燒品。中型艾奇遜石墨化爐爐身長14--16m、爐身寬3m左右,每次可裝入焙燒品40~60t。大型艾奇遜石墨化爐爐身長18~20In、爐身寬4.0m左右,q每次可裝入焙燒品l00t左右。一種長達25~30m的超長型艾奇遜爐,爐身窄長,裝爐量也只有100t左右。艾奇遜石墨化爐雖然結構簡單,容易維修,裝卸半成品都用吊車進行,操作比較方便,但有如下缺點:(1)通電時間長、熱損失大、能量利用率低,在通電加熱期間大量電能用於加熱電阻料及爐頭、爐尾砌體,而且爐外層保溫料向周圍空間散失的熱量也很多,因此,只有35%左右的電能是用於加熱焙燒品使之轉化為石墨電極,電能利用效率較低;(2)石墨化爐中裝入焙燒品和電阻料的空間稱為爐芯,艾奇遜石墨化爐的爐芯各處溫度差別較大,爐芯中心部位與爐芯兩側靠近保溫料處的溫度可相差數網路,爐芯上部與下部的溫度差也可達數網路,因此同一爐產品的電阻率有一定差別,爐內加熱溫度的不均勻也是造成部分產品產生裂紋的主要原因;(3)裝卸爐時粉塵大,且在通電加熱期間排出大量有害氣體、污染環境;(4)生產周期長,一台石墨化爐從清爐開始到裝入產品、通電加熱、冷卻、卸出產品,生產周期長達l2~14天,而其中通電加熱只需2~3天,雖然每個爐組設有6~8台石墨化爐,但每台石墨化爐在1個月內只能周轉1.5~2次;(5)必須使用大量的冶金焦粒為電阻料,每噸焙燒品要消耗300k9左右。
U形石墨化爐艾奇遜石墨化爐的一個變種,在供電變壓器輸出電壓及電流的允許范圍內,為了提高石墨化爐的熱效率及節約電能,爐身適當長一些是有利的,但爐身長度有時受到廠房跨度的限制,10因此設計了一種將縱長的艾奇遜石墨化爐從中間折彎180。成為爐頭與爐尾位於同一側的新爐型(圖2),只是在爐身中間砌一道隔牆,把爐身分成兩個平行的裝料區,與爐頭及爐尾砌體相對的一面爐牆內側砌石墨塊,使電流能從一個裝料區經過石墨塊砌體導入另一個裝料區,這種U形石墨化爐的優點是相對的增加了爐身長度,可以多裝一些焙燒品,輸電母線都在爐子一端,省去了爐兩側的移動母線,每噸半成品的耗電量也略低於一般型式的艾奇遜石墨化爐,但存在爐內電流分布不均勻的缺點(導致爐內溫度的不均勻),因此裝在不同部位的石墨電極的質量有一定差異,而且中間隔牆容易燒壞。這種石墨化爐的生產工藝與艾奇遜爐相同。
移動式石墨化爐石墨化爐不是砌在鋼筋混凝土基礎上而是砌在鋼結構的軌道車上,軌道車可沿鋪設在地面的軌道左右移動(圖3),但是供電裝置的位置是固定的,艾奇遜石墨化爐或串接石墨化爐都可以設計成移動式爐,6~8台石墨化爐構成一個爐組,以便供電變壓器輪流向每一台石墨化爐供電,移動式石墨化爐可以將裝卸產品和通電分別在兩個廠房內進行,並且使連接石墨化爐的輸電母線的長度大大縮短,與移動式石墨化爐相對應的形式是移動式變壓器與固定位置砌築的石墨化爐結合生產,即將供電變壓器安裝在軌道車上,當哪一台石墨化爐需要通電時,帶有變壓器的軌道車便移動到這一台爐的爐頭,接上輸電母線後通電。
串接石墨化爐特點與生產工藝見「串接石墨化」。
間接加熱的連續生產石墨化爐一種專供生產小型電炭製品的卧式雙通道連續生產石墨化爐(圖4)。這種雙通道連續生產石墨化爐有一個固定的高溫區,高溫區用石墨板材砌成,通道全長為7m,其中有5m長埋藏在炭黑保溫料內,兩端各有
保溫料外,炭黑保溫料外面為可以通水冷卻的雙層鋼板焊成的外殼,供電設備為一台l40kV•A的單相交流變壓器,輸出電壓為l2v,一對導電夾持器夾在石墨雙通道的固定位置上,這種連續生產石墨化爐雙向逆流進料,由機械頂推裝置每分鍾推進25TIln2,經過石墨通道的全部時間4.5h左右,生產的產品直徑為50rIlrll以下、長為1ITl以內,通道內高溫區溫度可達到2500℃,每小時產量為45k,每噸產品耗電2700kW•h,由於通道內能自行保持微量正壓,因此不必通惰性氣體保護。
石墨化爐組每一台石墨化爐的生產操作是由清爐、小修、裝爐、通電、冷卻及卸爐等6個內容組成並循環進行,艾奇遜石墨化爐的一個生產周期一般為12--14天,其中通電只需2~3天,為了充分利用供電變壓器的能力,每一套供電設備可配置6~8台石墨化爐,供電設備幾乎是連續運行,只是在一台爐通電結束時有時左右倒換輸電母線接點和檢查供電設備的停電時間,一套供電設備與6~8台石墨化爐構成一個石墨化爐組,一個石墨化爐組中總有一台石墨化爐處於通電狀態中,其他爐子分別處於裝爐、冷卻、卸爐、清爐、小修等操作過程中,每一個爐組的生產按照事先編排好的運行計劃進行。
石墨化脹縮焙燒品的線尺寸從通電開始到1200℃左右呈膨脹狀態,進入原料煅燒溫度(1200~1450℃)以後,繼續上升到l600℃左右這一期間出現收縮,進一步提高溫度在1600~2000℃這一區間由於原料中硫和氮的逸出引起「氣脹」,因此這一期間焙燒半成品線尺寸的膨脹程度和原料中硫、氮含量及加熱速度有關,當溫度上升到2000℃以上,半成品的線尺寸又由膨脹轉為收縮,石墨化的全過程是收縮量大於膨脹量,因此焙燒品經過石墨化後直徑及長度都有減少,最終收縮量的多少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如原料性質、粒度組成、混捏時的黏結劑用量及成型方法、壓力大小,以及焙燒和石墨化的最終溫度,曾對75%石油焦和25%瀝青焦配料生產的普通功率石墨電極進行過收縮測定.
⑷ 新能源電動車可以一邊充電一邊行駛嗎
現在越來越多的車有電池動能回收,但不是邊走邊充電,只是把釋放出去多餘的電能回收利用回,繼答續儲存到電池裡。
這種狀態將來一定會實現的,現在眾多車企都大全力的進行創新,新能源汽車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正確掌握充電時間汽車電池跟普通電池一樣,都得避免過度充電或長時間充不滿電,這樣會導致電池壽命縮短。出行時提前安排好充電,避免行駛中電量不足。
理性購車對於每一個消費者來說才是正確的選擇,經過這些年的篩選,只有留下來的才是精品,才是值得入手的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