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plc課程設計論文
plc課程設計論文
導語:《PLC技術及應用》以職業能力的培養為重點,充分與行業、企業進行合作,同時與維修電工和PLC系統設計師職業標准相融合,進行了基於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與設計,能夠體現課程的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 以下是我整理的plc課程設計論文,歡迎閱讀。
一、緒論
PLC技能課程作為職業院校里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類的一門的專業課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將繼電器技術、計算機技術、控制技術、網路通信技術集於一體,是一門綜合性、應用性課程。作為學院骨幹院校建設重點專業: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工業橘慎機器人應用方向)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本課程主要為培養工業機器人電氣設計工程師、製造工程師、銷售工程師、服務工程師、品質管理工程師、系統集成工程師等職業崗位的人才服務,故課程設計開發要突出培養學生使用PLC解決實際控制問題的動手能力,使學生掌握最新的技能,並為後續的較復雜的自動化設備及生產線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課程內容設計
為了落實「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課程建設調研期間,對自動化專業的40多位學生進行了PLC課程教學情況的調研。為了實現「以學生就業為導向」,對常州周邊4個自動化相關企業進行了調研,並邀請企業專家進校召開課程建設研討會(有歐姆龍自動化上海有限公司,天地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星宇車燈有限公司、上海ABB公司等企業工程師),根據這些專家對電氣自動化專業所涵蓋的崗位群進行了任務和職業能力分析。
課程設計時以企業生產崗位典型工作任務為主線,以電氣自動化專業應共同具備的崗位職業能力為依據,確定課程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具備分析實際PLC控制系統的能力,能完成簡單控制系統的設計、安裝、編程和調試工作,並能對PLC控制系統進行日常維護。
課程內容以亞龍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YL—335B自動明謹化生產線設備[1]為載體,配備歐姆龍CX—one編程軟體與西門子STEP7軟體,將課程的教學活動分解設計成若干項目或工作情景,主要有:供料站與加工站的控制[2]、裝配站控制、分揀站控制、輸送站控制、自動線PLC通信、攪拌機的設計等。以這些項目為單元組織教學,將PLC的常用指令分解到各個項目中去。在每一個項目的教學過程中,遵循學生認知規律,融入相關的指令、編程方法、控制系統構建、硬體接線方法、系統調試運行和優化等相關知識和技能。通過對各個項目的學習、訓練和具體操作,掌握典型PLC指令的格式、基本用法、功能,了解和掌握PLC系統的結構、地址分配、程序設計以及每個應用項目的軟硬體調試的全過程。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加深對專業知識、技能的理解和應用,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滿足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需要。這充分體現任務引領、實踐導向的課程思想。
三、課程考核
本課程的考核有兩大特點:第一個特點,本課程將學歷教育與職業資格證書體系銜接起來,以就業為導向、以職業技能發展為目標,實施課證融合,實現高職教育專業課程體系與職業標準的銜接[3]。將以骨幹院校建設為契機,計劃與國際型PLC生產大企業聯合開發基於YL—335B自動線設備及CX—ONE編程軟體的PLC職業資格證書,要求學生通過校企合作開發的工業自動化技術(PLC)的考核,並獲得證書。同時為學生考取維修電工高級證書以及電工技術證書等打下基礎。第二個特點,考核由理論考核與實踐考核組成,理論考核採用試卷形式,實踐考核採用單元考核方式,包括成果、工作態度、工作規范、團隊合作等表現。
四、以賽促學
