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脂肪測量儀的原理
脂肪測量儀利用脂肪不導電原理,通過流經雙手雙腳的微弱電流來測量身體電阻,從而測定身體脂肪率。
人的身體含水量約為70%,這些水份絕大部分存在於血液、瘦肉及內臟中,而脂肪中含水量極低。體內水份由於溶解有各種成分而呈現低電阻,脂肪卻呈現高電阻,因而人體中脂肪和水的比例影響到人體的電阻,如果考慮脂肪和水份的合成電阻,則脂肪多的人體電阻值就高。
而肌肉和水分等身體成分則容易導電,所以體脂檢測儀可以通過測量人體生物電阻抗來計算體內脂肪、水分以及其他組織成分的比率。
脂肪測量儀表面有ITO導電膜,無損傷微弱生物電在體內循環,通過BIA測量。先將微弱的電流通過人體,再根據電流阻抗的情形來判斷體脂肪率。所流過人體的電流非常微弱(50KHz,500uA),因此沒有刺激的感覺,對人體是非常安全的。
(1)檢測脂肪的裝置擴展閱讀:
脂肪測量儀的功能
1、智能化處理過程;
2、告訴與否的標准;
3、協助在潛移默化中不容易發胖的體質;
4、衡量施政報告水平。
使用注意事項
不要在以下特殊情況下進行測量使用,否則測量結果可能會不準確:
1、 激烈運動之後。
2、桑拿或者沐浴之後。
3、過度飲酒之後。
4、攝取大量水分和飯後1-2小時。
5、孕婦禁用。
6、佩戴或植入醫療電子設備(如起搏器)的人群也須避免使用此類設備。
❷ 如何用最簡單的方法測定動物脂肪
1. 雙能X射線吸收法
DXA體內測定脂肪的是在利用骨密度測定儀測量骨密度的基礎上,擴展和延伸用於測脂肪含量及分布。改裝置由一種超穩定X射線發生器發射一束寬波長的射線束,通過X線束濾過式脈沖技術可獲得兩種能量的X線,即高能和低能兩束不同能量的弱X線,X線穿過受檢部位後,被與X線管球同步移動的高及低能探測器所接受,將信號傳送到計算機進行數據處理,就可以計算出身體脂肪組織、非脂肪組織和骨礦物質含量、骨礦密度等參數,掃描的時間大約為6分鍾。這種方法曾經被廣泛應用於實驗小動物的身體成分分析。但是,該方法測量的精準度會根據儀器及使用軟體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2. CT 和 MRI
CT和MRI可以在組織及器官水平上對身體成分進行分析。兩種測量方法可以獲得特定的脂肪墊或器官的圖像,從而可以對脂肪量及構成筋肉的組織量進行進一步的分析。 CT 法已經有文獻表明用於大鼠和小鼠的身體成分測量,利用MRI法對身體成分進行分析的情況也有所增加。盡管CT和 MRI 都已經成功用於對身體成分進行分析,並可獲得身體脂肪分布的信息,但是測量和分析的時間都很長,並且需要由對儀器非常熟悉的人員操作完成。
對於以上提到的三種測量方法(DXA, CT, and MRI )來說,一個共同的缺點是三種方法都需要對動物進行麻醉或鎮靜。實驗動物必須在掃描過程中保持絕對不動的狀態。而眾所周知,麻醉或鎮靜將會帶來動物攝食量減少,體溫降低等副作用,並且有死亡的風險。
3. TOBEC
TOBEC同樣是通過間接的方法測的脂肪含量。原理是脂肪組織基本上不導電,而「非脂肪組織」成分內的水和電介質則成為良導電物質,通過測定電導率間接測得筋肉含量,然後通過計算得到脂肪量。TOBEC方法的優勢在於廉價,儀器易攜帶,精確度高,操作簡便,但是這種方法測得的數值不夠准確,筋肉量的極微小的誤差會導致脂肪量很大的誤差,而且無法對身體成分的變化進行追蹤研究。同位素稀釋和TOBEC的測量方法,不需要對實驗動物進行鎮靜或麻醉。
同位素稀釋通過對全身總水量的計算而確定不含脂肪組織的量,從而間接獲得脂肪量。這一方法的關鍵是假設大約73%的非脂肪組織都是水。
4. QMR
定量磁共振法(QMR)的出現則可以解決以上提到的所有問題。該方法通過測定生物體內各種物質不同的分子結構、不同的1H含量從而得到不同的T1和T2特性,可以快速地對不需麻醉的活體動物進行精確地身體成分測量。如QMR系統 EchoMRI™ 動物身體成分分析儀(Echo Medical Systems, Houston, TX) 有多種型號,可完成小至果蠅,大到人體的動物身體成分的精確測量,能進行體脂肪、瘦肉組織、游離水和全身含水量等眾多參數的分析,。目前儀器在全球的用戶已超過300家,發表文章200餘篇,是公認的對實驗動物進行身體成分分析的最佳方法。
❸ 體脂檢測儀的工作原理究竟是怎樣的
體脂檢測儀的原理是測電阻抗,是一種間接測定身體脂肪的方法。身體脂肪指數,包括身體脂肪的總量以及脂肪的分布,其中脂肪分布部位是更加重要的。
