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制氮機除氧器不發熱可達到5個9
除氧器是氮氣純化裝置上的,是制氮機的後級產品,若是加氫除氧工藝,內除氧器哪怕不開加熱,容表面也會有高於常溫的溫度的,因為氮氣和氫氣在鈀催化劑的作用下是放熱反應。
當然如果除氧器溫度不高,出來的氮氣純度也是99.999%的話,那隻能說明普氮(制氮機)的純度也比較高,出現這樣的情況基本是後級用氣量比較小的時候。
B. 氮氣發生器的鈀觸媒除氧純化
一定流量、純度的普氮和氫氣同時進入裝置中,在混合器中充分混合後,進入裝有鈀觸媒除氧器裝置,在脫氧催化劑的作用下產生2H2+O2=2H2O的化學反應,達到脫氧目的。脫氧後氮氣中的水氣經過冷卻器脫水,然後氮氣繼續進入乾燥器乾燥,使氮氣露點達-60℃左右,乾燥器配置兩台,其中一台乾燥器進行吸附乾燥,另一台把已吸附飽和水氣的乾燥器進行再生,為下一周期吸附工作做好准備。經乾燥後的氮氣通過過濾器除塵,最後得到的便是高純氮氣。
C. 如何往罐子里通氮氣趕走空氣,通氮氣的裝置有特殊要求嗎
氮氣純度高些,量大!本人有制氮機出
D. 實驗室制氮氣裝置
制備氮氣??
實驗室一般不制備氮氣
制備氨氣倒是有
和制備氧氣的裝置相同,用NH4Cl和Ca(OH)2反應
E. 通氮氣實驗
是往水中通氮氣嗎?只需要一個密閉容器,外接2跟管子,一根入水,一根不入水,入水管子進氣,另一根管子出氣。
F. 化學 請問在實驗題中,實驗前╱中╱後 通入氮氣的作用分別是
化學 請問在實驗題中,實驗前╱中╱後 通入氮氣的作用分別是?
1.「從下往上」原則.以C1=實驗室製法為例,裝配發生裝置順序是:放好鐵架台→擺好酒精燈→根據酒精燈位置固定好鐵圈→石棉網→固定好圓底燒瓶.
2.「從左到右」原則.裝配復雜裝置應遵循從左到右順序.如上裝置裝配順序為:發生裝置→集氣瓶→燒杯.
3.先「塞」後「定」原則.帶導管的塞子在燒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燒瓶固定後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緊或因用力過猛而損壞儀器.
4.「固體先放」原則.上例中,燒瓶內試劑MnO2應在燒瓶固定前裝入,以免固體放入時損壞燒瓶.總之固體試劑應在固定前加入相應容器中.
5.「液體後加」原則.液體葯品在燒瓶固定後加入.如上例中濃鹽酸應在燒瓶固定後在分液漏斗中緩慢加入.
6.先驗氣密性(裝入葯口前進行)原則.
G. 用何種方法可以去除溶液中的氧氣,通入氮氣可以嗎
我樓下那個明顯是來騙取你的採納的,樓下的樓下明顯是沒什麼文化隨網路大流的,
一般常採用的3中方法,1加熱煮沸就可以 2往水中加入除氧劑,也就是一些化學葯劑之類的,具體的種類之多就不一一列舉了,3通入氮氣,這個是最安全也是最沒有改變你水體水質的方法,原理是通入的氮氣基本不會與你水中物質產生反應,它是通過改變了水中溶解氧的分壓,將水中的溶解氧吹脫出來的一種物理方法,沒有改變水質,因而一般沒有發生化學變化,千萬別聽網上那些2貨說不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