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催化劑成型擠出裝置實驗報告

催化劑成型擠出裝置實驗報告

發布時間:2022-03-15 07:10:26

1.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所取得的豐碩成果,是與實驗的重要作用分不開的.結合下列實驗裝置

(1)試管是常用的反應容器,集氣瓶是常用的收集儀器,故答案為:試管;集氣瓶
(2)如果用高錳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並且試管口要有一團棉花,是為了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於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但是排水法收集的氣體比較純凈.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和二氧化錳和氧氣,屬於分解反應;故答案為:A;E;試管口放一團棉花;高錳酸鉀

加熱

2. 實驗室製取氧氣實驗報告單

[編輯本段]一、氧氣的性質(oxygen )

【概述:】

中文名:氧氣

1.【物理性質】

【①性狀:】色,味,態:無色無味氣體(標准狀況)
【②熔點:】-218.4℃(變為藍色雪花狀的固體) 沸點:-182.9℃(變為淡藍色液體)
【③密度:】1.429克/升(氣),1.419克/厘米3(液),1.426克/厘米3(固)
【④水溶性:】不易溶於水,標准情況下,1L水中可以溶解約30mL的氧氣
【⑤貯存:】天藍色鋼瓶

2.【化學性質】

總體來說,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
(1)、氧氣跟金屬反應:
與鉀的反應:
4K+O2=2K2O,鉀的表面變暗
2K+O2=K2O2;K+O2=KO2(超氧化鉀),(條件:點燃或加熱,兩個反應同時進行)
與鈉的反應:
4Na+O2=2Na2O,鈉的表面變暗
2Na+O2=Na2O2(條件:點燃或加熱),產生黃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熱,生成淡黃色粉末。
與鎂的反應;2Mg+O2=2MgO(條件:點燃),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的強光,放出大量熱,生成白色固體。
與鋁的反應;4Al+3O2=2Al2O3(條件:點燃),發出明亮的光,放出熱量,生成白色固體。
與鐵的反應;
4Fe+3O2+2xH2O=2Fe2O3·H2O,(鐵銹的形成)
3Fe+2O2=Fe3O4(條件:點燃),紅熱的鐵絲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熱,生成黑色固體。
與鋅的反應:2Zn+O2=2ZnO(條件:點燃),
與銅的反應;2Cu+O2=2CuO(條件:加熱),加熱後亮紅色的銅絲表面生成一層黑色物質。
(2)、氧氣跟非金屬反應:
與氫氣的反應:2H2+O2=2H2O(條件:點燃),產生淡藍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熱,並有水生成。
與碳的反應:CO2(carbon dioxide)
(碳+氧氣→二氧化碳)C+O2=CO2(條件:點燃),劇烈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生成使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氧氣不完全時則產生一氧化碳:2C+O2=2CO(條件:點燃)。
與硫的反應:S+O2=SO2(條件:點燃),發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該氣體也能使成清石灰水變渾濁,且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或品紅溶液褪色。
與紅磷的反應:4P+5O2=P4O10(條件:點燃),劇烈燃燒,發光放熱,生成白煙。(P4O10為五氧化二磷的分子式,此處寫P2O5亦可)
與白磷的反應:P4+5O2=P4O10,白磷在空氣中自燃,發光發熱,生成白煙。
與氮氣的反應:N2+O2=2NO(條件:放電)
與氧氣的反應:3O2=2O3(條件:放電)
(3)、氧氣跟一些有機物反應,如甲烷、乙炔、酒精、石蠟等能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氣態烴類的燃燒通常發出明亮的藍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熱,生成水和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甲烷:CH4+2O2→CO2+2H2O(條件:點燃)
乙烯:C2H4+3O2→2CO2+2H2O(條件:點燃)
乙炔:2C2H2+5O2→4CO2+2H2O(條件:點燃)
苯:2C6H6+15O2→12CO2+6H2O(條件:點燃)
甲醇:2CH3OH+3O2→2CO2+4H2O(條件:點燃)
乙醇:CH3CH2OH+3O2→2CO2+3H2O(條件:點燃)
碳氫氧化合物與氧氣發生燃燒的通式:4CxHyOz+(4x+y-2z)O2→4xCO2+2yH2O(條件:點燃)(通式完成後應注意化簡!下同)
烴的燃燒通式:4CxHy+(4x+y)O2→4xCO2+2yH2O(條件:點燃)
乙醇被氧氣氧化:2CH3CH2OH+O2→2CH3CHO+2H2O(條件:Cu,加熱)
此反應包含兩個步驟:(1)2Cu+O2=2CuO(加熱)(2)CH3CH2OH+CuO→CH3CHO+Cu+H2O(加熱)
氯仿與氧氣的反應:2CHCl3+O2→2COCl2(光氣)+2HCl
(4)、氧氣與其它化合物的反應:
硫化氫的燃燒:(完全)2H2S+3O2=2H2O+2SO2;(不完全)2H2S+O2=2H2O+2S(條件:點燃)
煅燒黃鐵礦:4FeS2+11O2=2Fe2O3+8SO2(條件:高溫)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2SO3(條件:V2O5,加熱)
空氣中硫酸酸雨的形成:2SO2+O2+2H2O=2H2SO4
氨氣在純氧中的燃燒:4NH3+3O2(純)=2N2+6H2O (條件:點燃)
氨氣的催化氧化:4NH3+5O2=4NO+6H2O (條件:Pt,加熱)
一氧化氮與氧氣的反應:2NO+O2=2NO2

