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輪椅驅動裝置設計

輪椅驅動裝置設計

發布時間:2022-04-30 04:48:42

㈠ 輪椅的發展史

古代
中國最古老的輪椅記載,考古學者在一處約公元前1600年石棺的刻畫上,發現有輪椅的圖案。
歐洲最早的記載是在中世紀時期的獨輪推車(需他人推進,比較接近當代護理型的輪椅)
世界公認的輪椅歷史中,最早的記錄是中國南北朝(元525年)石棺上帶輪子椅子的雕刻也是現代輪椅的前身。(左下圖)
公元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國王菲力蒲二世因為患中風,而乘坐一部木質的輪椅。
近代
約在18世紀,出現接近現代造型設計的輪椅。由兩個大大的木質前輪與後面單一小輪,中間配上一張有著扶手的椅子所組成。
戰爭帶來的進步
美國南北戰爭出現藤製的輕型輪椅,配合金屬輪子。
一戰之後,美國提供傷患所使用的輪椅重約50磅。英國則發展出手搖式的三輪輪椅,不久之後在上面加上動力驅動裝置。
摺合式輪椅
公元1932年,一位名叫Hebert Everest(荷波特E)的截癱殘疾人與他的朋友Harry Jennings(亨利J)發明出第一部現代的可折式輪椅,並且創立E&J公司。
當時的E&J輪椅骨架由航空金屬管材構成,配上帆布式的座椅。
戰爭到體育
二次大戰後期,美國開始大量配給傷兵18寸鉻鋼材質的E&J輪椅。當時尚無輪椅尺寸需因人而異的觀念。
二次大戰後,英國的Sir Ludwig Guttmann(S L 古特曼)開始將輪椅運動當作康復工具的觀念,在他的醫院獲得良好的成效。受此激勵,他在1948年舉辦了[不列顛殘障退伍軍人運動會]。1952年成為國際性競賽。
體育競賽
公元1960年第一次殘障運動會與奧運在相同地點--羅馬舉行。
公元1964年的東京奧運,首度出現「殘障奧運」這個名詞。
公元1975Bob Hall(保波 海爾)成為以輪椅完成馬拉松競賽的第一人。
隨著競技的需求輪椅的設計朝向強調其功能性、舒適性、耐用性與外觀酷炫發展。

