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全自動高壓蒸汽滅菌時,加入的水太多,會導致壓強過大嗎,超過了0.15Mpa,就快到達0.2Mpa了。
不會 一般全自動高壓蒸汽滅菌設備都有超壓保護裝置,但加入的水太多壓力升高時水會從限壓閥或安全閥噴射出來造成傷人事故,導致壓力過高的原因大多是你設置的基數過高或者限壓閥、安全閥有小顆粒渣質堵塞造成。
Ⅱ 高壓蒸汽滅菌鍋的排氣閥和安全閥分別有什麼作用啊什麼時候用排氣閥和安全閥啊謝謝
排氣閥通常是個電磁閥,為了達到更好的滅菌效果,會在滅菌前排一會兒的空氣,即用蒸汽代替腔內的空氣。排完空氣後排氣閥會關閉。排氣閥裝設於泵浦出水口處或送配水管線中,用以大量排除管中集結之空氣,或於管線較高處集結之微量空氣排放至大氣中,以提高管線及抽水機使用效率,管內一旦有負壓產生時,此閥迅速吸入外界空氣,以保護管線因負壓所生產之毀損。滅菌完成後,可以使用排氣閥泄壓,能更快打開蓋子。
安全閥是安全保護用,當系統壓力超過規定值時,安全閥打開,將系統中的一部分氣體/流體排入大氣/管道外,使系統壓力不超過允許值,從而保證系統不因壓力過高而發生事故。 正常情況下滅菌道道鍋檢測到溫度達到設定值後會停止加熱,間隙性加熱維持溫度和壓力,若這個功能壞掉,那麼可能出現一直加熱,導致鍋內溫度超高,最後爆炸,為了避免爆炸,所以喲了安全閥,壓力達到安全閥起跳壓力後就漏氣了,所以不會爆炸。
知識拓展:
高壓蒸汽滅菌器是利用飽和壓力蒸汽對物品進行迅速而可靠的消毒滅菌設備,適用於醫療衛生事業、科研、農業等單位。高壓蒸汽滅菌器的分類,按照樣式大小分為手提式高壓滅菌器、立式壓力蒸汽滅菌器、卧式高壓蒸汽滅菌器等。
安全閥是啟閉件受外力作用下處於常閉狀態,當設備或管道內的介質壓力升高超過規定值時,通過向系統外排放介質來防止管道或設備內介質壓力超過規定數值的特殊閥門。安全閥屬於自動閥類,主要用於鍋爐、壓力容器和管道上,控制壓力不超過規定值,對人身安全和設備運行起重要保護作用。注安全閥必須經過壓力試驗才能使用。
排氣閥應用於獨立採暖系統、集中供熱系統、採暖鍋 爐、中央空調、地板採暖及太陽能採暖系統等管道排氣。因為水中通常都溶有一定的空氣,而且空氣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少,這樣水在循環的過程中氣體逐漸從水中分離出來,並逐漸聚在一起形成大的氣泡甚至氣柱,因為有水的補充,所以經常有氣體產生。
Ⅲ 超高壓低溫殺菌設備一般多少錢
一般這種高壓的消毒殺菌的設備來說,至少也要達到萬元級別以上,相對來說就是使用更安全。
Ⅳ 等靜壓技術的超高壓滅菌(UHP)
摘要 超高壓殺菌技術(等靜壓技術在食品殺菌方面的運用)是20 世紀90 年代由日本明治屋食品公司首創的殺菌方法,它同加熱殺菌一樣,經100MPa 以上超高壓處理後的食品,可以殺死其中大部分或全部的微生物、鈍化酶的活性,從而達到保藏食品的目的,它是一個物理過程,在食品加工過程中主要是利用Le Chace-lier 原理和帕斯卡原理 超高壓技術不僅能殺滅微生物,而且能使澱粉成糊狀、蛋白質成膠凝狀,獲得與加熱處理不一樣的食品風味。超高壓技術採用液態介質進行處理,易實現殺菌均勻、瞬時、高效
Ⅳ 清洗消毒供應室水處理設備包括哪些
醫院供應室水處理設備主要是醫院消毒供應室用水(可與各類清洗機,清洗車,高壓滅菌設備配套使用),用來終末漂洗各種醫療器械、器具和物品。
工藝流程:
原水→原水加壓泵→多介質過濾器→活性炭過濾器→軟水器→精密過濾器→第一級反滲透 →第二級反
滲透→純化水箱→純水泵→紫外線殺菌器→ 微孔過濾器→用水點
供應室純水設備性能特點:
選用國外一流的反滲透膜組件、高壓泵、紫外殺菌器、控制器等組裝部件;
整套系統全自動運行,具有預處理系統自動沖洗及再生功能;純水箱液位和純水輸送自控功能;具有無水保護和高、低壓力保護等多種裝置安全功能;
停用期間仍具有定時進行反滲透膜自動清洗、純水管路自動消毒和純水自動再循環等功能,防止細菌等微生物滋生和熱原產生;
高精度電導率儀對產水水質進行在線監測與顯示;
靈活可靠的工藝設計,可適合不同水源的使用;滿足用戶遠程、高位、多點使用的特殊要求;系統設有應急使用介面;
採用集裝式結構,佔地面積小,實用方便。
清洗流程
如下:
1、沖洗:將器械、器具和物品置於流動水下沖洗,初步去除污染物。
2、洗滌:沖洗後,應用酶清潔劑或其它清潔劑浸泡後刷洗、擦洗。
3、漂洗:洗滌後,再用流動水沖洗或刷洗。
4、終末漂洗:用純水或蒸餾水進行沖洗。
5、沖洗、洗滌、漂洗時應使用軟水;終末漂洗、消毒時使用純化水。
系統優點
多介質過濾器(配自動沖洗控制閥):降低水質濁度,去除鐵、錳等雜質;
活性炭過濾器(配自動沖洗控制閥):吸附水中余氯及有機物等;
軟化過濾器(配自動沖洗再生裝置):清除鈣鎂等離子,降低原水硬度;
保安過濾器:精密處理水中雜質,深層過濾,提升RO膜進水水質等;
RO膜處理板塊:採用進口反滲透膜部件,有效去除離子、細菌、熱源等;
純水供應部分:全循環恆壓供水組成。
Ⅵ 仲景香姑醬是如何滅菌的
水的殺菌
紫外線消毒 利用波長260nm的紫外線照射微生物,可以使其分子內部產生化學反應而致死。這一技術不僅可以用於各種食品容器的殺菌,還可以用於畜肉、清涼飲料、啤酒製造用水、蔬菜、魚貝類及其製成品、冷卻水、冰凍魚的解凍水等的殺菌。 臭氧消毒 臭氧的分子量為48,是由三個氧原子以共振結構存在,,是一種強氧化劑及強力的消毒殺菌劑,O3 → O2+ (O) (O)+H2O → 2HO,其氧化力為自然界物質中僅次氟的強烈氧化劑,臭氧對水的溶解度為氧的13倍,能在短時間內大量融入水中,殺菌力可達氯的3000倍,使水中重生菌數顯著降低,澄清水質,故臭氧可用來凈化水質。
空氣中細菌殺滅
食品動態消毒機 獨立的空氣凈化消毒裝置,有櫃式、壁掛式、頂棚式等多種形式。一台2000風量的空氣動態消毒機在空間的室內開啟60min,可以達到消毒要求。這種消毒器本身無毒無害,可以在有人情況下連續使用,有效避免空氣中細菌二次污染食品。 等離子體彌漫技術 採用將等離子體彌漫到空氣中的方式,分解空氣中的氣態污染物、有害細菌、病毒等,對處理異味效果也非常明顯。主要是配到新風系統或層流凈化管道配套使用,控制管道系統自身的二次污染,殺滅新回風中的微生物。
手部細菌消毒
手部消毒流程,首先濕手,滴上皂液,兩手反復搓洗,然後在感應水龍頭下沖洗干凈;順勢將放置在自動干手器的出風口,熱風會自動吹出將手吹乾;最後採用75%乙酸加至自動感應手消毒器內,消毒液會自動噴出對手部消毒,這樣就可以直接進入車間。
內在污染 即食品原料、半成品內自含的細菌。分為烘焙、飲料、水產品、休閑食品、方便食品、啤酒、豆製品、營養品等,需要不同的殺菌設備及技術。
微波殺菌
這是一種由相應電源的微小發生器、波導管理連接器和處理室組成的微波混合系統,它能夠以極其微小的溫度差異,對巴氏菌進行處理。採用這種混合系統,可以使微波的能量均勻地分布在被處理食品上,加熱到72~85℃,並保持數分鍾,然後放入溫度只有15℃的貯藏室。該技術適用於已經包裝的麵包片、果醬、香腸和鍋餅等食品,經處理的食品保質期可達6個月以上。