❹ 體重計是如何測定體內脂肪含量的
脂肪在人體內所佔的比率稱為人體脂肪率。測量脂肪率的方法一般有,用專門器具夾住皮膚、測量皮下脂肪厚度的皮下脂肪厚度法;在水中測量體重後根據比重推定脂肪量的水中體重法等。但這些方法由於一來費時,二來操作者可能產生失誤,三來只有在專門機構才可進行測量等原因,測量脂肪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近年,出現了一種在家裡就可以簡單地測量脂肪率的工具,這就是帶有脂肪測量裝置的體重計,只要站上去,在測量體重的同時,它還會告訴你脂肪適中還是超標了。體重計是如何測量體內脂肪含量的呢?成功研製這種體重計的日本體重科學研究所的佐藤等先生介紹了其中的原理。「體內的脂肪幾乎是不導電的,而大量包含在肌肉中的水分卻具有導電性質。對電流的阻抗稱為電阻,通過測定體內的電阻值,可以推算出脂肪及其他肌體組織的分布比例。利用這一原理,在測量體重時,從腳掌接入微弱的電流,測定體內的電阻值,然後將計算出的數值與目前被作為標准算式的水中體重法的數據進行對比,就得出體內的脂肪率了。」具體來講,就是通過測量肌肉、骨豁、內臟等脂肪以外的體內組織的電阻,計算出它們的重量,然後用體重減去這部分重量,就是脂肪的重量,脂肪量除以體重再乘100,就是你的脂肪率了。可是,飯後或是飲用大量的水後,人的體重會增加,體內的水分也會增加;相反,大量出汗或是拉肚子時,體內的水分就會減少。這樣即使在同一天內,人體內的水分也會有多有少,分量不一。採用電阻法來測定時,其電阻值不也會前後不一致嗎?對此佐藤先生解釋說:「體內水分增加時電阻就會減小,水分減少時電阻就會增大,此外,電阻還會隨體溫變化而變化,體溫高時電阻小,體溫低時電阻大。由於人是不可能經常保持同一狀態的,所以,即使使用同樣的機器測定,也會產生若干誤差,這應該是可以理解的。」綜其所述,用體重計來測量脂肪率時,應盡量使用同一台機器,盡量在相同時刻、相同條件下進行測量。
❺ 怎麼檢查身上的脂肪含量
人們發明了一種小型的手提儀器,人們輸入體重、身高和年齡,然後把手指放在一個感應器上,這樣就可以測出你的上半身的脂肪含量。當然也不是很精確。它的准確度很容易變化,比如會受到身體中的水的含量的影響。這又和飲水習慣有關。為了獲得相對比較精確的數值,人們可以在每天的同一時刻測這個數值。
另外一種測身體里的脂肪含量的方法是卡立波測量法(Calipometrie),人們使用一個所謂的「脂肪鉗」的裝置,即所謂的「卡立波鉗」。這個測的是身體某些部位的皮膚的厚度。為了獲得相對比較精確的數值,人們需要盡可能多地在同一個位置測這個數值。現在很多的健康工作室和診所都使用這種鉗子。
很貴但是非常精確的一種方式是紅外測量的方式。把一個紅外儀器放在胳膊上,就可以很精確地測量出身體各部分的脂肪含量。男人們的脂肪含量通常要少得多。那些什麼年齡的人有多少脂肪含量才合適的表格,在網際網路上到處都能看見。
用你的體重(公斤)來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評價的標准:女性在20~25、男性在19~24為正常,超過30即為肥胖。例如,一個體重60公斤、身高160厘米的女人,她的體質指數是:
60 ∶ (1.6·1.6) = 23.4
上網去找這樣的網站。搜索BMI就可以找到一些小的表格,只要填上你的體重和身高就可以計算出你的BMI。
應該出來什麼樣的結果呢?什麼樣的結果才算好,才可以認為自己苗條?所有小於25大於19的都OK。在19以下的太瘦了(居然還真有)。按世界衛生組織的界定,19以下就太輕了,17以下人就是厭食症了,13以下人就生命垂危了。有很多的世界名模,她們超過1.8米的身材只有50公斤重,差不多BMI是15.4。
不僅在BMI的下面區域讓人不舒服,在BMI的上面區域也同樣不舒服。尤其是使用體重標准。從25到30就可以算過重了,超過30就是肥胖。按照更寬限的標準直到30都可以算OK,但是超過30就無論如何太胖了。肥胖是一種脂肪在體內大量堆積的現象。這聽起來不太好,但是比痴肥要好得多。
BMI在今天是用得最多的一種指數,來衡量體重是否還在正常的區域之內。隨著年齡的增加BMI也會逐漸增加。20歲的時候BMI大概在19到24之間,40歲的時候在21到26之間是最理想的。年齡有時候也是個小小的優勢。
❻ 常用的測量儀器