二、氧氣的某些用途和負作用

1.冶煉工藝
在煉鋼過程中吹以高純度氧氣,氧便和碳及磷、硫、硅等起氧化反應,這不但降低了鋼的含碳量,還有利於清除磷、硫、硅等雜質。而且氧化過程中產生的熱量足以維持煉鋼過程所需的溫度,因此,吹氧不但縮短了冶煉時間,同時提高了鋼的質量。高爐煉鐵時,提高鼓風中的氧濃度可以降焦比,提高產量。在有色金屬冶煉中,採用富氧也可以縮短冶煉時間提高產量。
2.化學工業
在生產合成氨時,氧氣主要用於原料氣的氧化,例如,重油的高溫裂化,以及煤粉的氣化等,以強化工藝過程,提高化肥產量。
3.國防工業
液氧是現代火箭最好的助燃劑,在超音速飛機中也需要液氧作氧化劑,可燃物質浸漬液氧後具有強烈的爆炸性,可製作液氧炸葯。
4.醫療保健方面
供給呼吸:用於缺氧、低氧或無
氧環境,例如:潛水作業、登山運動、高空飛行、宇宙航行、醫療搶救等時。
一.氧是心臟的「動力源」
氧是人體進行新陳代謝的關鍵物質,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第一需要。呼吸的氧轉化為人體內可利用的氧,稱為血氧。血液攜帶血氧向全身輸入能源,血氧的輸送量與心臟、大腦的工作狀態密切相關。心臟泵血能力越強,血氧的含量就越高;心臟冠狀動脈的輸血能力越強,血氧輸送到心腦及全身的濃度就越高,人體重要器官的運行狀態就越好。
二.氧氣噴泉

隨著人們對新鮮氧氣的需求願望與日俱增,在美國洛杉磯等大城市,一種氧氣噴泉吧隨之設立。在氧氣噴泉吧里,人們手持透明氧氣罐,其上插上了精巧的外接吸收裝置,輕輕一吸,罐內的純氧即噴涌而出。帶著檸檬或其他香味的氧氣可連續輸送20分鍾。除此之外,美國其他與氧有關的產品不斷涌現,如各種含氧水、含氧汽水、含氧膠丸等。新興的氧氣消費,已形成一股新潮流。
三.增加吸氧量可減少術後感染及止吐

