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初一上冊人教版試卷
2008——2009第一學期期中質量檢測 七年級生物試題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最佳答案,請將答案填在答題欄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在下列各組中,都屬於生物的一組是
A.含羞草、真菌、水 B.珊瑚的外骨骼、病毒、小草
C.蝴蝶、小鳥、鍾乳石 D.貓、蘑菇、細菌
2. 下列敘述中,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的是
A. 絲瓜生長過程中需要不斷澆水 B.絲瓜能生產出大量含有有機物的果實
C.絲瓜缺水是會出現萎蔫的現象 D.絲瓜生長過程中能產生大量氧氣
3. 俗話說「大樹底下好乘涼」「千里之堤,潰於蟻穴」這都體現了
A.生物能影響環境 B.生物能適應一定的環境 C.環境能影響生物的生存 D.生物和環境能相互影響
4. 青藏鐵路的唐古拉山越嶺段海拔5000多米,風大且頻,氣溫很低,這里的松樹都匍匐在地面,稱為「爬地松」。影響這種松樹形態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水 B.溫度 C.空氣 D.風
5. 生活在沙漠里的駱駝刺,地下的跟比地上部分長很多,這屬於什麼現象?
A.駱駝刺對缺水環境的適應 B.駱駝刺喜歡沙土
C.駱駝刺對貧瘠環境的適應 D.駱駝刺對大風環境的適應
6. 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莖表皮臨時裝片時,能觀察到多個清晰的細胞,在不移動裝片位置的情況下,視野中細胞數量最多的鏡頭組合是
A.10X,10X B.10X,40X C.12.5X,10X D.5X,40X
7. 在載玻片上畫一個「↗」符號,用低倍鏡觀察時在視野內所見的圖像是
A.↘ B.↖ C.↙ D.→
8. 用顯微鏡觀察人體口輕上皮細胞時,有一個步驟是「輕輕向後轉動細准焦螺旋」此操作的目的是
A.使物鏡上升,為了物象清晰 B.使物鏡下降,為了物象清晰
C.使物鏡上升,為了視野亮度合適 D.使物鏡下降,為了視野亮度合適
9. 在設計對照實驗時,應遵循的原則是
A.除實驗變數外,其他變數都相同 B.除實驗變數外,其他變數都不同
C.所有變數都不同 D.所有變數都相同
10. 巴斯德進行了如下實驗:把新鮮、清澈的肉湯等量放入甲、乙兩個相同的玻璃瓶中,並將甲瓶的瓶口燒軟拉成鵝頸狀,然後將兩瓶肉湯都煮沸,敞開瓶口放在相同的環境下,一段時間後甲瓶的肉湯幾乎沒有變化,乙瓶肉湯變質發臭。此實驗中,巴斯德將瓶口拉成鵝頸狀的目的是
A.防止空氣進入B.防止微生物進入
C.保持溫度不變
D.防止肉湯蒸發
11. 王娜同學在顯微鏡下觀察到一些細胞,她判斷觀察到的是植物細胞。你知道她看見什麼了嗎?
A.細胞壁、液泡 B.細胞膜、細胞壁 C.細胞質、細胞核 D.細胞膜和細胞質
12. 洗青菜時,冷水沒有變成綠色;把青菜煮沸後,水就變成綠色。關鍵是煮沸後破壞了
A.細胞壁 B.細胞膜 C.細胞質 D.細胞核
13. 沒有完全成熟的番茄吃起來有酸味,這些帶酸味的物質主要存在番茄果肉細胞的
A.液泡 B.細胞核 C.細胞質 D.細胞膜
14. 有關一個細胞分裂產生兩個新細胞的說法正確的是
A.每個新細胞的染色體比原來的細胞少 B.兩個新細胞含有一樣多的細胞質
C.每個新細胞的染色體和原來細胞的一樣多 D.兩個新細胞完全一樣大
15. 杜鵑(花)與杜鵑(鳥)的結構層次相比,所少的是
A.細胞 B.組織 C.器官 D.系統
16. 細胞不斷從周圍環境中吸取營養物質並轉變成自身的的物質,體積逐漸增大,這就是細胞的
A.分裂 B.分化 C.生長 D.分生
17. 小紅買回一箱蘋果,媽媽把表面有磕傷的選出來,因為磕傷的蘋果不易儲藏,其主要原因是
A.保護組織破壞了,保護功能下降 B.營養組織受損,儲藏的營養物質流失
C.輸導組織受損,營養無法運輸 D.分生組織破壞,無法產生新細胞
18. 下列織物結構屬於器官的是
19.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生物體內存在不同結構是由於細胞___________的結果
A.生長 B.分裂 C.分化 D.癌變
20. 我們常見的自然現象是水往低處流,而植物體內的水則往高處移動,水則往高處移動的動力來自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吸收作用 D.蒸騰作用
21. 將一棵綠色植物用透明的塑料袋罩起來,扎緊袋口,放在陽光下(如圖
所示)。經過一段時間後,觀察到塑料袋內壁出現小的液滴。分析此現象得出的結論是
A.植物在陽光下只進行光合作用不進行呼吸作用
B.滴液由土壤中的水蒸發後液化而成
C.滴液由植物放出的二氧化碳液化而成
D.滴液由植物蒸騰作用散失的水蒸氣液化而成
