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布朗自動滅火裝置

布朗自動滅火裝置

發布時間:2022-05-02 03:50:58

A. 求人教版 高一所有 化學方程式 和離子方程式

高一化學方程式
一、 硅及及其化合物性質
1. 硅與氫氧化鈉反應:Si+2NaOH+H2O=Na2SiO3+2H2↑
2. 硅與氫氟酸反應:Si+4HF=SiF4+H2↑
3. 二氧化硅與氫氧化鈉反應:SiO2+2NaOH=Na2SiO3+H2O
4. 二氧化硅與氫氟酸反應:SiO2+4HF=SiF4↑+2H2O
5. 製造玻璃主要反應:SiO2+CaCO3高溫===CaSiO3+CO2↑ SiO2+Na2CO3高溫===Na2SiO3+CO2↑
二、 鈉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 鈉在空氣中緩慢氧化:4Na+O2==2Na2O
2. 鈉在空氣中燃燒:2Na+O2點燃====Na2O2
3. 鈉與水反應:2Na+2H2O=2NaOH+H2↑
現象:①鈉浮在水面上;②熔化為銀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處游動;④伴有嗞嗞響聲;⑤滴有酚酞的水變紅色。
4. 過氧化鈉與水反應:2Na2O2+2H2O=4NaOH+O2↑
5. 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2Na2O2+2CO2=2Na2CO3+O2
6. 碳酸氫鈉受熱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 氫氧化鈉與碳酸氫鈉反應:NaOH+NaHCO3=Na2CO3+H2O
8. 在碳酸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三、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 氯氣與氫氧化鈉的反應:Cl2+2NaOH=NaCl+NaClO+H2O
2. 鐵絲在氯氣中燃燒:2Fe+3Cl2點燃===2FeCl3
3. 製取漂白粉(氯氣能通入石灰漿)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 氯氣與水的反應:Cl2+H2O=HClO+HCl
5. 次氯酸鈉在空氣中變質:NaClO+CO2+H2O=NaHCO3+HClO
6. 次氯酸鈣在空氣中變質:Ca(ClO)2+CO2+H2O=CaCO3↓+2HClO
四、 以物質的量為中心的物理量關系
1. 物質的量n(mol)= N/N(A)
2. 物質的量n(mol)= m/M
3. 標准狀況下氣體物質的量n(mol)= V/V(m)
4. 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n(mol)=cV
五、 膠體:
1. 定義:分散質粒子直徑介於1~100nm之間的分散系。
2. 膠體性質:
① 丁達爾現象
② 聚沉
③ 電泳
④ 布朗運動
3. 膠體提純:滲析
六、 電解質和非電解質
1. 定義:①條件:水溶液或熔融狀態;②性質:能否導電;③物質類別:化合物。
2. 強電解質:強酸、強鹼、大多數鹽;弱電解質:弱酸、弱鹼、水等。
3. 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① 寫:寫出化學方程式
② 拆:將易溶、易電離的物質改寫成離子形式,其它以化學式形式出現。
下列情況不拆:難溶物質、難電離物質(弱酸、弱鹼、水等)、氧化物、HCO3-等。
③ 刪:將反應前後沒有變化的離子符號刪去。
④ 查:檢查元素是否守恆、電荷是否守恆。
4. 離子反應、離子共存問題:下列離子不能共存在同一溶液中:
① 生成難溶物質的離子:如Ba2+與SO42-;Ag+與Cl-等
② 生成氣體或易揮發物質:如H+與CO32-、HCO3-、SO32-、S2-等;OH-與NH4+等。
③ 生成難電離的物質(弱電解質)
④ 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如:MnO4-與I-;H+、NO3-與Fe2+等
七、 氧化還原反應
1. (某元素)降價——得到電子——被還原——作氧化劑——產物為還原產物
2. (某元素)升價——失去電子——被氧化——作還原劑——產物為氧化產物
3. 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物
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物
八、 鐵及其化合物性質
1. Fe2+及Fe3+離子的檢驗:
① Fe2+的檢驗:(淺綠色溶液)
a) 加氫氧化鈉溶液,產生白色沉澱,繼而變灰綠色,最後變紅褐色。
b) 加KSCN溶液,不顯紅色,再滴加氯水,溶液顯紅色。
② Fe3+的檢驗:(黃色溶液)
a) 加氫氧化鈉溶液,產生紅褐色沉澱。
b) 加KSCN溶液,溶液顯紅色。
2. 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 鐵與鹽酸的反應:Fe+2HCl=FeCl2+H2↑
② 鐵與硫酸銅反應(濕法煉銅):Fe+CuSO4=FeSO4+Cu
③ 在氯化亞鐵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氯化鐵中的氯化亞鐵雜質)3FeCl2+Cl2=2FeCl3
④ 氫氧化亞鐵在空氣中變質:4Fe(OH)2+O2+2H2O=4Fe(OH)3
⑤ 在氯化鐵溶液中加入鐵粉:2FeCl3+Fe=3FeCl2
⑥ 銅與氯化鐵反應(用氯化鐵腐蝕銅電路板):2FeCl3+Cu=2FeCl2+CuCl2
⑦ 少量鋅與氯化鐵反應:Zn+2FeCl3=2FeCl2+ZnCl2
⑧ 足量鋅與氯化鐵反應:3Zn+2FeCl3=2Fe+3ZnCl2
九、 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 「雷雨發莊稼」涉及反應原理:
① N2+O2放電===2NO
② 2NO+O2=2NO2
③ 3NO2+H2O=2HNO3+NO
2. 氨的工業製法:N2+3H2 2NH3
3. 氨的實驗室製法:
① 原理: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② 裝置:與制O2相同
③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氣法
④ 檢驗方法:
a) 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試驗,會變藍色。
b) 用沾有濃鹽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有大量白煙產生。NH3+HCl=NH4Cl
⑤ 乾燥方法:可用鹼石灰或氧化鈣、氫氧化鈉,不能用濃硫酸。
4. 氨與水的反應:NH3+H2O=NH3·H2O NH3·H2O NH4++OH-
5. 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 4NO+6H2O(製取硝酸的第一步)
6. 碳酸氫銨受熱分解:NH4HCO3 NH3↑+H2O+CO2↑
7. 銅與濃硝酸反應:Cu+4HNO3=Cu(NO3)2+2NO2↑+2H2O
8. 銅與稀硝酸反應:3Cu+8HNO3=3Cu(NO3)2+2NO↑+4H2O
9. 碳與濃硝酸反應:C+4HNO3=CO2↑+4NO2↑+2H2O
10. 氯化銨受熱分解:NH4Cl NH3↑+HCl↑
十、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 鐵與硫蒸氣反應:Fe+S△==FeS
2. 銅與硫蒸氣反應:2Cu+S△==Cu2S
3. 硫與濃硫酸反應:S+2H2SO4(濃)△==3SO2↑+2H2O
4. 二氧化硫與硫化氫反應:SO2+2H2S=3S↓+2H2O
5. 銅與濃硫酸反應:Cu+2H2SO4△==CuSO4+SO2↑+2H2O
6.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 2SO3
7. 二氧化硫與氯水的反應:SO2+Cl2+2H2O=H2SO4+2HCl
8. 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反應:SO2+2NaOH=Na2SO3+H2O
9. 硫化氫在充足的氧氣中燃燒:2H2S+3O2點燃===2SO2+2H2O
10. 硫化氫在不充足的氧氣中燃燒:2H2S+O2點燃===2S+2H2O
十一、 鎂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 在空氣中點燃鎂條:2Mg+O2點燃===2MgO
2. 在氮氣中點燃鎂條:3Mg+N2點燃===Mg3N2
3. 在二氧化碳中點燃鎂條:2Mg+CO2點燃===2MgO+C
4. 在氯氣中點燃鎂條:Mg+Cl2點燃===MgCl2
5. 海水中提取鎂涉及反應:
① 貝殼煅燒製取熟石灰:CaCO3高溫===CaO+CO2↑ CaO+H2O=Ca(OH)2
② 產生氫氧化鎂沉澱:Mg2++2OH-=Mg(OH)2↓
③ 氫氧化鎂轉化為氯化鎂:Mg(OH)2+2HCl=MgCl2+2H2O
④ 電解熔融氯化鎂:MgCl2通電===Mg+Cl2↑
十二、 Cl-、Br-、I-離子鑒別:
1. 分別滴加AgNO3和稀硝酸,產生白色沉澱的為Cl-;產生淺黃色沉澱的為Br-;產生黃色沉澱的為I-
2. 分別滴加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盪,下層溶液為無色的是Cl-;下層溶液為橙紅色的為Br-;下層溶液為紫紅色的為I-。
十三、 常見物質俗名
①蘇打、純鹼:Na2CO3;②小蘇打:NaHCO3;③熟石灰:Ca(OH)2;④生石灰:CaO;⑤綠礬:FeSO4·7H2O;⑥硫磺: S;⑦大理石、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⑧膽礬:CuSO4·5H2O;⑨石膏:CaSO4·2H2O;⑩明礬:KAl(SO4)2·12H2O
十四、 鋁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 鋁與鹽酸的反應:2Al+6HCl=2AlCl3+3H2↑
2. 鋁與強鹼的反應:2Al+2NaOH+6H2O=2Na[Al(OH)4]+3H2↑
3. 鋁在空氣中氧化:4Al+3O2==2Al2O3
4. 氧化鋁與酸反應:Al2O3+6HCl=2AlCl3+3H2O
5. 氧化鋁與強鹼反應:Al2O3+2NaOH+3H2O=2Na[Al(OH)4]
6. 氫氧化鋁與強酸反應:Al(OH)3+3HCl=AlCl3+3H2O
7. 氫氧化鋁與強鹼反應:Al(OH)3+NaOH=Na[Al(OH)4]
8. 實驗室製取氫氧化鋁沉澱:Al3++3NH3·H2O=Al(OH)3↓+3NH4+

51、氨水受熱分解:NH3·H2O △ NH3↑ + H2O
52、氨氣與氯化氫反應:NH3 + HCl = NH4Cl
53、氯化銨受熱分解:NH4Cl △ NH3↑ + HCl↑
54、碳酸氫氨受熱分解:NH4HCO3 △ NH3↑ + H2O↑ + CO2↑
55、硝酸銨與氫氧化鈉反應:NH4NO3 + NaOH △ NH3↑ + NaNO3 + H2O
56、氨氣的實驗室製取:2NH4Cl + Ca(OH)2 △ CaCl2 + 2H2O + 2NH3↑
57、氯氣與氫氣反應:Cl2 + H2 點燃 2HCl
58、硫酸銨與氫氧化鈉反應:(NH4)2SO4 + 2NaOH △ 2NH3↑ + Na2SO4 + 2H2O
59、SO2 + CaO = CaSO3
60、SO2 + 2NaOH = Na2SO3 + H2O
61、SO2 + Ca(OH)2 = CaSO3↓ + H2O
62、SO2 + Cl2 + 2H2O = 2HCl + H2SO4
63、SO2 + 2H2S = 3S + 2H2O
64、NO、NO2的回收:NO2 + NO + 2NaOH = 2NaNO2 + H2O
65、Si + 2F 2 = SiF4
66、Si + 2NaOH + H2O = NaSiO3 +2H2↑
67、硅單質的實驗室製法:粗硅的製取:SiO2 + 2C 高溫電爐 Si + 2CO (石英沙)(焦碳) (粗硅)