美國的《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表一項新的研究成果。奧地利、美國及澳大利亞的麻醉醫師報告,只要在手術中和手術後給病人增加吸氧量,病人術後感染危險將降低一半。因為增氧可以提高免疫系統的免疫能力,可為患者的「免疫大軍」提供更多「彈葯」,殺死傷口部位的細菌。
這項研究是在奧地利維也納和德國漢堡醫院的500名患者身上進行的。其過程是:在整個手術期間和術後兩個小時,為第一組250名患者實施含30%氧的麻醉,另一組250名患者在同一時間內接受含80%氧的麻醉。結果第一組手術後有28人感染,而第二組手術後只有13人感染。
麻醉病人在術後發生惡心或嘔吐頗為常見,病人感到非常難受。進行此項研究的麻醉師說,增加吸氧比至2009年為止所使用的所有止吐葯效果更為明顯,且無危險和價格低廉。氧氣防止嘔吐的機制可能是防止腸道局部缺血,從而阻止催吐因子的釋放。但完全用氧而不用一氧化氮是不可取的,因為這有可能使病人在手術中覺醒。
四.高壓氧治療突發性耳聾

據某醫院高壓氧科主任介紹,高壓氧不僅能改善內耳聽覺器官的缺氧狀態,而且還能改善內耳血液循環即組織代謝,促進聽覺功能的恢復。一旦患了突發性耳聾,應立即去醫院高壓氧科,因為高壓氧對突發性耳聾的療效常取決於最初的治療時間,一般在發病後三天之內(最遲不應超過一周)治療效果最佳。
五.高壓氧治療牙周病效果好

牙周病指的是牙齦、牙周膜和牙槽骨的炎症、變形、萎縮,最後導致牙齒松動、脫落的一種慢性進行性疾病。患了牙周病會有牙齦充血、紅腫、出血,牙齦溝加深,形成了牙周炎,牙周袋溢膿,有口臭,牙齒松動,並常伴有牙齦退縮。
牙周病的常規治療效果並不理想。近年來,醫務工作者用高壓氧治療牙周病,取得了良好的療效。高壓氧治療牙周病可提高牙周病局部組織的氧含量和氧的彌散距離,促進側枝循環的重建,改善局部循環。血管收縮效應可緩解局部腫脹。另外,高壓氧還能有效地抑制細菌,尤其是厭氧菌的生長繁殖,改善牙周組織的供血、供氧,促進新陳代謝,以利於局部組織的修復,達到抗炎、消腫、止血和除臭的目的。
六、中老年需要補氧
缺氧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體外缺氧,一種是體內缺氧:
體外缺氧:主要是因為外部原因造成的缺氧。人處在一個缺少氧氣的環境里,如陰天氣壓低,高原地區,環境污染地區以及寫字樓、商場、地下室等都容易造成體外缺氧。
體內缺氧:是指人體自身的原因,導致吸入氧氣的不足,與一些老年病、工作節奏快等原因有關。如呼吸系統疾病(氣管炎、哮喘、肺氣腫、肺心病、肺部感染等);血液循環不好(各種心臟疾病,腦供血不足、腦梗、脈管炎、靜脈曲張等)。長期處於體內缺氧狀態,人體各個組織供氧不足,加速了身體的衰竭,甚至引發中風等意外,直接威脅到生命的安全。
中老年缺氧的症狀表現
1) 輕度缺氧:常常打哈欠,手腳冰涼,在大商場、地下設施內感到胸悶氣短,心慌、喘氣急促。
2) 中度缺氧:爬樓梯兩層以上胸悶氣短、喘氣急促;口臭、胃酸過多、便秘、皮膚乾燥、睡眠不足、多夢易醒,注意力不集中,臉色蒼白,心情緊張後頭屑增多,出虛汗、視力下降,血壓、血脂、血糖偏高,抵抗力減弱,易患感冒。
七.過度吸氧的負作用
早在19世紀中葉,英國科學家保爾·伯特首先發現,如果讓動物呼吸純氧會引起中毒,人類也同樣。人如果在大於0.05 MPa(半個大氣壓)的純氧環境中,對所有的細胞都有毒害作用,吸入時間過長,就可能發生「氧中毒」。肺部毛細管屏障被破壞,導致肺水腫、肺淤血和出血,嚴重影響呼吸功能,進而使各脹器缺氧而發生損害。在0.1 MPa(1個大氣壓)的純氧環境中,人只能存活24小時,就會發生肺炎,最終導致呼吸衰竭、窒息而死。人在0.2 MPa(2個大氣壓)高壓純氧環境中,最多可停留1.5小時 ~ 2小時,超過了會引起腦中毒,生命節奏紊亂,精神錯亂,記憶喪失。如加入0.3 MPa(3個大氣壓)甚至更高的氧,人會在數分鍾內發生腦細胞變性壞死,抽搐昏迷,導致死亡。
此外,過量吸氧還會促進生命衰老。進入人體的氧與細胞中的氧化酶發生反應,可生成過氧化氫,進而變成脂褐素。這種脂褐素是加速細胞衰老的有害物質,它堆積在心肌,使心肌細胞老化,心功能減退;堆積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老化和硬化;堆積在肝臟,削弱肝功能;堆積在大腦,引起智力下降,記憶力衰退,人變得痴呆;堆積在皮膚上,形成老年斑。
[編輯本段]三、氧氣的製造
一般實驗室製造氧氣使用的方法是:
實驗裝置

