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機械沖床的機械沖床工作原理
機械沖床用沖床或液壓機床生產的產品或零件稱為沖壓件,基本要件回:沖壓動力、公模、母答模及產品的原材料(通常為金屬板材或線材).機床在沖壓動力的作用下帶動公模與母模的開合而將其之間的原材料進行裁切、沖孔、拉伸等定形的過程為沖壓機床的作業原理.
又稱作機械沖壓機,它是利用壓縮空氣泵提供的壓縮空氣經電磁閥進入氣缸,帶動活塞傳動到主軸上使主軸形成向下運動,從而形成沖力,使工件在模具中產生規定的變形而達到加工的目的.為了方便於客戶的使用,在設備上還添加了電器控制部分.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B. 沖壓機必須設置哪些安全裝置與保護措施
沖壓機必須設置哪些安全裝置與保護搏畢措施?
沖壓機械的作業特點是滑塊上、下往復直線運動,對置於上、下模具之間的板(帶)料實行沖壓,來完成加工動作。如果人體某部位(主要是手臂)仍處於上、下模之間未及時離開,就會受到傷害。因此實現沖壓作業的安全必須在危險區域裝有安全防護裝置。目前常用的安全防護裝置有:安全啟動裝置、機械防護裝置和自動保護裝置。
(1)安全啟動裝置 其作用是當操作者的肢體進入危險區時,沖壓機的離合器不能合上,或者滑慧改塊不能下行,只有當操作者的手完全退出危險區後,沖壓機才能啟動工作。這種裝置包括:雙手柄結合裝置和雙按鈕結合裝置。這種設施的原理是在操作時,操作者必須用雙手問時啟動開關,沖壓機才能接通電源開始工作,從而保證了安全。
(2)機械防護裝置 是指在滑塊下行時.設法將危險區與操作者的手隔開,或用強制的方法將操作者的手拉出危區,以保證安全生產。這類防護裝置包括:防護板、推手式保護裝置、拉手安全裝置。機械式防護裝詮結構簡單、製造方便,但對作業干擾影響大。
(3)自動保護裝置 其裝置是在沖模危險區周圍設置光束、氣流、電場等,一旦手進入危險區、通過光、電、氣控制,使壓力機自動停止工作。目前常用的自動保護裝置是光電式保護裝置。其原理是在危險區設置發光器和受光器,形成一束或多束光線。當操作者的手誤入危險區時,光束受阻,使光基碧芹信號通過光電管轉換成電信號,電信號放大後與啟動控制線路閉鎖,使沖壓機滑塊立即停止工作,從而起到保護作用。
C. 沖床是如何分類的,種類有多少
沖床按照驅動力不同分
滑塊驅動力可分為機械式與液壓式兩種,故沖床依其使用之驅動力不同分為:
(1)機械式沖床(mechanical
power
press)
(2)液壓式沖床(hydraulic
press)
依滑塊運動方式分類
依滑塊運動方式分類有單動、復動、三動等沖床
依滑塊驅動機構分類
(1)曲軸式沖床(crank
press)
使用曲軸機構的沖床稱為曲軸沖床,這種型式的沖壓實用於沖切、彎曲、拉伸、熱間鍛造、溫間鍛造、冷間鍛造及其它幾乎所有的沖床加工。
(2)無曲軸式沖床(crankless
press)
無曲軸式沖床又稱偏心齒輪式沖床,
行程較長時,偏心齒輪式沖床較為利於,而如沖切專用機之行程較短的情形時,是曲軸沖床較佳,因此小型機及高速之沖切用沖床等也是曲軸沖床之領域。
(3)肘節式沖床(knuckle
press)
在滑塊驅動上使用肘節機構者稱為肘節式沖床
(4)摩擦式沖床(friction
press)
在軌道驅動上使用摩擦傳動與螺旋機構的沖床稱為摩擦式沖床。。
(5)螺旋式沖床(screw
press)
在滑塊驅動機構上使用螺旋機構者稱為螺旋式沖床(或螺絲沖床)。
(6)齒條式沖床(rack
press)
在滑塊驅動機構上使用齒條與小齒輪機構者稱為齒條式沖床。
(7)連桿式沖床(link
press)
在滑塊驅動機構上使用各種連桿機構的沖床稱為連桿式沖床
(8)凸輪式沖床(cam
press)
在滑塊驅動機構上使用凸輪機構之沖床稱為凸輪沖床。
如果有需求買沖床,也可聯系我們,浙江金澳蘭機床有限公司,眾泰汽車唯一合作夥伴!
