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子控制自動變速器的基本控制內容有哪些
1.電子控制液力傳動式自動變速器的基本組成
電子控制液力傳動式自動變速器是目前汽車上使用最為廣泛的自動變速器,它由液力傳動、機械輔助變速和自動控制三大功能部分組成。
(1)液力傳動裝置
液力變矩器通過渡力傳遞動力,將發動機飛輪輸出的功率輸送給齒輪變速器。液力變矩器可在一定的范圍內實現增矩減速和無級變速,在必要時還可通過其鎖止離合器的鎖止來提高傳動效率。
(2)輔助變速裝置
目前普遍採用的行星齒輪式變速器包括行星齒輪變速機構和換檔執行機構兩部分,其作用是進一步增矩減速,通過變換檔位實現不同的傳動比,以提高汽車的適應能力。一般有3個或4個前進檔,一個倒檔。
(3)自動控制系統
自動控制系統包括電子控制系統和液壓控制系統(自動變速器閥體)兩部分。自動變速器ecu根據各感測器及有關開關的輸入信號產生相應的電控信號控制各電磁閥的動作,再通過換檔閥及閥體中的各油路轉換為相應的控制油壓,從而實現對換檔執行機構、油壓調節裝置及液力變矩器鎖止裝置等的自動控制。
2.電子控制液力傳動式自動變速器的特點
(1)駕駛操作簡化,提高了行車安全性
在汽車起步和運行時,自動變速器無需離合器操作和手動換檔操作,減少了駕車操作的勞動強度,可使駕駛員集中精力注意路面交通情況,因此,行車的安全性得以提高。
(2)提高了發動機和傳動系統的使用壽命
由於自動變速器在自動換檔過程中無動力中斷,換檔平穩,減小了發動機和傳動系統零件的動載荷;此外,液力變矩器這個「彈性元件」可以吸收動力傳遞過程中的沖擊和動載荷。因此,採用自動變速器的汽車發動機和傳動系統零件的壽命比採用機械式變速器的要長。
(3)提高了汽車的動力性
自動變速器在起步時,由於液力變矩器可連續自動變矩,可使驅動輪上的牽引力逐漸增加,換檔時動力不中斷,發動機可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轉速,因此,可使汽車的起步、加速性能提高,汽車的平均車速也可提高。
(4)提高了汽車的通過性能
液力變矩器可以在一定的范圍內自動變速來適應汽車行駛阻力的變化,在必要時叉可自動換檔以滿足牽引力的需要,因此,顯著提高了汽車的通過性能。
(5)減少了廢氣污染
手動換檔過程常常伴有供油量息劇變化,發動機轉速變化較大的情況,容易導致燃燒不完全,使得發動機廢氣中有害物質增加。自動變速器由於有液力傳動和自動換檔,在換檔過程中發動機可保持在穩定的轉速,發動機的燃燒條件不會惡化,因此,可減少發動機排放的廢氣對空氣的污染。
(6)傳動效率較低,結構較為復雜
液力傳動式自動變速器其液力傳動效率較低,通過最佳換檔時機控制、超速檔和變矩器鎖止控制等,使採用電控液力傳動式自動變速器汽車的油耗有了明顯的下降,但總體上油耗要高於機械式變速器。此外,液力傳動式自動變速器的結構較為復雜、成本較高,對維修技術水平要求也較高。
㈡ 自動變速器工作原理
自動變速器根據汽車速度、發動機轉速、動力負荷等因素自動進行升降檔位,不需由駕駛者操作離合器換檔,使用很方便。特別在交通比較擁擠的城區馬路行駛,自動變速器體現出很好的便利性。自動變速器比手動變速器復雜得多,有很多方面不相同,但最大的區別在於控制方面。手動變速器由駕駛員操縱檔位,加檔或減檔由人工操作,而自動變速器是由機器自動控制檔位,變換檔位是由液壓控制裝置進行的。
