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客房衛生間需要單獨設置火災探測器嗎
客房衛生間不需要單獨設置火災探測器。
《高層民用建築設計規范》里規定,建築高度超過100米的高層建築,除建築面積小於5平方米的廁所、衛生間外,都應該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因此按照規定,高度大於100米,面積大於5平米的衛生間是必須要安裝煙感探測器的。
其實,在實際生活中,安裝煙感探測器的衛生間遠比規定里要求的多。比如大型商場、公共場所、娛樂場所的公共衛生間一般都會安裝煙感探測器。由於許多有煙癮的人多喜歡藏在廁所里抽煙,所以在一些需要嚴格禁煙的場所里的衛生間,也會安裝煙感探測器,比如危險品倉庫、高危化工廠等。還有就是密閉場所里的衛生間,比如高鐵、飛機上衛生間都安裝有靈敏度很高的煙感探測器,因為這些場所一旦發生火災,後果必將極其嚴重,所以必須用此法來禁煙。
當然,一般普通家庭的衛生間是不用安裝煙感探測器的,一方面家庭衛生間一般都有洗浴功能,濕度太高,會損害煙感探測器性能;另一方面,應該不會有人會在自家的衛生間抽煙玩火吧。
Ⅱ 火災自動報警設置位置
1、火災探測器的設置
敞開或封閉樓梯間應單獨劃分探測區域,並每隔2~3層設置一個火災探測器。
前室(包括防煙樓梯間前室、消防電梯前室、消防電梯與防煙樓梯間合用的前室)和走道應分別單獨劃分探測區域,特別是前室與電梯豎井、疏散樓梯間及走道相通,在發生火災時煙氣更容易聚集或流過,是人員疏散和消防撲救的必經之地,故應裝設火災探測器。對於一般電梯前室雖然不是人員疏散必經之地,但該前室與電梯豎井相通,也是在發生火災時煙氣容易聚集或流過,宜單獨劃分探測區域及裝設火災探測器。前室(包括防煙樓梯間前室、消防電梯前室、消防電梯與防煙樓梯間合用的前室)和走道應分別單獨劃分探測區域,特別是前室與電梯豎井、疏散樓梯間及走道相通,在發生火災時煙氣更容易聚集或流過,是人員疏散和消防撲救的必經之地,故應裝設火災探測器。對於一般電梯前室雖然不是人員疏散必經之地,但該前室與電梯豎井相通,也是在發生火災時煙氣容易聚集或流過,宜單獨劃分探測區域及裝設火災探測器。
電纜豎井應單獨劃分探測區域及裝設火災探測器。一則是恐怕豎井形成拔煙火的通道;二則是恐怕發生火災時火勢沿電纜延燃。為防止豎井形成拔煙火的通道及防止發生火災時火勢沿電纜延燃,「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及「民用建築電氣設計規范」分別在建築上和在電線或電纜的選型上提出詳細的具體規定,但考慮具體實施的難度及現狀,對電纜豎井裝設火災探測器是十分必要,並配合豎井的防火分隔要求,每隔2~3層或每層安裝一個。
電梯機房應裝設火災探測器。其一電梯是重要的垂直交通工具;其二電梯機房有發生火災的危險性;其三電梯豎井存在必要的開孔,如層門開孔、通風孔、與電梯機房或滑輪間之間的永久性開孔等;其四在發生火災時,電梯豎井往往成為火勢蔓延的通道,容易威脅電梯機房的設施。為此,對電梯機房設置火災探測器是必要的,並對電梯豎井之頂部宜設置火災探測器。
2、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設置
針對各樓層的前室(包括防煙樓梯間前室、消防電梯前室、消防電梯與防煙樓梯間合用的前室)是發生火災時人員疏散和消防撲救的必經之地,應作為設置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首選部位。此外,對一般電梯前室也應設置手動火災報警按鈕。
在公共活動場所(包括大廳、過廳、餐廳、多功能廳等)及主要通道等處,都是人員很集中,並且是主要疏散通道。故應在這些公共活動場所的主要出入口設置手動火災報警按鈕;其次在主要通道內按「從一個防火分區內的任何位置到最鄰近的一個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距離不應大於30米」設置手動火災報警按鈕。
3、火災應急廣播揚聲器的設置
走道、大廳、餐廳等公共場所都是人員很集中,並且是主要疏散通道。故應在這些公共場所按「從一個防火分區內的任何部位到最近的一個揚聲器的距離不大於25米」及「走道內最後一個揚聲器至走道末端的距離不應大於12.5米」設置火災應急廣播揚聲器;其次在公共衛生間的場所也應設置火災應急廣播揚聲器。
Ⅲ 哪些地方要設計電氣火災報警系統
