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自動扶梯安全毛刷的裝置要求
1、圍裙板應垂直、平滑且是對接縫的。
註:對於長距離的自動人行道,在其跨越建築伸縮縫部位的圍裙板的接縫處可採取其他特殊連接方法(例如:滑動接頭)來替代對接縫。
2、圍裙板上緣或內蓋板折線底部或圍裙板防夾裝置(降低梯級和圍裙板之間擠夾風險的裝置)鋼性部分的底部與梯級前緣的連線、踏板或膠帶踏面之間的垂直距離h2不應小於25mm
3、在圍裙板的最不利部位,垂直施加一個1500N的力於25cm的方形或圓形面積上,其凹陷不應大於4mm,且不應由此而導致永久變形。
4、對自動扶梯,應降低梯級和圍裙板之間滯阻的可能性。為此,應滿足下列四個條件:
a).圍裙板的剛度應符合2的規定。
b).間隙應符合1的規定。
c).應裝設符合下列規定的圍裙板防夾裝置):
1)由剛性和柔性部件(例如:扶梯毛刷、橡膠型材)組成
說明:
1-----柔性部件
2-----鋼性部件
a 在傾斜區段
b 在過渡區段和水平區段
註:圖示未按比例,僅用於圖解說明
2)從圍裙板垂直表面起的突出量應最小為33 mm,最大為50 mm;
3)在剛性部件突出區域施加900 N 的力,該力垂直於剛性部件連接線並均勻作用在一塊6 cm2的矩形面積上,不應產生脫離和永久變形;
4)剛性部件應有18mm 到25mm的水平突出,並具有符合規定的強度。柔性部件的水平突出應為最小15 mm,最大30 mm;
5)在傾斜區段,圍裙板防夾裝置的剛性部件最下緣與梯級前緣連線的垂直距離應在25 mm 和30 mm 之間;
6)在過渡區段和水平區段,圍裙板防夾裝置的剛性部件最下緣與梯級表面最高位置的距離應在25 mm 和55 mm 之間;
7)剛性部件的下表面應與圍裙板形成向上不小於25°的傾斜角,其上表面應與圍裙板形成向下不小於25°傾斜角;
8)圍裙板防夾裝置邊緣應倒圓角。緊固件和連結件不應突出至運行區域;
9)圍裙板防夾裝置的末端部分應逐漸縮減並與圍裙板平滑相連。圍裙板防夾裝置的端點應位於梳齒與踏面相交線前不小於50 mm,最大150 mm 的位置;
10)如果圍裙板防夾裝置是內蓋板的延伸,同樣適用對於與水平面成傾斜角小於45的每一塊內蓋板,沿水平方向測得的寬度b3應小於0.12m的要求適用。如果圍裙板防夾裝置是裝設在圍裙板上或是圍裙板的組成部分,則與我們的第1條的要求同樣適用;
d).圍裙板防夾裝置下方的圍裙板宜採用合適的材料或合適的表面處理方式,以減小其與皮革(濕和干)、PVC(干)和橡膠(干)之間的摩擦系數。
B. 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必須具備的監控和安全裝置都有哪些
自動扶梯與自動人行道的安全運行至關重要,為此必須安裝多種監控和安全裝置。緊急制動的制動器能夠迅速停止設備,確保乘客安全。速度監控裝置則能實時監測設備運行速度,一旦超出正常范圍,會自動採取措施。梯級鏈異常保護裝置可以檢測梯級鏈條是否正常運行,防止因鏈條問題導致的安全隱患。梳齒板異常保護裝置主要負責監控梳齒板是否有異物卡住,保障乘客上下扶梯時的安全。扶手帶出入口安全保護裝置可以檢測扶手帶是否損壞,避免乘客因扶手帶問題受傷。梯級下沉保護裝置則能夠及時檢測梯級是否下沉,確保梯級始終處於安全狀態。扶手帶斷帶保護裝置能夠在扶手帶斷裂時立即觸發保護機制,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裙板保護裝置則能夠防止乘客被裙板夾傷,確保乘客安全。警示標志裝置用於提醒乘客注意安全,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識。機械防護裝置則能有效防止機械部件的意外接觸,避免機械傷害。
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的安全運行不僅需要這些裝置的有效運行,還需定期進行維護和檢查,確保其始終處於最佳狀態。緊急制動的制動器需要定期進行測試,確保其在緊急情況下能迅速啟動。速度監控裝置需要定期校準,確保其准確監測速度。梯級鏈異常保護裝置需要定期檢查,確保其對鏈條問題的檢測能力。梳齒板異常保護裝置需要定期清理,確保其對異物的檢測能力。扶手帶出入口安全保護裝置需要定期檢查,確保其對扶手帶損壞的檢測能力。梯級下沉保護裝置需要定期校準,確保其對梯級下沉的檢測能力。扶手帶斷帶保護裝置需要定期檢查,確保其在斷帶時能迅速響應。裙板保護裝置需要定期檢查,確保其對乘客的保護能力。警示標志裝置需要定期檢查,確保其醒目性。機械防護裝置需要定期檢查,確保其防護效果。
綜上所述,自動扶梯與自動人行道的安全運行依賴於各種監控和安全裝置的有效運行,同時也需要定期的維護和檢查,以確保這些裝置始終處於最佳狀態,從而保障乘客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