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學習一氧化碳化學性質時,關於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老師讓同學們設計實驗裝置.三個組的同學設計
(1)儀器名稱為:鐵架台、酒精燈
(2)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加熱一氧化碳與空氣混合氣體可能發生爆炸,實驗開始時,要先通一會兒一氧化碳然後再加熱
目有的是排盡玻璃管中的空氣,防止一氧化碳與空氣混合後發生爆炸.實驗結束時要先熄滅酒精燈停止加熱,繼續通一氧化碳到試管冷卻.防止生成的銅又被氧化成氧化銅;
(3)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生成銅和二氧化碳,故看到的現象為:黑色粉末逐漸變紅;化學方程式為CO+CuO
△ | .
Ⅱ 實驗二:鋁粉和氧化鐵粉末反應(鋁熱反應)實驗裝置如圖:圖中紙漏斗由兩張濾紙折疊成漏斗狀套在一起,使
實驗裝置如圖:鋁粉和氧化鐵粉末在高溫條件下的反應叫鋁熱反應,屬於置換反應,我們可以據此寫出化學反應式:2Al+Fe2O3 高溫 | .
Ⅲ 測量物質反應是吸熱還是放熱的實驗裝置,利用此
溶解熱測定 實驗裝置可以測定放熱反應熱效應,通過比較溶劑溶解前後的溫度差異版,然後根據Q=CmΔt來求權出熱量的轉化值,不過這樣導致散失的熱量無法統計,可以定性分析,但不是用於定量分析。 物質的溶解: 物質的溶解往往同時進行著兩個過程:一是晶格破壞,為吸熱過程;二是離子的溶劑化,為放熱過程。溶解熱是這兩種熱效應的總和。最終是吸熱還是放熱,則由這兩種熱效應的相對大小來決定。
本實驗在定壓、不做非體積功的絕熱體系中進行時,體系的總焓保持不變,根據熱平衡,即可計算過程所涉及的熱效應。
Ⅳ 下圖是一個簡易測量物質反應是吸熱還是放熱的實驗裝置,利用此裝置可以很方便地測得某反應是放熱反應還
(1) mg + 2H + ==mg2+ + H2 產生大量氣泡 (2) 下降 反應放熱空氣膨脹 放熱 (3) 小於
Ⅳ 某校實驗小組的同學用木炭與氧化銅反應,證明木炭具有還原性。實驗裝置圖如下: 請填寫實
1、酒精燈、鐵架台、試管、帶橡膠塞的導管 2、(下表1、2的順序可以互換)
2Cu + CO 2 ↑ 4、我的分析:反應物是木炭和氧化銅,並沒有氫元素參加化學反應。根據質量守恆定律,在木炭和氧化銅發生化學反應的過程中,不可能有水生成。但在加熱一段時間後,試管口部,凝聚了少量的水,說明反應物木炭和氧化銅吸收水分,加熱過程中水分蒸發出來,在試管口部冷凝。 |
Ⅵ 濃硫酸與蔗糖反應濃硫酸與蔗糖反應的實驗操作
一、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
二、實驗操作
1.向大罐頭瓶內的小燒杯(50mL)中加入研得很細的白砂糖7g,再加入少量蒸餾水,用玻璃棒將糖調成糊狀,然後小心地加入約4mL的98%濃硫酸。並用玻璃棒輕輕攪拌。
2.待糖變黑時,迅速蓋上雙孔大橡膠塞(玻璃棒留在小燒杯中),大橡膠塞上吊著一塊品紅試紙。100mL的燒杯中盛10%氫氧化鈉溶液。
三、實驗現象
白砂糖由白色逐漸變為黑色,體積迅速膨脹,產生大量的氣體,放出大量的熱(小燒杯壁燙手),品紅試紙褪色,待氣體被吸收盡,取出玻璃棒,可觀察到疏鬆多孔狀的黑物質。
四、實驗原理
濃硫酸具有脫水性,當白砂糖遇濃硫酸時,濃硫酸將糖中所含的氫、氧兩種元素按水的組成比脫去,糖經「脫水」後,炭游離出來,其化學方程式為:
濃硫酸
C12H22Oll=====12C+11H20
又由於濃硫酸的強氧化性。濃硫酸將游離出的一部分炭氧化,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氣體,使混合物的體積膨脹,其中生成的SO2氣體使品紅試紙褪色。其有關的化學方程式為:
C+2H2S04(濃)==C02↑+2S02↑+2H20
五、實驗改進優點
1;實驗操作簡單,現象明顯、效果良好。
2。在封閉系統中進行,對環境無污染。
Ⅶ 銅與濃硫酸反應,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1)裝置A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反應過程中試管B中的
(1)濃硫酸與銅在加熱條件下生成反應CuSO4、SO2和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2H2SO4(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