按《建築設計防火規范》第11.2.7條之規定,下列場所宜設置剩餘電流動作電氣火災監控系統:
1 按一級負荷供電且建築高度大於50.0m 的乙、丙類廠房和丙類倉庫;
2 按二級負荷供電且室外消防用水量大於30L/s 的廠房(倉庫);
3 按二級負荷供電的劇院、電影院、商店、展覽館、廣播電視樓、電信樓、財貿金融樓和室外
消防用水量大於25L/s 的其他公共建築;
4 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重點磚木或木結構的古建築;
5 按一、二級負荷供電的消防用電設備。
Ⅳ 哪些場所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1)下列建築或場所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1)任一層建築面積大於1500m2或總建築面積大於3000m2的製鞋、制衣、玩具、電子等類似用途的廠房。
2)每座佔地面積大於1000m2的棉、毛、絲、麻、化纖及其製品的倉庫,佔地面積大於500m2或總建築面積大於1000m2的卷煙倉庫。
3)任一層建築面積大於1500m2或總建築面積大於3000m2的商店、展覽、財貿金融、客運和貨運等類似用途的建築,總建築面積大於500m2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
4)圖書或文物的珍藏庫,每座藏書超過50萬冊的圖書館,重要的檔案館。
5)地市級及以上廣播電視建築、郵政建築、電信建築,城市或區域性電力、交通和防災等指揮調度建築。
6)特等、甲等劇場,座位數超過1500個的其他等級的劇場或電影院,座位數超過2000個的會堂或禮堂,座位數超過3000個的體育館。
7)大、中型幼兒園的兒童用房等場所,老年人建築,任一層建築面積大於1500m2或總建築面積大於3000m2的療養院的病房樓、旅館建築和其他兒童活動場所,不少於200床位的醫院門診樓、病房樓和手術部等。
8)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
9)凈高大於2.6m且可燃物較多的技術夾層,凈高大於0.8m且有可燃物的悶頂或吊頂內。
10)電子信息系統的主機房及其控制室、記錄介質庫,特殊貴重或火災危險性大的機器、儀表、儀器設備室、貴重物品庫房。
11)二類高層公共建築內建築面積大於50m2的可燃物品庫房和建築面積大於500m2的營業廳。
12)其他一類高層公共建築。
13)設置機械排煙、防煙系統、雨淋或預作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固定消防水炮滅火系統、氣體滅火系統等需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聯鎖動作的場所或部位。
(2)建築高度大於100m的住宅建築,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建築高度大於54m但不大於100m的住宅建築,其公共部位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套內宜設置火災探測器。
建築高度不大於54m的高層住宅建築,其公共部位宜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當設置需聯動控制的消防設施時,公共部位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高層住宅建築的公共冷門尖設置具有語音功能的火災聲警報裝置或應急廣播。
建築內可能散發可燃氣體、可燃蒸氣的場所應設置可燃氣體報警裝置。
Ⅳ 電信建築內小於多少平方米的衛生間,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裝置
這個問題有錯誤,應該是大於多少平方的建築,才需要設置的。
建築物的下列部位應設火災自動報警裝置:
一、大中型電子計算機房,特殊貴重的機器、儀表、儀器設備室、貴重物品庫房,每座佔地面積超過1000m2的棉、毛、絲、麻、化纖及其織物庫房,設有鹵代烷、二氧化碳等固定滅火裝置的其他房間,廣播、電信樓的重要機房,火災危險性大的重要實驗室;
二、圖書、文物珍藏庫、每座藏書超過100萬冊的書庫,重要的檔案、資料庫,佔地面積超過500m2或總建築面積超過1000m2的卷煙庫房;
