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孔成像的實驗怎麼做
一 實驗目的:通過小孔成像的現象來觀察光在空氣中是怎麼行進的。二 實驗原理:因為光在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的,所以蠟燭的光線透過硬紙板上的小孔在牆面上才能形成和蠟燭火苗一樣的倒影。三 實驗器材:1 蠟燭一枝2火柴一盒3硬紙板一張(長25cm,寬15cm)4大頭針一枚四 實驗步驟:先用大頭針在硬紙板上鑽上小孔,放好備用,再用火柴將蠟燭點燃,將其固定在離牆30cm左右的地方,將硬紙板放在蠟燭和牆之間,將室內的光線遮住,把蠟燭的高度調整好,使蠟燭的火苗剛好對准硬紙板上的小孔,前後慢慢移動硬紙板,直到看到牆面上有清楚的影子為止(如下圖)。 實驗結果:經過實驗,我發現蠟燭的光在牆上的影子是倒立的,而且用蠟燭對著硬紙板時,蠟燭離硬紙板越遠,蠟燭的影子越小,離硬紙板越近,蠟燭的影子越大。所以,證明了光在空氣中是直線行進的。
㈡ 小明在課外用如圖所示裝置做小孔成像實驗:(1)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則他在半透明紙上看到的像
(1)成像抄物體是蠟燭,所以像是蠟襲燭的倒立像.
(2)在探究像的大小可能與物體的大小有關時,必須控制擋板與小孔的距離不變,改變物體的大小,結合表格可知1、4、7或2、5、8(或3、6、9)符合;
由1、4、7或2、5、8(或3、6、9)可知,像隨物體的增大而增大,故可得結論:物體到小孔的距離一定時,物體越大,所成的像越大.
(3)分析比較1、2、3(或4、5、6,或7、8、9)三次實驗的數據可知,物體的大小不變,擋板與小孔的距離變大,而像變小;故可得結論:當物體大小一定時,物體倒小孔距離越大,所成的像越小.
(4)小孔成像的大小還與小孔到光屏的距離有關,我們可以用雙筒製成可以移動的光屏來探究,即改變小孔到光屏的距離觀察光屏上的像是否變化.
故答案為:(1)D;
(2)1、4、7(或2、5、8或3、6、9);當物體到小孔的距離一定時,物體越大,所成的像越大;
(3)當物體大小一定時,物體倒小孔距離越大,所成的像越小;
(4)小孔到光屏的距離;用雙筒製成可以移動的光屏;改變小孔到光屏的距離觀察光屏上的像是否變化.
㈢ 初中課外實踐課上,小明做了個小實驗,如圖所示,找一個空的易拉罐,用釘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個小孔
(1)蠟燭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實像,其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
(2)將蠟燭在孔前繞順時針旋轉,則它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順時針旋轉的;蠟燭經小孔成倒立的實像,像的形狀與蠟燭形狀相同,像與小孔的形狀無關,即蠟燭在塑料薄膜上成的像是蠟燭的倒立像.
(3)在探究像的大小可能與物體的大小有關時,必須控制擋板與小孔的距離不變,改變物體的大小,結合表格可知1、4、7或2、5、8(或3、6、9)符合;
由1、4、7或2、5、8(或3、6、9)可知,像隨物體的增大而增大,故可得結論:物體到小孔的距離一定時,物體越大,所成的像越大.
(4)分析比較1、2、3(或4、5、6,或7、8、9)三次實驗的數據可知,物體的大小不變,擋板與小孔的距離變大,而像變小;故可得結論:當物體大小一定時,物體到小孔距離越大,所成的像越小.
(5)小孔成像的大小還與小孔到光屏的距離有關,我們可以在易拉罐外麵包一層厚紙,將塑料薄膜封在紙筒末端,移動紙筒探究,即保持擋板縫隙長和擋板與小孔間距不變,改變易拉罐的長度(塑料薄膜到小孔的距離)進行實驗,觀察並記錄像的大小.
故答案為:(1)實像;光的直線傳播;
(2)順;D;
(3)1、4、7(或2、5、8或3、6、9);在小孔到物體的距離相同時,像隨物體增大而增大;物體大小一定時,像隨擋板與小孔間距的增大而減小;塑料薄膜(像)到小孔的距離;
在易拉罐外麵包一層厚紙,將塑料薄膜封在紙筒末端,移動紙筒;保持擋板縫隙長和擋板與小孔間距不變,改變易拉罐的長度(塑料薄膜到小孔的距離)進行實驗,觀察並記錄像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