基因殺菌
這是一種殺滅假單銅綠菌的方法,其原理是通過設法從該細菌中分離出一種基因,這種基因專門製造一種物質,負責在細菌中傳遞信息,阻止細菌形成生物膜集合體,使其毒性降低,且易被清洗掉。
電子射線殺菌
電子射線源或白熱絲在真空下加熱,陰極產生電子,由於電子通過真空電場時速度加快,能量高,穿透力強,可達到殺菌的效果。這種技術具有殺菌效率高、殺菌速度快、無需附屬設備等優點。
磁力殺菌
採用0.6特的磁力強度,將食品置於磁場的南、北兩極之間,通過搖動來不斷改變磁力的方向,可達到100%的殺菌效果,並對食品的風味和營養不產生破壞。
電阻加熱殺菌
利用電阻加熱裝置,讓電流通過食品,由電阻產生熱量進行殺菌。這一技術適用於水果類的殺菌及大部分食品加工。食品經此殺菌後,可在常溫下存放1年。
巴氏滅菌
滅菌條件為61 攝氏度~63 攝氏度/30 分鍾,或72 攝氏度~75攝氏度/15 分鍾~20 分鍾。巴氏滅菌技術是將食品充填並密封於包裝容器後,在一定時間內保持100 攝氏度以下的溫度,殺滅包裝容器內的細菌。巴氏滅菌可以殺滅多數致病菌,而對於非致病的腐敗菌及其芽孢的殺滅能力就顯得不足,如果巴氏滅菌與其他儲藏手段相結合,如冷藏、冷凍、脫氧、包裝配合,可達到一定的保存期的要求。巴氏滅菌技術主要用語柑橘、蘋果汁飲料食品的滅菌,因為果汁食品的pH 值在4.5 以下,沒有微生物生長,滅菌的對象是酵母、黴菌和乳酸桿菌等。此外,巴氏滅菌還用於果醬、糖水水果罐頭、啤酒、酸漬蔬菜類罐頭、醬菜等的滅菌。巴氏滅菌對於密封的酸性食品具有可靠的耐酸性,對於那些不耐高濕處理的低酸性食品,只要不影響消費習慣,常利用加酸或藉助於微生物發酵產酸的手段,使pH 值降至酸性食品的范圍,可以利用低溫滅菌達到保存食品品質和耐貯藏的目的。此法所需時間較長,對熱敏性食品不宜採用。(2)高溫短時滅菌(HTST):滅菌條件為85 攝氏度~90 攝氏度/3 分鍾~5 分鍾,或95 攝氏度/12 分液料加熱到接近100 攝氏度,然後速冷至室溫。此方法需時較短,效果較好,有利於產品保質。主要可殺滅酵母菌、黴菌、乳酸菌等。這兩種方法具有滅菌效果穩定,操作簡單,設備投資小,應用歷史悠久等特點,如今還廣泛用於各類罐藏食品、飲料、酒類、葯品、乳品包裝的滅菌。
超高溫瞬時滅菌(UHT)
於1949 年隨著斯托克(Stork)裝置的出現而問世,其後國際上出現了多種類型的超高溫滅菌裝置。超高溫短時滅菌是將食品在瞬間加熱到高溫(130 攝氏度以上)而達到滅菌目的,可分為直接加熱和間接加熱兩種方法。直接加熱法是用高壓蒸汽直接向食品噴射,使食品以最快速度升溫,幾秒鍾內達到140 攝氏度~160 攝氏度,維持數秒鍾,再在真空室內除去水分,然後用無菌冷卻機冷卻到室溫。間接加熱法是根據食品的粘度和顆粒大小,選用板式換熱器、管式換熱器、刮板式換熱器。板式換熱器適用於果肉含量不超過1%~3%的液體食品。管式換熱器對產品的適應范圍較廣,可加工果肉含量高的濃縮果蔬汁等液體食品。凡用板式換熱器會產生結焦或阻塞,而粘度又不足以用刮板式換熱器的產品,都可採用管式換熱器。刮板式換熱器裝有帶葉片的旋轉器,在加熱面上刮動而使高粘度食品向前推送,達到加熱滅菌之目的。超高溫瞬時滅菌的效果非常好,幾乎可達到或接近完全滅菌的要求,而且滅菌時間短,物料中營養物質破壞少,食品質量幾乎不變,營養成分保存率達92%以上,生產效率很高,比其他兩種熱力滅菌法效果更優異,配合食品無菌包裝技術的超高溫式滅菌裝置在國內外發展很快,如今已發展為一種高新食品滅菌技術。目前這種滅菌技術已廣泛用於牛奶、豆乳、酒、果汁及各種飲料等產品的滅菌,也可將食品裝袋後,浸漬於此溫度的熱水中滅菌。