22. 地球上的生物共有一個家,這個家是
A.大氣圈 B.水圈 C.岩石圈 D.生物圈
23. 關於蒸騰作用對自然界的意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提高空氣濕度,增加了降雨量 B.降低了植物體的溫度
C.調節了氣候 D.維持了大氣中氣體的相對穩定
24. 濱州市新城區環境優美,種植了大量的綠色植物。在移栽過程中,林園工人截取了大部分枝葉這種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阻止新陳代謝 B.降低蒸騰作用 C.阻止呼吸作用 D.阻止光合作用
25. 下列關於生物圈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生物圈僅有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組成 B.生物圈包括地球的全部,即使地球內部也有生物C.生物圈是指生物能到達的范圍,包括月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及其生存空間的總稱
26. 諺語中「春蘭秋菊」「南橘北枳」之說,導致上述差異的生態因素是
A.光照和溫度 B.溫度和水分 C.水分和光照 D.土壤和溫度
27. 下列關於植物類群的敘述,正確的是
A.海帶是藻類植物,因細胞中沒有葉綠素,所以呈褐色
B.藻類植物沒有輸導組織,因此適應陸生能力不強
C. 銀杏是裸子植物,其果實是「銀杏」,又叫白果
D.被子植物種類最多,分布極廣,如濰縣蘿卜,諸城板栗
28. 各種動植物都以不同的方式表現對環境的適應。野鴨趾間有蹼是對_____的適應
A.沙漠 B.水中 C.陸地 D.空中
29. 討論生物的基本特徵時,有人列舉了以下事實,你認為正確的是
A.人由細胞構成 B.生物都能進行光合作用 C.生物都有消化系統 D.生物都能生長繁殖
30.大氣中90%的氧氣是由______植物提供的
A.綠色植物 B.藻類植物 C.蕨類植物 D.種子植物
二.非選擇題
31.下面是兩種細胞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
(1)右圖植物細胞最外層[A]是
__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___,它能夠進行_________________製造有機物。
(3) 動植物細胞的[D]______________中儲存著遺傳信息,[B]_____________控制著物質的進出。
32.右圖是研究植物散失水分的四個試驗裝置,將A、B、C、D四個實驗裝置放在陽光下照射兩個小時。請分析回答:
(1)A、B兩個裝置中,,能證明塑料袋上的水珠是由植物體散發的是__________裝置。
(2)C、D兩個裝置中,塑料袋上的水珠較多的是_____裝置。通過這兩組實驗可以得出結論:________是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植物蒸騰作用散失大量水分,因此大面積植樹造林可以____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大氣的濕度。
33.分析下面的實驗並回答下列問題: ○1把大小相同的兩塊鮮肉分別放在完全相同的甲、乙兩個廣口瓶中(如圖),其中甲廣口瓶不封口,乙用布封口。○2數日後,甲乙兩個廣口瓶中肉質腐爛,並在甲瓶內發現了蛆(蒼蠅的幼體),用布封口的乙瓶則沒有。
(1)甲乙兩瓶中肉質腐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該實驗中的變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對甲瓶腐肉上出現蛆的解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從該實驗中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下圖是某同學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葉橫切面,請據圖回答問題:
(1)圖中[1][2]屬________________組織,[4][5]屬於_______________組織;[4]是__________組織[5]是________________組織[6]是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1)[3]是___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由________組成,這種細胞區別與其他細胞的結構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影響它開閉的一種物質是____.