㈡ 怎麼再老人電動輪椅上加裝一個照明燈

這個最好不要添加因為晚上老人行動不方便基本上不要出門了。如果要是可以出門人家早就設計了這個功能。

㈢ 如何挑選輪椅

輪椅的分類 輪椅分為普通輪椅、特殊輪椅兩類。特殊輪椅是從普通輪椅中派生出來的,常用的有站立式輪椅、躺式輪椅、單側驅動輪椅、電動式輪椅、競技用輪椅等。而絕大多數患者最常用的是普通輪椅和電動輪椅。 普通輪椅 一般由架、輪(大車輪、小車輪)、剎車裝置、椅坐、靠背四部分組成。普通輪椅需要患者自己用手或靠看護人員推動輪椅前進,較費力。 市面上見到的普通輪椅各式各樣。 ·按材質分為鋼管電鍍、鋼管噴漆、鋁合金、鋁鎂合金等。 ·按高度分為高靠背、低靠背。按椅座面分為硬座、軟座。 ·按有無便盆分為帶坐便的和普通的。 ·按輪胎大小分為大輪、小輪。 ·按是否能折疊分為可折疊式、不可折疊式。其特點是較輕便,特別是可折疊式,便於攜帶和運輸,價格便宜。 電動輪椅 除了普通輪椅的組成部分外,多了電機驅動裝置。根據使用環境不同,分為室內式、室外式及室內/外兩用式。其特點是省力,只需通過操作一些按鈕即可輕松前進,速度較快,可有較大的活動范圍;不足之處是比較重,搬運困難,需定期充電,費用也較高。 電動輪椅近幾年發展迅速,並且出現了許多特殊功能的電動輪椅,如智能電動輪椅,無法用手操作者,靠語音也能驅動其前進,而且具有自動避開障礙物等功能;能上、下樓梯的電動輪椅,通過加裝的履帶可實現電動輪椅在普通樓梯的上、下功能。 輪椅的選擇 無論哪種輪椅,都應保證乘者的舒適及安全。乘坐輪椅者承受的壓力主要部位是坐骨結節、大腿及窩窩部、肩胛區。因此,在選擇輪椅時要注意這些部分的尺寸是否合適,避免皮膚磨損、擦傷及壓迫產生壓瘡。 目前市場上輪椅的型號齊全,您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精心挑選,並在店內服務人員的幫助下進行測量。特殊體形還可以量身訂制。 座位寬度 測量坐下時臀部的寬度。在坐下以後兩邊應各有2.5厘米的空隙。座位太窄,上下輪椅比較困難,臀部及大腿會受到壓迫;座位太寬則不易坐穩,操縱不方便,雙下肢易疲勞,進出大門也困難。 座位長度 測量坐下時臀部至的窩的水平距離,將測量結果減6.5厘米。測量座位的長度非常重要。若座位太短,體重將主要落在坐骨上,易造成局部受壓過多;若座位太長會壓迫部窩部,影響局部的血液循環,並易刺激該部皮膚。 座位高度 測量坐下時足跟(或鞋跟)至窩窩的距離,再加4厘米。在放置腳踏板時,板面至少離地5厘米。座位太高,輪椅不能入桌旁;座位太低,則坐骨承受重量過大。 坐墊 為了舒服和防止壓瘡,輪椅的椅座上應放坐墊。常見的坐墊有泡沫橡膠墊(5~10厘米厚)或凝膠墊。 靠背高度 靠背越高,越穩定;靠背越低,上身及上肢的活動范圍就越大。選擇低靠背時,測量座面至腋窩的距離(一臂或兩臂向前平伸),將此結果減10厘米;選擇高靠背時,測量座面至肩部或後枕部的實際高度。 扶手高度 坐下時,上臂垂直,前臂平放於扶手上,測量椅面至前臂下緣的高度,加2.5厘米。適當的扶手高度,有助於保持正確的身體姿勢和平衡,並可使上肢放置在舒適的位置上。若扶手太高,上臂被迫上抬,易感疲勞;扶手太低,則需要上身前傾才能維持平衡,不僅容易疲勞,也影響呼吸。 輪胎種類 ①實心輪胎,優點是在地毯上推輪椅時,較容易走動,而且保養簡單,不易破損;缺點是在凹凸不平的道路上推動時有較大的震動。②充氣輪胎,優點是對於凹凸不平的路面有避震作用,使用者坐得舒適,上人行道時,也比較容易;缺點是需定期充氣,輪胎容易破損,在地毯上推動輪椅時較為吃力。 輪椅其他輔助件 為了滿足特殊患者的需要而設計,如增加手柄摩擦面、扶手安裝臂托,或是方便患者吃飯、寫字的輪椅桌等。 選擇注意事項 對於高位脊髓損傷(頸5以上)患者來說,由於手不能運動,因而需選擇高靠背、有胸部固定帶的輪椅。這種輪椅由家屬來推動,患者不能自行控制輪椅。因此,輪椅剎車閘一定要可靠、結實,以防止無人在旁時滑動、溜坡等而出現危險。另外,扶手要以寬大、柔軟、能固定雙手為好,配有防壓瘡墊,雙足踏板要夠長,防止雙足碰傷。 頸6~胸1脊髓損傷的患者,可自己操作輪椅,應在有條件時配質量好、較輕巧的輪椅。雙手下垂時,應與大輪軸心在一條垂線上,這樣驅動時有摩擦力,並應配半指手套,防止手磨破。前輪一定要靈活,同樣,足踏板要足夠長。另外,足踏板應能向兩側分開,以便用滑板移向床邊時,較為方便。如果患者體弱、年邁或體重大,用雙手驅動輪椅困難時,亦可配備電動輪椅。 對於中低脊髓損傷患者,或者不完全脊髓損傷患者,特別是年老體弱者(無脊髓損傷者),如果使用雙下肢支具和拐可以站立移動,以少坐輪椅為佳,應多多加強這方面訓練,防止下肢骨質疏鬆。但是,參加路途較遠的活動,仍需坐輪椅,否則體能消耗太大。 奧托博克電動輪椅 產地:德國 規格型號 品牌:奧托博克 價格:3萬元左右 特點:輕便實用(僅重66千克),整個電子系統都安裝在一個盒子中。技術細節:個性化調節,可拆卸;總寬度57cm。可選配件:防扎輪胎、頭枕組件、曲面造型座位、一體式腳踏。 美國Pride電動輪椅 產地:美國 規格型號 品牌 價格:1.9萬元左右 特點:中部驅動的專利設計,操作更自如;雙馬達驅動,可原地360度轉向;低位及中心的重心設計,操作更平穩;根據個性化的需要進行各種調整,更舒適;一觸式的操作,使用更加簡單;一次充電,可用於40公里的行程;最高限速的設計,充分保證安全。 奧托博克輪椅普樂型(普通輪椅) 產地:德國 規格型號:普樂 品牌:奧托博克 參考價格:2200元左右 特點:鎂鋁合金材質——高強度、高承重,輕便、美觀並具有一定的防銹功能。特殊尼龍材料—坐墊及靠背綳布採用抗拉強度高、透氣性好的特殊尼龍材料,舒適、耐用。可活動、拆卸的扶手—方便使用者從側面上、下輪椅。靠背角度完全適合人體腰部生理彎曲——為人體提供最佳支撐。車輪及車體骨上裝有反光片—確保夜間出行安全。 技術參數: 座寬:38~ 座深:37.5cm或 靠背高度: 驅動輪:有多個可提供的安裝位置 折疊後寬度:小於 輪椅重量:13.5kg承重:

㈣ 設計電動輪椅時如何選擇電機

就好比電動車 電動車的是550W但是他是沒有減速機的 200W左右因該沒為題 要考慮到減速機的齒輪比

㈤ 電動輪椅的優點有哪些

電動輪椅是在傳統手推輪椅的基礎上,裝配高性能動力驅動裝置(馬達)、智能操縱系統、電池、電磁剎車等部件,改造升級而成的。電動輪椅具備人工智慧操縱系統,就能通過簡單操作使輪椅完成前進、後退、轉向、站立、平躺、等多種功能;新一代智能化電動輪椅,是現代精密機械、智能數控技術、工程力學等領域相結合的高新科技產品。

4、安全

電動輪椅控制技術非常成熟,車身上的剎車設備經過專業人士設備多次檢測合格後才能量產。電動輪椅的失控幾率接近零;速度慢、防後仰裝置、萬向驅動、智能電磁剎車等設備保障了電動輪椅不側翻、不後翻等安全隱患;

5、增強自理能力

使用電動輪椅,增強自理能力。買菜、逛公園商超、外出旅行等以前靠別人服伺的事情,有了電動輪椅就可以自己完成。不僅節省了照護人力成本,還可以更好的實現他們的人生價值,他們的心理不再覺得是家人的「拖累」、心情會更舒暢!

㈥ 電動輪椅前輪如何改成可控的

將手推輪椅改成電動輪椅需要加裝電池、電機、控制系統、剎車系統、單獨購買這些零部件價格並不比買一台電動輪椅便宜。
手動輪椅車是那些需要人的力量來移動它們。手動輪椅可以折疊,儲存或放置到車輛的,雖然現代的輪椅也同樣可能是剛性的框架。一般的手動輪椅就是一般醫療器材行銷售的輪椅,大致上就是個椅子的形狀,四個輪子,後輪較大,加個手推輪,剎車也加在後輪,前輪較小,用來轉向,輪椅後面在加個防傾輪。電動輪椅是一種以蓄電池為能源、電機驅動的輪椅車,其具有省力、操作簡便、車速平穩、無污染和低噪音的特點。電動輪椅是在傳統手動輪椅的基礎上,疊加高性能動力驅動裝置、智能操縱裝置、電池等部件,改造升級而成的。與傳統的電動代步車、電瓶車,自行車等代步工具的根本性的區別,在於電動輪椅擁有智能化的操縱控制器。根據操縱方式的不同,有搖桿式控制器,也有用頭部或吹吸系統等等各式開關控制的控制器,後者主要適用於上下肢殘疾的重度殘疾人士使用。如今,電動輪椅已成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殘疾人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適用對象十分廣泛,只要使用者意識清晰,認知能力正常,使用電動輪椅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現在市場上的電動輪椅都是乘坐人自己操作,對於失能、失智人員而言,對現有電動輪椅幾乎無法操作,因此,亟需一種方便失能、失智人員使用的電動輪椅。