測量儀器是用來測量物理量的裝置。在物理科學、質量保證和工程中,測量是獲取和比較現實世界中物體和事件的物理量的行為。已建立的標准對象和事件被當做單位,在測量過程中給出與研究項目和參考測量單位相關的數字。所有測量儀器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儀器誤差和測量不確定度的影響。
科學家、工程師和其他人使用各種儀器進行測量。這些儀器可以是簡單的物體,如尺子和秒錶,也可以是電子顯微鏡和粒子加速器。虛擬儀器廣泛應用於現代測量儀器的發展。正在討論詞條「環境影響評價」正在探討中
條熱評討論正在進行中…
測量儀器
雷勛詠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物理學博士
最近更新於2019.12.13 18:41 ,查看全部1個編審記錄
尼摩船長和阿龍納斯教授正在注視海底二萬里的測量儀器。
測量儀器是用來測量物理量的裝置。在物理科學、質量保證和工程中,測量是獲取和比較現實世界中物體和事件的物理量的行為。已建立的標准對象和事件被當做單位,在測量過程中給出與研究項目和參考測量單位相關的數字。所有測量儀器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儀器誤差和測量不確定度的影響。
科學家、工程師和其他人使用各種儀器進行測量。這些儀器可以是簡單的物體,如尺子和秒錶,也可以是電子顯微鏡和粒子加速器。虛擬儀器廣泛應用於現代測量儀器的發展。
定義
為了取得目標物某些屬性值
基本內容
精度、誤差、測量標准器材
早期發展
海面上准確測量出天體的位置
時間
手錶,一種計時裝置。
過去,常常使用日冕作為測量時間的工具。今天,鍾表成為了平時測量時間的工具。原子鍾用於高精度測量時間。秒錶也用於在一些運動中計時。
能量
能量由能量計測量。能量計的例子包括:
電表
電表以千瓦小時為單位直接測量能量。
氣量表
氣量計通過記錄使用的氣體量間接測量能量。然後這個數值可以通過乘以氣體的發熱量轉換成對能量的測量。
功率(能量通量)
交換能量的物理系統可以用每個時間間隔交換的能量來描述,也稱為功率或能量通量。
(參見下面的任何功率測量裝置)
做功
做功描述了在一個過程的持續時間內的能量總和(能量的時間積分)。它的量綱與角動量的量綱相同。
光電管提供電壓測量,能用來計算光的量子化做功(普朗克常數)。
力學
力學包括經典力學和連續介質力學中的基本量;但盡量排除與溫度相關的問題或物理量。
長度(距離)
長度、距離或測距儀
面積
面積測量儀
體積
量杯,測量體積的常用儀器。
浮重(固體)
溢流槽(固體)
量杯(粒狀固體、液體)
流量測量裝置(液體)
量筒(液體)
移液管(液體)
測氣管,集氣槽(氣體)
如果固體的質量密度已知,稱重可以計算體積。
質量流量或體積流量測量
氣量計
質量流量計
計量泵
水表
速度(長度通量)
航速表
雷達槍,一種多普勒雷達裝置,利用多普勒效應間接測量速度。
激光雷達測速槍
速度計
轉速表(轉速)
視距儀
氣壓測量器
加速
加速計
質量
天平:通過平衡力來測量力場中質量的儀器。
天平
自動檢重機
導熱析氣計
稱重秤
慣性天平
質譜儀測量的是質荷比,而不是質量。
線動量
沖擊擺
力(線性動量通量)
測力計
在加速參考系中測量絕對壓力:地球重力場中水銀(Hg)氣壓計的原理。
彈簧秤
應變儀
扭秤
摩擦計
壓力(線性動量的通量密度)
風速計(用於確定風速)
用以測量大氣壓力的氣壓計。
壓力計見壓力測量和壓力感測器
皮託管(用於確定速度)
工業用和便攜性的輪胎氣壓表
角
圓周羅盤
照準儀
測角儀
量角器
量角儀
象限儀
反射儀器
八分儀
反光圈
六分儀
經緯儀
角速度或單位時間內旋轉的角度
頻閃儀
轉速計
扭矩
測力計
普龍尼制動器
扭矩扳手
三維空間中的方向
另請參見下面關於導航的部分。
水平
定鏡水準儀
激光水平儀
水平儀
方向
陀螺儀
能量由機械量、機械功傳遞
沖擊擺,間接通過計算和/或測量來得到能量
電力、電子和電氣工程
與電荷相關的考慮主導了電力和電子。電荷通過電場相互作用。如果電荷不動,這種場叫做電場。如果電荷移動,從而產生電流,特別是在電中性導體中,這種場稱為磁場。電可以被賦予一個物理量——電勢。電有一種類物質的性質,電荷。基本電動力學中的能量(或功率)是通過將電勢乘以在該電勢下發現的電荷量(或電流)來計算:電勢乘以電荷(或電流)。
檢測凈電荷的儀器,驗電器。
電荷
靜電計經常被用來確認由接觸產生的靜電摩擦起電序列現象。
庫侖用扭稱建立電荷和力之間關系,見上文。
電流(電荷的流動)
安培計
鉗型電流表
檢流計
達松瓦爾檢流計
電壓 (電勢差)
示波器允許量化與時間變化的電壓
伏特計
電阻, 電導 (和 電導率)