1.加熱高錳酸鉀,化學式為:2KMnO4===(△)K2MnO4+MnO2+O2↑
2.用催化劑MnO2並加熱氯酸鉀,化學式為:2KClO3===(△,MnO2) 2KCl+3O2↑
3.雙氧水(過氧化氫)在催化劑MnO2(或紅磚粉末,土豆,水泥等)中,生成O2和H2O,化學式為: 2H2O2===(MnO2) 2H2O+O2↑
工業製造氧氣方法:
1. 壓縮冷卻空氣
2.分子篩
核潛艇中制氧氣的方法:2Na2O2+2CO2===2Na2CO3+O2↑ 此方法的優點:1、常溫下進行 2、使氧氣和二氧化碳形成循環(人消耗氧氣,呼出二氧化碳,而此反應消耗二氧化碳,生成氧氣)
[編輯本段]四、氧氣的發現
世界上最早發現氧氣的是我國唐朝的煉丹家馬和。馬和認真地觀察各種可燃物,如木炭、硫磺等在空氣中燃燒的情況後,提出的結論是:空氣成分復雜,主要由陽氣(氮氣)和陰氣(氧氣)組成,其中陽氣比陰氣多得多,陰氣可以與可燃物化合把它從空氣中除去,而陽氣仍可安然無恙地留在空氣中。馬和進一步指出,陰氣存在於青石(氧化物)、火硝(硝酸鹽)等物質中。如用火來加熱它們,朋氣就會放出來,他還認為水中也有大量陰氣,不過常難把它取出來。馬和的發現比歐洲早1000年。
馬和把畢生研究的成果記錄在一本名叫《平龍認》的書中,該書68頁,出版日期是唐至德元年(756年)3月9日,一直流傳到清代,後被德國侵略者乘亂搶走。
1774年英國化學家J.普里斯特利里和他的同伴用一個大凸透鏡將太陽光聚焦後加熱氧化汞,製得純氧,並發現它助燃和幫助呼吸,稱之為「脫燃素空氣」。瑞典C.W.舍勒用加熱氧化汞和其他含氧酸鹽製得氧氣雖然比普里斯特利還要早一年,但他的論文《關於空氣與火的化學論文》直到1777年才發表 ,但他們二人確屬各自獨立製得氧。1774年,普里斯特利訪問法國,把制氧方法告訴A.-L.拉瓦錫 ,後者於1775年重復這個實驗,把空氣中能夠幫助呼吸和助燃的氣體稱為oxygene,這個字來源於希臘文oxygenēs,含義是「酸的形成者」。因此,後世把這三位學者都確認為氧氣的發現者。
[編輯本段]五、 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
名稱:紅磷燃燒實驗