三、超過3000個座位的體育館觀眾廳,有可燃物的吊頂內及其電信設備室,每層建築面積超過3000m2的百貨樓、展覽樓和高級旅館等。
註:設有火災自動報警裝置的建築,應在適當部位增設手動報警裝置。
第10.3.1A條建築面積大於500m2的地下商店應設火災自動報警裝置
Ⅵ 消防工程師:哪些場所需要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根據《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規定,下列建築或場所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1、任一層建築面積大於1500㎡或總建築面積大於3000㎡的製鞋、制衣、玩具、電子等類似用途的廠房。
2、每座佔地面積大於1000㎡的棉、毛、絲、麻、化纖及其製品的倉庫,佔地面積大於500㎡或總建築面積大於1000㎡的卷煙倉庫。
3、任一層建築面積大於1500㎡或總建築面積大於3000㎡的商店、展覽、財貿金融、客運和貨運等類似用途的建築,總建築面積大於500㎡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 4.圖書或文物的珍藏庫,每座藏書超過50萬冊的圖書館,重要的檔案館。
4、地市級及以上廣播電視建築、郵政建築、電信建築,城市或區域性電力、交通和防災等指揮調度建築。
5、特等、甲等劇場,座位數超過1500個的其他等級的劇場或電影院,座位數超過2000個的會堂或禮堂,座位數超過3000個的體育館。
6、大、中型幼兒園的兒童用房等場所,老年人建築,任一層建築面積大於1500㎡或總建築面積大於3000㎡的療養院的病房樓、旅館建築和其他兒童活動場所,不少於200床位的醫院門診樓、病房樓和手術部等。
7、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
8、凈高大於2.6m且可燃物較多的技術夾層,凈高大於0.8m且有可燃物的悶頂或吊頂內。
9、電子信息系統的主機房及其控制室、記錄介質庫,特殊貴重或火災危險性大的機器、儀表、儀器設備室、貴重物品庫房。
10、二類高層公共建築內建築面積大於50㎡的可燃物品庫房和建築面積大於500㎡的營業廳。
11、其他一類高層公共建築。
12、設置機械排煙、防煙系統,雨淋或預作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固定消防水炮滅火系統、氣體滅火系統等需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聯鎖動作的場所或部位。 14.建築高度大於100m的住宅建築,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13、建築高度大於54m但不大於100m的住宅建築,其公共部位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套內宜設置火災探測器。
14、建築高度不大於54m的高層住宅建築,其公共部位宜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當設置需聯動控制的消防設施時,公共部位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15、高層住宅建築的公共部位應設置具有語音功能的火災聲警報裝置或應急廣播。 建築內可能散發可燃氣體、可燃蒸氣的場所應設置可燃氣體報警裝置。
(6)衛生間設計火災自動報警裝置擴展閱讀
一、家庭逃生十法
1、要了解和熟悉環境。當你走進商場、賓館、酒樓、歌舞廳等公共場所時,要留心太平門、安全出口、滅火器的位置,以便在發生意外時及時疏散和滅火。
2、、要迅速撤離。一旦聽到火災警報或意識到自己被火圍困時,要立即想法撤離逃生。
3、要從通道疏散。如疏散樓梯、消防電梯、室外疏散樓梯等。也可考慮利用窗戶、陽台、屋頂、避雷線、落水管等脫險。
4、是利用標志引導脫險。在公共場所的牆上、頂棚上、門上、轉彎處都設置「太平門」、「緊急出口」、「安全通道」、「火警電話」和逃生方向箭頭等標志,被困人員按標志指示方向順序逃生,可解「燃眉之急」。
5、要利用繩索滑行。用結實的繩子或將窗簾、床單被褥等撕成條,擰成繩,用水沾濕後將其拴在牢固的暖氣管道、窗框、床架上,被困人員逐個順繩索滑到下一樓層或地面。