歐姆計
時域反射計通過電信號的運行時間測量來表徵和定位金屬電纜中的故障。
惠斯通電橋
電容
電容計
電感
電感表
電能或電能攜帶的能量
電能表
電表
電力負載的功率(能量的流動)
瓦特計
電場 (電勢的負梯度,單位長度的電壓)
場強計
磁場
指南針
霍爾效應感測器
磁力計
質子磁力儀
超導量子干涉儀(superconcting quantum interference device)
組合儀器
萬用表,至少結合電流表、電壓表和歐姆表的功能。
電感電容電阻測量計,結合了歐姆表、電容表和電感表的功能。由於電橋電路的測量方法,也稱為元件電橋。
❼ 脂肪檢測的原理是什麼實驗操作流程
脂肪檢測方法可用索式提取法:
一、索式提取法(經典方法)
1、原理:
樣品經前處理後,放入圓筒濾紙內,將濾紙筒置於索式提取管中,利用乙醚或石油醚在水浴中加熱迴流,使樣品中的脂肪進入溶劑中,回收溶劑後所得到的殘留物,即為脂肪(粗脂肪)
採用這種方法測出遊離態脂,此外還含有磷脂、色素、蠟狀物、揮發油、糖脂等物質,所以用索氏提取法測得的脂肪為粗脂肪。
2、 適用范圍與特點
索氏提取法適用於脂類含量較高,結合態的脂類含量較少,能烘乾磨細,不宜吸濕結塊的樣品的測定。此法只能測定游離態脂肪,而結合態脂肪無法測出,要想測出結合態脂肪需在一定條件下水解後變成為游離態的脂肪方能測出。
另外此法是經典方法,對大多數樣品結果比較可靠,但需要周期長,溶劑量大。
二、實驗操作流程
1、濾紙筒的制備
將濾紙剪成長方形8×375px ,捲成圓筒,直徑為150px,將圓筒底部封好,最好放一些脫脂棉,避免向外漏樣。
2、稱取樣品,將樣品烘乾磨細,稱取一定量與紙筒封好上口,最好用測定水的樣品。
3、索式抽提器的准備
索氏抽提器由三部分組成,迴流冷凝管、提取管、提脂瓶組成。提脂瓶在使用前需烘乾並稱至恆重。其它要乾燥。
4、抽提
將裝好樣的紙筒放入抽提管 , 倒入乙醚,乙醚的量從提取管加入,加入的量為提取瓶體積的2/3 接上冷凝裝置,在恆溫水浴中抽提,水浴溫度大約為55℃左右,可用濾紙檢驗,理論值抽提6-8小時,實際值3-4小時,但也根據樣品性質來決定。
5、回收乙醚
當乙醚在提取管內即將虹吸時立即取下提取管,將其下口放到乙醚回收瓶內,使之傾斜,然後將提取瓶放到100-150℃烘箱烘至恆重。
6、計算
脂肪%= (W2-W1)/W x 100
W2——瓶和樣品重(g)W1——瓶子重量(g) W——樣品重量(g)
或:脂肪%=(抽提後濾紙與樣品重量—抽提前濾紙重量)/樣品重量 × 100
濾紙筒應事先放入燒杯與100-105℃烘箱烘至恆重。
(7)檢測脂肪的裝置擴展閱讀:
索式提取法注意事項
(1)樣品應乾燥後研細,裝樣品的濾紙筒一定要緊密,不能往外漏樣品,否則重做。
(2)放入濾紙筒的高度不能超過迴流彎管,否則乙醚不易穿透樣品,使脂肪不能全部提出,造成誤差。
(3) 碰到含多糖及糊精的樣品要先以冷水處理,等其乾燥後連同濾紙一起放入提取器內。
(4) 提取時水浴溫度不能過高,一般使乙醚剛開始沸騰即可(約45℃左右),迴流速度以8-12次/時為宜。
(5) 所用乙醚必需是無水乙醚,如含有水分則可能將樣品中的糖以及無機物抽出,造成誤差。
(6) 若用干樣品測定脂肪,可按下式計算原來樣品脂肪的含量
脂肪(%)= (W1-W2)(100-A) / W
A— 100克樣品中水分的含量(g)
(7) 冷凝管上端最好連接一個氯化鈣乾燥管,這樣不僅可以防止空氣中水分進入,而且還可以避免乙醚揮發在空氣中。這樣可防止實驗室微小環境空氣的污染,如無此裝置,塞一團干脫脂棉球亦可。
(8)如果沒有無水乙醚可以自己制備,制備方法如下:在100ml乙醚中,加入無水石膏50克,振搖數次,靜止10小時以上,蒸餾,收集35℃以下的蒸餾液,即可應用。
(9)將提取瓶放在烘箱內乾燥時,瓶口向一側傾斜45度防止揮發物乙醚易與空氣形成對流,這樣乾燥迅速。
(10)如果沒有乙醚或無水乙醇時,可以用石油醚提取,石油醚沸點30-60℃為好。
(11)使用揮發乙醚或石油醚時,切忌直接用火源加熱,應用電熱套、電水浴、電燈泡等。
(12) 這里恆重的概念有區別,它表示最初達到的最低重量,即溶劑和水分完全揮發時的恆重,此後若在繼續加熱,則因油脂氧化等原因會導致重量增加。
(13) 在乾燥器中的冷卻時間一般要一致。
❽ 食物中的熱量和脂肪含量是用什麼儀器測定出來的
熱量測定儀
現在食品中的熱量是沒有國標方法的,只是在一些標准中有一些換算的方法,最近整理出來以供大家參考.時間倉促,能力有限,不妥之處請大家指正.希望大家發表不同意見.