粗硅轉變為純硅:Si(粗) + 2Cl2 △ SiCl4

SiCl4 + 2H2 高溫 Si(純)+ 4HCl

化合反應
1、鎂在空氣中燃燒:2Mg + O2 點燃 2MgO
2、鐵在氧氣中燃燒:3Fe + 2O2 點燃 Fe3O4
3、鋁在空氣中燃燒:4Al + 3O2 點燃 2Al2O3
4、氫氣在空氣中燃燒:2H2 + O2 點燃 2H2O
5、紅磷在空氣中燃燒:4P + 5O2 點燃 2P2O5
6、硫粉在空氣中燃燒: S + O2 點燃 SO2
7、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C + O2 點燃 CO2
8、碳在氧氣中不充分燃燒:2C + O2 點燃 2CO
9、二氧化碳通過灼熱碳層: C + CO2 高溫 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2CO + O2 點燃 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應(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試液):CO2 + H2O === H2CO3
12、生石灰溶於水:CaO + H2O === Ca(OH)2

13、無水硫酸銅作乾燥劑:CuSO4 + 5H2O ==== CuSO4?5H2O
14、鈉在氯氣中燃燒:2Na + Cl2點燃 2NaCl

分解反應
15、實驗室用雙氧水制氧氣:2H2O2 MnO2 2H2O+ O2↑
16、加熱高錳酸鉀:2KMnO4 加熱 K2MnO4 + MnO2 + O2↑
17、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電 2H2↑+ O2 ↑
18、碳酸不穩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9、高溫煅燒石灰石(二氧化碳工業製法):CaCO3 高溫 CaO + CO2↑

置換反應
20、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Fe + CuSO4 == FeSO4 + Cu
21、鋅和稀硫酸反應(實驗室制氫氣):Zn + H2SO4 == ZnSO4 + H2↑
22、鎂和稀鹽酸反應:Mg+ 2HCl === MgCl2 + H2↑
23、氫氣還原氧化銅:H2 + CuO 加熱 Cu + H2O
24、木炭還原氧化銅:C+ 2CuO 高溫 2Cu + CO2↑
25、甲烷在空氣中燃燒:CH4 + 2O2 點燃 CO2 + 2H2O
26、水蒸氣通過灼熱碳層:H2O + C 高溫 H2 + CO
27、焦炭還原氧化鐵:3C+ 2Fe2O3 高溫 4Fe + 3CO2↑

其他
28、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溶液反應: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29、甲烷在空氣中燃燒:CH4 + 2O2 點燃 CO2 + 2H2O
30、酒精在空氣中燃燒:C2H5OH + 3O2 點燃 2CO2 + 3H2O
31、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CO+ CuO 加熱 Cu + CO2
32、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3CO+ Fe2O3 高溫 2Fe + 3CO2
33、二氧化碳通過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Ca(OH)2 + CO2 ==== CaCO3 ↓+ H2O
34、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除去二氧化碳):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5、石灰石(或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6、碳酸鈉與濃鹽酸反應(泡沫滅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一. 物質與氧氣的反應:
(1)單質與氧氣的反應:
1. 鎂在空氣中燃燒:2Mg + O2 點燃 2MgO

B. 什麼是電泳,什麼是布朗運動

布朗運動

布朗運動(Brownian motion)又稱
Wiener過程,為最早被徹底研究的一個過
程,與Po- isson過程同為應用機率中最重
要的兩個過程.
在1827年,英國植物學家Robert
Brown (1773-1858)在顯微鏡中觀察到,懸
浮於溶液中之微小的粒子,呈現一連續而不
規則的運動.當然這種現象不只在液體中才
有,如果我們稍加留意,當陽光射進陰暗的房
間時,從光束中可看到很多飄動的灰塵,這也
是布朗運動所產生的效應.
不過布朗並非第一位提出此現象存在的
人,從17世紀開始,荷蘭博物學家Leeu-
venhoek (1632-1723)以及後來的許多科
學家都先後注意到此現象. 但布朗的探討
引起科學界的重視,因此後來便以布朗運
動稱呼此現象.布朗之後科學家相繼研究,
並對布朗運動產生的原因提出解釋.起初
科學家以為布朗運動的產生是由於粒子本身
是"活的"(alive),但法國數學家及物理學家
Poincar e (1854-1912)以為這違反熱力學
第二定律(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
ics).今日我們知道布朗運動之所以產生,乃
是因粒子被其四周的分子連續不斷的撞擊所
造成的一種運動(在溶液中於正常情況下,一
特定的粒子,每秒約受到1020次的撞擊.).
在1905年,愛因斯坦(Einstein)利用
物理中分子動力學(kinetic molecular the-
ory)的原理以數學方式來描述布朗運動.他
起先是要導出布朗運動可能存在,後來才知
道此運動早就被觀測到了. 令X(t)表粒子在
時間t於x軸之位置(即只考慮一維的布朗運
動) ,且設X(t0) =x0為在起始時間t0之位
置.若假設移動對時間為齊性(即有定常增
量,stationary increments,則可將t0取為0.
另外,獨立增量也假設成立,且以ft(x)表布
朗運動於時間t位置在x之p.d.f.(機率密度函
數).愛因斯坦證明ft(x)滿足下述偏微分方
程式:
f
t
=D
2f
x2
, (1)
其中D稱為擴散系數,為一大於0之常數.
若我們改變尺度,上式可轉換為熱力方程式
(heat equation) f/ t=1
2
2f/ x2.不難
證明(1)式之解為
ft(x) =
1

4 Dt
e (x x0)2/4Dt.(2)
1
2數學傳播十六卷四期尺尺民81年12月
藉由物理上的性質,愛因斯坦證明擴散
系數D= 2RT/Nf,其中R為理想的氣體
系數(gas constant),T為絕對溫度,N為亞
佛加德羅數(Avogadro number),f為摩
擦系數,此系數與溶液的黏性及粒子之性質
有關. 其後不久,根據愛因斯坦所建立之模
式,Perrin經過一系列之實驗,給了一與目前
所接受之亞佛加德羅數差距不超過19%之估
計值.此結果很能支持分子動力學的理論,而
在此之前仍有許多物理學家對這理論抱存疑
態度的.Perrin還指出愛因斯坦的模式描述
出一到處不可微之連續函數.這種函數在此
模式被提出之前,是被大多數的數學家認為
是一種刻意製造而無太多數學價值的函數.
另外,Bachelier以賽局論來研究股票價
格之波動,並在他1900年出版的博士論文中,
提到其模式可應用到物理中的布朗運動. 在
他後來的研究中,他給出一些關於布朗運動
的函數之分布.
在這段研究布朗運動的期間,數學理論
的發展卻顯得較緩慢,此因要適當地用數學
來描述此模式較困難.在Lebesgue提出關
於測度論的論文之後約20年,Wiener(1923)
對於布朗運動首度給出較簡明的數學公式,
他並證明布朗運動的樣本路徑幾乎到處連續.
在1933年,Wiener又與Paley及Zyg-
mund共同證出布朗運動的樣本路徑幾乎到
處不可微.另外Khintchine(1924)發現布
朗運動之疊對數法則(law of the iterated
logarithm).
自1939年起,L evy對布朗運動做出許
多深入而且徹底的結果,可以說在他之後只
剩一些細節方面的推廣.後來他又研究多維
布朗運動,並將結果推廣到一般的抽象空間,
特別是Hilbert空間.
由於Wiener及L evy之顯著的貢
獻,布朗運動有時又被稱為Wiener過程或
Wiener-L evy過程.
底下我們用一簡單的方式來介紹布朗運
動,即將布朗運動視為一隨機漫步之極限.
假設溶液中之某粒子平均每△t的時間受到一
次碰撞,每次碰撞後產生一很小的移動,此
移動設為隨機且與原來位置獨立.為了簡便,
只考慮在某一特定方向之移動,且設每次移
動+△x或 △x之機率各為p及q= 1 p.此
粒子之移動可視為在一維中之隨機漫步,每
次移動之單位為△x.若裝液體之容器很大,
則可假設此粒子之起始位置離容器之邊界均
很遠.將此粒子之起始位置設為原點,則在時
間t之位置X(t)可表示為
X(t) =△x(I1+ +I[t/△t]) (3)
其中Ii= 1或 1依第i次之位移為+△x或
△x而定,[ ]為高斯函數,又
P(Ii= 1) = 1 P(Ii= 1) =p.
適當地選取上述這些參數,則由中央極限定
理可得X(t)趨近一常態分布.更明確地說,
若令
△x=

△t,
p=
1
2
+

△t
2
,
布朗運動簡介3
此處 , 為二固定常數且 >0,則當△t→
0時(因此△x→0且p→1
2
),
X(t) t


t
d → , (4)
其中 為N(0,1)分布.即證出
(i)X(t)有期望值為 t,變異數為 2t之
常態分布.
又因粒子在不相交時區之移動為相互獨立,
故又有
(ii){X(t), t≥0}有獨立增量.
由(i)及(ii)立即可知X(s+t)
X(s)有N( s, 2s)之分布.最後由於在任
一時區中之位移只與此時區之長度有關,故
(iii){X(t), t≥0}有定常增量.
此外尚有其它不同的方式來引進布朗運
動.
令X(t)表溶液中某粒子於時間t在某方
向之位置.設{X(t), t≥0}滿足下述三個條
件X:
(i)′{X(t), t≥0}有獨立增量;
(ii)′{X(t), t≥0}有定常增量;
(iii)′對 >0,
lim
h↓0
P(|X(t+h) X(t)|≥ )/h= 0.
(5)
可以驗證前述隨機漫步之極限滿足此三
個條件,因此(i)′-(iii)′是一種較弱的假設.
底下我們解釋這些條件的意義.
首先條件(i)′與下敘述等價:
X(t+h) X(t)與{X(u), u≤t}獨
立, h >0, t >0.
因此條件(i)′表粒子在時區[t, t+h]之位
移,與在這之前,即時間0至t之位置皆獨立.
當然這只是一個粗略的假設.從物理上來看,
比較正確的說法是,在時區[t, t+h]因分子的
撞擊,而傳給粒子的動力,與在時間t之前的
運動無關.此假設只有當由在時區[t, t+h]之
起始速度所造成之位移,與在時區[t, t+h]之
動力所產生之位移相比很小才有效.由建立
模式的觀點,這是三個條件中最差的一個,不
過我們還是接受此假設.
條件(ii)′則算是相當合理的假設.它表
示此粒子的移動,對時間而言為齊性,即在任
一時區之位移的分布,只與此時區之長度有
關,而與此時區在何處無關.只要粒子所在之
容器很大,便可做此假設.
再看條件(iii)′,我們覺得每一粒子移動
的樣本路徑應該都是連續的,而不會有突然
的跳升或降落.現將時區[0, s]分成n等份,每
份長度為h=s/n.若此粒子之移動為連續,
則當h→0(即n→∞)時,在某種意義下,
g(h) = sup
1≤i≤n
|X(ih) X((i 1)h)|(6)
須趨近至0.至少我們希望對 >0,
lim
h↓0
P(g(h)≥ ) = 0.(7)
由條件(i)′,隨機變數Yi=|X(ih) X((i
1)h)|,i= 1, . . . , n,為相互獨立.又由條件
(ii)′,Y1, . . . , Yn有相同分布.故
P(g(h)≥ ) = 1 P( sup
1≤i≤n
Yi< )
= 1 P(Y1< )n
= 1 (1 P(Y1≥ ))n.(8)
可看出上式趨近至0若且唯若nP(Y1≥
)→0,即
sP(|X(h) X(0)|≥ )/h→0.(9)
4數學傳播十六卷四期尺尺民81年12月
由於s 0及n≥1,令h=
t/n,Yi=X(ih) X((i 1)h).則X(t) =
n
i=1Yi,其中Y1, . . . , Yn為i.i.d.之r.v.'s.
令Mn= max1≤i≤nYi,則如前,利用條件
(iii)′,仍有Mn
P →0.由Breiman (1968)
Proposition 9.6 (見下注)可得X(t)有常態
分布.
其次證明存在常數 及 ,使得E(X(t))
= t,V ar(X(t)) = 2t. 令k1(t) =
E(X(t)) ,k2(t) =V ar(X(t)).則利用條
件(i)′及(ii)′便得
k1(t+ ) =E(X(t+ ))
=E(X(t+ ) X( )) +E(X( ))
=k1(t) +k1( ), (10)