(3)由圖可知葉的上表面比葉的下表面顏色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請回答顯微鏡操作的有關問題:
(1)左圖是顯微鏡目鏡物鏡及觀察到清晰物象是物鏡與玻片之間的距離。使用上述物鏡和目鏡觀察洋蔥鱗片葉時,,為了使觀察到的細胞數目最多,其目鏡和物鏡的組合是__________目鏡與玻片之間的距離應該是_______。
(2)右圖為觀察到的兩個視野,,其中甲為主要觀察對象當由視野○1變為視野○2時,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右圖為A、B兩位同學用顯微鏡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的效果圖:你認為____同學的觀察效果好。另一位同學效果欠佳是因為裝片中有__________,要想不出現這位同學視野中不正常的現象,蓋蓋玻片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下圖表示細胞分裂和分化的過程,請據圖回答問題:
(1)圖中的○1表示細胞_______________的過程,判斷的依據是因為○1過程中只有細胞___________的增多。
(2)圖中○2表示細胞的_____________過程。○2過程的結果是形成了不同的________。
37.為探究某物質對草履蟲是有利還是有害,李明同學在2片載玻片上都滴有兩滴相同的草履蟲培養液(如下圖所示),用放大鏡觀察培養液中的草履蟲,用滴管在1、2號載玻片的兩個滴液之間輕輕的劃一下,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用滴管在1、2好在薄片之間輕輕劃一下,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鑷子夾一點該物質,放在2號載玻片右側滴液的邊緣,迅速觀察兩滴液中的草履蟲的變化,(1號載玻片起對照作用),可能觀察到的現象及相應的結論是:(以下三空填「有害」「有利」「既不有利也不有害」)
○1若左側滴液中草履蟲都向右側運動,則該物質對草履蟲是____________刺激。
○2若右側滴液中的草履蟲向左側運動,則該物質對草履蟲是____________刺激。
○3若左右兩側草履蟲運動趨勢不明顯,則該物質對草履蟲是____________刺激。
B. 如圖為某小組研究植物散失水分的四個實驗裝置,將A、B、C、D四個實驗裝置放在陽光下照射2個小時.請分析
(1)A、B兩個裝置,A中的塑料袋綁在了莖的基部,驗證的是植物的蒸騰作用;而B中的塑料袋綁在了花盆上,塑料袋壁上的水珠不但有植物蒸騰的,還有花盆中土壤蒸騰的,故而B不合理.C和D比較.葉片的蒸騰作用主要是通過葉片的氣孔進行的,C中的葉片多,蒸騰作用旺盛,因而塑料袋上的水珠多.
(2)植物的莖的樹皮中有篩管,自上而下運輸有機物;木質部中有導管,自下而上運輸水分和無機鹽.
故答案為:(1)B;C;氣孔;(2)自下而上.
C. 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動,設計了以下實驗裝置,請據圖分析回答(註:氫氧化鈉溶液可以
(1)實驗前應將甲、乙兩個裝置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目的是讓葉片內原有的澱粉運版走耗盡;光照權幾小時後,從甲裝置和乙裝置中各取一片葉,經酒精脫色後,滴加碘液,變藍色的是乙裝置的葉片,因為乙裝置中含有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因此乙裝置中的綠色植物進行了光合作用,而甲裝置中的二氧化碳被小燒杯里的氫氧化鈉吸收了,由於沒有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甲裝置中的植物沒有進行光合作用;比較甲、乙裝置的實驗現象,可以得出結論: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在黑暗環境中植物只進行呼吸作用,若要使乙裝置中的清澄清的石灰水變混濁,則應將乙裝置放在黑暗環境中,目的就是防止植物進行光合作用而影響實驗現象的產生. (3)水分以氣體狀態通過葉片表皮上的氣孔從植物體內散失到植物體外的過程叫做蒸騰作用,實驗過程中植物進行蒸騰作用散失的水分會凝結在玻璃罩內壁上. 故答案為:(1)乙;二氧化碳 (2)黑暗;光合作用 (3)蒸騰作用;氣孔 |
D. 圖一表示小明同學探究水分散失主要途徑的實驗設計,他將四個生長狀況相同、葉片數量相同的枝條分別浸泡在