先看看這篇文章.
食品中營養標簽成分檢測技術比較與方法建立研究
承擔單位: 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
專題負責人: 李 東 唐華澄
1、課題實施以來所取得的重大進展和成就
1) 我國現有國家標准對營養標簽的適應性研究
課題選擇了帶有營養標簽標示的進口食品18種(其中糧谷類食品8種、肉制食品5種和乳製品5種),採用我國現有國家標准檢測方法進行實證研究,將各種產品的檢測結果以營養標簽的規則進行格式標示,完成現有國家標准檢測方法對營養標簽的適應性研究報告(見附件1糧谷、肉製品與乳製品類食品的檢驗研究報告)。
2) 我國國家標准檢測方法的調查比較研究
課題完成了食品營養成分蛋白質、水分、灰分、脂肪(粗脂肪、總脂肪、脂肪酸、飽和脂肪和不飽和脂肪)、膳食纖維(不溶性、可溶性)、熱量、膽固醇、碳水化合物、維生素(A、C)、礦物質(K、Na、Fe、Ca)檢測方法的調查比較研究報告(見附件2-1、2-2、2-3國家標准檢測方法的比較、2-4國家標准檢測方法與國際通用營養標簽法定檢測方法的比較)。
3) 我國國家標准檢測方法與國際通用檢測方法的實驗研究
課題通過對我國國家標准之間、國家標准與國際通用檢測方法之間的比較研究,採用實驗研究方法對三大類食品中6種基本營養成分的檢測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1) 蛋白質:
總體而言,國標中蛋白質(粗蛋白)的測定方法和FDA規定的用於營養標簽的法定蛋白質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能完全滿足營養標簽標示的需要。凱氏定氮法仍是目前食品中粗蛋白測定的最可靠方法。
2) 脂肪:
有關粗脂肪的主要測定方法是針對不同的樣品採用不同的提取條件,相應的有不同的檢測方法。即索氏提取法、酸水解法、鹼水解法。研究結果表明國標中粗脂肪的測定方法和FDA規定的用於營養標簽的法定脂肪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能完全滿足營養標簽標示的需要。在飽和脂肪的測定中,AOAC推薦的方法主要是採用氣相色譜法,方法內容和國標GB/T 17376-1998、GB/T 17377-1998內容基本相同。但採用國標測定的飽和脂肪測定結果與原標示存在著明顯的差別,可能受到檢測方法和計算方法不統一的影響。
3) 總膳食纖維:
研究表明,國標中目前使用的粗纖維和不溶性膳食纖維測定方法和美國營養標簽採用的測定方法存在較大差距,不能夠滿足營養標簽標示的需要。需參照AOAC 985.29及991.43方法建立適合我國營養標簽分析要求的膳食纖維檢測方法。
4) 維生素A:
國標中維生素A的測定方法和FDA規定的用於營養標簽的法定維生素A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能完全滿足營養標簽標示的需要。國標維生素A的編號為GB/T 12388-1990 、GB/T 5413.9-1997。
5) 維生素C:
國標中維生素C的測定方法和FDA規定的用於營養標簽的法定維生素C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能完全滿足營養標簽標示的需要。通過比較發現AOAC的967.21與國標的GB/T 12143.3-89測定原理相同,AOAC的967.22與國標的GB/T 12392-90測定原理相同,其中984.26半自動儀器測定原理相同與熒光法相同,只是更加簡化了測定的步驟,便於操作者進行測定。
4) 新建我國目前尚無國家標準的檢測方法六項10種
通過對國家標准檢測方法與美國營養標簽法定檢測方法之間的比較,針對我國不能滿足營養標簽標示需要的檢測方法,參照有關的AOAC方法和國外研究報告,建立了與營養標簽相適應的新檢測分析方法,具體包括:食品總熱量、脂肪熱量、可溶性膳食纖維、脂肪酸(飽和、不飽和脂肪酸)、膽固醇、糖類(單糖、雙糖)、糖醇類(木糖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等營養成分檢測方法,其中建立的食品總能量、膳食纖維和膽固醇檢測方法計劃已申報國家標准,並完成了2-3家室間協同實驗。優化、確定和完成了糖類(單糖、雙糖)、糖醇類(木糖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檢測方法,並正在進行了3家實驗室間協同實驗和國內外檢測方法比較。
(1) 膳食纖維檢測方法
參照AOAC 985.29及991.43方法,建立了酶-重量法測定食品中的總膳食纖維。該法適合我國營養標簽膳食纖維分析的要求(見附件5)。
(2) 飽和與不飽和脂肪酸的檢測方法
我們建立了氣-液聯用色譜測定脂肪酸,該法很好地解決了以往氣相色譜在脂肪酸分析中存在的不能准確定量的問題,並確立了脂肪酸系數,根據該系數可實現食品中飽和脂肪與不飽和脂肪含量的准確定量(見附件6)。