過熱蒸汽滅菌技術
也稱乾熱滅菌。是採用高溫過熱蒸汽來滅菌,即利用溫度為130 攝氏度~160 攝氏度的過熱蒸汽噴射於需滅菌的物品上,數秒鍾即可完成滅菌操作,目前過熱蒸汽滅菌技術僅適用於耐熱食品包裝容器(如金屬製品、玻璃製品等)的滅菌。金屬罐是無菌包裝使用最早的包裝材料之一,主要分馬口鐵罐和鋁罐兩種,目前世界上金屬罐無菌包裝最先進的典型代表——是美國的多爾無菌裝罐系統就是採用這種滅菌技術。其方法是當空罐在輸送鏈上通過殺菌室時,過熱蒸汽從上下噴射45 秒,這時罐溫上升到221 攝氏度~224 攝氏度,罐蓋也採用287 攝氏度~316 攝氏度的過熱蒸汽殺菌75 秒~90 秒,這樣的高溫足以殺滅全部的耐熱細菌。由於所有容器和設備均採用過熱蒸汽殺菌,因此無菌程度高,罐頭內部頂隙殘留空氣極少,且處於高真空狀態,產品的質量安全可靠。
輻照滅菌技術
自從原子能和平利用以來,經過40 多年的研究開發,人們成功地利用原子輻射技術進行食品滅菌保鮮。輻照就是利用χ、β、γ射線或加速電子射線(最為常見的是Co60 和Cs137 的γ射線)對食品的穿透力以達到殺死食品中微生物和蟲害的一種冷滅菌消毒方法。受輻照的食品或生物體會形成離子、激發態分子或分子碎片,進而這些產物間又相互作用,生成與原始物質不同的化合物,在化學效應的基礎上,受輻照物料或生物體還會發生一系列生物學效應,從而導致害蟲、蟲卵、微生物體內的蛋白質、核酸及促進生化反應的酶受到破壞、失去活力,進而終止農產品、食品被侵蝕和生長老化的過程,維持品質穩定。輻照保鮮食品具有殺蟲、滅菌等防腐作用,既不產生熱量,又不破壞食品外形,既能保持食品原有的色、香、味及營養成分,又能在常溫下長期保存,所以是一種發展很快的食品高新技術,在發達國家應用很普遍,我國輻照裝置已達60 余個(裝源10 萬居里以上)。用於輻照包裝的射線具有穿透力強、殺傷力大的特點,通過這種射線的輻照,寄生在食品中的病原菌、微生物及昆蟲等都被殺死。同時,食品經輻照處理後還能抑制食品自身的新陳代謝過程,因而可以防止食品的變質與霉爛。
超高壓滅菌技術
近年來,日本研製出一種新型的食品加工保藏技術,這就是超高壓滅菌技術。超高壓處理具有熱處理及其它加工處理方法所沒有的一些優點,可保持食品(如肉類等)原有的風味成分、營養價值和色澤,並殺死食品中常見的酵母菌、大腸桿菌、葡萄球菌等而達到滅菌目的。所謂高靜壓技術(HHP)就是將食品密封於彈性容器或置於無菌壓力系統中(常以水或其他流體介質作為傳遞壓力的媒介物),在高靜壓(一般100MPa 以上)下處理一段時間,以達到加工保藏的目的。在高壓下,會使蛋白質和酶發生變性,微生物細胞核膜被壓成許多小碎片和原生質等一起變成糊狀,這種不可逆的變化即可造成微生物死亡。微生物的死亡遵循一級反應動力學。對於大多數非芽孢微生物,在室溫、450MPa 壓力下的滅菌效果良好。芽孢菌孢子耐壓,滅菌時需要更高的壓力,而且往往要結合加熱等其他處理才更有效。溫度、介質等對食品超高壓滅菌的模式和效果影響很大。間歇性重復高壓處理是殺死耐壓芽孢的良好方法。日本最新開發出的超高壓滅菌機,操作壓力達304MPa~507MPa。超高壓滅菌的最大優越性在於它對食品中的風味物質、維生素C、色索等沒有影響,營養成分損失很少,特別適用於果汁、果醬類、肉類等食品的滅菌,此外,採用300MPa~400MPa 的超高壓對肉類滅菌時還可使肌纖維斷裂而提高肉類食品的嫩度。
