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杠桿的簡易實驗裝置

杠桿的簡易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2-03-15 13:17:23

⑴ 圖為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實驗中:(1)開始時,總是讓杠桿在水平平衡狀態下進行實驗,其

(1)杠桿左端偏高,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則可將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左調節,或將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左調節.
(2)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計算得出:



(3)存在的錯誤時誤把力的作用點到支點的距離當做了力臂;
(4)彈簧測力計由斜向下拉改為豎直向下拉時,力臂增大了故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將變小.
故答案為:(1)力臂、左、左.
(2)15,2.
(3)動力臂測量錯誤.
(4)變小.

⑵ 圖是小華同學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 (1)請你在圖中畫出鉤碼受到重力G的示意圖和此時杠桿受到動

(1)「略」
(2)增大拉力(彈簧測力計向左移動、鉤碼向左移動)
(3)不正確;因為只測量了一組數據,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普遍規律),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加

⑶ 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杠桿的機械效率,實驗時,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掛在較長杠桿下面的鉤

(1)0.5,66.7% ,杠桿自重(2)不能得出此結論①沒有控制重物懸掛點位置不變(或者沒有控制變數)②測量次數太少

⑷ 如圖是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1)實驗前,發現杠桿右端下沉,此時,應把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___

(1)杠桿重心左移應將平衡螺母向左調節,直至重心移到支點處,使杠桿重力的力臂為零,這樣就減小了杠桿的自重對實驗的影響;
力臂等於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力的方向與杠桿垂直,力臂可以從杠桿標尺刻度上直接讀出來;
(2)根據F1L1=F2L2
∴L2=

F1L1
F2
=
1.5N×0.1m
0.5N
=0.3m;
(3)根據實驗數據得出的規律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由圖知,左邊力臂小於右邊力臂,如果在兩側各再加掛一個相同的鉤碼,左邊力與力臂的乘積將小於右邊力與力臂的乘積,杠桿將向右傾斜;
(4)探究杠桿平衡條件時,杠桿在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進行實驗,力臂不在杠桿上,不方便測量;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桿上,便於讀出力臂大小.
(5)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時,多次改變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為了獲取多組實驗數據歸納出物理規律.不是為了減小摩擦,也不是為了使每組數據更准確,更不是為了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減小誤差.
(6)由題意知,該同學只做了一次實驗,便得出結論,結論具有偶然性,不能反映普遍規律,而長度和力是兩個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加.
故答案為:(1)左;水平;便於測量力臂;(2)0.3;(3)F1L1=F2L2;右;(4)水平位置好,便於測量力臂,同時也使杠桿重力的力臂為零,減小了實驗誤差;(5)D;(6)一組數據太少,不能反映普遍規律;不同單位的物理量不能直接相加.

⑸ (4分)圖為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實驗中: (1)首先應調節杠桿兩端的螺母,使杠桿在不掛

0方便測量力臂

⑹ 如圖所示,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1)實驗前沒有掛鉤碼時,若杠桿左端下傾,則應將右端的

(1)杠桿重心左移,應將平衡螺母(左端和右端的均可)向右調節,直至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重心移到支點處,使杠桿重力的力臂為零,這樣就使杠桿自重對杠桿的平衡不產生影響;力臂等於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力的方向與杠桿垂直,力臂可以從杠桿標尺刻度上直接讀出來,便於測量力臂.
(2)初中物理實驗進行多次測量有些是為了求平均值,使測得的數據更准確,如用刻度尺測某個物體的長度等實驗進行多次測量的目的就是為了減小誤差;
有些是為了尋找普遍規律,如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探究物體所受的重力大小與物體質量的關系、探究使用定滑輪的特點等實驗進行多次測量的目的就是為了尋找普遍規律.
故答案為:(1)右;使杠桿自重對杠桿的平衡不產生影響;便於力臂的測量;(2)①③.