k2(t+ )
=E(X(t+ ) k1(t+ ))2(11)
=E(X(t+ ) X( ) k1(t)+X( ) k1( ))2
=k2(t) +k2( ).
又由條件(iii)′知 →0時,X(t+ )d →
X(t),由於已證出對 t >0,X(t)有常態分
布,因此 →0時,
E(X(t+ ))→E(X(t)),
V ar(X(t+ ))→V ar(X(t)).
故k1(t)及k2(t)皆為連續函數.即得證(見
Young (1958))此二函數皆為線性函數.
注:令Sn=X(n)
1+ +X(n)
n,
其中X(n)
1, . . . , X(n)
n為i.i.d.之r.v.'s.
若Sn
d →X,則max{X(n)
1, . . . , X(n)
n}d →
0若且唯若X有常態分布.
經過上述討論,底下我們正式給布朗運
動之定義.
定義1:一隨機過程{X(t), t≥0}稱為
布朗運動若其滿足:
(i)X(0) = 0且X(t)在t= 0連續;
(ii){X(t), t≥0}有定常及獨立增量;
(iii)對 t >0,X(t)有N( t, 2t)之分
布,其中 , 為二常數.
上述二常數 及 2分別稱為布朗運動之
偏差(drift)及擴散系數(diusion coe-
cient).若 = 0且 2= 1,則此過程稱為
標准(standard)布朗運動.由於若令 X(t) =
(X(t) t)/ ,則過程{ X(t), t≥0}為一
標准布朗運動,即可將一任意之布朗運動轉
換為一標准布朗運動,故我們通常只須考慮
標准布朗運動.
以隨機漫步之極限來解釋布朗運動,使
我們聯想到(幾乎所有)此過程之樣本路
布朗運動簡介5
徑應該是一t之連續函數.另外,由於為隨
機漫步之極限,每一樣本路徑永遠是很尖的
(pointy)或說是很糾結的(kinky)而到處不
平滑(smoo- th),因此X(t)應該(幾乎)到
處不可微.事實上此二猜測都是對的.
由於{X(t), t≥0}具有獨立增量的性
質,因此亦為一Markov過程.又因X(t)有
常態分布,期望值為0,變異數為t,其p.d.f.

ft(x) =
1

2 t
e x2/2t.(12)
再利用定常及獨立增量,對任意n >1及0<
t1< t2< . . . < tn,可得到
X(t1), . . . , X(tn)之聯合p.d.f.如下.
f(x1, x2, . . . , xn)
=ft1(x1)ft2 t1(x2 x1)
ftn tn-1(xn xn 1).(13)
有了(13)基本上我們可算出任何想要之機
率. 例如,若要求在給定X(t) =a之下
,X(s)之條件分布,0< s < t,則
fs|t(x|a) =
fs(x)ft s(a x)
ft(a)
=

t

2 s(t s)
exp{
x2
2s

(a x)2
2(t s)
+
a2
2t
}
=Cexp{
t(x as/t)2
2s(t s)
}.(14)
因此對0< s < t,給定X(t) =a,X(s)亦有
常態分布,期望值及變異數分別為
E(X(s)|X(t) =a) =as/t, (15)
V ar(X(s)|X(t) =a) =s(t s)/t.(16)
由(16)得知給定X(t) =a,X(s)之條
件變異數與a無關.若令s/t= , 0<
1及0< t1<
< tn,X(t1), . . . , X(tn)有n變數之常態
分布,則{X(t),t≥0}稱為高斯過程.
由於多變數常態分布可由邊際期望值及
共變異數的值所決定,因此標准布朗運動也
可定義為一高斯過程,期望值為E(X(t)) =
0,且對 s≤t
Cov(X(s), X(t))
=Cov(X(s), X(s))
+Cov(X(s), X(t) X(s))
=s,
其中最後一等式用到V ar(X(s)) =s及獨立
增量的性質.
定理2:一高斯過程{X(t), t≥0}為
標准布朗運動,若且唯若E(X(t)) = 0且
Cov(X(s),X(t)) = min{s, t}, s, t≥0.
系理1:若{X(t), t≥0}為
偏差為 ,擴散系數為 2之布朗運動,
則Cov(X(s), X(t)) = 2min{s, t}.
6數學傳播十六卷四期尺尺民81年12月
參考文獻
布朗運動發展至今,此過程及它的各種推
廣,在許多領域諸如經濟學,交換理論(commu-
nication theory),生物學,管理科學,數理統計
及量子力學中都有廣泛的應用.
Karlin and Taylor (1975) Chapter 7
對布朗運動做了很詳盡的介紹,本文很多題材取
自該處.Karlin and Taylor (1980) Chap-
ter 15也有許多關於布朗運動之例子及應用.
L evy(1954)一書中有關布朗運動的章節不論在
觀念及結果方面都非常豐富.It^o and McKean
(1965)及Freedman (1971)是兩本較深但也
很重要的書.李育嘉(民國74年)及謝南瑞(民
國81年)也是兩篇值得參考的相關著作.

電泳現象

處於物質表面的那些原子、分子或離子跟處於物質內部的原子、分子或離子不一樣。處於物質表面的原子、分子或離子只受到旁側和底下其他粒子的吸引。因此物質表面的粒子有剩餘的吸附力,使物質的表面產生了吸附作用。當物質細分到膠粒大小時,暴露在周圍介質中的表面積十分巨大。所以在膠體分散系中,膠粒往往能從介質中吸附離子,使分散的膠粒帶上電荷。

不同的膠粒其表面的組成情況不同。它們有的能吸附正電荷,有的能吸附負電荷。因此有的膠粒帶正電荷,如氫氧化鋁膠體。有的膠粒帶負電荷,如三硫化二砷(As2S3)膠體等。如果在膠體中通以直流電,它們或者向陽極遷移,或者向陰極遷移。這就是所謂的電泳現象。

同種膠粒帶有同種電荷,減少了膠粒發生碰撞的可能性,從而阻止了膠粒相互結合變成更大的顆粒以沉澱析出。如果在這類膠體中加入電解質,電解質電離產生的離子會中和膠粒所帶的電荷,使膠粒凝聚而沉澱。河流中的粘土膠粒由於吸附了氫氧根離子而帶負電荷。當河水流到含鹽的海水裡時,帶負電荷的粘土膠粒被海水中帶正電荷的鈉離子及鎂離子中和,使粘土沉澱下來,最終在河口形成了三角洲。

在高爐的煙中,炭黑和灰塵常呈膠粒狀,並帶有電荷。如果用圖2所示的裝置,在煙囪上安裝一個高壓電極,可以吸收帶負電荷的膠粒,並沉積下來。這樣不僅可以從中回收到貴重的產品,還可以減少空氣的污染。

C. 使用暴風影音時出現的問題

密板式過濾系統

該系統主要應用於黑色和有色金屬加工中板帶、箔軋制工藝油的精密過濾。過濾的全過程採用在線進行,微機自動控制,不僅過濾精度高,而且可以達到提高生產率和節約的目的。

主要技術性能:
過濾精度:0.5μm;
過濾流量:600~10000L/min;
過濾介質:以煤油或輕質油為基礎油的軋制工藝油。

乳化液精密過濾系統

該系統用於黑色及有色金屬加工中,對乳化液的精、粗過濾。過濾後的乳化液可重復使用。這樣即可保證加工精度,又可以節約乳化液。
對乳化液過濾精度大於15μm時,一般可以不加助濾劑,直接選用重力式或真空式平床過濾器。對於對過濾精度要求高,或濾液中雜油含量較多的,可與氣浮除油裝置配合使用,其過濾精度可達15μm。 氣浮法除油裝置是國際上較新採用的水處理技術。
其原理是在壓力下,使空氣溶解於水(乳液)中,然後在驟然減壓的情況下,將溶解的空氣釋放出來,形成大量30~50μm直徑的微小氣泡。這些小氣泡同乳液中的油滴懸浮物吸附在一起,則增大了懸浮物顆粒的直徑,使其迅速飄浮於水(乳液)面上,達到分離凈化的目的。
重力式平床過濾器又稱正壓式平床過濾器,可提供650~20000L/min,17個規格的產品。該過濾器本體由活動的上箱體與固定的下箱體組成。上箱體與兩個油缸連接,可垂直升降。工作時由油缸或氣缸夾緊。上箱體與下箱體之間夾有濾紙和金屬網帶。金屬網帶有支承和輸送濾紙的作用。過濾器分上下腔,接合處裝橡膠密封件,污乳液在一定壓力下經管道進入上箱體,過濾後得到凈化。當濾紙使用一段時間後,乳液的通過能力將降低,內壓升高到一定程度時,系統將自動切斷乳液的輸入,通過壓縮空氣,將上箱體中乳液驅除。液壓缸將上箱體升起,過濾網帶作水平移動,輸入新濾紙。然後,上箱體壓下閉合,開始下一次過濾周期。整個循環過程都是微機自動控制的。
製造溶氣水選取泵前插管吸入法,可節省壓縮空氣的動力消耗,氣浮時間為12分鍾,溶氣缸中溶氣停留時間為3分鍾。氣浮油箱設有刮油裝置,在懸浮物浮上後能及時去除。
軋機自動報警自動滅火系統