(3) 總能量的檢測方法
建立了彈式量熱法測定食品的熱量,該法通過減去每克蛋白質一定的熱量值後,可校正不完全消化誤差。能量測定法也是FDA推薦使用的測定食品總能量的方法之一(見附件7、附件11)。
(4) 膽固醇的檢測方法
依據美國FDA提出的直接皂化法建議,建立了能准確、快速測定食品中膽固醇的HPLC方法,經實驗證實,該法與GC法測定數據有較好的對比性(見附件8)。
(5) 單、雙糖的檢測方法
考慮到HPLC法是國際上被認為是最合適的並被廣泛用於營養標簽的一種方法,我們建立了能准確、快速測定食品中單、雙糖的HPLC法,可實現單雙糖的徹底分離和定量(見附件9)。
(6) 糖醇(山梨醇、木糖醇、甘露糖醇)的檢測方法
建立了能准確、快速測定食品中山梨醇、木糖醇和甘露糖醇的HPLC方法(見附件10)。
5)已經申報國家標准兩項,正在申報國家標准三項
已經申報國家標准:
(1)食品中總的、可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纖維的測定
(2)食品中的總能量測定(氧彈法)
正在申報國家標准:
(3)食品中膽固醇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
(4)食品中單糖、雙糖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
(5)食品中糖醇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
6) 已整理完成待發表論文5篇。
2、課題對經濟社會的重大影響,包括所取得的成效或預期成效,社會效益及其證明、經濟效益及其計算依據
世界各國的「營養標簽」法規都不相同,由於美國是全球食品「營養標簽」最為完備和嚴謹的國家,並在新法規的研究制訂和食品營養成分的檢測技術方面始終處於領先地位,因此選擇美國主管「營養標簽」 的FDA(食品葯品管理局)規定、推薦的AOAC檢測方法和中國國家食品標准檢測方法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進行檢測方法的研究與比較,為我國「營養標簽」提供技術支持。
「食品中營養標簽成分檢測技術比較與方法建立研究」課題的完成為我國實施食品「營養標簽」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技術支持, 我們的工作走在了我國營養標簽研究的前列。研究課題進行中我們與國家技術監督檢驗總局「中國食品工業標准委員會」郝秘書長和衛生部主管食品營養標簽管理辦法起草的楊月新教授都有很好的溝通和合作。
本課題的完成可推動我國《食品營養標簽管理辦法》的建立;滿足與國際接軌的食品「營養標簽」標示的要求,打破國外對我國出口食品的營養標示限制,為規范我國食品標簽的標示提供技術支持。
1) 產生的間接社會效益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居民的食物消費需求已從溫飽型向營養健康型轉變,消費者越來越希望了解食品的營養特性,以便選擇適合自己的食品。針對目前我國食品標簽存在的營養成分標識表達格式亂、營養聲明不準確等問題,需制定我國的「營養標簽」標准。本課題的完成為我國「營養標簽」的制定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其產生的直接和間接社會效益是顯而易見的。
(1)首先營養標簽可成為指導消費者正確選擇食品的一種基本工具,使合理營養和保障健康成為可能;
(2)其次營養標簽也是進行公眾營養教育的主要途徑之一,為公民的自我營養教育提供了條件;
(3)「營養標簽」 成為保證食品質量,規范食品生產經營行為和食品國際貿易的—種重要手段。
2) 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
隨著我國對外出口食品的增加和有更多的單位獲得直接出口產品的認可,需要按美國營養標簽格式做出分析檢測數據的需求越來越大,特別是有很多的單位在衛生部發布營養標簽法規徵求意見稿後,企業已開始提出製作營養標簽的要求。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分析室是從事營養成分分析檢測的專業實驗室,加之承擔營養成分分析的課題,按照我們的研究結果已為客戶制定產品的檢測方案、提供檢驗數據、按照美國食品營養標簽的格式給出標示,幫助企業解決出口時遇到的技術問題。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分析室已為國內大約40個單位,120多種食品進行「營養標簽」檢測項目檢測分析,提供數據2000餘個。
服務的著名外資或合資企業有:
愛芬食品、北京聯華、安利(中國)、北京丘比、美國AsianWok、北京京日東大、北京誠一國際、泛亞乳品等。
服務的著名國內企業有:
北京錦綉大地、北京全聚德、北京王致和、徐州維維、北京匯源、北京康比特威創、北京中棉紫光等。
3)實行食品營養標簽的技術經濟考慮:
美國已經實施營養標簽法規管理,以美國推行反式脂肪酸標示為例,採用RTI International 2002年4月推出的計算機標簽費用模型:
Summary of Costs and Benefits by Year after Publication, Discounted to Effective Date, in Millions of Dollars (單位:百萬美元)
實行年限 2 3 4 5 6 7 8…… 20年累計
全美食品實行反式脂肪酸營養標示的預計費用(一次性):
低 $ 139 - - - - - - …… $ 139
中 $ 185 - - - - - - …… $ 185
高 $ 275 - - - - - - …… $ 275
全美食品實行反式脂肪酸營養標示20年後獲取利益(從第四年開始累計):
方法1
每年 - - - $968 $940 $913
累計獲利- - - $968 $1,908 $2,821 …… $13,130
方法2
每年 - - - $1,973 $1,916 $1,860
累計獲利- - - $1,973 $3,889 $5,784 …… $26,757
總之,以美國推行反式脂肪酸標示為例預計花費二億七千五百萬美元,涉及到十五萬四千個產品,20年後,整個美國社會可從減少獲利二百六十七億五千七百萬美元,是一次性營養標簽投入的近100倍。
3、課題實施過程中的機制和經驗
1) 首先該計劃和課題設置非常及時,符合食品工業發展和國際化的趨勢,符合正在制訂的營養標簽法規的需要。
2) 面對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和種類繁多的食品、特別是不同基質的營養物質添加食品。面對多種食品的營養成分檢測方法和具有獨特性質和基質的食品,
都可能引起分析檢測數據的准確性問題 。確立能接近「營養標簽」標示項目營養學定義的檢測方法,結合基體標物,對檢測方法進行選擇、規范,為即將出台的中國「營養標簽」法規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3) 國內在食品正向營養成分的檢測方面相對落後,「大頭娃娃」現象的出現,給人們敲響了警鍾,食品正向營養成分的不合理、不平衡,將對人體乃至社會造成的更大的危害。
4、課題實施過程中可作為新聞線索的人物和事跡材料
課題主要負責人代表課題組在三個國家級研討會上宣講課題研究工作:
1)2003年10月,課題主要負責人李東、唐華澄在杭州參加中國營養學會營養與保健食品分會第二屆學術會議,受邀在會上為我國衛生系統營養工作者宣講「美國營養標簽法規現狀及對中國營養標簽的建議」。
2)2003年11月,課題主要負責人李東、唐華澄在北京參加中國營養產業高層研討會,並為我國食品營養產業界宣講「食品的營養標簽對我國營養產業的意義」,引起與會者關注。
3)2003年12月,課題主要負責人李東、唐華澄在深圳參加2003年全球華人功能食品研討會,為食品行業界宣講「食品的營養標簽對我國保健食品的意義」;
通過以上努力,使參加會議的我國食品營養研究工作者、營養產業界、食品行業界人員了解了「食品營養標簽」的內容和意義。
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的網站(http://www.nutrisources.com)上也開辟了「食品營養標簽」專題欄目,宣傳和普及食品營養標簽的知識。
4) 新建我國目前尚無國家標準的檢測方法六項10種
通過對國家標准檢測方法與美國營養標簽法定檢測方法之間的比較,針對我國不能滿足營養標簽標示需要的檢測方法,參照有關的AOAC方法和國外研究報告,建立了與營養標簽相適應的新檢測分析方法,具體包括:食品總熱量、脂肪熱量、可溶性膳食纖維、脂肪酸(飽和、不飽和脂肪酸)、膽固醇、糖類(單糖、雙糖)、糖醇類(木糖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等營養成分檢測方法,其中建立的食品總能量、膳食纖維和膽固醇檢測方法計劃已申報國家標准,並完成了2-3家室間協同實驗。優化、確定和完成了糖類(單糖、雙糖)、糖醇類(木糖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檢測方法,並正在進行了3家實驗室間協同實驗和國內外檢測方法比較。
(3) 總能量的檢測方法
建立了彈式量熱法測定食品的熱量,該法通過減去每克蛋白質一定的熱量值後,可校正不完全消化誤差。能量測定法也是FDA推薦使用的測定食品總能量的方法之一(見附件7、附件11)。
上文中說道總熱量尚無國家標准.有的只是一些換算方法.