⑺ 小芬同學「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前先要調節杠桿兩端的螺

水平便於測量力臂左左實驗次數太少有偶然性
將不同單位的數據相加 C豎直向上

⑻ 小芬同學「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前先必須要調節杠桿兩端

(1)實驗來前先必須要調節杠桿源兩端的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桿上,便於測量力臂大小,同時消除杠桿自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若做實驗時發現杠桿左高右低,則她應將杠桿左端的螺母向左調,或將杠桿右端的螺母向左調;
(2)兩邊同時加上一個砝碼時,
杠桿左端力和力臂的乘積為2G?2L=4GL,
杠桿右端力和力臂的乘積為3G?L=3GL,
所以杠桿不平衡,且左邊偏低,右邊偏高,故是逆時針旋轉;
(3)若用彈簧測力計代替鉤碼,則拉力的方向仍要與杠桿垂直,使力臂仍與杠桿重合,便於直接讀出力臂的大小,消除杠桿重力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將右側鉤碼去掉後,對於左側鉤碼,它使杠桿沿逆時針方向轉動,所以拉力應該使杠桿順時針方向轉動,即豎直向上.
故答案為:(1)水平位置;便於測量力臂大小,同時消除杠桿自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左;左;(2)C;(3)豎直;向上.

⑼ 如圖所示是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1)實驗前,將杠桿中點置於支架上,當杠桿靜止時,調節

(1)在抄「探究杠桿的平襲衡條件」實驗中,應先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是為了便於測量力臂.
(2)分析表中的實驗數據,發現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F1、F2、L1和L2分別表示動力、阻力、動力臂和阻力臂,杠桿平衡條件可表示為:F1L1=F2L2
(3)要使翹翹板轉動,可採取的做法是:男孩不動,女孩向遠離支點方向移動(或者女孩不動,男孩向靠近支點方向移動;或者女孩不動,男孩蹬地,減小男孩對蹺蹺板的壓力);
故答案為:(1)水平;便於測量力臂;(2)F1L1=F2L2;(3)向遠離支點方向移動.

⑽ (2013西寧)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杠桿的機械效率.實驗時,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掛在較

(1)彈簧測力計每一個大格代表1N,每一個小格代表0.1N,指針超過5個小格,示數版為0.5N.
(2)用杠桿提起權貨物,對貨物做的功是有用功,W=Gh=1N×0.1m=0.1J.
用杠桿提起貨物,對整個杠桿做的功是總功,W=Fs=0.5N×0.3m=0.15J.
則杠桿的機械效率:η=

W有
W總
×100%=
0.1J
0.15J
×100%≈66.7%
(3)額外功產生的原因:克服機械的重做功、克服摩擦做功.答案不唯一.
(4)分析機械效率的影響因素採取控制變數法,研究提起的物重和機械效率的關系時,應保持位置不變.
(5)應進行多次實驗,分析多組數據,才能得出正確結論.只憑一次實驗數據做出結論是不科學的.
故答案為:(1)0.5;66.7;由於使用杠桿時需要克服摩擦做功.
(2)不能;①兩次實驗時鉤碼沒有掛在同一位置;②僅根據一次對比實驗所得結論是不可靠的.

與杠桿的簡易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樓房管道井帶齒輪的閥門 瀏覽:844
輸氣閥門故障及處理 瀏覽:907
商用車萬向傳動裝置cad圖紙 瀏覽:102
液化氣三聯閥門怎麼調 瀏覽:120
超聲波機器焊接怎麼看 瀏覽:638
一根軸用四個軸承有什麼好處 瀏覽:714
灌注樁超聲波管子怎麼安裝 瀏覽:648
閥門熱緊執行什麼定額 瀏覽:175
小型皮卡車萬向傳動裝置 瀏覽:238
xp如何打開設備管理器 瀏覽:519
瑞虎3x儀表扳手怎麼消除 瀏覽:870
一台匯聚交換機能帶多少設備 瀏覽:78
濟南鴻森製冷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08
靜爆液壓劈裂機設備哪裡有 瀏覽:495
電機軸承為什麼超溫 瀏覽:848
雷凌儀表盤胎壓顯示怎麼調 瀏覽:25
花生豆腐設備多少錢一台 瀏覽:127
什麼游戲機械鍵盤好用嗎 瀏覽:287
導熱油上用什麼閥門好 瀏覽:456
拆卸空調時製冷劑怎麼處理 瀏覽:749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