我院是國家頒發「自動報警、自動滅火設計許可證」單位,專門從事有色、黑色金屬軋機自動滅火工程的設計。自1984年以來,我院自行研製的固定式自動滅火系統已裝備了國外引進及國內製造的有色和黑色金屬軋機數十台。運行實踐證明該裝置及工程技術水平已達到目前國外先進水平。
該滅火系統自動化程度高,具有三種控制功能:自動、半自動、手動。滅火劑可採用CO2、1211、1301、蒸氣、高倍數泡沫等。
該滅火系統可實現被保護的不同區域內配置的滅火劑在滅火時互相借用,使每個保護區都可實現一次、二次,甚至三次滅火。這樣,不僅使軋機安全生產有了保證,而且可不必重復設置滅火劑及備用貯瓶,減少了設備投資。
我院能承接的滅火工程項目: 滅火工程項目 應保護部位(由用戶根據需要確定) 可使用滅火劑種類(根據需要選1~2種) 自動化程度(由用戶根據需要確定)
鋁板軋機 主軋機
冷卻潤滑站
過濾器
液壓站
主電室
計算機 CO2
1211
131 全自動:自動監測火情、自動報警、自動滅火;半自動:人工監測火情、電動報警電動滅火;手動:人工監測火情、手動滅火。

鋁箔軋機 與上同 與上同 與上同
軋鋼機 潤滑站
電纜溝
電纜隧道
換輥溝
主電室
計算機
油 槽 CO2
蒸汽
1211
1301
高倍數泡沫 與上同

軋機油霧凈化裝置

該裝置主要用於有色及黑色金屬軋制過程中工藝潤滑油的煙霧處理,可減少軋制油煙霧對環境的污染,回收一定量的軋制油,並可減少發生火災的因素及由此造成的停工損失。
該裝置以碰撞氣濾為原理,主要包括慣性碰撞、截留、布朗運動、氣體吸收、靜電引力和重力沉降等過程。經處理後排放的煙霧可達到環保要求,排放濃度可控制在15~50mg/m3,如用戶有特殊要求也可控制到5mg/m3。
主要規格和參數: 處理風量
(立米/
小時) 全壓
(毫米水柱) 外形尺寸(米)
電機功率(千瓦)
長 寬 高
30000
45000
58000
84000
108000
132000 250
250
250
190
170
180 9
9
10
10
10 2.5
2.8
3.2
3.7
4.0 10
10
10
10
10 37
55
55
75
75
95

軋輥軸承拆裝及清洗設備

該成套裝置是用於軋機軋輥軸承的拆裝和軋輥軸承及軸承座清洗的專用設備。該成套裝置由三部分組成:軋輥軸承座拆裝設備,軋輥軸承座清洗設備和軋輥軸承清洗設備。
軋輥軸承座的拆裝設備:
該設備利用氣墊效應將台車浮起,再由氣缸輕輕拖動,使軸承座從兩端同時自動拆裝。
軋輥軸承座清洗設備:
該設備對從軋輥上拆下的軸承座由台車牽引機構拖至清洗室。在清洗室內由回轉噴嘴將壓力油噴向軸承座,進行自動清洗。清洗後用壓縮空氣對軸承座吹噴,除掉存留的清洗油及污物。洗過的洗油經處理後循環使用。清洗室內油霧由風機抽出,經處理後排放。清洗室容積:3500×3500×4150mm(長×寬×高)
主要技術參數:
適用於拆裝之軋輥最大重量:9520kg。
適用於拆裝之軋輥輥經范圍:φ640~φ800mm。
適用於拆裝之軋輥最大輥長:3810mm。

軋輥軸承清洗設備:
該設備的工作情況與軋輥軸承座清洗設備基本相同,只是在清洗過程中有粗洗和精洗兩個程序,在清洗過程中不但軸承整體旋轉,而且滾動體亦可轉動,從而保證了軸承的徹底清潔。
最大清洗軸承外徑:φ760mm。
本裝置可以成套使用,也可單獨使用,其規格可根據用戶要求進行調整。

D. 水焊機的歷史

以氫氣為燃料最早應用於一戰時期。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使用氫氣用於齊伯林飛艇。
1944年9月8號,德國使用氫作V-2火箭發動機的液體燃料推進劑空襲倫敦,從此拉開了以氫氣作為燃料的軍工時代的新序幕。
一般人都普遍認為,氫氧混合在一起就會爆炸,因此談氫色變,在工廠裡面都不敢使用氫氣。直到1962年,澳大利亞YULL BROWN (布朗)教授製作了第一檯布朗發生器(即氫氧混合氣按2:1比例由水電解生成的氫氧發生器),由於布朗教授採用的是即產即用的技術,即用多少產多少,並不貯存,並且採用水能滅火的原理製作的濕式阻火器,解決了安全問題。由於Yull Brown 親身示範這種布朗發生器的安全性,從而讓人改變氫氧按二比一混合即會爆炸的恐荒心理。後來的無數實驗證明,氫氧混合氣只有在高壓貯存條件下遇明火或靜電並且在火焰槍噴嘴設計不合理而導致供氣速度跟不上燃燒速度時才會回火,一般情況下都是安全的。YULL BROWN教授的布朗氣發生器就是水焊機的雛形。
澳大利亞YULL BROWN教授的這一專利技術在澳大利亞本土並沒有被引起足夠的重視,相反,他被中國兵器工業研究院52研究所高薪聘請,生產的布朗發生器由北方電氣出口到歐美國家。因此,中國是最早生產水焊機的國家。早期的水焊機構造復雜,生產成本非常高,因此,銷售並不好。後來經過無數人的改進,於1990年推出的一款雙桶式低壓大電流水焊機(又稱水氧焊機)真正解決了水焊機的製作成本問題,首次在首飾行業推廣取得成功。繼而在廣告行業的壓克力有機玻璃拋光領域再次獲得成功。
後來水焊機發展成為多種規格,多種版本,分別在銅焊、碳鋼切割、石英玻璃加工、水針劑拉絲封口等多領域應用成功。目前,中國巳成為世界上水焊機的主要生產基地,在價格、品質上與其他國家相比,佔有絕對的優勢。
設備圖片:

E. 百人隊長主戰坦克的其他版本

澳大利亞陸軍是百人隊長坦克在海外的第一個用戶,他們在1949年就完成了訂購工作。但是在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時,澳大利亞訂購的百人隊長坦克被轉交給了第8國王皇家愛爾蘭輕騎兵團(8th King's Royal Regiment, Irish Hussars)。該團本是預備役部隊,裝備百人隊長坦克後重新進入一線部隊服役,並作為英聯邦遠征部隊的一部分參加了聯合國軍在朝鮮戰場的作戰。
直到1952年2月,第一批交付給澳大利亞陸軍的百人隊長MK3型坦克才運抵澳大利亞悉尼港,隨後通過鐵路運到維多利亞州Puckapanyal,裝備了第1裝甲團(1st Armoured Regiment)。坦克運到後在Puckapunyal附近的坦克測試場進行了嚴格的測試,澳軍尤其關注了其懸掛系統,結果證明百人隊長MK3坦克完全符合其性能要求。
澳大利亞陸軍裝備的百人隊長是MK3型,這些坦克都裝備了20磅炮和7.92毫米Besa機槍(該型機槍後來被美製7.62毫米勃郎寧機槍取代)。最後,澳大利亞陸軍在共采購了143輛百人隊長坦克(陸軍正式編號為:ARN-169000到ARN-169138和ARN-115541到ARN-115544)。包括60輛百人隊長Mk3中型坦克(1949年定貨,1951年中和1952年5月交付)。這批坦克在1957年到1961年均被升級為Mk5型(ARN-169000到ARN-169059);51輛百人隊長MK5中型坦克(1954年底定貨,1955-1956年交付,ARN-169060到ARN-169110);4輛裝甲搶救車Mk2( 1954年底定貨,1955-1956年交付,ARN-169111到ARN-169114);6輛百人隊長Mk5中型坦克(1956-1957年交付,ARN 169115-169120);4輛MK5型架橋車(60年代初交付,第1輛架橋車在1961年9月到達 ARN-115541到ARN-115544);8輛百人隊長Mk5型和Mk5/1中型坦克(1968年從紐西蘭購買)。一小部分紐西蘭的坦克車體被用來替換澳軍在戰斗中被地雷炸壞的坦克,至少有一輛(ARN-169017)是在更換了紐西蘭的車體後又重返越南;15輛百人隊長Mk5/1中型坦克(1972年從英國在香港的軍火倉庫中買來,編號為ARN-169124到ARN-169138)。
百人隊長架橋坦克原型車在1956年研製成功,但直到1961年才進入量產階段。1965年,澳大利亞陸軍購買了4輛架橋坦克。這4輛架橋坦克以百人隊長MK5為底盤,改進為MK7標准。加裝了1個100加侖燃料箱。6型坦克橋由鋁合金製成,可承重80噸,橋長超過13.5米。其中2輛架橋坦克參加了越南的戰爭。
實戰
因為60年代越戰的爆發,澳大利亞也被要求承擔一定的作戰義務,澳軍裝備的大量百人隊長坦克在1967年開始進行現代化改裝(改裝地點在維多利亞州Bandiana的3rd Base Workshops)。改裝項目包括在傾斜裝甲上安裝了附加裝甲,12.76毫米測距機槍,並為車長、炮長和駕駛員配備了紅外夜視系統。改裝後的坦克裝備了澳大利亞第1特遣隊(部署在越南Phouc Tuy省)。1967年10月28日,澳大利亞政府宣布向越南派遣一個坦克連,作為增援計劃的一部分。派遣部隊包括第1裝甲團C連(18輛百人隊長Mk5/1中型坦克、2輛工程坦克、2輛架橋車)、第1獨立裝甲修理車間(2輛百人隊長Mk2型裝甲搶救車)、Detachment, 1st Armoured Forward Delivery Troop(6輛百人隊長Mk5/1中型坦克)。該坦克連從1968年1月29日起在越南服役,直到1971年9月30日。1968年,皇家澳大利亞電氣機械工程兵單位被派往越南支援百人隊長坦克部隊的作戰,該單位裝備了架橋坦克和工程坦克。到1971年,第1裝甲團的所有3個連都已經部署到了越南,其中C連還在越南呆了兩個輪換期。第1裝甲團與先期到達越南的皇家澳大利亞團(Royal Australian Regiment)第5和第7營進行了大量步坦協調訓練。
盡管許多軍事觀察家和資深陸軍軍官都對百人隊長在東南亞的稻田水網地帶的作戰效率表示懷疑,但百人隊長的表現仍然令人滿意。它們在許多場合都證明了自己的價值。第1裝甲團的幾個連隊表現可圈可點。他們參加了多次著名的戰役,特別是在防守Coral和Balmoral的Fire Support Bases時,在1968年北越軍隊發起的春節攻勢期間,它們參加了Binh Ba周圍的戰斗並參與了Phouc Tuy省境內的大量進攻作戰。共有57輛百人隊長中型坦克、4輛裝甲搶救車和3輛架橋車在越南服役。2名百人隊長坦克的乘員在戰斗中陣亡。邁克爾·漢納福德駕駛ARN-169017號車在1968年12月的戰斗行動中觸雷,崩裂的底板碎片造成了漢納福德的致命傷。1969年5月,詹姆斯·科爾駕駛ARN-169005號車觸雷,威力強大的反坦克雷將整個底板從駕駛艙內掀了出去,科爾當場死亡。
一部分在越南戰場受損的坦克運回澳大利亞後在Puckapanyal裝甲兵中心改裝成駕駛員訓練車——去掉炮塔,裝上一個巨大的駕駛室。1974年-1977年,這些改裝車輛被用來訓練澳大利亞陸軍的駕駛員。
退役
百人隊長坦克從1977年開始逐步退出現役,取代它們的是德制豹-1坦克。收藏在澳大利亞博物館的百人隊長坦克保存了全部戰斗裝備,在特定時候還向公眾開放內部參觀。 百人隊長在其超過60年的服役生涯中經歷了多次局部戰爭,但它最出色的戰績不是由英國人創造的,而是在以色列國防軍中創下。以色列不僅是裝備百人隊長坦克數量最多的國家,也是對百人隊長坦克改進最多,潛力挖掘的最徹底的國家。講述百人隊長的歷史,無論如何都繞不開以色列版百人隊長這一節。
背景
20世紀50年代初,M-4謝爾曼系列和法制AMX-13坦克是以色列國防軍裝甲部隊的主戰裝備,同時代阿拉伯國家的T-54/55坦克在性能上毫無疑問處於領先地位。以色列國防部高官經常抱怨:沒有一個國家願意把他們的新型坦克賣給他們,他們只能使用過時的垃圾。這些國家允許以色列購買包括噴氣式戰斗機在內的新式武器,但就是不賣給他們新型坦克。進入60年代,阿拉伯國家從前蘇聯獲得了T-62主戰坦克,這是那個時代最現代化的坦克,裝備大威力的115毫米坦克炮。以色列人面臨的形勢立即嚴峻起來,靠改造四、五十年代的老坦克已無法與阿拉伯國家在戰場上對抗。由於百人隊長坦克在朝鮮戰爭和蘇伊士運河地區的戰斗中表現出色,因此,以色列人盯上了這種結實可靠的坦克。
英國政府在1956年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後同意向以色列出售武器,急需重裝備的以色列將百人隊長坦克列入采購優先順序排位表的首位。第1批安裝了20磅炮的百人隊長MK3型坦克於1959年運抵以色列。第二批百人隊長則是英、以之間1966年酋長坦克合作計劃的交易籌碼。1966年,英國政府啟動了裝有120毫米火炮的新型酋長坦克研製計劃,但英國緊張的國防預算使他們缺乏足夠的資金來完成此項目。為此,英國政府同意向以色列出售百人隊長坦克以籌集資金,作為交換,以色列得以參與酋長坦克的最後階段發展,並擁有購買酋長坦克的優先權(英國方面甚至允諾幫助以色列建立酋長坦克的生產線)。如果這個計劃成功,以色列就可獲得堪與T-62坦克抗衡的武器。阿拉伯國家當然不允許這種不利情況出現,他們用將外匯儲備從英國的銀行提走等經濟制裁措施來威脅英國。1969年11月,英國被迫終止了與以色列在酋長坦克上的合作。此時,該合作計劃已經進行了3年多時間,以色列在酋長坦克的最後研製階段投入了相當大的精力和資金。但結果卻只得到了2輛酋長坦克原型車和三百多輛百人隊長MK3/5坦克。或許是這個教訓過於深刻,從此以後,以色列裝甲部隊中就再也沒有出現過英國坦克的身影,百人隊長坦克成為英國坦克在以色列國防軍中後無來者的絕唱。
服役
第1批百人隊長MK3坦克於1959年開始在以色列裝甲部隊服役,當時已經裝備了M-1/M-50超級謝爾曼和M-51以色列謝爾曼坦克的以裝甲兵並不太滿意百人隊長的性能。主要意見集中在三個方面,首先是百人隊長坦克的機械和電氣系統比謝爾曼系列坦克復雜得多,處於草創時期的以裝甲兵後勤維護部隊對付起來有點吃力,加上基層坦克兵們要從美製設備轉而適應英制設備,在習慣上也存在問題;第二個方面則針對百人隊長的痼疾——戰術機動性,英制流星汽油機功率有限,油耗高,坦克的燃料攜帶量也不足,因此百人隊長坦克的速度和作戰行程受到很大限制;最後,由於百人隊長是針對歐洲平原的季風海洋性氣候條件設計的,高溫多沙的沙漠作戰環境對冷卻系統和空氣濾清器的要求則要高的多。因此,剛剛到達以色列的百人隊長坦克發動機冷卻系統以及空氣濾清器故障頻頻。盡管有這樣那樣的不滿意,但以色列裝甲兵當時要解決的首先是有無的問題,他們還沒有富裕到可以把百人隊長扔到一邊不管的程度。
1963年,在英國的幫助下,以色列給第一批百人隊長MK3型換裝了105毫米L-7線膛炮,裝在車長指揮塔上的7.62毫米機槍被美製12.7毫米機槍代替,無線電設備也換成了美製。1966年以後到達的百人隊長MK5型也做了同樣改裝。改裝後的百人隊長被統稱為——肖特坦克。1967年6月5日六日戰爭爆發時,以色列陸軍作好戰斗准備的全部385輛百人隊長坦克中就有293輛是經過改進的肖特坦克。換裝了105毫米火炮的肖特坦克成為以色列陸軍裝甲部隊的主力,主要裝備南部軍區:塔爾師第7裝甲旅第82坦克營(33輛);約菲師沙得里裝甲旅和塞拉裝甲旅(共4個坦克營)以及沙龍師茲珀里裝甲旅(1個坦克營),北部軍區只有佩利德師拉姆裝甲旅擁有1個百人隊長坦克營。據不完全統計,六日戰爭期間,共有293輛百人隊長坦克(肖特坦克)參戰,被擊毀30輛,戰損率低得驚人。六日戰爭中,肖特主戰坦克以其強大的火力、英國坦克傳統的防護優勢對阿拉伯國家的蘇制坦克構成了巨大威脅,以色列裝甲兵對它的表現非常滿意,盡管肖特坦克每小時只能跑30多公里。
百人隊長的優異表現與AMX-13輕型坦克的不堪一擊形成鮮明對比,它重防護的思想特別適合以色列兵員有限的國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以色列坦克的發展方向。在此之後,以色列人再沒買過法國坦克,其後自行研製的馬加其和梅卡瓦主戰坦克均將防護力放在第一位。
改進
戰爭結束後的1968年,鑒於基層裝甲部隊對百人隊長低劣的戰術機動性頗有怨言,以色列軍工部門開始對肖特坦克進行大改。由於以色列能夠方便而又便宜的獲得美國裝備,因此,他們得以通過更換性能更先進的美製發動機來改進百人隊長的機動性能。以色列方面評估了3種不同型號的美製發動機,最終選定美國泰萊達因·大陸(Teledyne Continenta)公司的AVDS-1790-2A風冷柴油發動機作為百人隊長升級動力包。泰萊達因·大陸汽車公司是世界上最大風冷坦克發動機機生產商,技術實力雄厚。他們研製的AVDS-1790風冷柴油發動機由AV-1790汽油機和AVI-1790噴射式汽油機演變而來,1960年,該發動機取代AVI-1790噴射式汽油機裝備同年定型投產的M-60坦克和首批系列化生產的M-48A3坦克。AVDS-1790風冷柴油發動機燃油消耗率低(同等燃料攜帶量下,裝有低耗油率發動機的坦克行程顯然更大);採用風冷體制提高了發動機對自然環境的適應性,減小了發動機體積和重量,減少了易損性,提高了維護性;此外,它還採用了多燃料技術,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後勤供應的負擔。以色列選中的是AVDS-1790-2AC型渦輪增壓風冷柴油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達到750馬力(比流星發動機凈增100馬力),在坦克全重略有增加的前提下,單位功率仍提高到14馬力/噸。阿里遜公司的CD-850-6型自動傳動裝置取代了原有的梅利特-布朗(Merritt-Brown)公司的Z-51R型手操縱變速箱,大大減輕了駕駛員的操作強度,簡化了駕駛訓練。以色列工程部門還加大了百人隊長的油箱,使其最大燃油攜帶量達到1190升,是百人隊長MK5型的2倍多。
一系列改進措施使百人隊長坦克的機動性有了相當大的提高,最大時速達到50公里/小時,最大行程也相應增加到500公里。其他改進項目還包括風冷制動系統、新型滅火系統,彈葯布置方式(105毫米炮彈的載彈量增加到72發)。以色列改進的百人隊長MK5坦克於1970年開始服役,被稱為肖特-卡爾型主戰坦克,更換發動機和傳動系統使肖特坦克的外形也發生了變化——車體後部加長,發動機前端向上傾斜3.5度,為布置冷卻空氣出口,升高了頂裝甲。升高的發動機頂裝甲板和位於履帶護板上方的空氣濾清器上是它區別於百人隊長坦克的主要外部特徵。肖特-卡爾的火力和機動性上都具備了戰後二代坦克的特徵,加之其動力系統、火炮、傳動系統都可以與以色列引進的美製M-48/60坦克互換,極大減輕了以軍後勤部門的負擔。
戰績與退役
1973年的贖罪日戰爭是二戰之後投入坦克數量最多的局部戰爭,阿以雙方幾乎集中了當時東西方最先進的主戰坦克,以色列方面擁有大量百人隊長(肖特-卡爾)、M-48、M-60主戰坦克(戰爭期間美國作為緊急軍援送到以色列),與之對陣的則是阿拉伯國家的T-54/55/62坦克。以色列陸軍當時半數的以上(1000輛)的主戰坦克是肖特-卡爾坦克,主要裝備北部軍區裝甲部隊,部署在北部戈蘭高地;南部軍區也有2個裝備肖特-卡爾坦克的裝甲旅。具體的番號是:拉菲爾·埃坦准將的第36師級部隊的第7和第188裝甲旅;拉納准將的第240裝甲師級部隊第679後備裝甲旅;南部軍區第252裝甲師級部隊(門德勒准將)的第460裝甲旅;第162裝甲師級部隊(布倫·亞當准將)的第217裝甲旅。
1973年10月6日和7日是現代以色列國家離亡國最近的兩天,在南線,埃及軍隊突破巴列夫防線,進入西奈半島;北線的敘利亞人幾乎佔領了整個戈蘭高地,前鋒部隊距約旦河僅6英里,兵鋒直指河對岸的以色列加利利平原。以色列國防軍在南北兩線苦苦支撐,尤以北線的戈蘭高地戰役打得最為艱苦。第7和第188裝甲旅在近80公里長的戰線上獨自對抗敘利亞5個師近1500輛坦克的輪番沖擊。肖特-卡爾坦克在這場史詩般的遲滯防禦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它炮塔前正面152毫米和車體正上方118毫米厚的均制鋼裝甲帶來的良好抗彈性以及合理的車體結構、內部設備布置使它具備了良好的戰場生存能力;L-7 105毫米火炮的火力也確實名不虛傳。加上以色列裝甲兵良好的訓練和極高的戰術素養,以軍基本上保證了超過1:2的戰損比。從10月6日下午2點敘軍發起總攻到10月8日黎明,雖然第7和第188裝甲旅幾乎完全被打散建制,坦克和人員損失殆盡,但他們迫使敘利亞軍隊在戈蘭高地留下了近600輛坦克殘骸,極大的挫傷了敘軍的銳氣,為後備部隊的集結參戰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以方公布的肖特-卡爾坦克的損失數量僅在200輛左右,而對之對抗的敘利亞軍隊則幾乎丟掉了兩個半裝甲師,這一比例堪稱驚人。當然,戰斗中實際被命中乃至喪失戰鬥力的肖特-卡爾坦克肯定不止200輛,因為這個統計數字沒有將以軍在戰斗中被損壞後又被後勤部門修復的坦克算進去,而實際上,戰爭期間,以軍軍械部門高效率的修復了大量損毀的坦克。
1973年以後,百人隊長坦克逐漸失去了它在以色列國防軍中的支柱地位,因為當時以色列已經從美國獲得了更先進的M-60A3主戰坦克,而其自行研製的梅卡瓦MK1主戰坦克也開始交付部隊。但以色列版百人隊長的改進仍在繼續,畢竟殘酷的戰爭證明了它是一種可在關鍵時刻依靠的武器。1976年前後,以色列為肖特-卡爾坦克更換了炮塔俯仰/旋轉機構,換裝了美國卡迪拉克公司研製的蓋奇液壓系統,改進後的坦克也因此被稱為肖特-卡迪拉克坦克(以軍方正式編號為肖特-卡爾-貝特坦克)。1978-1979年,以色列國防軍中的百人隊長坦克又被裝上了微光夜視系統、急救箱和以色列拉菲爾軍械發展公司研製的新型反應裝甲,新的改型被稱為肖特-卡爾-基梅爾。1982年的加利利和平行動中共有1100輛以色列版百人隊長坦克參戰,其中就包括這種脫胎換骨的肖特-卡爾-基梅爾坦克。
1984年,以色列軍工部門又為百人隊長更換了新一代的反應裝甲(這種裝甲當時屬於絕對機密,在部隊接到動員令開拔前線之前都不允許安裝到坦克上),裝上了梅卡瓦MK2的火控系統(包括熱成像儀、激光測距儀和橫風感測器)。加裝主炮熱護套和新的10管煙幕彈發射器。備彈量從72發下降到71發。這種在裝甲防護、火力和火控系統方面都已接近戰後第三代坦克的百人隊長被賦予的軍方編號是肖特-卡爾-達利德。
百人隊長坦克在以色列陸軍現役部隊中一直服役到80年代後期,此後由於新型梅卡瓦坦克的入役而被作為戰略物資封存起來,2002年3月10日,以色列國防軍百人隊長正式退出現役。