以一個典型的自動變速器為例,液壓控制裝置根據節氣門(油門)開度和變速器輸出軸上輸送來的信號控制升降檔。根據節氣門開度變化,液壓控制裝置中的調節閥產生與加速踏板踏下量成正比的液壓,該液壓作為節氣門開度「信號」加到液壓控制裝置;另外有裝配在輸出軸上的速控液壓閥可產生與轉速(車速)成正比的液壓,作為車速「信號」加到液壓控制裝置。因此,就有節氣門開度「信號」和車速「信號」,液壓控制裝置根據這兩個「信號」自動調節變速器油量,從而控制換檔時機。
也就是說在汽車駕駛中,駕駛員踏下加速踏板(油門踏板),控制節氣門開度和汽車的行駛速度(變速器輸出軸轉速),就能自動控制變速器內的液壓控制裝置,液壓控制裝置會利用液力去控制行星齒輪系統的離合器和制動器,以改變行星齒輪的傳動狀態。
自動變速器的核心控制裝置是液壓控制裝置,液壓控制裝置由油泵、閥體、離合器、制動器以及連接所有這些部件的液體通路所組成。關鍵部件是閥體,因此它是自動變速器的控制中心。閥體的作用是根據發動機和底盤傳動系的負載狀況(節氣門開度和輸出軸轉速),對油泵輸出到各執行機構的油壓加以控制,以控制液力變矩器,控制各離合器和制動器的結合與分離實現自動換檔。
以上是自動變速器的基本控制形式,如果是電子控制自動變速器,就要在上述基礎上增加電磁閥,ecu(電控單元)藉助電磁閥控制自動變速器工作過程。ecu輸入電路接受感測器和其它裝置輸入的信號,對信號進行過濾處理和放大,然後轉換成電信號驅動被控的電磁閥工作。因此,電子控制自動變速器就要增加節氣門位置感測器、車速感測器、水溫感測器、液壓溫度感測器、發動機轉速感測器、檔位開關、剎車燈開關等數字信號匯入ecu,從而使得ecu精確控制電磁閥,使換檔和鎖止時間准確,令汽車運行更加平穩和節省燃油。
㈢ 自動變速器的控制形式
自動變速器根據汽車速度、發動機轉速、動力負荷等因素自動進行升降檔位,不需由駕駛者操作離合器換檔,使用很方便。特別在交通比較擁擠的城區馬路行駛,自動變速器體現出很好的便利性。自動變速器比手動變速器復雜得多,有很多方面不相同,但最大的區別在於控制方面。手動變速器由駕駛員操縱檔位,加檔或減檔由人工操作,而自動變速器是由機器自動控制檔位,變換檔位是由液壓控制裝置進行的。
以一個典型的自動變速器為例,液壓控制裝置根據節氣門(油門)開度和變速器輸出軸上輸送來的信號控制升降檔。根據節氣門開度變化,液壓控制裝置中的調節閥產生與加速踏板踏下量成正比的液壓,該液壓作為節氣門開度「信號」加到液壓控制裝置;另外有裝配在輸出軸上的速控液壓閥可產生與轉速(車速)成正比的液壓,作為車速「信號」加到液壓控制裝置。因此,就有節氣門開度「信號」和車速「信號」,液壓控制裝置根據這兩個「信號」自動調節變速器油量,從而控制換檔時機。
也就是說在汽車駕駛中,駕駛員踏下加速踏板(油門踏板),控制節氣門開度和汽車的行駛速度(變速器輸出軸轉速),就能自動控制變速器內的液壓控制裝置,液壓控制裝置會利用液力去控制行星齒輪系統的離合器和制動器,以改變行星齒輪的傳動狀態。
自動變速器的核心控制裝置是液壓控制裝置,液壓控制裝置由油泵、閥體、離合器、制動器以及連接所有這些部件的液體通路所組成。關鍵部件是閥體,因此它是自動變速器的控制中心。閥體的作用是根據發動機和底盤傳動系的負載狀況(節氣門開度和輸出軸轉速),對油泵輸出到各執行機構的油壓加以控制,以控制液力變矩器,控制各離合器和制動器的結合與分離實現自動換檔。