超聲波滅菌技術
超聲波是頻率大於10kHz 的聲波。超聲波同普通聲波一樣屬於縱波。超聲波與傳聲媒質相互作用蘊藏著巨大的能量,當遇到物料時就對其產生快速交替的壓縮和膨脹作用,這種能量在極短的時間內足以起到殺滅和破壞微生物的作用,而且還能夠對食品產生諸如均質、催陳、裂解大分子物質等多種作用,具有其他物理滅菌方法難以取得的多重效果,從而能夠更好地提高食品品質,保證食品安全。技術人員採用超聲波發生儀作為滅菌設備,以醬油為滅菌對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過氧化氫(雙氧水)滅菌技術
雙氧水是一種滅菌能力很強的滅菌劑,對微生物具廣譜滅菌作用。其滅菌力與雙氧水的濃度和溫度有關,濃度越高、溫度越高,其滅菌效力就越好。而在常溫下,雙氧水的滅菌作用較弱。過氧化氫通常用於包裝容器和輔助器具等滅菌,在使用過氧化氫滅菌時,其濃度一般控制在25%~30%,溫度為60℃~65℃。使用方法有浸漬法(即把包裝材料或容器浸漬於雙氧水中)、噴霧法(即把雙氧水噴霧噴射於包裝物品上),使包裝材料表面有一層均勻的雙氧水液,然後對其進行熱輻射,完全蒸發分解成無害的水蒸氣和氧,同時增強滅菌效果。但在滅菌中雙氧水很少單獨使用,多與其他滅菌技術配合使用。例如,雙氧水+熱,這是應用廣泛的方法,幾乎所有包裝材料都可用此方法處理。用熱雙氧水浸泡或噴霧,然後加熱,使殘留在包裝材料表面的雙氧水揮發和分解。加熱本身亦有抑菌作用,不同的設備加熱方式不同,但一般多為無菌熱空氣加熱。典型的系統有瑞典利樂公司的利樂無菌填充系統、國際紙業的無菌填充系統、德國PKL公司的Combiloe無菌填充系統等,雙氧水+紫外線,即採用低濃度雙氧水(<1%)溶液,加上高強度的紫外線輻射滅菌處理,從而取得良好的滅菌效果,它比用雙氧水結合加熱處理的滅菌效力更顯著。這種滅菌方法只需在常溫下施行就可產生立即的滅菌效果。用雙氧水等葯劑滅菌的要求,是保證物品葯物殘留應低於規定的要求。
紫外線殺菌
當有機污染物經過紫外線照射區域時,紫外線會穿透生物的細胞膜和細胞核,破壞DNA的分子鍵,使其失去復制能力或失去活性。因此細胞不能復制,微生物不久就會死亡。 室內空氣消毒機對經過其照射范圍內的微生物產生累加的影響,也就是說,對第一次經過紫外線照射區域沒有被殺死的微生物,在隨後的循環中將會被殺死。紫外線會破壞生物的再生能力,這點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一個細菌在24小時內會繁殖成百上千甚至上百萬細菌,這也意味著即使最有效的空氣過濾器也不能完全去除微生物,所以利用紫外線滅菌是治本之道。一種微生物被紫外線殺滅所需要的劑量取決於紫外光強度和照射時間。紫外線(UV)消毒是一種高效、安全、環保、經濟的技術,能夠有效地滅活致病病毒、細菌和原生動物,而且幾乎不產生任何消毒副產物。因此,在凈水、污水、回用水和工業水處理的消毒中,UV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最有效的消毒技術。由於紫外線具有對隱孢子蟲的高效殺滅作用和不產生副產物等特點,使其在給水處理中顯示了很好的市場潛力。過量的日光紫外線照射,可對人體的皮膚、眼睛以及免疫系統等造成傷害。紫外線能破壞人體皮膚細胞,使皮膚未老先衰。嚴重時產生日光性皮炎即曬傷或皮膚和粘膜的日光性角化症,引起癌變。眼睛是對紫外線最為敏感的部位,紫外線能對晶狀體造成損傷,是老年性白內障的致病因素之一.