㈦ 電動輪椅車的控制器原理是

控制器的原理是這樣的:它產生矩形脈沖,靠脈沖的占空比來調節電動機的轉速,電動機的轉子是線圈,定子是永磁鐵,脈沖波被線圈電感整流,就變成平穩的直流電,脈沖的占空比由手柄上的調速鈕來控制,調速鈕裡面有一個發光二極體和一個接收二極體,中間由一塊透明度從淺到深的隔板檔著,這樣信號就會由弱到強輸送到控制器,從而產生占空比不同的矩形脈沖。

㈧ 電動輪椅的介紹

電動輪椅是在傳統手動輪椅的基礎上,疊加高性能動力驅動裝置、智能操縱裝置、電池等部件,改造升級而成的,具備人工操縱智能控制器,就能驅動輪椅完成前進、後退、轉向、站立、平躺、等多種功能的新一代智能化輪椅,是現代精密機械、智能數控、工程力學等領域相結合的高新科技產品。

㈨ 輪椅都有哪些基本結構都有什麼作用

1. 坐墊
為皮墊,有承受體重、保持身體平衡的作用。為防止壓瘡和增加透氣性,常備海綿坐墊或充氣墊。
2. 背墊
為皮墊,具有支撐身體與保持平衡的作用。如輔以海綿墊、枕頭等物,更能增加穩定性。
3. 車輪
大輪:能使輪椅移動,也稱滾動輪。它承受身體大部分體重,多為充氣輪胎,也有實心輪胎和低壓粗輪胎。
輪環:驅動輪椅行駛裝置,又稱驅動輪。它裝在大輪外側,殘疾人雙手搬動此環可使輪椅移動。
小輪:控制輪椅方向,亦稱萬向輪。它承受身體的小部分體重,輪胎多由軟橡膠製成。
4. 扶手
為金屬支架,以支托雙上肢,防止身體傾斜。
5. 腳踏板
由金屬支架和硬塑料板組成。它支托雙下肢,保持軀體平衡,分為固定式、可拆式及可卸式。
6. 剎車
剎車有金屬或橡皮剎車兩種裝置,其作用是增加車輪阻力和固定車輪。
7. 手柄
是輪椅靠背上方的兩個膠把,輔助者可握持手柄推動輪椅。
8. 後傾桿
為金屬桿,其末端有橡膠套,位於輪椅車下部後方的兩側。輔助者踩此桿能使輪椅後傾,前輪抬起,以便上下台階或越過障礙物。
以上是簡單輪椅多應該有的基本結構,更多類型的假肢,可以關注壹步網,上面多種知名品牌的輪椅可供選擇哦

閱讀全文

與輪椅驅動裝置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學化學水的電解實驗裝置 瀏覽:966
dis實驗系統主要儀器是什麼 瀏覽:224
加速度與力小實驗裝置 瀏覽:276
房屋設備安裝有哪些設備 瀏覽:903
煤氣閥門的結構圖 瀏覽:850
閥門管件怎麼尋找國外客戶 瀏覽:181
東莞理化儀器升級怎麼收費 瀏覽:759
蘇州fag軸承需要多少錢 瀏覽:23
機械硬碟如何分區比例 瀏覽:381
曉月小紅傘綜合工具箱73 瀏覽:2
循環水自動過濾裝置 瀏覽:576
天水軸承零件是什麼 瀏覽:725
工具箱與 瀏覽:462
滾齒機自動上下料裝置 瀏覽:467
西安哪裡買傢具五金件 瀏覽:444
家岡管道閥門批發價格 瀏覽:731
現代中葯分析哪些儀器 瀏覽:886
可以裝卸汽車工作板螺絲的電動工具 瀏覽:617
閥門關閉時擰斷了怎麼擰開 瀏覽:485
熱水器閥門怎麼用視頻教程 瀏覽: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