原理:紅磷在密閉容器中燃燒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紅磷+氧氣=(點燃)五氧化二磷
4P+5O2=(點燃)2P2O5
方程式:4P+5O2=點燃=2P2O5
現象:紅磷:黃色火焰 白煙 放出熱量
水沿導管進入集氣瓶中至約五分之一處停止
結論:1.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原理)(1.氧氣難溶於水 2.氮氣不可燃不助燃)
注意:紅磷可用其他物質代替,但生成物必須不為氣體,且只與氧氣反應
成功關鍵:氣密性良好 否則結果偏小
紅磷量要足 否則結果偏小
等到裝置完全冷卻再打開止水夾 否則結果偏小
實驗開始前加上止水夾 否則結果偏大
[編輯本段]六、氧元素
一種化學元素。化學符號O ,原子序數8 ,原子量15.9994,屬周期系ⅥA族。 )
氧的發現 1774年英國化學家J.普里斯特利里和他的同伴用一個大凸透鏡將太陽光聚焦後加熱氧化汞,製得純氧,並發現它助燃和幫助呼吸,稱之為「脫燃素空氣」。瑞典C.W.舍勒用加熱氧化汞和其他含氧酸鹽製得氧氣雖然比普里斯特利還要早一年,但他的論文《關於空氣與火的化學論文》直到1777年才發表 ,但他們二人確屬各自獨立製得氧。1774年,普里斯特利訪問法國,把制氧方法告訴A.-L.拉瓦錫 ,後者於1775年重復這個實驗,把空氣中能夠幫助呼吸和助燃的氣體稱為oxygene,這個字來源於希臘文oxygenēs,含義是「酸的形成者」。因此,後世把這三位學者都確認為氧氣的發現者。
氧的存在 氧有三種穩定同位素,即氧16、氧17和氧18,其中氧 16 含量占 99.759 % 。氧在地殼中的含量為 48.6%,居首位,氧在地球上分布極廣,大氣中的氧佔20.95%,海洋和江河湖泊中到處都是氧的化合物水,氧在水中佔88.8%。地球上還存在著許多含氧酸鹽,如土壤中所含的鋁硅酸鹽,還有硅酸鹽、氧化物、碳酸鹽的礦物。大氣中的氧不斷地用於動物的新陳代謝,人體中氧佔65%,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把二氧化碳轉變為氧氣,使氧得以不斷地循環。雖然地球上到處是氧,但氧主要是從空氣中提取的,有取之不盡的資源。
氧是化學性質活潑的元素 ,除了惰性氣體,鹵素中的氯、溴、碘以及一些不活潑的金屬(如金 、鉑 )之外 ,絕大多 數非 金屬和金 屬 都能直接與 氧化合,但氧可以通過間接的方法與惰性氣體氙生成氧化物:
XeF6 + 3H2O=XeO3 + 6HF
同樣,氯的氧化物也可以通過間接的方法製得:
2Cl2+2HgO=HgO•HgCl2+Cl2O
在常溫下,氧還可以將其他化合物氧化:
2NO+O2=2NO2
氧可以將葡萄糖氧化,這一作用是構成生物體呼吸作用的主要反應:
C6H12O6+6O2=6CO2+6H2O
氧的氧化態為 -2 、- 1、+ 2 。 氧的氧化性僅次於氟 ,因此,氧和氟發生反應時,表現為+2價,形成氟化氧(F2O)。氧與金屬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有氧化物、過氧化物、超氧化物。氧分子可以失去一個電子,生成二氧基正離子(),形成O2PtF6等化合物。
氧氣的實驗室製法有:①氯酸鉀的熱分解:
②電解水:
③氧化物熱分解:
④以二氧化錳做催化劑,使過氧化氫分解:
⑤高錳酸鉀的熱分解
在宇宙飛船中 ,可利用宇航員 呼出的二氧化碳氣體與超氧化鉀作用,產生氧氣,供宇航員呼吸用。
生產和應用 大規模生產氧氣的方法是分餾液態空氣 ,首先將空氣壓縮,待其膨氧脹後又冷凍為液態空氣,由於稀有氣體和氮氣的沸點都比氧氣低,經過分餾,剩下的便是液氧,可貯存在高壓鋼瓶中。所有的氧化反應和燃燒過程都需要氧,例如煉鋼時除硫、磷等雜質,氧和乙炔混合氣燃燒時溫度高達3500℃,用於鋼鐵的焊接和切割。玻璃製造、水泥生產、礦物焙燒、烴類加工都需要氧。液氧還用作火箭燃料,它比其他燃料更便宜。在低氧或缺氧的環境中工作的人,如潛水員、宇航員,氧更是維持生命所不可缺少的。但氧的活性狀態如 、OH以及H2O2等對生物的組織有嚴重的損壞作用,紫外線對皮膚和眼的損害多與此種作用有關。是空氣的組分之一,無色、無嗅、無味。氧氣密度比空氣大,在標准狀況(0℃和大氣壓強101325帕)下密度為1.429克/升,能溶於水,但溶解度很小,1L水中約溶30mL氧氣。在壓強為101kPa時,氧氣在約-180攝氏度時變為淡藍色液體,在約-218攝氏度時變成雪花狀的淡藍色固體。
1.氧氣能與很多元素直接化合,生成氧化物。
2.氧氣是燃燒和動植物呼吸所必需的氣體,富氧空氣用於醫療和高空飛行,純氧用於煉鋼和切割、焊接金屬,液氧用做火箭發動機的氧化劑。
3.生產上應用的氧氣由液態空氣分餾而得。
4.一個氧分子是由兩個氧原子組成的 原子半徑0.074納米
5.物質與氧發生的化學反應屬於氧化反應(combination reaction)