D. 沖床的工作原理及構造
沖床的設計原理是將圓周運動轉換為直線運動,由主電動機出力,帶動飛輪,經離合器帶動齒輪、曲軸(或偏心齒輪)、連桿等運轉,來達成滑塊的直線運動,從主電動機到連桿的運動為圓周運動。
連桿和滑塊之間需有圓周運動和直線運動的轉接點,其設計上大致有兩種機構,一種為球型,一種為銷型(圓柱型) ,經由這個機構將圓周運動轉換成滑塊的直線運動。沖床對材料施以壓力,使其塑性變形,而得到所要求的形狀與精度,因此必須配合一組模具(分上模與下模),將材料置於其間,由機器施加壓力,使其變形,加工時施加於材料之力所造成之反作用力,由沖床機械本體所吸收。1.上模
上模是整副沖模的上半部,即安裝於壓力機滑塊上的沖模部分。
2、上模座
上模座是上模最上面的板狀零件,工件時緊貼壓力機滑塊,並通過模柄或直接與壓力機滑塊固定。
3、下模
下模是整副沖模的下半部,即安裝於壓力機工作檯面上的沖模部分。
4、下模座
下模座是下模底面的板狀零件,工作時直接固定在壓力機工作檯面或墊板上。
5、刃壁
刃壁是沖裁凹模孔刃口的側壁。
6、刃口斜度
刃口斜度是沖裁凹模孔刃壁的每側斜度。
7、氣墊
氣墊是以壓縮空氣為原動力的彈頂器。參閱「彈頂器」。
8、反側壓塊
反側壓塊是從工作面的另一側支持單向受力凸模的零件。
9、導套
導套是為上、下模座相對運動提供精密導向的管狀零件,多數固定在上模座內,與固定在下模座的導柱配合使用。
10、導板
導板是帶有與凸模精密滑配內孔的板狀零件,用於保證凸模與凹模的相互對准,並起卸料(件)作用。 11、導柱
導柱是為上、下模座相對運動提供精密導向的圓柱形零件,多數固定在下模座,與固定在上模座的導套配合使用。
12、導正銷
導正銷是伸入材料孔中導正其在凹模內位置的銷形零件。
13、導板模
導板模是以導板作導向的沖模,模具使用時凸模不脫離導板。
14、導料板
導料板是引導條(帶、卷)料進入凹模的板狀導向零件。
15、導柱模架
導柱模架是導柱、導套相互滑動的模架。(參閱「模架」)。
16、沖模
沖模是裝在壓力機上用於生產沖件的工藝裝備,由相互配合的上、下兩部分組成。
17、凸模
凸模是沖模中起直接形成沖件作用的凸形工作零件,即以外形為工作表面的零件。
18、凹模
凹模是沖模中起直接形成沖件作用的凹形工作零件,即以內形為工作表面的零件。
19、防護板
防護板是防止手指或異物進入沖模危險區域的板狀零件。
20、壓料板(圈)
壓料板(圈)是沖模中用於壓住沖壓材料或工序件以控制材料流動的零件,在拉深模中,壓料板多數稱為壓料圈。
21、壓料筋
壓料筋是拉延模或拉深模中用以控制材料流動的筋狀突起,壓料筋可以是凹模或壓料圈的局部結構,也可以是鑲入凹模或壓料圈中的單獨零件。
22、壓料檻
壓料檻是斷面呈矩形的壓料筋特稱。參閱「壓料筋」。
23、承料板
承料板是用於接長凹模上平面,承托沖壓材料的板狀零件。
24、連續模
連續模是具有兩個或更多工位的沖模,材料隨壓力機行程逐次送進一工位,從而使沖件逐步成形。
25、側刃
側刃是在條(帶、卷)料側面切出送料定位缺口的凸模。
26、側壓板
側壓板是對條(帶、卷)料一側通過彈簧施加壓力,促使其另一側緊靠導料板的板狀零件。
27、頂桿
頂桿是以向上動作直接或間接頂出工(序)件或序料的桿狀零件。
28、頂板
頂板是在凹模或模塊內活動的板狀零件,以向上動作直接或間接頂出工(序)件或廢料。
29、齒圈
齒圈是精沖凹模或帶齒壓料板上的成圈齒形突起,是凹模或帶齒壓料板的局部結構而不是單獨的零件。 30、限位套
限位套是用於限制沖模最小閉合高度的管狀零件,一般套於導柱外面。
31、限位柱
限位柱是限制沖模最小閉合高度的柱形件。
32、定位銷(板)
定位銷(板)是保證工序件在模具內有不變位置的零件,以其形狀不同而稱為定位銷或定位板。
33、固定板
固定板是固定凸模的板狀零件。
34、固定卸料板
固定卸料板是固定在沖模上位置不動的卸料板。(參閱「卸料板」)。
35、固定擋料銷(板)