以上是自動變速器的基本控制形式,如果是電子控制自動變速器,就要在上述基礎上增加電磁閥,ECU(電控單元)藉助電磁閥控制自動變速器工作過程。ECU輸入電路接受感測器和其它裝置輸入的信號,對信號進行過濾處理和放大,然後轉換成電信號驅動被控的電磁閥工作。因此,電子控制自動變速器就要增加節氣門位置感測器、車速感測器、水溫感測器、液壓溫度感測器、發動機轉速感測器、檔位開關、剎車燈開關等數字信號匯入ECU,從而使得ECU精確控制電磁閥,使換檔和鎖止時間准確,令汽車運行更加平穩和節省燃油
故障維修
自動變速器結構復雜,故障形式也較多。在沒有專用診斷設備時,可通過觀察和必要的試驗等手段進行簡易診斷。
1、汽車不能前進或倒退。
首先進行基本檢查,包括外表是否漏油、線路連接是否可靠、各操縱機購是否正常等,尤其要注意手動選檔機構有無脫落,工作是否可靠等。
無異常時,應進行時間滯後試驗,應有檔位結合感覺。若以上正常,則應檢查油量、油質顏色等。油質檢查,較准確的方法是卸下油店殼,若池底殼及濾網上粘有金屬屑、離合器碎片時,則應對變速器進行解體檢修。
2、自動變速器打滑。
即前進或倒車時有滑轉、起步或換檔時,發動機出現空轉現象。首先檢查油量、油質和顏色及節氣門等操縱機構有無異常。若正常,可進行時間滯後試驗,時間滯後過長,說明變速器內部磨損嚴重,應解體修理。解體前若能通過路試確定何種條件下有打滑現象,將使維修更具針對性。苦時間滯後試驗正常,可進行失速試驗確診。失速試驗前應仔細檢查發動機的工作狀況,如節氣門能否全開、點火時刻等,防止將發動機無力誤診為變速器打滑。
3、自動變速器換檔規律不正確。
此故障原因很多,且故障率大,因此診斷和修理也較困難。首先進行基本檢查,特別應注意節氣門閥操縱機構是否正常,再進行路試,確定不能換入的檔位、換檔時的車速等是否符合規定。若四檔自動變速器不上四檔時,還應檢查超速檔控制是否符合規定。若四擋自動變速器換不上四檔時,還應檢查超速檔控制開關和水溫感測器的工作狀況是否正常。
根據路試結果,再做油壓試驗。先檢測調速器油壓,油壓結果正常時,應通過失速試驗檢查液力變矩器。當油壓低於標准值時,說明故障不在變速器,只需拆下離心調速器修復。對於利用車速感測器產生車速信號的(沒有離心調速器),應檢查感測器和有關電路是否正常。若上述正常時,換檔規律仍不正常,一般是因為主油路壓力不正常引起的,可調整調壓閥或節氣門閥操縱機構。若調整後仍不正常時,應檢修或更換控制閥體。
五項檢查
自動變速器檢查
1.應檢查自動變速器油麵
先行駛幾分鍾,達到變速器正常的50-80度的溫度,將車輛停放在平坦路面,保持怠速運轉,將變換檔桿依次掛入各個檔位(要踩住剎車),最後掛入P檔,然後觀察自動變速器的油尺標志,在正常工作溫度下油麵應該在HOT范圍內,如果比較低,說明需要添加同型號變速器油。如果在冷車狀態下,油麵應該在COOL范圍內,過高說明應該放出一些油。
2.要檢查自動變速器油的質量
油液應該清潔無異味。如果油液為深暗或褐色,說明需要更換了;或者是長期重負荷運轉;如果油液中有燒焦味道,可能是離合器或制動器片燒焦造成的。
3.檢查供油系統