臭氧殺毒
臭氧在常溫下為爆炸性氣體,有特臭氣味,為已知最強的氧化劑。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較低(3%)。臭氧穩定性差,在常溫下可自行分解為氧。所以臭氧不能瓶裝貯備,只能現場生產,立即使用。臭氧的殺菌原理主要是靠強大的氧化作用,使酶失去活性導致微生物死亡。 臭氧是一種廣譜殺菌劑,可殺滅細菌繁殖體和芽胞、病毒、真菌等,並可破壞肉毒桿菌毒素。 臭氧對空氣中的微生物有明顯地殺滅作用,採用30mg/m3濃度的臭氧,作用15分鍾,對自然菌的殺滅率達到90%以上。用臭氧消毒空氣,必須是在人不在的條件下,消毒後至少過30分鍾才能進入。可用於手術室,病房,無菌室等場所的空氣消毒。臭氧對表面上污染的微生物有殺滅作用,但作用緩慢,一般要求60mg/m3,相對濕度≥70%,作用60-120分鍾才能達到消毒效果。臭氧對人有毒,國家規定大氣中允許濃度為0.2mg/m3,故消毒必須在無人條件下進行。臭氧為強氧化劑,對多種物品有損壞,濃度越高對物品損壞越重,可使銅片出現綠色銹斑、橡膠老化,變色,彈性減低,以致變脆、斷裂,使織物漂白褪色等。使用時應注意。 臭氧作水的消毒時,0℃最好,溫度越高,越有利於臭氧的分解,故殺菌效果越差加濕有利於臭氧的殺菌作用、要求濕度>60%,濕度越大殺菌效果越好。臭氧對人體呼吸道粘膜有刺激,空氣中臭氧濃度達1mg/L時,即可嗅出,達2.5-5mg/L時,可引起脈搏加速、疲倦、頭痛,人若停留1小時以上,可發生肺氣腫,以致死亡。故在無人條件下進行消毒,消毒後停30-50分鍾進入便無影響。消毒後30-60分鍾臭氧自行分解為氧氣,其分解時間內仍有殺菌功效,故消毒後,若房間密閉仍可保持30-60分鍾。臭氧可與食品直接接觸,用於食品消毒、保鮮,對食品不產生殘余污染,不影響營養成份。 高濃度的臭氧可以老化橡膠,使銅片銹蝕,但臭氧作空氣消毒時,並非使用純臭氧,又具有極易分解的特點,況且一般為間斷使用,故不易產生對環境設備的損害。同時臭氧還可以除異味,凈化環境,使空氣清新。 NICOLER殺菌技術(動態殺菌技術) NICOLER源自於希臘語,原是「勝利的人們」的意思,現是指人機同場同步作業一種消毒方式:針對空氣消毒時人員無需離開消毒場所,消毒殺菌的同時對人體沒有任何的傷害,此種消毒方式稱之為「動態消毒」;由於是人類通過科學技術戰勝自然生物的一次成功實踐,所以也稱之為「NICOLER殺菌技術」。 NICOLER殺菌技術是根據生產車間高濕、高溫及高異味等實際特點,採用最新的NICOLER三級雙向的等離子體靜電場工作原理,消毒過程為:通過高壓直流脈沖使等離子靜電場產生逆電效應,生成大量的等離子體。在負壓風機的作用下,污染空氣通過等離子靜電場時帶負電細菌被殺滅分解,使受控環境保持在「無菌無塵」標准。由於在對車間消毒時,人可同時在車間內工作,所以,該種消毒機稱作「NICOLER動態消毒機」。該機器是一種先進的消毒設備,對人體沒有任何傷害,主要用於在有人工作的情況下同步動態殺菌消毒;近年來,這一設備也廣泛用於一些大型食品、葯品、化妝品等企業的包裝、冷卻及灌裝環節。
Ⅶ 超高壓食品滅菌處理設備國內哪家的好
上海集成
Ⅷ 高壓滅菌鍋的控制方式