固定擋料銷(板)是在模具內固定不動的擋料銷(板)。(參閱「擋料銷(板)」)。
36、卸件器
卸件器是從凸模外表面卸脫工(序)件的非板狀零件或裝置。
37、卸料板
卸料板是將材料或工(序)件從凸模上卸脫的固定式或活動式板形零件。卸料板是有時與導料板做成一體,兼起導料作用,仍稱卸料板。
38、卸料螺釘
卸料螺釘是固定在彈壓卸料板上的螺釘,用於限制彈壓卸料板的靜止位置。
39、單工序模
單工序模是在壓力機一次行程中只完成一道工序的沖模。
40、廢料切刀
廢料切刀有兩種。1.裝於拉深件凸緣切邊模上用於割斷整圈切邊廢料以利清除的切刀。2.裝於壓力機或模具上用於將條(帶、卷)狀廢料按定長切斷以利清除的切刀。
41、組合沖模
組合沖模是按幾何要素(直線、角度、圓弧、孔)逐副逐步形成各種沖件的通用、可調式成套沖模。平面狀沖件的外形輪廓一般需要幾副組合沖模分次沖成。
42、始用擋料銷(板)
始用擋料銷(板)是供材料起始端部送進時定位用的零件。始用擋料銷(板)都是移動式的。
43、拼塊
塊是組成一個完整凹模、凸模、卸料板或固定板等的各個拼合零件。
44、擋塊(板)
擋塊(板)是供經側刃切出缺口的材料送進時定位用的淬硬零件,兼用以平衡側刃所受的單面切割力。擋塊(板)一般與側刃配合使用。
45、擋料銷(板)
擋料銷(板)是材料沿送進方向的定位零件,以其形狀不同而稱為擋料銷或擋料板。擋料銷(板)是固定擋料銷(板)、活動擋料銷(板)、始用擋料銷(板)等的統稱。
46、墊板
墊板是介於固定板(或凹模)與模座間的淬硬板狀零件,用以減低模座承受的單位壓縮應力。
E. 沖床的操作說明
沖床由於潤滑不好,工作台移動時摩擦阻力增大。當電機驅動時,工作台不向前運動,使滾珠絲杠產生彈性變形,把電機的能量貯存在變形上。電動機繼續驅動,貯存的能量所產的彈性力大於靜摩擦力時,沖床工作台向前蠕動,周而復始地這樣運動,而產生了爬行的現象。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仔細看一下導軌面潤滑的情況,就可以斷定不是這個問題。沖床爬行和振動問題是屬於速度的問題。既然是速度的問題就要去找速度環,沖床的速度的整個調節過程是由速度調節器來完成的。
數控沖床的操作和監控全部在這個數控單元中完成,它是數控沖床的大腦。加工精度高,具有穩定的加工質量;進行多坐標的聯動,能加工形狀復雜的零件;加工零件改變時,一般只需要更改數控程序,可節省生產准備時間;床本身的精度高、剛性大,可選擇有利的加工用量,生產率高(一般為普通機床的3~5倍)。與速度有關的問題,只能去查找速度調節器。因此,沖床振動問題也要去查找速度調節器。可以從以下這些地方去查找速度調節器故障:一個是給定信號,一個是反饋信號,再一個就是速度調節器的本身。
沖床因為振動頻率與電機轉速成一定比率,首先就要檢查一下電動機是否有故障,檢查它的碳刷,整流子表面狀況,以及機械振動的情況,並要檢查滾珠軸承的潤滑的情況,整個這個檢查,可不必全部拆卸下來,可通過視察官進行觀察就可以了,軸承可以用耳去聽聲音來檢查。如果沒有什麼問題,就要檢查測速發電機。測速發電機一般是直流的。
沖床測速發電機就是一台小型的永磁式直流發電機,它的輸出電壓應正比於轉速,也就是輸出電壓與轉速是線性關系。只要轉速一定,它的輸出電壓波形應當是一條直線,但由於齒槽的影響及整流子換向的影響,在這直線上附著一個微小的交變數。為此,測速反饋電路上都加了濾波電路,這個濾波電路就是削弱這個附在電壓上的交流分量。
沖床反饋信號與給定信號對於調節器來說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出現了反饋信號的波動,必然引起速度調節器的反方向調節,這樣就引起沖床的振動。這種情況發生時,非常容易處理,只要把電機後蓋拆下,就露出測速發電機的整流子。這時不必做任何拆卸,只要用尖銳的勾子,小心地把每個槽子勾一下,然後用細砂紙光一下勾起的毛刺,把整流片表面再用無水酒精擦一下,再放上炭刷就可以了。這里特別要注意的是用尖銳的勾子去勾換向片間槽口時,別碰到繞組,因為繞組線很細,一旦碰破就無法修復,只有重新更換繞組。再一個千萬不要用含水酒精去擦,這樣弄完了絕緣電阻下降無法進行烘乾,這樣就會拖延修理期限。