F. 大寶劇場以前演過的電影

找到幾個,先看看:

〔無名英雄〕

本片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當危機發生時,他們都是英雄。1989年7月19日,美聯航的飛機232次航班失事了,引起了世界的震驚。本片詳細的敘述了當時鎮上的村民們是怎樣齊心協力的營救296名乘客,最後終於奇跡般救活了184名乘客。
一架從丹佛飛到芝家哥的航班上,機長黑爾斯忽然發現飛機其中一個引擎爆炸了,飛機失控。他努力使飛機緊急迫降在愛荷華州的小鎮上。鎮上所有的居民都出動了,在救援委員會加裡布朗及消防隊隊長吉姆的帶領下,在46分鍾之內,把184名倖存者送到了醫院挽救了他們的生命。本片由美國著名影星理查湯普森和詹姆斯科本主演。

〔愛到永遠〕
片中男主角的扮演者沃特瑪瑟是美國學院獎的獲獎者,女主角的扮演者卡羅奈特是美國艾美獎得主.
片中講述的是弗蘭克經過了四十年的婚姻之後,妻子去世,他的晚年變得無比孤單。兒子羅伯特三十歲了,一直單身,雖然他遇見了一位讓他心動的女孩, 無法認定蘇珊是不是可以與自己終生相伴的人。羅伯特看到父親的孤單,於是鼓勵老人參加聚會,老人在聚會中遇到了佛勞倫斯,佛勞倫斯也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兩個人性格和諧,彼此十分珍惜這種感受,他們在一起不再感到孤單。在一次家庭聚會中,爸爸弗蘭克宣布他要和佛勞倫斯結婚,並且想把老房子賣掉,到佛羅里達開始新生活。羅伯特極力反對,他不敢相信父親這么快就把母親忘掉,要和另一個女人結婚,於是對待父親的態度很激烈,蘇珊聽後,覺得羅伯特不成熟,懼怕婚姻,並且從來也沒向她承諾過相伴終生的話,傷心之餘決定離開他。但蘇珊離開了之後,羅伯特才發現原來自己深愛著蘇珊,她就是自己一直尋找的另一半。
他終於理解了父親的感受,邀請蘇珊來參加父親的婚禮,並請她原諒自己的幼稚行為。兩對新人都找到了自己的真愛。

〔誰是殺手〕
桑迪和好朋友艾迪在一起時遇到了警察。弗蘭克開槍殺死了艾迪和警察然後誣陷桑迪,害得桑迪無辜坐牢。弗蘭克怕事情敗露,在醫院中欲加害桑迪未遂,後又收買押送桑迪的警察,幸運的是桑迪僥幸脫險,逃到了沙漠中。
在加油站,桑迪綁架了瑞達,但他並不知道瑞達是警察。在逃亡的過程中,瑞達逐漸了解一些關於桑迪的事情。
警察這邊弗蘭克和傑克不惜一切追殺桑迪,當地警察也幫著追捕桑迪,他們也不知道誰是誰非。桑迪陷於孤軍奮戰的境地。桑迪為了給艾迪和自己報仇,把瑞達扔到半路上,自己一個人來到弗蘭克的家中,逼他老婆伊莎給吉米打電話要回屬於自己的錢。約定好後,桑迪去找吉米。伊莎將此信息告訴弗蘭克,於是所有警察都急忙奔向吉米的倉庫。
瑞達的同事邁克十分關心瑞達的安危,也跟著一起解救她。可世事難料,弗蘭克怕已經看出蛛絲馬跡的邁克壞了他的計劃,開槍殺死邁克,又怕吉米泄露他的事情,把吉米也殺害了。然後他向塞裴達警長說都是桑迪乾的。瑞達終於親眼看見事實,跟桑迪一起逃跑了。
塞裴達警長這邊的手下拖邁對弗蘭克的一些過激行為有些懷疑。在警長的分配下,拖邁沒有跟其他人去追桑迪和瑞達,而是去吉米的倉庫去找線索調查,結果發現了錄像,上面清楚地記錄著弗蘭克殺害邁克警官的過程。他迅速將此事告訴警長塞裴達。桑迪和瑞達逃到沙漠中,弗蘭克和傑克追到他們,經過一番艱苦戰斗,瑞達和桑迪終於打敗了弗蘭克和傑克,令他們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夢斷芭蕾〕
艾莉莎是一個十八歲女孩,她酷愛芭蕾舞,自幼就夢想著能成為一名芭蕾舞演員。高中畢業時,她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並如願邁進了首都芭蕾舞團的大門。一天,她碰到了學姐吉麗安,她是團里有名的芭蕾舞明星,而且即將舉行的新舞首映式就是她演女主角。艾莉莎發現她竟然省略了午餐,利用這個時間練功,不免有點兒驚訝。可是吉麗安卻說,要想成功,就必須這樣。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首映式還沒開始,吉麗安就倒下了,而且再沒能起來,團里的藝術指導麥克爾說吉麗安是突發心臟病死亡的。女孩子們越來越用功,因為雙人舞女主角的位置空了下來。艾莉莎也不示弱,她是個要強的女孩,一向都是父母的驕傲。可是,她卻變得越來越瘦弱,體重也由原來的104磅猛降到85磅。
一天夜裡開車回家,艾莉莎出了車禍,住進了醫院。幸好安全帶救了她,沒受什麼傷。可是維爾森醫生卻說她患了神經性厭食症,還警告她的父母說,這種病導致突發死亡的機率極高。媽媽凱倫和父親戴維很驚訝,他們終於發現了艾莉莎的秘密,原來她是收到了團里的評估信才拚命減肥的。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之後,他們找到了團長馬歇爾先生,可是他們的態度卻是逃避的。
首映式如期舉行了,女主角不是艾莉莎,因為她還在治療。但是,吉麗安的母親凱瑟琳的講話卻給芭蕾舞女演員帶來了希望。

〔核爆列車〕
恐怖分子將一枚原子彈混在普通化學葯品里,裝上火車,又破壞了火車的剎車裝置,想讓火車沖向人口稠密的丹佛市。
從始發站到丹佛市,中間是綿延的落基山脈,坡路較多。在爬上一個高高的山坡後,火車開始下坡。司機沃利准備減速時發現剎車失靈,列車載著危險化學葯品向山下沖去,速度越來越快。這時,還沒有人知道車上載著原子彈,人們只是想下列車停下來,避免車上的化學葯品給居民帶來危險。
正在休假帶兒子爬山的運輸安全局官員約翰,接到丹佛鐵路指揮部的傳呼,稱出現緊急情況。尼克問明情況後,來不及把兒子送回家,在附近借到一架直升飛機,帶著兒子一起朝失控的火車追去。飛機上,尼克想到一個求援的辦法。他讓指揮部指揮後面的一列貨車甩掉車廂,機車開足馬力從後追趕。追上後與失控火車對接,並牽制它停下。計劃進行得很順利,後面的機車不久便追了上來,並且對接成功。但是當它試圖讓前車停下時,車鉤承受不住巨大的慣性而斷裂。
一計不成,尼克又生一計。他跳上失控列車,破壞了車上的電路,使自動剎車裝置啟動,藉助於一個上坡,列車終於緩緩慢了下來。與時同時,後面的機車也一直跟在後面,司機希望能在絕望之時挽救失控車上人員的生命,對前車採取的措施全然不知,仍然在全速跟隨。就在失控車將要完全停住時,機車剎車不及,撞了上去。失控車在這一撞擊下又獲得了動力,越過坡頂,再次朝坡下沖去。
載著原子彈的火車離丹佛越來越近了。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失,指揮部決定人為製造列車脫軌。
脫軌的列車躺在野地里燃燒著,原子彈還靜靜地躺在車廂里。滅火和拆除炸彈的行動在同時進行著。突然,裝著金屬鈉的容品泄漏,而不知情的消防隊員還在把水灑向大火。泄漏出來的金屬鈉一遇到水馬上產生爆炸,劇烈的爆炸又將引爆了原子彈……

〔閃光的寶石〕
馬克斯從南非趕回到德國,見到多年未見的老朋友畫家托馬斯。告訴朋友托馬斯他的妻子朱莉亞患了嚴重的抑鬱症,拒絕接受治療,獨自從南非逃到了柏林。他希望托馬斯能幫他去柏林將朱找回來。
托馬斯為了與舊友的深厚友誼,同時也為了對朱莉亞的難以忘懷的愛情,出發去了柏林。馬克斯在那裡為托馬斯安排好了一切,並暗中派人監視他的一切行動。托馬斯終於見到朱,二人十分高興。短暫的相聚後,托馬斯卻發現朱離開了柏林,飛往了南非。托馬斯追隨朱莉亞來到南非。在托馬斯的嚴辭追問下,朱無奈告訴托馬斯實情,原來馬克斯發現了一個神秘的護身符,它能夠賜於擁有者無窮的力量和財富。但這個護身符是屬於當地部落的。朱從馬克斯身邊偷回了它,希望將它還給部落。托馬斯決心幫朱完成這個心願。馬克斯也收到線報來到南非,他將朱莉亞和托馬斯二人囚禁。二人卻巧妙脫身,並協持馬克斯為人質,開車奔向部落。他們來到藏滿寶石的河邊,馬克斯與托馬斯二人發生爭執。此時,部落人出現了。馬克斯手舉護身符號令部落人,他告朱和托馬斯二人,他要讓部落人幫他挖盡河裡的寶石。憤怒的托馬斯與馬克斯廝打在一起,激斗中,馬克斯卻倒在河中,原來是部落首領用長矛將他刺死。貪婪的馬克斯得到了應有的下場。托馬斯與朱莉亞二人將護身符還給了部落人,部落人為之雀躍。托馬斯與朱莉亞也因此走到了一起.