在課程建設過程中,主要老師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項與自動化生產線或PLC相關的比賽並獲得好成績。在2012全國高職技能大賽高職組亞龍杯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與調試比賽中獲得一等獎。在2011年首屆「亞龍杯」全國高職院校「電氣控制系統安裝與調試「技能大賽中獲二等獎,在自動化圓槐敬生產線安裝與調試比賽中獲得一等獎。學生對參加此類大賽都非常積極,認真。在選拔選手的過程中,大賽相關信息在學生中流傳開來,激起了學生對PLC技術的關注;在准備比賽的過程中,選手突擊、強化學習PLC技術,將相關技術應用到自動化生產線上,極大地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比賽的過程中,與其他學校選手切磋、競爭,考驗了臨場應變能力與對PLC技術掌握的熟練程度;賽後,尤其是獲得大獎後,增強了學習PLC技術的信心,更激發同學對PLC技術的學習熱情[4]。
五、總結
本文就PLC課程設計的教學內容載體、課程考核、以賽促學等相關方面提出了見解。今後還將對該課程的網路教學資源建設、教學評價機制等進行進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
❷ 液體混合裝置的PLC控制系統 求畢業設計
兄弟, 這兩天 我比較忙, 等兩天, 我把東西在紙上寫出來, 然後用相機 照下來, 再發版到你的郵箱里去,權 等你確認了, 就將我的這個回答 設為最佳答案, 公平交易, 我需要你的分數 去 問別人問題, 合作愉快
❸ PAC/PAM加葯裝置
PAC/PAM加葯裝置是一種自動化的工業水處理設備,它以先進的PH在線檢測控制儀表為核心,實現對水的酸鹼度精確調節。
該設備具備自動調節PH值的功能,當污水池中的用水PH值低於6時,系統自動啟動加鹼計量泵;當PH值達到7.5時,加鹼計量泵自動停止。反之,當PH值高於9時,自動啟動加酸計量泵,當PH值達到7.5時,加酸計量泵自動關閉。通過設置的范圍調整,系統能夠精準控制PH值。
設備的葯桶容量多樣,從40L、300L、1000L到8000L不等,適用於不同場景。計量泵容量覆蓋從0.02L/H到1200L/H,滿足各類需求。設備材質採用進口聚乙烯塑膠原料,具有衛生輕便、堅固耐腐蝕、耐震耐撞擊、防紫外線不易老化等特點。
加葯一體化裝置由攪拌機、加葯桶、計量裝置及投加設備組成。攪拌機通過攪拌漿和驅動裝置實現溶質與水的充分混合,加葯桶用於存放攪拌好的溶液,計量裝置與投加設備採用計量泵,確保溶液的精準添加。
設備性能穩定,採用進口PE原料滾塑成型,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耐用性。其應用范圍廣泛,包括水處理中投加混凝劑、助濾劑、消毒液、酸鹼等,冷卻水、循環水中投加阻垢劑,化工、造紙、印染中投加酸、鹼液與其它溶液等。
加葯裝置的組成包括精密加葯計量泵、PH分析儀、工業pH計電、液位控制裝置、化學加葯桶儲罐以及酸鹼(pH值)調節加葯裝置自動控制系統等部分。
精密加葯計量泵採用微處理器監控,實現自動調整計量泵加葯量,確保化學、酸或鹼的穩定添加。PH分析儀實時檢測顯示水質PH值,並根據設定值自動控制計量泵的啟停。工業pH計電具有高精度和可靠性,敏感隔膜確保測量精度。液位控制裝置監測化學酸鹼儲罐的液位,確保設備正常運行。
加葯設備的自動控制系統通常由PLC、變頻器、觸摸屏等組成,通過PID運算實現穩定控制PH值的功能。整體系統設計旨在提供高效、精準、自動化的水處理解決方案,確保水質穩定達到標准。
❹ 求三種液料自動混合控制系統設計的課程設計,非PLC控制
非常簡單(上傳電路圖圖片壓縮的不清晰,勉強能看……),僅供參考。
大學的時候也做過這道題,正好上班不太忙,簡單畫了一下。一次側原理圖太簡單就不畫了,二次側原理圖見上傳圖片,圖中省去了保護電路。(實際還是不簡單的,我畫了半小時……)
SQ定義:
液位開關,高液位閉合,低液位斷開(定義回差為0)。
現場實際使用的話應該是用兩個液位控制開關或液位繼電器配合中間繼電器,那樣畫就太麻煩了。
系統啟動流程:
(1)按下啟動按鈕SB1,KA1吸合,控制迴路得電,系統啟動;
(2)液罐液位低於SQ4,SQ4 常閉閉合,YV1電磁閥打開,到達SQ3液位,SQ3常閉觸點斷開,YV1斷電,電磁閥1閉合;
(3)SQ3常開觸點閉合,YV2打開,到達SQ2液位,SQ2常閉觸點斷開,YV2斷電,電磁閥2閉合。
(4)SQ2常開觸點閉合,YV3打開,到達SQ1液位,SQ1常閉觸點斷開,YV3斷電,電磁閥3閉合。
(4)SQ1常閉觸點閉合,KM1吸合攪拌機啟動,延時開關KT1閉合並自吸(上方的KT1常開觸點為瞬動觸點,主要為防止攪拌泵啟動液位波動),延時20s後,下方KT1延時常閉觸點斷開,KM1斷電,攪拌泵停止。
(5)27/28 KT1延時常開觸點閉合,YV4電磁閥打開;
(6)液位排放到SQ4以下,SQ4常閉觸點回復,KT2吸合,延時5秒後,斷開YV4,電磁閥4閉合。
(7)攪拌機、排液電磁閥全部斷電閉合,液位低於SQ4以下,YV1啟動,重復循環2~6;
(8)系統啟動後任意時刻,按下SB2系統停止按鈕,因SB1啟動按鈕按下時KA1已吸合,因此此時KA2吸合,並自鎖;KA2常閉觸點斷開。
(9)此時如果液位未低於SQ4以下且未延時5s,KT2未得電動作,KT2的延時常閉觸點仍在閉合,系統繼續運行。等液位低於SQ4以下且延時5s後,KT2延時常閉觸點打開,KA2常閉觸點打開,繼電器KA1斷電,控制迴路斷電,系統停止。
檢查了一遍,沒有問題。特發上來坑學弟學妹們,反正以後你們畢業啥都不會找不到工作也不怪我……
❺ 自動配料系統的作用
提高生產效率,縮短生產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