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1)為減小實驗誤差,盤和砝碼的質量應比小車的質量
(1)小(2)0.460, 1.19
『貳』 通過DIS來研究物體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實驗裝置如圖.(1)保持小車的總質量不變,用鉤碼所受的重力作為小
(1)在本實驗中,控制小車的質量不變,通過改變外力研究加速度與外力的關系,這種研究方內法是控制變容量法;
(3)因為鉤碼的重力在這個實驗中充當小車所收到的合外力,當鉤碼的重力非常大時,它將帶動小車近似做加速度為g 的運動.此時由於T=m a 因此,拉力約為小車與發射器的總質量. 故答案為:(1)控制變數法(2)C (3)g;小車和位移感測器的總重量 『叄』 「用DIS研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如圖(a)所示,實驗中用所掛鉤碼的重量作為細線對小車的拉力F
(抄1)在水平軌道上,由於襲受到摩擦力,拉力不為零時,加速度仍然為零,可知圖線Ⅱ是在軌道水平的情況下得到的.當軌道的右側抬高過高時,(平衡摩擦力過度),拉力等於0時,會出現加速度,所以圖線①是在軌道右側抬高成為斜面情況下得到的.
(3)由於開始段a-F關系為一傾斜的直線,所以在質量不變的條件下,加速度與外力成正比;由實驗原理:mg=Ma 得a=
故選:C 故答案為:(1)①(2)0.5(3)C 『肆』 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實驗時以小車的加速度a為縱坐標,細線的拉力F(即
(1)實驗復中認為砝碼制和砝碼盤的總重力G,為小車所受的合外力,故在實驗時將木板一端墊高為的是平衡摩擦力;
(3)(3)另一位同學將本實驗做了改動:每次實驗時將小車上的砝碼拿下放到砝碼盤上,其他操作都與上面一樣.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小車的加速度等於a=
砝碼、砝碼盤和小車總質量不變.那麼他畫出的a-F圖象是一條過坐標原點的直線. (4)利用紙帶計算小車的加速度時,測量點與點之間的距離時存在誤差; 故答案為:(1)平衡阻力;(2)小車質量的倒數,小車質量不再遠大於懸掛物總質量;(3)是;(4)測量誤差 『伍』 為了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可以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1)為了補償打點計時器對小車的阻力
(1)為了使盤和盤中重物的總重G充當小車運動的合外力,要先平衡摩擦力,即移動木塊來調節木板的傾斜程度,使小車在不受牽引時,能拖著紙帶沿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
故答案為:(1)勻速直線,平行;(2)G,
『陸』 「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的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 (1)打點計時器是一種計時儀器,其電源頻率為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