一個閉環系統也可能由於參數設定不好,而引起系統振盪,但最佳的消除這個振盪方法就是減少它的放大倍數,在FANUC的系統中調節RV1,逆時鍾方向轉動,這時可以看出立即會明顯變好,但由於RV1調節電位器的范圍比較小,有時調不過來,只能改變短路棒,也就是切除反饋電阻值,降低整個調節器的放大倍數。 壓力機作沖裁、成型應遵下列規程。兩人以上操作時,應定人開車,注意協調配合好。下班前應將模具落靠,斷開電源,並進行必要的清掃。暴露於壓機之外的傳動部件,必須安裝防護罩,禁止在卸下防護罩的情況下開車或試車。必要時可開空車試驗。安裝模具必須將滑塊開到下死點,閉合高度必須正確,盡量避免偏心載荷;模具必須緊固牢靠,並經過試壓檢查。
工作中注意力要集中,嚴禁將手和工具等物件伸進危險區內(看安全生產規程第4項)發現壓床運轉異常或有異常聲響,(如連擊聲、爆裂聲)應停止送料,檢查原因。如系轉動部件松動、操縱裝置失靈、(見介紹)每沖完—個工件時,手或腳必須離開按鈕或踏板,以防止誤操作。工作前,應檢查沖床防護裝置是否齊全,飛輪運轉是否平穩;腳踏裝置上部及兩側有無防護,操作是否可靠靈活;並清除工作場地妨礙操作的物件。
必須核定沖裁力,嚴禁超負荷運作。安裝、拆卸模具時,必須先切斷電源。模具安裝必須牢固可靠。調整用合高度時採用手動或動的方法,逐步進行,在確認調好之前,禁止連車。操作時要思想集中,嚴禁邊談邊做,要互相配合,確保安全操作。一般禁止二人以上同時操作沖床。若需要時,必須有專人指揮並負責腳踏裝置的操作。工作中身體任何部分嚴禁進行模具范圍進料卸料應有專門工具。
禁止夾層進料沖壓,必須清除前沖次沖件或余料後才可進行第二次進料。必須定時檢查模具安裝情況,如有松動或滑移應及時調整。刀口磨損到毛刺超標前,應及時修磨刀口。拆卸模具時,必須在合模狀態下進行。愛護沖壓設備、沖模、工具、量具和儀器。工作完畢後,應將模具和沖床擦試干凈,整理就緒。在正式沖制過程中,由於主電機的靜差率隨不同負荷有變化,故在沖制不同零件時,可用設置在控制板上的電磁記數器,對轉速進行校正。
F. 沖床機械手的四種驅動方式是怎樣的
沖床機械手的四種驅動方式:
1、液壓驅動式
液壓驅動式機械手通常由液動機(各種油缸、油馬達)、伺服閥、油泵、油箱等組成驅動系統,由驅動機械手執行機構進行工作。通常它具有很大的抓舉能力(高達幾百千克以上),其特點是結構緊湊、動作平穩、耐沖擊、耐震動、防爆性好,但液壓元件要求有較高的製造精度和密封性能,否則漏油將污染環境。
2、氣壓驅動式
其驅動系統通常由氣缸、氣閥、氣罐和空壓機組成,其特點是氣源方便、動作迅速、結構簡單、造價較低、維修方便。但難以進行速度控制,氣壓不可太高,故抓舉能力較低。
3、電氣驅動式
電力驅動是機械手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驅動方式。其特點是電源方便,響應快,驅動力較大(關節型的持重已達400kg),信號檢測、傳動、處理方便,並可採用多種靈活的控制方案。驅動電機一般採用步進電機,直流伺服電機(AC)為主要的驅動方式。由於電機速度高,通常須採用減速機構(如諧波傳動、RV擺線針輪傳動、齒輪傳動、螺旋傳動和多桿機構等)。有此機械手已開始採用無減速機構的大轉矩、低轉速電機進行直接驅動(DD)這既可使機構簡化,又可提高控制精度。
4、機械驅動式
機械驅動只用於動作固定的場合。一般用凸輪連桿機構來實現規定的動作。其特點是動作確實可靠,工作速度高,成本低,但不易於調整。 其他還有採用混合驅動,即液-氣或電-液混合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