採用微電腦智能化全自動控制,控制滅菌壓力,溫度,時間;超溫自動保護置:超過設定溫度,自動切斷加熱電源;門安全連鎖裝置:內腔有壓力,門蓋無法打開,專利裝置;低水位報警:缺水時能自動切斷電源,聲光報警,進口斷水檢測裝置;漏電保護:配置漏電保護裝置;溫度動態數字顯示,滅菌結束發出結束信號;升溫、滅菌、排汽、乾燥過程自動控制,無須人工監管;模式一:加熱-滅菌-排汽;模式二:加熱-滅菌-脈沖排汽;模式三:加熱-滅菌-不排汽,模式四:自定義。
Ⅸ 超高壓滅菌的設備
工業化推廣的超高壓滅菌設備壓力是100- 600mpa 超高壓容器介質為水,部分實驗型的可也達到1000mpa或更高,高壓腔工作介質是油。國外超高壓食品處理設備的研究開發較早,國際上知名的超高壓加工設備製造企業有美國Avure和西班牙NC Hyperbaric公司。能夠生產實驗室研究用或生產用的HHP設備的公司主要有美國Avure Technologies公司、Elmhurst Research公司,英國Stansted公司,西班牙NC Hyperbaric公司,法國Alstom公司,日本Kobelco公司、Mitsubishi公司、Ishikawajima-harima公司,荷蘭Stork Food&Dairy Systems B.V.公司,瑞典ABB公司和德國Uhde等。
當時瑞典的 ASEA 是第一家將 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俄亥俄州哥倫布市)提出的等靜壓技術實現商業化的公司。 20 年之後,ASEA 成為了 ABB 的一部分,而後者主要致力於等靜壓和鈑金成型壓機的市場開發。 1999 年,ABB 的高壓事業部被美國 Flow International 收購。而 Flow 引領了高壓技術在食品防腐市場的拓展應用,所用的品牌名稱即為 Avure。 2005 年,Avure Technologies, Inc. 成為了私有的獨立公司。 今天,所有四種品牌的壓機都在全球各地的製造廠內正常運行著。
美國Avure Technologies公司生產的設備最大容積為687L,西班牙NC Hyperbaric公司生產的設備最大容積為600L。 帕斯卡原理是17世紀法國帕斯卡(Pascal)提出的,通常表述如下內容:密閉液體上的壓強,能夠大小不變地向各個方向傳遞。 帕斯卡定律是流體力學中,由於液體的流動性,封閉容器中的靜止流體的某一部分發生的壓強變化,將大小不變地向各個方向傳遞。帕斯卡首先闡述了此定律。壓強等於作用壓力除以受力面積。根據帕斯卡定律,在水力系統中的一個活塞上施加一定的壓強,必將在另一個活塞上產生相同的壓強增量。如果第二個活塞的面積是第一個活塞的面積的10倍,那麼作用於第二個活塞上的力將增大為第一個活塞的10倍,而兩個活塞上的壓強仍然相等。 這一定律是法國數學家、物理學家、哲學家布萊士·帕斯卡首先提出的。這個定律在生產技術中有很重要的應用,液壓機就是帕斯卡原理的實例。它具有多種用途,如液壓制動等。帕斯卡還發現靜止流體中任一點的壓強各向相等,即該點在通過它的所有平面上的壓強都相等。這一事實也稱作帕斯卡原理。 可用公式表示為: F1/S1=F2/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