在試車時,自動變速器也應該在沒有沖擊、粘合、延遲的情況下平穩換檔。如果在完全踏下加速踏板時,節氣門不能全開,說明節氣門開度不符合要求,應檢查油門拉索,或是整個供油系統(油路)進行檢查。
4.檢查車輛怠速情況
車輛的怠速也會影響自動變速器。如果怠速過底,從N到P,或到D、R、2、3時,會導致車輛發生振動。如果從N到P時,出現發動機熄火或在行駛過程中踩制動停車發動機熄火時,也是怠速轉速過低的緣故;或者是變速器閥體、擋位開關、轉速感測器故障等;如果怠速過高,從N到P會產生換檔沖擊,明顯的表現就是自動換檔時感覺到向前闖動。
5.其它故障檢查
在行駛中,如果出現升檔的車速明顯高於規定值,可能是節氣門拉索或位置感測器的調整不當或損壞等故障。如果踩油門較深但車提速緩慢,說明自動變速器打滑,很可能是變速器油麵過低造成的。如果出現不能升檔、無倒檔、無超速檔等現象,都說明該自動變速器有嚴重故障。
六大誤區
誤區1自動變速器車輛長時間停車時,換擋桿仍掛在D擋
裝備自動變速器的車輛在等待通過信號或堵車時,一些駕駛員常將換擋桿保持在D擋,同時踩下制動踏板,若時間很短,這樣做是允許的。但若停車時間長最好換入N擋(空擋),並拉緊駐車制動。因為換擋桿在D擋時,自動變速器汽車一般有微弱的前移,若長時間踩住制動踏板,等於強行制止這種前移,使得變速器油溫升高,油液容易變質,尤其在空調系統工作時,發動機怠速較高的情況下更為不利。
誤區2自動變速器車輛高速行駛或下坡時,把換擋桿撥在N擋位滑行
有些駕駛員為了節油,在高速行駛或下坡時,將換擋桿撥到N擋滑行,這很可能燒壞變速器。因為此時變速器輸出軸轉速很高,而發動機怠速運轉,變速器油泵供油不足,潤滑狀況惡化,而且對變速器內部的多片離合器來說,雖然動力已經切斷,但其被動片在車輪帶動下高速運轉,發動機驅動的主動片轉速很低,兩者間隙又很小,容易引起共振和打滑現象,產生不良後果。當下長坡確需滑行時,可將換擋桿保持在D擋滑行,但不可使發動機熄火。
誤區3在自動變速器P或N以外擋位起動發動機
有些駕駛員在P或N以外擋位起動發動機,雖然發動機不能運轉(因為連鎖機構保護,只能在P和N擋才能起動),但有可能燒壞變速器的空擋起動開關。因為自動變速器上裝有空擋啟動開關。使得變速器只能在P或N擋才能起動發動機,避免在其他擋位誤起動時使汽車立刻起步往前竄。因此,起動發動機前一定要確認換擋桿是否在P或N擋。
誤區4裝備自動變速器或三元催化轉換器的汽車用推動車輛法來起動發動機
裝備自動變速器和三元催化轉換器的汽車因蓄電池缺電不能起動,而採用人推或其他車輛拖動的方法起動,這是非常錯誤的。因為,採用上述方法是不能把動力傳遞到發動機上,反而會損壞三元催化轉換器。
誤區5自動變速器車輛坡道停車時不使用駐車制動
裝有自動變速器的汽車在坡上停車時,有些駕駛員只是使用P擋,而不使用駐車制動,這樣做極容易引發事故。因為雖然裝有自動變速器的汽車在P擋位設有的停車鎖止機構一般是很少失效的,但一旦失效就會造成意外事故。因此,在坡道停車時,還是應該使用駐車制動器。
誤區6自動變速器汽車只要D擋起步,一直加大油門就可以換到高速擋
有些駕駛員認為只要D擋起步,一直加大油門就可以換到高速擋,殊不知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因為換擋操作應是「收油門提前升擋,踩油門提前降擋」。也就是在D擋起步後,保持節氣門開度5%,加速到40km/h,快松油門,能提高到一個擋位,再加速到75km/h,松油門又能提高一個擋位。降低時按行車車速,稍踩油門,即回到低擋。但必須注意,油門不能踩到底。否則,會強行掛入低速擋,可能造成變速器損壞。