〔法庭外的游戲〕
如果一個美麗性感的女郎午夜時分衣衫不整,遍體鱗傷地敲你的房門,你會聯想到什麼?而這時如果她說她剛剛殺了人,你又會聯想到什麼?所以當電視上那位充滿誘惑的「夏娃」安吉拉.比爾這樣倒在人家的門外時,人們都理所當然地相信男友被槍殺是由於她防衛過當而導致的。
她邀請著名的律師諾曼為她辯護,但是這樣一個會高度暴露在鎂光燈下的案件使諾曼由於擔心自己名譽受損而進退維谷。老奸巨滑的他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利用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律師當傳聲筒,在法庭上為安吉拉辯護。他導演的雙簧戲果真大獲成功,《法壇短訊》的女記者也由於自己的精明和堅持報道這一丑聞取得勝利,安吉拉則成了婦女解放的英雄。
然而,事實的真相還是被揭開了。

〔千禧危機〕
2000年到來之際,由超級電腦專家尼克牽頭組成一個小組,專門分析解決千年蟲可能帶來的問題。
當初發明電腦的時候,由於電腦的內存很小而且價格昂貴,程序編寫人員為了節省有限的內存空間,將電腦內部時鍾的四位數年代簡寫成兩位數,只取後面兩位,前面兩位默認為19。雖然後來計算機工業取得了飛速的發展,電腦內存不再是奢侈品,但是這一習慣仍然被後來的人們延用下來。隨著2000年的臨近,越來越依賴電腦的人們開始意識到這種簡化會產生災難性的後果,邁進新千年的那一刻,電腦可能會將2000年誤認為是1900年,從而在眾多依賴電腦的行業造成混亂。這一現象被人們稱為「千年蟲」,尼克領導的小組要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
除夕之夜,尼克和小組的每一位成員堅守在崗位上,關注著地球上各個時區進入新千年時可能產生的問題,以取得借鑒,解決他們自己可能會遇到的問題。災難很快出現。在地球上最先進入新千年的馬紹爾群島,當地美國駐軍的一架F18戰斗機在進入新年的幾分鍾後墜毀。尼克馬上命令美國上空的全部國內航班降落回地面。隨後,各地出現了停電的現象,當新千年到達美國東海岸時,停電現象也同樣發生。最嚴重的是,位於歐洲的一個核電站在進入新千年的兩個小時後突然發生事故,工作人員全部遇難。尼克馬上想到美國西岸西雅圖附近的寶石谷有一座結構相同的核電站。由於時差,那兒還沒有進入新千年,於是尼克帶著兩個得力助手親自趕往寶石谷核電站。
進入新千年那一刻,核電站沒有任何異常。但尼克認為這種正常就是異常。果然,反應堆的溫度很快開始上升,即將超過密封殼能承受的限度。尼克他們發現冷卻水供應不上。溫度繼續上升,政府已經下達疏散居民的命令。為了保住電站,尼克冒著生命危險進入密封室,發現是水泵進水口故障。在手頭沒有工具的情況下,尼克和助手隨機應變,用他們能找到的原料和器械做成炸葯,在千鈞一發之際炸開進水口。

G. 什麼是布朗燈

布朗牌子的攝影燈,是世界知名品牌閃光燈。

Broncolor 布朗無線閃光燈Siros800L和400L使用鋰離子電池供電,分別可閃220 次左右和440 次左右,電池組可取出,75分鍾可充滿電。採用 ECTC 技術,以便確保有穩定的色溫。

同時還有速度模式設定,閃燈時間短至 1/18,000 - 1/19,000 秒。使用25 Watt LED燈,色溫3000K,附件與其他 Broncolor系統兼容。同時支持 bronControl app,可通過移動設備全程操控。

(7)布朗自動滅火裝置擴展閱讀

布朗燈光系統新成員

LED F160拓展了布朗的連續光源系統,使用了優質LED單元作為光源,並具有開創性的新型擴散組件設計,使其能匹配布朗的閃光燈系統的特性,兼容所有布朗的光效附件。顏色性能的建立依據准確的技術指標,使產品在攝影燈光領域成為值得信賴的標准。在5500K下,CRI(顯色指數)測量值為99,在整個色溫區間(2800K到6800K)的CRI平均值達到97。

broncolor Scope D50為表面可視化領域提供了一個新的解決方案。使最微小的表面細節變為可見,用戶可以不受限制的通過分析,動畫和數字化探索物體外觀。這個解決方案是由broncolor公司開發的,由數字化科技初創公司Truvis提供支持。

H. 關於f1賽車

法拉利F2007技術參數:

車型代號 F2007 車身總長 4545毫米
車身總寬 1796毫米 車身總高 959毫米
軸距 3135毫米 輪轂尺寸 13英寸
後輪輪距 1405毫米 前輪輪距 1470毫米
車身總重 600公斤(含水、潤滑油和車手) 底盤結構 碳纖維蜂窩狀符合結構
引擎代號 056 氣缸數量 8
氣缸夾角 90度 氣閥數量 32
閥門驅動 氣動 引擎排量 2398毫升
活塞直徑 98毫米 引擎質量 95公斤
燃油 殼牌V-PowerULG62 潤滑油 殼牌SL-0977
變速箱布置方式 縱置變速箱(帶防滑差速鎖) 變速箱結構 7擋連續式半自動變速箱(1倒擋)
制動系統 碳纖維通風剎車碟 懸掛系統 前後雙叉臂(主動推桿、旋轉減震器)

法拉利F2007深度分析:轉用零龍骨 長軸距另有學問

法拉利的新車F2007從亮相到現在,已經有接近一個月的時間,公眾在這段時間里對它的了解也越來越多。但是對於其設計的出發點、核心的技術變化卻知之甚少,尤其是對加長軸距感到不解。為此,我們撰寫了這篇深入的技術分析。文章不僅揭露了F2007發生的核心變化,更重要的是講述了背後原因,希望對於熱衷F1技術的車迷了解賽車,能夠起到真正的幫助!

一,以空氣動力學為設計出發點,延長車身軸距

法拉利的新車,通過查看技術參數就可以發現的變化是,軸距大幅增加了,而這背後,隱藏著巨大的學問。法拉利老車型248F1的軸距為3050毫米,新車F2007達到了3135毫米,增加了85毫米之多。這在大多數車隊都在為新規格的普利司通輪胎而縮短賽車軸距、前移重量的情況下,似乎讓人費解。

對此,法拉利的底盤總監科斯塔(Aldo Costa)這樣說道:「這純粹是因為空氣動力學。我們不相信在本質上會對車輛的動力學造成巨大的沖擊。相反,這為我們以更好的方式發展空氣動力學創造了更多的可能。」

但科斯塔的話,或多或少在弱化加長軸距帶來的負面效應。關於這點,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新輪胎發生的變化。冬季測試期間,普利司通方面已公開承認,與上賽季相比,新輪胎結構明顯更弱了;不論是前胎還是後胎,都比兩家輪胎供應商提供輪胎的時期要弱。但是後輪扮演著更大的因素,這正是大多數車隊縮短賽車軸距、前移重量的原因。

回到法拉利的新車,車隊在新車發布會上表示,F2007增加的85毫米全部用於駕駛艙和前輪之間。以這種方式增加軸距,將對賽車的重量分配帶來主要沖擊,必然造成賽車的重量後移,顯然這與普利司通的新胎特性是背道而馳的。那麼法拉利為什麼要這么做呢?這又牽涉到另一個因素,新的撞擊測試規則。

FIA在本賽季,引入了更加嚴格的車尾撞擊測試,造成車尾的氣流效率受到影響。法拉利的空氣動力學小組認為,奪回由於新尾錐造成車尾損失的下壓力,比名義上的重量分配要求更重要。而且模擬工具告訴他們,即便是後軸的負荷增加,但只要能製造更強的後部空氣動力學抓地力,以防止後輪出現滑動,同樣能緩解後胎的負荷。換言之,加長軸距帶來的負面效應,是可以通過空氣動力學來克服的。

至此我們可以發現,法拉利在設計賽車的首要出發點是空氣動力學,而不是如何去適應輪胎。當然,這也是很自然的,因為法拉利憑借與普利司通多年的合作,早已知道日本輪胎的秉性,即便是新胎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法拉利也不會落在他人之後。

從本質上講,F2007與248F1每一處空氣動力學外貌的區別,都源自於設法提高通向尾部的氣流,以克服更加嚴格的車尾撞擊結構帶來的負面效應。按照新規則規定,新尾錐不僅要求具有更高的吸能能力,其形狀也進行了嚴格規定,而正是因為強制規定的外形,阻擋了中央擴散器的氣流通道。因此擴散器的氣流流量受到了限制,唯一彌補損失的下壓力的辦法是提高氣流的流速。

而加長的軸距,將起到推動作用,同時還有新的零龍骨前懸掛結構和新的散熱器設計。F2007的散熱器接近呈水平放置,這樣允許賽車側箱的下沿內切的更加厲害。因此創造了更加有效的低壓區,加速了氣流沿著側箱流向車尾。另外,更緊湊的車尾包裝也促進了車腰收的更細。綜合這兩個新特徵,大大的提高流向車尾橫梁翼氣流的速度,引導更多的氣流從兩輪之間流過,而不是讓其從輪胎兩側散失,成生更多的阻力。

關於車尾橫梁翼需要特別說明的是, 老車型248F1劈開的設計方案被保留了下來,這樣主要是能夠讓中央的擴散器設計的更大。但是由於新賽季引入新的車尾撞擊結構,因此大多數其他車隊的設計師都認為,這樣的設計將不再具備優勢。不過很顯然,法拉利的空氣動力學部門主管埃里(Johe Iley)可不這么認為。

在空氣動力學方面,F2007的變化還有散熱器的入口和出口都進行了重新設計,這反映了散熱器的不同的放置方式和尺寸的增加(關於F2007的尺寸加大,本文後面還將進行更加詳細的分析)。從剛剛發布的新車,到本文截稿為止,F2007都沒有安裝散熱煙囪(但預留了安裝位置),只在側箱機蓋上開鑿了大面積的散熱窗,另外,值得關注的是,新車還在變速箱的正上方開了一個氣流出口。這在法拉利車上還是第一次。

法拉利在新車發布期間已明確表示,當前的車身套間是臨時的,前翼和尾翼都是直接沿用248F1。前往墨爾本,會被換上新的。另外,實戰版本的車型可能會重新裝上位於鼻錐上的氣流調節片,以將更多的氣流向車尾輸導。

