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圖是用來驗證動量守恆的實驗裝置,彈性球1用細線懸掛於O點,O點下方桌子的邊沿有一豎直立柱.實驗時,
要驗證動量守恆,就需要知道碰撞前後的動量,所以要測量12兩個小球的質量m 1 、m 2 ,要通過平拋運動的分位移公式求解碰撞後2球的速度,所以要測量立柱高h,桌面高H; 1小球從A處下擺過程只有重力做功,機械能守恆,根據機械能守恆定律,有 m 1 g(a-h)= m 1 v 1 2 解得:v 1 =
Ⅱ 如何正確啟動三線擺實驗裝置
正確啟動三線擺實驗裝置:使下盤靜止,輕輕撥動上盤力矩桿。 (1)調整底座水平。 (2)調整下盤水平。 (3)測量空盤繞中心軸。 由轉動慣量的公式可以知道,所需要的是一個到轉動軸的垂直距離。當啟動盤和懸盤不再水平時,該距離發生了變化。而且,一旦不能保持水平,懸盤的轉動過程也回會發生變化,所用的公式也有問題了。 
質量轉動慣量 其量值取決於物體的形狀、質量分布及轉軸的位置。剛體的轉動慣量有著重要的物理意義,在科學實驗、工程技術、航天、電力、機械、儀表等工業領域也是一個重要參量。電磁系儀表的指示系統,因線圈的轉動慣量不同,可分別用於測量微小電流(檢流計)或電量(沖擊電流計)。在發動機葉片、飛輪、陀螺以及人造衛星的外形設計上,精確地測定轉動慣量,都是十分必要的。
Ⅲ 斯金納箱實驗內容
斯金納箱實驗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實驗裝置:斯金納箱是一種設計精簡的動物實驗裝置,箱內環境排除了所有外部刺激,確保實驗結果的准確性。箱內放有白鼠或鴿子等實驗動物。 行為類型:實驗中的動物行為是自發產生的操作性行為,而非由已知刺激引發的應答性行為。動物通過壓杠桿或啄鍵等操作性行為來獲得食物。 強化機制:強化刺激不是預設的,而是動物行為反應後的獎勵。當動物壓杠桿或啄鍵時,食物作為強化刺激出現,使動物的行為得到加強和鞏固。這種強化機制由行為本身決定,而非大腦皮層活動。 實驗結果:斯金納觀察到,動物的學習行為是隨著強化刺激而發展的。實驗表明,通過操作性條件反射,可以塑造和改變動物的行為。 理論推廣:斯金納將這一理論推廣到人類學習,強調通過操作性條件反射來理解復雜的人類行為。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分解學習任務並逐步強化,引導學生通過操作性條件反射實現學習目標。
Ⅳ 一個物品 懸掛一排珠子 波動一個後 把力傳到另一端珠子 然後不停運動 那個物品叫
這個東西叫能量守恆慣性擺球
Ⅳ 驗證動量守恆定律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斜槽與水平槽圓滑連接.安裝好實驗裝置,在地上鋪一張白紙,白紙上
①A、驗證動量守恆定律實驗中,入射球1的質量一定要大於被碰球2的質量,兩球的直徑應相等,故A錯誤; B、將小球靜止放置在軌道末端,如果小球不滾動,水面斜槽軌道末端水平,否則斜槽末端不水平,故B正確; C、為使小球做平拋運動時的速度相等,每次應從斜槽的同一位置由靜止釋放小球,故C錯誤; D、復寫紙鋪在白紙的上面,實驗過程中復寫紙可以隨時拿起看印跡是否清晰,只要不移動地面上的白紙,可以隨便移動復寫紙的位置,故D正確; ②實驗過程中需要測量入射球與被碰球的質量,因此實驗需要天平;實驗時需要測出小球落地點的水平位移,因此實驗需要刻度尺,故AC正確,實驗過程中不需要測球的直徑、不需要測小球的運動時間,因此不需要游標卡尺和秒錶,故BD錯誤; ③小球離開水平軌道後做平拋運動,由於小球的豎直分位移相等,因此它們在空中的運動時間相等,小球的水平位移與它的初速度成正比,可以用小球的水平位移代替小球的初速度;由圖示可知,碰撞前小球1的落地點是P,兩球碰撞,球1的落地點是M,球2的落地點是N,實驗需要驗證:m1OP=m10M+m20N,實驗過程中需要測出小球的質量與小球做平拋運動的水平位移,故選C; ④由③可知,實驗需要驗證的表達式為:m1OP=m10M+m20N. 故答案為:①BD;②AC;③C;④m1OP=m10M+m20N.
與動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3d列印五金件
發布:2025-08-07 11:49:13
瀏覽:19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