總之,自動變速器汽車相對於手動變速器汽車而言,省去了離合器踏板,不必頻繁地踩踏板,使汽車駕駛變得簡單、輕松。但若操作不當,會人為地增加自動變速器的故障發生率,降低其使用壽命。正確使用自動變速器,不僅可以避免或減少故障的發生,還會降低油耗,減少污染。
㈣ 怎樣簡述自動變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1:自動變速器傳動系統的工作原理
自動變速器傳動系統的結構與手動檔相比,在結構和使用上有很大的不同。手動檔主要由齒輪和軸組成,通過不同的齒輪組合產生變速變矩;而AT傳動系統是由液力變矩器、行星齒輪和液壓操縱系統組成,通過液力傳遞和齒輪組合的方式來達到變速變矩。其中,液力變扭器是AT最具特點的部件,它由泵輪、渦輪和導輪等構件組成,它直接輸入發動機動力,並傳遞扭矩,同時具有離合作用。泵輪和渦輪是一對工作組合,它們就好似相對放置的兩台風扇,一台風扇吹出的風力會帶動另一台風扇的葉片旋轉,風力成了動能傳遞的媒介,如果用液體代替空氣成為傳遞動能的媒介,泵輪就會通過液體帶動渦輪旋轉,再在泵輪和渦輪之間加上導輪,通過反作用力使泵輪和渦輪之間實現轉速差就可以實現變速變矩了。由於液力變矩器自動變速變矩范圍不夠大,因此在渦輪後面再串聯幾排行星齒輪來提高效率,液壓操縱系統會隨發動機工作的變化而自行操縱行星齒輪,從而實現自動變速變矩。輔助機構自動換檔不能滿足行駛上的多種需要,例如停泊、後退等,所以還設有干預裝置(即手動撥桿),標志P(停泊)、R(後位)、N(空位)、D(前進位),另在前進位中還設有「2」和「1」的附加檔位,用以起步或上斜坡之用。由於將其變速區域分成若干個變速比區段,只有在規定的變速區段內才是無級的,因此AT實際上是一種介於有級和無級之間的自動變速器。
自動變速器工作過程
自動變速器之所以能夠實現自動換擋是因為工作中駕駛員踏下油門的位置或發動機進氣歧管的真空度和汽車的行駛速度能指揮自動換擋系統工作,自動換擋系統中各控制閥不同的工作狀態將控制變速齒輪機構中離合器的分離與結合和制動器的制動與釋放,並改變變速齒輪機構的動力傳遞路線,實現變速器擋位的變換。
傳統的液力自動變速器根據汽車的行駛速度和節氣門開度的變化,自動變速擋位。其換擋控制方式是通過機械方式將車速和節氣門開度信號轉換成控制油壓,並將該油壓加到換擋閥的兩端,以控制換擋閥的位置,從而改變換擋執行元件(離合器和制動器)的油路。這樣,工作液壓油進入相應的執行元件,使離合器結合或分離,制動器制動或松開,控制行星齒輪變速器的升擋或降擋,從而實現自動變速。
電控液力自動變速器是在液力自動變速器基礎上增設電子控制系統而形成的。它通過感測器和開關監測汽車和發動機的運行狀態,接受駕駛員的指令,並將所獲得的信息轉換成電信號輸入到電控單元。電控單元根據這些信號,通過電磁閥控制液壓控制裝置的換擋閥,使其打開或關閉通往換擋離合器和制動器的油路,從而控制換擋時刻和擋位的變換,以實現自動變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