下面在看看這個從網上搜索的換算系數:
A.1 能量和營養素的標示方式
A.1.1 能量
A.1.1.1 應標示每100g(100mL)或每份(每餐)食品的能量值。
A.1.1.2 能量以千焦(kJ)或焦耳(J)標示。
示例:1966kJ/100g,或1966kJ/100mL
註:食品的能量是指食物中能提供燃燒熱的能量,即熱能。
A.1.1.3 營養素的能量系數按以下數值計算:
碳水化合物 17kJ/g
蛋白質 17kJ/g
脂肪 37kJ/g
乙醇 29kJ/g
有機酸 13kJ/g
❾ 使用哪些儀器可以測試自己的脂肪糾結中
1.水下稱重測量法 Hydrodensitometry Weighing (Underwater Weighing)
是一種利用測定人體的排水量、人體瘦體重的密度和脂肪組織的密度來計算出體內脂肪重量,進而計算出體內脂肪含量百分比的方法。這種方法誤差小、精度高,但是需要專門的測試空間和工具,且操作步驟較多,只適合試驗室測試,不適合大眾自我測試。水下稱重法的原理也十分簡單:人體脂肪的比重大約是0.8公斤/升,脂肪外其他組織的平均比重大約是1.0公斤/升。稱量人體在空氣中的重量、在水中吸飽氣時的重量、在水中盡力呼完氣後的重量就可以通過簡單的計算求出人體脂肪的總重量了。
2.皮脂鉗測量法 Calipers (Anthropometry- Skinfold Measurements)
是一種利用測定人體多點皮下脂肪厚度來計算體內脂肪含量百分比的方法。這種方法與計算過程所使用的人體模型十分有關,歐美人體模型的數據不能在亞洲使用,日本人的模型也不能很好地計算中國人的數據。由於這一方法操作簡便,對空間場所幾乎沒有要求,所以近幾十年很多國家曾普遍採用過。
3. 雙能 X 線吸收測量法 DEXA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是一種利用身體不同組織(礦物質、瘦身體、脂肪)對x光吸收率不同的原理來測量體內脂肪含量的方法。測試中採用小步距對兩個低輻射源同步檢測。這種方法是相對較新的方法,精度較高,但測試費用昂貴,測試時間長(每人10—20分鍾),只能供高級實驗室使用,無法在實驗外進行。
4.近紅外線測量法 NIR (Near Infrared Interactance)
是一種利用近紅外線對人體不同組織穿透反射程度不同的原理來測量體內脂肪含量的方法。測試多採用測量人體肱二頭肌做為主要測試部位,將測試數據代入含有身高、體重、體形、活動量水平的方程就可計算出受試者體內脂肪含量的百分比。這一方法已經較為普遍地在實驗室外得到應用,原因是此法所需儀器便宜,測度步驟簡單。但由於每次探頭對身體組織的壓迫力不同,對同一受試者所測量出的數據往往也不一樣,因此這種方法的測試精度較差。
5.核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是一種基於X光,利用人體組織細胞在磁場作用下被「激發」程度不同這一特性來測量體內脂肪含量的方法。一次測量大約需要30分鍾,測量設備昂貴,雖然測試精度高,此法只適合在高級實驗室使用。
6.瘦體導電測量法 Total Body Electrical Conctivity (TOBEC)
是一種基於人體(非脂肪)瘦體是良好電流導體的原理來測定身體瘦體重的方法。盡管此法精度較高,測試時間只需10秒,但由於測試儀器昂貴,應用范圍限於高級實驗室。
7. 計算機控制〔X線〕斷層掃描術 Computed Tomography
CT中的X射線管產生的一束環繞人體的x射線被探頭所接受產生身體斷面信息,計算機運用復雜的演算法構建出人體內的組織影像。此法設備昂貴,人體又處於輻射中,因此此法只限於實驗室應用。
8.排空氣測量法 BOD POD (Air Displacement)
此法測量原理與水下稱重法類同,是一種利用人體排出空氣的體積來計算身體密度,進而計算出脂肪含量和比率的方法。在測試所需的20秒內,測試者坐在一個密封倉內,所排出空氣的體積由連於計算機的感測器測出。此法所需設備昂貴,不便於在實驗室外進行。
9.生物電阻測量法 BIA (Bioelectrical Impedance)
是一種利用人體瘦組織是良導體而脂肪是絕緣體的特性,通過不同的電極向人體發放電流,進而測量人體電阻,在將測試結果代入含有身高、體重、性別、年齡的方程來計算人體脂肪含量和比率的方法。
❿ 脂肪提取器提取的優點
優點:使固體物質每次都被純的熱溶劑所萃取,減少了溶劑用量,縮短了提取時間,因而效率較高。
固體產物被集中在燒瓶中,而每一次提取過程中,都是純溶劑對被提取物的溶解,因而使用的溶劑量較少,且提取效果較好。原理是利用溶濟對樣品中被提取成分與雜質之間溶液解度的不同而達到分離提取的目的。
工作
脂肪提取器是利用溶劑迴流和虹吸原理,是固體物質每一次都能被純的溶劑所萃取,因而效率較高,為增加液體浸溶的面積,萃取前應先將物質研細,用濾紙套包好置於提取器中,提取器下端接盛有萃取劑的燒瓶;
上端接冷凝管,當溶劑沸騰時,冷凝下來的溶劑滴入提取器中,待液面超過虹吸管上端後,即虹吸流回燒瓶,因而萃取出溶於溶劑的部分物質。就這樣利用溶劑迴流和虹吸作用,是固體中的可溶物質富集到燒瓶中,提取液濃縮後,將所得固體進一步提純。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脂肪提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