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出售了正在生產經營用的舊設備怎樣做會計分錄
企業在出售正在使用的舊設備時,需要進行以下會計分錄:
首先,設備轉入清理過程:
借:固定資產清理 累計折舊 貸:固定資產
接著,收到出售款項時:
借:銀行存款1170 貸:固定資產清理1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售稅額)170
若設備清理凈收益,則結轉凈收益: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營業外收入
若設備清理凈損失,則結轉凈損失:
借:營業外支出 貸:固定資產清理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會計分錄中的金額1170、1000、170均為示例數據,實際操作中應根據具體情況調整。
企業在進行此類會計處理時,應當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會計准則和稅法規定,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准確性。
此外,企業在出售舊設備時,還應當注意及時辦理相關手續,如設備轉讓手續、稅務登記等,以確保交易合法合規。
最後,企業在進行固定資產清理時,應當關注清理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費用,並將其合理地計入成本或費用科目,以便准確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
『貳』 銷售舊固定資產怎麼賬務處理
(1)出售固定資產轉入清理時,
借:固定資產清理
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貸:固定資產
(2)發生清理費用時,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銀行存款
(3)計算交納營業稅的時候,企業銷售房屋和建築物等不動產,按照稅法有關規定,應該按其銷售額計算交納營業稅,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
(4)收回出售固定資產的價款、殘料價值和變價收入等時,
借:銀行存款
原材料等
貸:固定資產清理
(5)應由保險公司或過失人賠償時,
借:其他應收款
貸:固定資產清理
(6)固定資產清理後的凈收益,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長期待攤費用
營業外收入——處理固定資產凈收益
(7)固定資產清理後的凈損失,
借:長期待攤費用
營業外收支
資產處置損益
貸:固定資產清理
(2)公司賣舊設備掛什麼科目擴展閱讀:
小企業固定資產清理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小企業因出售、 報廢、毀損、 對外投資等原因處置固定資產, 應當按照該項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 借記本科目, 按照其已計提的累計折舊, 借記「累計折舊」 科目, 按照其原價, 貸記「固定資產」科目。
同時,按照稅法規定不得從增值稅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進項稅額轉出)」科目。
(二)清理過程中應支付的相關稅費及其他費用,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應交稅費」 等科目。
取得出售固定資產的價款、殘料價值和變價收入等處置收入, 借記「銀行存款」、「原材料」 等科目, 貸記本科目。 應由保險公司或過失人賠償的損失, 借記「其他應收款」等科目, 貸記本科目。
(三)固定資產清理完成後, 如為借方余額, 借記「營業外支出——非流動資產處置凈損失」 科目, 貸記本科目。 如為貸方余額, 借記本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 —— 非流動資產處置凈收益」科目。
企業因出售、轉讓、報廢或毀損、對外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處置固定資產,其會計處理一般經過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固定資產轉入清理。固定資產轉入清理時,按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按已計提的累計折舊,借記「累計折舊」科目,按已計提的減值准備,借記「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科目,按固定資產賬面余額,貸記「固定資產」科目。
第二,發生的清理費用。固定資產清理過成本中發生的有關費用以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應交稅費」等科目。
第三,出售收入和殘料等的處理。企業收回出售固定資產的價款、殘料價值和變價收入等,應沖減清理支出。
按實際收到的出售價款以及殘料變價收入等,借記「銀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
第四,保險賠償的處理。企業計算或收到的應由保險公司或過失人賠償的損失,應沖減支出,借記「其他應收款」、「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
第五,清理凈損益的處理。將固定資產清理結轉成零。
1、因出售、轉讓等原因產生的固定資產處置利得或損失,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貸記「資產處置損益」科目,或作相反會計分錄。
2、因已喪失使用功能,自然災害發生毀損等原因而報廢清理產生的利得或損失,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或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折舊方法:
平均年限折舊法一
月折舊率=(1-殘值率)÷預計使用月份
月折舊額=月折舊率×原值=(原值-殘值)÷預計使用月份
殘值=原值×殘值率
可以看出,平均年限折舊法一隻與三個參數相關:原值、殘值(或殘值率)、預計使用月份。折舊的多少與「累計折舊」、「已計提月份(已計提月份小於預計月份時)」無關。
平均年限折舊法二
月折舊額=(原值-殘值-累計折舊)÷(預計使用月份-已提月份)
月折舊率=月折舊額÷(原值-殘值)
=[1―累計折舊÷(原值-殘值)]÷(預計使用月份-已提月份)
在平均年限折舊法中,折舊金額與 原值、累計折舊、殘值、預計使用月份、已提月份共五個參數相關。
如果累計折舊與已計提月份均為0,則兩種折舊方法中的月折舊額是一樣的,但是月折舊率不同。
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殘值後的凈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折舊年限-已使用年數) ÷ [折舊年限×(折舊年限+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雙倍余額遞減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是在不考慮固定資產殘值的情況下,按雙倍直線折舊率和固定資產凈值來計算折舊的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2÷折舊年限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月折舊率。
採用此法,應當在其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到期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凈額平均攤銷。
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據實際工作量計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每一工作量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殖) ÷ 規定的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舊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