二,零龍骨前懸掛 強化的單體殼

為了提高空氣動力學效率,法拉利最終還是拋棄了一貫堅持的單龍骨設計,改用零龍骨布局。但是需要特別提到的是,F2007的下叉臂並不是直接連接到底盤上,而是像退化的雙龍骨一樣,通過兩根微微凸出的加強筋與底盤(單體殼主體)間接相連。

這使得該區域的單體殼得到了加強,至於是否增加重量法拉利並未透露,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會對懸掛幾何結構的調節,帶來了一定的限制。前文中提到,新車的軸距增加了,因此為了保證賽車擁有同樣的扭轉剛度,對單體殼進行強化成為必須,賽車的質量因此增加。

關於賽車的重量增加還包括散熱器。F2007為了讓側箱下沿收的更窄,被迫改變了散熱器的放置角度。新車的散熱器類似於F2004的方案,接近水平放置。根據空氣動力學設計的要求,側箱的氣流入口越小越好,當然,這與將側箱下沿收的更窄的思想剛好吻合,但它同時又帶來了另一個問題,如何維持其散熱能力?在技術水平未取得突破性進展的情況下,既要縮小進氣口尺寸,又要保持熱交換能力不變,唯一的辦法是增加散熱器自身的尺寸,因此,F2007的散熱器更大更重了。

提到質量,還有一點。法拉利在新車發布會上公開承認,單獨為滿足更加嚴厲的車頭、車尾以及側面撞擊測試,新車的重量就增加接近十公斤,如今再加上上面提到的強化底盤和加大散熱器帶來的額外質量。因此,F2007配重自由度必然會受到進一步的影響。

當然,新規則帶來的大約10公斤的質量,對於所有車隊都是平等的,同時引發的外觀變化也基本一樣。「在鼻錐的潰縮變形形式上,必須取得進一步的發展。而車尾,FIA不僅規定了尾錐撞擊結構能夠吸收的最大的G值,還規定了空間要求,所以每一支車隊尾錐的尺寸和形狀都是一樣的。」法拉利底盤總監科斯塔解釋到。而這也正是MP4-22的尾錐改為傳統設計的原因。

在底盤方面,要談到的最後一點是後懸掛。新車的後懸掛保持了原來的結構,即扭桿與中央的薩切斯旋轉減震器相連。在這里需要提到的一點是:旋轉減震器是目前減震器中最緊湊的結構。它由薩切斯在2003年率先開發出來,法拉利F2003-GA是第一輛配備這種減震器技術的賽車。

言歸正傳,雖然F2007的後懸掛目前是使用的老結構,但改進工作會接踵而至。目前,一個旨在降低後胎工作負荷的發展項目正在進行。去年在赫雷斯對07款的輪胎進行首次測試時發現,軟配方的輪胎在所有車上降級的速度都非常快,這使得改進後胎工作負荷的發展項目變得更加急迫。

除了應急方案,法拉利一種新的懸掛結構正在醞釀中,計劃在季中推出,具體時間未定。

三, 引入無縫變速箱 優化引擎性能

從F2007開始,法拉利加入了由邁凱輪和本田率先開創的無縫變速箱俱樂部,只是法拉利更喜歡將這套系統稱為快速換擋變速箱(quick shift gearbox)。「他幾乎是同時換擋,節約了從一個擋位切換到另一個擋位的時間,科斯塔(Aldo Costa)在談到新變速箱時說道。

2006年4月17日,法拉利首次對外公開正在開發自己的無縫變速箱系統。只是他們的路走的有些曲折。「現在我們正在測試這套系統,但是它不會在本賽季的比賽中使用。在我們最初的計劃中有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它同時擁有極高的可靠性,但是系統太復雜了,不利於維護保養,又重又昂貴。」前技術總監羅斯-布朗(Ross Brawn)在當時說道。「所以我們打算造一個比較簡單的,但這同時會伴隨著一些風險,因此我們仍需要進行大量的測試,將風險降至最低。」

根據布朗在公眾場合的口吻,他自始至終都在弱化無縫變速箱的優勢。「使用無縫變速箱是有一定優勢,但是它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麼大。」

和舊變速箱一樣,新變速箱也採用了碳纖維的外殼。但是進行了重新塑形,以滿足尾部的空氣動力學設計和新的尾錐規則要求。

引擎方面,法拉利的056在上賽季末被認為是最強的心臟。本賽季的版本是其基礎上優化的產物,但是代號沒有變。056 V8的活塞直徑設計達到了FIA允許的上限:98毫米。新的引擎總監西蒙(Gilles Simon)表示,從提交引擎開始,改進工作便一直在進行,盡管是非常小的改動,但是效果很顯著。當然,法拉利也需要對電子系統進行重新調整,以滿足19000轉/分的轉速限制。

「FIA允許我們對燃燒室、凸輪軸和閥門進行改進,加上我們還減輕了一些部件的質量,使得引擎的扭矩輸出曲線增強,並提高了可靠性。當然,我們還會與殼牌攜手發展燃油和潤滑油,同時會改進氣箱,並著眼於減少引擎的內耗。」西蒙在談到新引擎時說道。

I. 世貿大樓逃生奇跡 這篇文章

特寫:一名親歷者自述世貿大樓81樓逃生奇跡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我親眼看見飛機飛過來。當時我就坐在辦公桌前,突然一架飛機直奔我而……」事隔半月,每當斯坦·普萊納斯向人們重復著飛機撞向世貿大樓的那一刻,內心仍隱隱作痛。

44歲的銀行執行官斯坦是兩個孩子的父親。9月11日上午8:45,當第一架飛機撞向世貿北樓時,他正坐在南樓81層的辦公室里。聽到北樓的一聲巨響,看到瞬間升騰的濃煙,求生 的本能使斯坦和同事們不顧一切地奔向樓下的大廳,但一名聲稱南樓很「安全」的保安人員卻攔住大家,把他們勸回辦公室等待消息。

「我不知道,就是由於這個保安,有多少人被埋在了瓦礫之下。」普萊納斯神情憂傷地說。

不得已,斯坦回到了辦公室,牆上的時針正指向9。辦公桌上的電話鈴非常刺耳,焦躁不安的普萊納斯抓起電話,一邊注視著窗外的天空。只聽一聲巨響,又一架飛機撞向南樓……

「電話是芝加哥的一個同事打來的,他從電視上看到了這一幕,便打電話詢問我的情況。我正准備回答,就看見那架飛機直逼我而來,我沖話筒大聲尖叫:『天啊,一架飛機正朝我壓過來!』」

「飛機速度不快,最後一秒鍾,它稍稍偏了一下,斜著撞向大樓。我不知道駕駛員這么做的意圖是什麼,但這卻使我死裡逃生。機翼的下半部正好撞在我們這一層。這是我一生中聽到的最恐怖、最可怕的聲音,好像是鋼鐵斷裂的巨響。」

「我趕快倒在地上,匍匐爬到桌子底下。房間里的牆開始搖晃、碎片四濺,屋頂開始大塊大塊地往下掉,除了我的桌子所有的桌子都被掀翻了,辦公室里到處都是黑煙,什麼都看不見。只有20英尺外的辦公室大門上,那半截巨大的機翼隱約可見。整個辦公室已經著火了。」

「我驚慌失措地叫起來:天哪,飛機馬上就要爆炸了,我不想死。上帝,救救我吧,我不想死,我的家人還等著我回去。救命啊!」

斯坦聲嘶力竭地喊著,碎片瓦礫已經埋到了他的肩膀,他已經一點力氣也沒有了。突然間,他看到不遠處出現一個自動噴水滅火器,求生的慾望使斯坦使出吃奶的勁往碎石堆外爬呀、爬呀……

「肯定有人聽到了我的呼救聲。我好像看到了上帝的使者,房頂亮起了一個火炬,我奮力朝著那微弱的亮光爬去。我絕望地喊著:『請不要離開我,我不想死。』那人很鎮靜,安慰說他不會離開我,並把我拖出了碎石堆。我的襯衫已經不見了,背心也被劃成了一塊塊的碎片。」

「我緊緊地抱住了他,瘋狂地親著他的面頰:『你真是我的保護神。』」

這位「上帝的使者」就是82層的大樓消防員、57歲的布朗·克拉克。當他聽到斯坦絕望的呼救聲時,整個樓道已經被瓦礫堵死,「救人!」布朗義無反顧地沿著聲音尋去,而他的同事們都拚命往樓上逃。

「布朗和我緊緊地抱在一起,連滾帶爬、跌跌撞撞地往樓下跑。我們碰到許多消防員往樓上沖……我們跑出大樓時,已有100多名消防員、警察、醫療人員在那兒。他們就好像根本不知道自己很危險。整個大樓已經濃煙滾滾,到處都是燃燒的瓦礫。警察叫我們趕快離開……

「突然,轟隆隆一聲巨響,黑煙滾滾,南樓塌了。我們沒命地往遠處跑,越來越多的人被瓦礫碎片淹沒、砸傷。尖叫聲、嘶喊聲……在一片混亂中,我找到了口袋裡僅有的一張名片,對布朗說:『如果我們出不去,我會在天堂里見你的。』」

斯坦和布朗終於安全地逃了出來。斯坦將布朗視為自己的救命恩人,但布朗望著斯坦意味深長地說:「不,斯坦,是你救了我。如果不是為了找你,我可能已經和同事們一起朝樓上逃命。」——據悉,81層以上沒有一個人活著逃出來。(

J. 布朗氣體實質性質用途

布朗氣體的性質有:燃燒時不向周圍放熱,估計為釋放電能而非普通的化學能,能將任何物固體燒至熔化或氣化,而且具有「變溫特性」,其燃燒溫度與被燃物質熔點成正比,目前尚不知其燃燒最高溫度。還有,布朗氣體能消除放射物質的放射性,能釋放真空能等
發生儀器裝置如下:

對於HHO的應用,國外已有很多:如增強發動機動力,供暖,焊接與切割等都具有節能優勢

閱讀全文

與布朗自動滅火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天水軸承零件是什麼 瀏覽:725
工具箱與 瀏覽:462
滾齒機自動上下料裝置 瀏覽:467
西安哪裡買傢具五金件 瀏覽:444
家岡管道閥門批發價格 瀏覽:731
現代中葯分析哪些儀器 瀏覽:886
可以裝卸汽車工作板螺絲的電動工具 瀏覽:617
閥門關閉時擰斷了怎麼擰開 瀏覽:485
熱水器閥門怎麼用視頻教程 瀏覽:882
電動車電壓儀表是個什麼二極體 瀏覽:785
浪琴機械表走的慢怎麼調 瀏覽:443
機械類能考哪些碩士 瀏覽:807
化工裝置管道設計規定 瀏覽:904
中德合資電動工具 瀏覽:718
排氣筒可變閥門怎麼把聲音管最小 瀏覽:290
特種設備停用1年辦理什麼 瀏覽:437
焦爐儀表工工資多少錢一個月 瀏覽:18
煤氣閥門平台必須斜爬梯 瀏覽:698
如何判斷軸承選取是否恰當 瀏覽:659
河南定額消防管道工程中的閥門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