3. 催化劑的正交實驗如何設計

我對同一催化劑做過3因素3水平正交實驗,結果很好,很有參考價值,因素水平確定下來以後,設計正交表,表頭設計是很容易的,對號入座就行了

4. 十萬火急!!!!關於化學!!拜託了!!! 懸賞分:200

氯乙烷 分子式: C2H5Cl

外觀與性狀: 無色氣體,有類似醚樣的氣味。
熔點(℃): -140.8
沸點(℃): 12.5
溶解性: 微溶於水,可混溶於多數有機溶劑

主要用途
要用作四乙基鉛、乙基纖維素及乙基咔唑染料等的原料。也用作煙霧劑、冷凍劑、局部麻醉劑、殺蟲劑、乙基化劑、烯烴聚合溶劑、汽油抗震劑等。還用作聚丙烯的催化劑,磷、硫、油脂、樹脂、蠟等的溶劑。農葯、染料、醫葯及其中間體的合成

危害
有刺激和麻醉作用。高濃度損害心、肝、腎。吸入2%~4%濃度時可引起運動失調、但其刺激作用非常輕微;高濃度接觸引起麻醉,出現中樞抑制,可出現循環和呼吸抑制。
燃爆危險: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氯乙烯 分子式: C2H3Cl

外觀與性狀: 無色、有醚樣氣味的氣體。
熔點(℃): -159.8
沸點(℃): -13.4
溶解性:微溶於水,溶於乙醇、乙醚、丙酮等多數有機溶劑。

危險特性:
易燃,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熱源和明火有燃燒爆炸的危險。燃燒或無抑制劑時可發生劇烈聚合。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
嚴重者可出現不同程序意識障礙,甚至死亡。

聚氯乙烯 PVC

密度 1380 kg/m3
熔點 212℃

應用
正是由於其防火耐熱作用,聚氯乙烯被廣泛用於電線外皮和光纖外皮。此外也常被製成手套、某些食物的保鮮紙。

聚氯乙烯也是經常使用的一種塑料,它是由聚氯乙烯樹脂、增塑劑和防老劑組成的樹脂,本身並無毒性。但所添加的增塑劑、防老劑等主要輔料有毒性所以不能使用聚氯乙烯塑料袋盛裝食品,尤其不能盛裝含油類的食品。

聚氯乙烯塑料製品在較高溫度下,如50℃左右就會慢慢地分解出氯化氫氣體,這種氣體對人體有害

常規的PVC等材料的電線電纜是相當嚴重的污染源。焚燒或掩埋後,會造成對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三氯甲烷 分子式: CHCl3

無色透明易揮發液體,有特殊甜昧。
相對密度(20℃/4℃)1. 489,
熔點: -63.7
沸點: 61.2
能與乙醚、乙醇、苯、石油醚、四氯化碳、苯、二硫化碳和油類等混溶。微溶於水。
不易燃燒,但長期曝露在空氣中可以燃燒,發出火焰或高溫。
有麻醉性,有毒,被認為是致癌物質。在日光、氧氣
、濕氣中,特別是和鐵接觸時,則反應生成劇毒的光氣