6、要保護呼吸系統。逃生時可用毛巾或餐巾布、口罩、衣服等將口鼻捂嚴,否則會有中毒和被熱空氣灼傷呼吸系統軟組織窒息致死的危險。
7、要藉助器材。通常使用的有緩降器、救生袋、網、氣墊、軟梯、滑竿、滑台、導向繩、救生舷梯等。
8、、為低層跳離,適用於二層樓。跳前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枕頭、床墊、大衣等柔軟的物品,以便「軟著陸」,然後用手扒住窗戶,身體下垂,自然下滑,以縮短跳落高度,快速從火災逃生。
9、為暫時避難。火災很大,在無路逃生的情況下,可利用衛生間等暫時避難。避難時要用水噴淋迎火門窗,把房間內一切可燃物淋濕,延長時間。在暫時避難期間,要主動與外界聯系,以便盡早獲救。
10、要提倡利人利己。遇到不顧他人死活的行為和前擁後擠現象,要堅決制止。只有有序地迅速疏散逃生,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傷亡。
二、常見火災預防
為了有效的預防公共場所發生火災事故,除對人們加強防火常識教育外,還必須採取以下安全措施:
1、公共場合防火措施
(1)在公共場所使用電熱設備時,要遠離可燃物。如使用的紅外線取暖器等,因它表面的溫度很高,若靠近易燃物質,很容易引起火災。
(2)使用的照明燈具要與可燃物質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否則,照明燈具若緊貼在木板或其它可燃物上其危險性也時很大的。因為燈泡的表面溫度很高。
(3)人們使用電熨斗熨燙服裝,或使用電吹風修整發型時,用完後,應及時將電源切斷,並放置在不燃的基座上,燈余熱散盡後,再收存起來。不要用完後,立即裝入紙箱內,那樣其餘熱會引著其它可燃物品,而發生火災。
(4)在公共場所人們維修電器設備使用的電烙鐵,用完後,也應先拔掉電源插頭,然後放在不燃的基座上或放在水泥地上,千萬不要放在地板上和書桌上,以防溫度過高而引起地板和書桌等可燃物起火。
(5)住在賓館和飯店內的客人,盡可能不要使用點熱杯和電褥子等電熱用具。如確因身體所需,可先請 示服務人員,經同意後,方能使用,並注意看管。電褥子的連續使用時間一般不超過 4個小時。
(6)在收聽收看完收音機、電視機節目後,要及時關閉電源,當人們離開房間時,要將電源插頭拔掉。
(7)在參加公共場所活動時,盡可能不要吸煙。假若要是吸煙的話,煙頭或火柴桿一定不要隨便亂扔。要放在煙灰缸或痰盂內。否則扔掉的煙頭或火柴桿因風吹、腳踢等弄到床下,櫃台里,遇可燃物質,就會引起火災。
(8)住在賓館、飯店的客人,一定要吸取哈爾濱天鵝飯店的火災教訓,不要躺在床上吸煙,特別是酒後卧床吸煙。以防入睡後煙頭掉在被褥上引起火災。年紀大的老人和病人卧床吸煙時,應友有人照看。
(9)劇場、俱樂部因劇目需要演員吸煙時,要有專門人管理,以防將煙頭扔到幕布或布景上引起火災。
(10)當參加公共場所活動時,要禁止易燃易爆物品帶入。因為易燃易爆物品,一旦遇到明火,即可起火爆炸。如劇場、俱樂部演出時,使用的發令槍紙、鞭炮、煙火等易燃易爆物品,應有專人監護,並遠離可燃物 。
2、電氣火災預防
(1)新安裝的線路設備裝好後要經過檢驗合格,才可通電,臨時線路要嚴格控制,專人負責管理,用後拆除。
(2)採用合格的線路、插座等器材和用電設備。
(3)線路和設備要由專業電工安裝,一定要符合有關安全規定。
3、生活火災預防
(1)不亂扔煙頭。
(2)不躺在床上吸煙。
(3)不在蚊帳內點蠟燭看書。
(4)不焚燒雜物。
(5)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6)不使用電爐、熱的快、電熱杯、電飯鍋等電熱設備。
(7)不擅自使用煤爐、煤油爐、液化器灶具、酒精爐等可能引發火災的器具。如個別同學在實驗室順手帶回實驗用酒精,藏匿在床鋪下,這些易燃液體,燃點低,極易發生火災,如有滴漏,一個煙頭就可引起火或爆炸。
(8)要人走燈關。嗅到電線膠皮糊味,要及時報告,採取措施。
(9)台燈不要靠近枕頭和被褥。
Ⅶ 哪些場所需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根據《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規定,下列建築或場所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任一層建築面積大於1500㎡或總建築面積大於3000㎡的製鞋、制衣、玩具、電子等類似用途的廠房;