蒸騰作用是水分以氣體狀態從活的植物體內通過植物體表面(主要是葉子)散失到植物體外的大氣中的過程. (1)水的表面加上一層油,使水分與空氣的無法接觸,可以減少減少水分的蒸發,排除了水蒸發到空氣中的可能性. (2)本實驗是利用了凡士林作為密封劑,用來封住氣孔,使葉內的水分無法有氣孔散失. (3)從圖二中的I可以看出質量沒有發生任何變化.據此判斷可能是圖一中的C和D.C試管內的枝條氣孔被凡士林封閉後,氣體(氧氣和二氧化碳)交換的窗口和水分散失的門戶都被關閉.蒸騰作用、光合作用、程呼吸作用無法通過葉片進行.因此和開始一樣沒有發生什麼變化.D沒有葉片,無法進行蒸騰作用,因此水分也沒有散失.(2)線段Ⅱ代表的應該是試管B,葉片的下表面塗上凡士林,下表皮氣孔封閉,不能進行蒸騰作用,上表皮氣孔未封閉仍能進行蒸騰作用,由於下表皮比上表皮的氣孔多,因此散失水分相對少一些.(3)曲線Ⅲ代表A裝置的變化,因為葉片未作處理蒸騰作用旺盛,散失的水分較多,因此質量下降較快. 故答案為:(1)防止水分的自然蒸發而影響實驗結果. (2)本實驗是利用了凡士林作為密封劑,用來封住氣孔. (3)線段I表示試管的總重量沒有改變,可能是試管C和D的情況.根據實驗處理來分析,C中的葉片上、下表面都塗上了凡士林,即氣孔都被封住了,則該試管中的枝條幾乎沒有進行蒸騰作用,水分沒有減少,所以重量幾乎不會改變.而試管D的情況是根本就沒有了葉片,切口處也塗了凡士林.植物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部位是葉片,所以D中也幾乎沒有因為蒸騰而失水.線段Ⅱ代表的應該是試管B的情況.因為實驗設計中,B管中的枝條只在下表皮塗了凡士林,則蒸騰作用會受到部分影響.從圖二中可看出線段Ⅱ表示試管總重量隨時間延長而減小,但減小幅度不是最大,這正好符合試管B的處理情況.線段Ⅲ表示的應該是試管A.圖二中,這一條線段表示總重量減少得最多,而試管A的情況是沒有對葉片塗凡士林,所以A中的枝條因蒸騰作用而失去的水分最多. |
E. 如圖是研究植物水分散失的四個實驗裝置,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在A、B兩個裝置中,塑料袋內水珠較多
(1)A和B比較.葉片的蒸騰作用主要是通過葉片的氣孔進行的,A中的葉片多,蒸騰作用旺盛,因而塑料袋上的水珠多.
(2)C、D兩個裝置,C中的塑料袋綁在了莖的基部,驗證的是植物的蒸騰作用;而D中的塑料袋綁在了花盆上,塑料袋壁上的水珠不但有植物蒸騰的,還有花盆中土壤蒸發的,因此C實驗能更准確地測定植物體散失的水分.
故答案為:(1)A;A中的葉片多,蒸騰作用旺盛,因而塑料袋上的水珠多;(2)C.
F. 如圖是研究植物散失水分的四個實驗裝置,將A、B、C、D實驗裝置在陽光下照射2小時。請分析回答: (1)A
(1)A(2)C(3)葉(4)提高
G. 如圖是研究植物散失水分的四個實驗裝置,將A、B、C、D實驗裝置在陽光下照射2小時.請分析回答: (1)A
H. 下圖是研究植物水分散失的四個實驗裝置,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l)在A、B兩個裝置中,塑料袋內水珠較多的是_A__,其原因是_A裝置內的植株有葉片,蒸騰作用較強。 I. 小剛是個愛動腦筋、愛思考的學生,課余時間喜歡做一些小實驗。下圖為小剛利用某植物的枝條所做的實驗裝置
J. 如圖是研究植物散失水分的四個實驗裝置,將A、B、C、D四個實驗裝置放在陽光下照射2小時.請分析回答:(1
(1)A、B兩個裝置,A中的塑料袋綁在了莖的基部,驗證的是植物的蒸騰作用;而B中的塑料袋綁在了花盆上,塑料袋壁上的水珠不但有植物蒸騰的,還有花盆中土壤蒸騰的,故而B不合理. 與下圖是研究植物散失水分的四個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天水軸承零件是什麼
瀏覽:725
工具箱與
瀏覽:462
滾齒機自動上下料裝置
瀏覽:467
西安哪裡買傢具五金件
瀏覽:444
家岡管道閥門批發價格
瀏覽:731
現代中葯分析哪些儀器
瀏覽:886
可以裝卸汽車工作板螺絲的電動工具
瀏覽:617
閥門關閉時擰斷了怎麼擰開
瀏覽:485
熱水器閥門怎麼用視頻教程
瀏覽:882
電動車電壓儀表是個什麼二極體
瀏覽:785
浪琴機械表走的慢怎麼調
瀏覽:443
機械類能考哪些碩士
瀏覽:807
化工裝置管道設計規定
瀏覽:904
中德合資電動工具
瀏覽:718
排氣筒可變閥門怎麼把聲音管最小
瀏覽:290
特種設備停用1年辦理什麼
瀏覽:437
焦爐儀表工工資多少錢一個月
瀏覽:18
煤氣閥門平台必須斜爬梯
瀏覽:698
如何判斷軸承選取是否恰當
瀏覽:659
河南定額消防管道工程中的閥門
瀏覽:8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