用途
氯仿為有機合成原料,主要用來生產氟里昂(F-21、F-22、F-23)。
還用於有機合成及麻醉劑;脂肪、橡膠、樹脂、油類、蠟、磷、碘和粘合壓克力的溶劑;
青黴素、精油、生物鹼等的萃取劑;
測定血清中無機磷;清洗劑;肝功能試驗的防腐劑
手機維修人員必備的清洗劑。

環境危害: 對環境有危害,對水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險: 本品不燃,有毒,為可疑致癌物,具刺激性。
三氯甲烷主要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具有麻醉作用,對心、肝、腎有損害。

氟氯烴 幾種氟氯代甲烷和氟氯代乙烷的總稱 。

氟里昂在常溫下都是無色氣體或易揮發液體,略有香味,低毒,化學性質穩定。
最重要的是二氯二氟甲烷CCl2F2(F-12)。
二氯二氟甲烷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氣體;
熔點-158℃ ,沸點-29.8℃,密度1.486克/厘米(-30℃);稍溶於水,

用途
氟利昂主要用作製冷劑。

危害
氟利昂是臭氧層破壞的元兇

四氟乙烯 C2F4

常溫下為無色無臭的氣體,
熔點-142.5℃,
沸點-76.3℃,
不溶於水。
比空氣重。相對密度1.519

用途:製造聚四氟乙烯及其他氟塑料、氟橡膠和全氟丙烯的單體。可用作製造新型的熱塑料、工程塑料、耐油耐低溫橡膠、新型滅火劑和抑霧劑的原料

環境危害:對大氣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險:本品易燃。
對人體有害

四氯乙烯 分子式: C2Cl4

無色液體,有氯仿樣氣味。
熔點(℃): -22.2
沸點(℃): 121.2

用途
用作溶劑

危害
健康危害
燃爆危害
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七氟丙烷 C3HF7

是一無色的無氣味氣體

用途
七氟丙烷」是一種以化學滅火為主,兼有物理滅火作用的潔凈氣體滅火劑

四氯化碳 CCl4

熔點-22.8℃,
沸點76~77℃
易溶於各種有機溶劑,

危害
但毒性較高。吸入人體2~4毫升就可使人死亡

雙對氯苯基三氯乙烷(DDT)

白色晶體,不溶於水,溶於煤油

用途
有效的殺蟲劑。

危害
健康危害
遇明火、高熱可燃。受高熱分解,放出有毒的煙氣。

(老親娘啊,忒血腥了吧!!)

5. 醛以銅做催化劑的實驗

(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空氣2CH 3 OH+O 2 2HCHO+2H 2 O (3)CuOCH 3 OH+CuO HCHO+H 2 O+Cu (4)H 2 O(5)AB(6)甲 (7)在試管中加入少量新制Cu(OH) 2 懸濁液,取少量C中液體滴入試管中,加熱,有磚紅色沉澱生成,證明C中所得液體為甲醛溶液。

6. 使用催化劑評價裝置做實驗都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1)它必須經得起在搬運包裝桶時引起的磨損和撞擊,以及催化劑在裝填時能承受版從一定高度拋下權所受的沖擊和碰撞。
(2)催化劑必須承受其自身重量以及氣流沖擊。催化劑的強度用壓碎強度和耐磨強度來表示。這一般指的是催化劑的機械強度。許多工業催化劑是以較穩定的氧化態形式出廠,在使用之前要進行還原處理,一般情況下,氧化態的催化劑強度較好,而經過還原之後或在高溫、高壓和高氣流沖刷下長期使用內部結構發生變化而破壞催化劑的強度。為此評價催化劑的強度的好壞,不能只看催化劑的初始機械強度,更重要的是考察催化劑在還原之後,在使用過程中的熱態破碎強度和耐磨強度是否能夠滿足需要。催化劑在使用狀態下具有較高的強度才能保證催化劑較長使用壽命。

