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配位化合物的解離平衡與弱酸弱鹼的解離平衡有什麼區別
我覺得這兩者來說是類似的,只是平衡常數會不一樣。配合化合物的解離平衡有嚴重區別的是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因為這兩者在平衡常數的表達式上不一樣
❷ 為什麼弱酸弱鹼的解離平衡不被破壞,溶液
為什麼弱酸弱鹼的解離平衡不被破壞,溶液的PH就不變 緩沖溶液中
平衡沒變,離子濃度不變.
也就是H+或者OH-濃度不變.所以PH不變.
❸ 酸鹼解離平衡與配位化合物實驗報告怎麼寫
其實在大學里,所有無機的計算要充分發揮省略的計算。(5/100)所剩下的Ag+對於0.1就太小了 顧就用完全反應來計算。但沒有化學反應是完全反應的。你可以以K穩來計算的 如有疑問,請追問。謝謝
❹ 什麼叫同離子效應和鹽效應他們對弱酸弱鹼的解離平衡有何影響
在弱電解質溶液中加入含有與該弱電解質具有相同離子的強電解質,從而使弱電解質的解離平衡朝著生成弱電解質分子的方向移動,弱電解質的解離度降低的效應稱為同離子效應.同理,在電解質飽和溶液中,加入含有與該電解質相同離子的強電解質,也會降低該電解質的溶解度.
❺ 弱酸、弱鹼解離平衡相關計算
c[H+]c[ClO-]/c[HClO]=Ka因為c[H+]=c[ClO-],所以c[H+]=c[ClO-]=√(Ka*c[HClO])=0.038mol/L
❻ 弱酸弱鹼的電離平衡為什麼要向右移動
弱酸弱鹼和水都是共價化合物
共價化合物就是共用電子對的化合物
所以說呢如果這兩個東西對電子的吸引或者丟失能力都不強這兩個東西就會因為共價鍵斷不開而不願意電離。
❼ 誰能給提供一份弱酸弱鹼的電離平衡常數表 要全面的
如果看不到圖,就是這個鏈接http://www.cheme.net/Article/dxhxjc/201003/Article_2727.htm
❽ 弱酸弱鹼的解離平衡怎麼計算的,是不是都是在水溶液中進行的
題目:計算0.1mol/LNaCN溶液的[H+]、[OH-].已知Ka(HCN)=4.93×10^-10
Kb(CN-)=Kw/Ka=10^-14/(4.93×10^-10)=2.03×10^-5
由於c/Kb=0.1/(2.03×10^-5)>>500,所以可以用最簡式計算。
[OH-]=√Kb·c=√(2.03×10^-5×0.1)=1.42×10^-3mol/L
其餘的略。
❾ 酸鹼和酸鹼平衡的實驗原理
一、酸鹼質子理論 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對酸鹼的性質、組成和結構的認識不斷深入,提出了不同的酸鹼理論,如電離理論、溶劑理論、質子理論、電子理論以及軟硬酸鹼原則等。 1923年丹麥化學家布朗斯台德和英國化學家勞瑞分別獨立提出了酸鹼質子理論。酸鹼質子理論認為:凡是能夠給出質子的物質都是酸,又稱為質子酸;凡是能夠接受質子的物質都是鹼,又稱為質子鹼。 按照酸鹼質子理論,酸鹼可以是中性分子和離子。 酸給出質子生成相應的鹼,而鹼結合質子後又生成相應的酸;酸與鹼之間的這種依賴關系稱共軛關系。相應的一對酸鹼被稱為共軛酸鹼對。
既能給出質子,又能接受質子的物質為兩性物質。 共軛酸鹼對的質子傳遞反應,稱為酸鹼半反應。酸鹼質子理論認為,酸鹼半反應不能獨立進行,即在溶液中,當一種酸給出質子後,溶液中必然有一種鹼接受質子,酸鹼反應的實質就是兩個共軛酸鹼對之間的質子傳遞。 按照酸鹼質子理論,中和反應、酸鹼解離及鹽的水解等反應均可以表示為兩個共軛酸鹼對之間的質子傳遞,即稱為酸鹼反應。 例如:HF在水溶液中的解離反應是由給出的質子的半反應和接受質子的半反應組成的,兩個酸鹼對相互作用而達到平衡,反應式如下:。
鹽類水解反應也是離子酸鹼的質子轉移反應。例如:NaAc的分解 :
NH4+的分解:
二、水的解離和溶液的pH值 在上述兩個反應中,H2O所起的作用不同,前一個反應中,溶劑水起了酸的作用,後一個反應中溶劑水起了鹼的作用。 按照酸鹼質子理論,水既能給出質子又能接受質子,也是一種兩性物質,通常稱為兩性溶劑。水分子間也可以發生質子的轉移作用,反應如下式:
或
這種在溶劑分子間發生的質子傳遞作用,稱為水的質子自遞反應,反應的標准平衡常數表達式:
或
稱為水的質子自遞常數,又稱為水的離子積常數,簡稱水的離子積。 25 ℃時,純水中c(H+) = c(OH-) = 1.0 × 10-7 mol·L-1
=1.0 × 10-14 水的離子積不僅適用於純水中,也適用於酸鹼溶液中,即不論是酸溶液還是鹼溶液,都同時存在著H+ 和OH-
,只是二者的濃度不同,常溫下,都有=1.0 × 10-14 這一關系。 由上所述,可以把水溶
❿ 求一份多元弱酸弱鹼的解離平衡ppt
PPT還是自己做的好,也可以鞏固下。 別人的思路看的清楚反而害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