每座佔地面積大於1000㎡的棉、毛、絲、麻、化纖及其製品的倉庫,佔地面積大於500㎡或總建築面積大於1000㎡的卷煙倉庫;
任一層建築面積大於1500㎡或總建築面積大於3000㎡的商店、展覽、財貿金融、客運和貨運等類似用途的建築,總建築面積大於500㎡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 4.圖書或文物的珍藏庫,每座藏書超過50萬冊的圖書館,重要的檔案館;
地市級及以上廣播電視建築、郵政建築、電信建築,城市或區域性電力、交通和防災等指揮調度建築;
特等、甲等劇場,座位數超過1500個的其他等級的劇場或電影院,座位數超過2000個的會堂或禮堂,座位數超過3000個的體育館;
大、中型幼兒園的兒童用房等場所,老年人建築,任一層建築面積大於1500㎡或總建築面積大於3000㎡的療養院的病房樓、旅館建築和其他兒童活動場所,不少於200床位的醫院門診樓、病房樓和手術部等;
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
凈高大於2.6m且可燃物較多的技術夾層,凈高大於0.8m且有可燃物的悶頂或吊頂內;
電子信息系統的主機房及其控制室、記錄介質庫,特殊貴重或火災危險性大的機器、儀表、儀器設備室、貴重物品庫房;
二類高層公共建築內建築面積大於50㎡的可燃物品庫房和建築面積大於500㎡的營業廳;
其他一類高層公共建築;
設置機械排煙、防煙系統,雨淋或預作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固定消防水炮滅火系統、氣體滅火系統等需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聯鎖動作的場所或部位。 14.建築高度大於100m的住宅建築,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建築高度大於54m但不大於100m的住宅建築,其公共部位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套內宜設置火災探測器。建築高度不大於54m的高層住宅建築,其公共部位宜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當設置需聯動控制的消防設施時,公共部位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高層住宅建築的公共部位應設置具有語音功能的火災聲警報裝置或應急廣播。 建築內可能散發可燃氣體、可燃蒸氣的場所應設置可燃氣體報警裝置。
Ⅷ 火災自動報警的設置條件
下列場所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一、大中型電子計算機房及其控制室、記錄介質庫,特殊貴重或火災危險性大的機器、儀表、儀器設備室、貴重物品庫房,設有氣體滅火系統的房間;
二、每座佔地面積大於1000m2的棉、毛、絲、麻、化纖及其織物的庫房,佔地面積超過500m2或總建築面積超過1000m2的卷煙庫房;
三、任一層建築面積大於1500m2或總建築面積大於3000m2的製鞋、制衣、玩具等廠房;
四、任一層建築面積大於3000m2或總建築面積大於6000m2的商店、展覽建築、財貿金融建築、客運和貨運建築等;
五、圖書、文物珍藏庫,每座藏書超過100萬冊的圖書館,重要的檔案館;
六、地市級及以上廣播電視建築、郵政樓、電信樓,城市或區域性電力、交通和防災救災指揮調度等建築;
七、特等、甲等劇院或座位數超過1500個的其它等級的劇院、電影院,座位數超過2000個的會堂或禮堂,座位數超過3000個的體育館;
八、老年人建築、任一樓層建築面積大於1500m2或總建築面積大於3000m2 的旅館建築、療養院的病房樓、兒童活動場所和大於等於200床位的醫院的門診樓、病房樓、手術部等;
九、建築面積大於500m2的地下、半地下商店;
十、設置在地下、半地下或建築的地上四層及四層以上的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
十一、凈高大於2.6m且可燃物較多的技術夾層,凈高大於0.8m且有可燃物的悶頂或吊頂內。
具體的參照《建築設計防火規范》第十一章,十二章內容,和《高層建築設計防火規范》第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