7. 採用鉑金催化劑擠出成型的蠕動泵硅膠管為什麼容易產生氣泡呢氣泡的產生是否能有一個有效的解決辦法,

鉑金硫化產生氣泡的原因主要有:1、氣泡的產生取決於硅橡膠原材料和鉑金催化劑的配比,鉑金硫化劑A/B組分配對不同的硅橡膠,比例是不同的,另外一個和當天空氣的濕度有一些關系,如果配比存在一點偏差,則會導致擠出過程中存在氣泡。

其二:擠出設備的冷卻設備和螺桿的排泡功能是否健全,硅橡膠從擠出螺桿到模頭擠出,不能存在任何氣泡,如果存在氣泡,當管體過高溫烘烤的時候,就會產生氣泡。
其三,高溫烤箱部分的溫控需要非常精密,溫控如果控制不好,也是容易產生氣泡。深圳奇裕硅橡膠

8. 求助:關於催化劑的壓片成型

【催化劑制備過程中需要成型的原因】1、催化劑的效率、強度、壽命和表面的可利用性等重要性質,在很大程度上這些性能取決於成型工序,通過成型操作獲得。催化劑通過成型加工,就能根據催化反應及裝置要求,提供適宜形狀,大小及機械強度的顆粒催化劑,並使催化劑充分發揮所具有的活性及選擇性,延長催化劑使用壽命。2、催化劑顆粒大小、形狀、表面性質等特性決定反應器內流體動力學操作條件,反應器的生產能力,過程選擇性,這些性質通過成型獲得。減小流體流動所產生的壓力降,防止發生溝流,獲得均勻的流體流動。3、成型操作強化了多相反應過程特點,影響催化劑的活性、選擇性、流動阻力等性能。【催化劑成型】各類粉體、顆粒、溶液或者熔融體原料在一定的壓力下,互相聚集,製成具有一定形狀、大小和強度的固體催化劑顆粒的單元操作過程,是催化劑生產中不可缺少的工序,對催化劑機械強度和性能都有一定影響。

9. 初三化學實驗報告

猜想: 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

試驗方案:用澄清石灰水來檢測是否生成CO2
在與空氣隔絕的密室里注入不同的無害氣體包括氧氣進行試驗

實驗步驟:在其他無害氣體比如N2氣室或H2氣室里人呆大概1分鍾.感到呼吸困難

而在氧氣室里確能正常呼吸.

在燒杯中 裝澄清的石灰水人呼出氣體是用習慣插到燒杯中 再呼氣 發現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呼出氣體為CO2

現象與結論: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

10. 微反應實驗裝置是由哪幾部分組成

1)輸送泵,多選柱塞泵,又名平流泵,計量泵等等;
2)微混合器模塊,微反應器模塊,管式反應器模塊,根據不同反應條件,選擇合適的通道結構形式和模塊;
3)出料。
同把大象放冰箱的步驟一樣。

與催化劑成型擠出裝置實驗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樓房管道井帶齒輪的閥門 瀏覽:844
輸氣閥門故障及處理 瀏覽:907
商用車萬向傳動裝置cad圖紙 瀏覽:102
液化氣三聯閥門怎麼調 瀏覽:120
超聲波機器焊接怎麼看 瀏覽:638
一根軸用四個軸承有什麼好處 瀏覽:714
灌注樁超聲波管子怎麼安裝 瀏覽:648
閥門熱緊執行什麼定額 瀏覽:175
小型皮卡車萬向傳動裝置 瀏覽:238
xp如何打開設備管理器 瀏覽:519
瑞虎3x儀表扳手怎麼消除 瀏覽:870
一台匯聚交換機能帶多少設備 瀏覽:78
濟南鴻森製冷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08
靜爆液壓劈裂機設備哪裡有 瀏覽:495
電機軸承為什麼超溫 瀏覽:848
雷凌儀表盤胎壓顯示怎麼調 瀏覽:25
花生豆腐設備多少錢一台 瀏覽:127
什麼游戲機械鍵盤好用嗎 瀏覽:287
導熱油上用什麼閥門好 瀏覽:456
拆卸空調時製冷劑怎麼處理 瀏覽:749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