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實驗室廢水處理方法和裝置有哪些
實驗室廢水有很多種下面我詳細的說一下
氧化還原中和沉澱法
此類方法多適用於含六價鉻和具有還原性的有毒物質及金屬的有機化合物。主要用於處理含氰、含酚、含硫化物的廢水。常見的工藝過程是向廢水中加入氧化劑 ,經過氧化還原反應後 ,使高毒性的物質轉化為低毒性的物質 ,再經過混凝、沉澱將其從反應體系中除去。C r6 + 和 C r3 + 的無機物最高允許排放量分別為0. 5 mg /L 和 3. 0 mg /L。含鉻的廢液可用鐵、鋅等作還原劑 ,用廢鹼液中和沉澱後 ,轉化為難溶鹽除去。
2.硫化物沉澱法
這種方法適用於含汞、鉛等金屬的呈酸性的實驗廢水。一般是向廢水中加入硫化鈉 ,生成難溶於水的金屬硫化物 ,然後與 Fe (OH ) 3 共沉澱而分離出去。
3.絮凝沉澱法
絮凝沉澱法不僅是處理許多工業企業污水中重金屬的有效方法 ,也是實驗室廢水處理的一種可行
方法。這種方法適用於含重金屬較多的實驗廢水 ,加入合適的絮凝劑 ,在弱鹼性條件下可以形成絮狀沉澱 ,有效去除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 ,降低廢水的化學需氧量 ( COD ) 。
4.活性炭吸附法
這種方法多用於處理物理、化學方法不能處理的微量呈溶解狀態的有機實驗廢水。有機實驗廢水含有大量的廢溶劑、實驗殘液、有機酸等。其濃度高、排放量少的特點很適合活性炭吸附法處理。處理工藝流程為先把廢水中的有相分離出來 ,再用活 性炭吸附 , COD 的去除率可達 93%
5.焚燒法
每種處理方式都有其特定的處理性能 ,都不是萬能的。焚燒法一般適用於形成乳濁液之類的液。但要特別注意避免燃燒產生的毒氣造成二次污染。例如 ,對於只含有 C, H , O 元素的有機廢物在燃燒時一般不會造成二次污染 ,而含有鹵素 N , S等元素的有機廢物焚燒時將會釋放多種有害氣體。
6.生物實驗廢水的處置方法
處理生物實驗廢水常用的方法是熱力消毒滅菌和化學葯劑消毒滅菌。熱力消毒滅菌法是通過高溫加熱使廢水溫度達到或超過某些有害微生物存活溫度的最高極限 ,殺死細菌 ,以確保排出廢水的安全。化學葯劑消毒滅菌法則是利用各種化學葯劑對廢水中的有害微生物進行殺菌消毒處理 ,目前常用的消毒工藝有臭氧消毒、氯消毒、鹼消毒等。在實際操作中 ,可以採用熱力和化學葯劑相結合的消毒滅菌方式 ,安全有效地處理生物安全實驗室的廢水。
詳細的可以看水天藍環保裡面有詳細的解答
⑵ 實驗室洗滌Al(OH)3沉澱應在什麼裝置中進行
實驗室洗滌Al(OH)3沉澱應在什麼裝置中進行
AlCl3+3NaOH=Al(OH)3↓+3NaCl
Al(OH)3+NaOH=NaAlO2+2H2O
第一個反應中a與b的比為3:1,當完全反應時,生成的沉澱物質的量應該是1/(1+3)=0.25mol,a的取值范圍是0
⑶ 實驗室要洗滌氫氧化鋁沉澱的話應該在什麼裝置中進行
現在燒杯里加點蒸餾水。把氫氧化鋁放進去,再用玻璃棒拌拌,過會撈出來,就好了···《劉金翠語錄》
⑷ 實驗室廢物,廢液處理辦法有哪些
廢液的處理 實驗室廢液可以分別收集進行處理,下面介紹幾種處理方法: 2.1、 無機酸類:將廢酸慢慢倒入過量的含碳酸鈉或氫氧化鈣的水溶液中或用 廢鹼互相中和,中和後用大量水沖洗。 2.2、 氫氧化鈉、氨水:用6mol/L鹽酸水溶液中和,用大量水沖洗。 含氰廢液:加入氫氧化鈉使pH值在10以上,加入過量的高錳酸鉀(3%)溶液,使CN- 氧化分解。如含量高,可加入過量的次氯酸鈣和氫氧化鈉溶液。 2.3、 普通簡單的廢液: 如石油醚、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等可直接倒入廢液桶 中,廢液桶盡量不要密封,不能裝太滿(3/4即可)。 2.4、 有特殊刺激性氣味的液體倒入另一個廢液桶內立即封蓋,統一處理。固體廢棄物的處理: 3.1、 沾附有有害物質的濾紙、包葯紙、棉紙、廢活性炭及塑料容器等東西, 不要丟入垃圾箱內,要分類收集。 3.2、 廢棄不用的葯品可交還倉庫保存或用合適的方法處理掉。 3.3、 廢棄玻璃物品單獨放入紙箱內;廢棄注射器針頭統一放入專用容器內, 注射管放入垃圾箱內。 3.4、乾燥劑和硅膠可用垃圾袋裝好後放入帶蓋得垃圾桶內;其他廢棄的固體葯品包裝好後集中放入紙箱內,放到液體廢液集中放置點由專業回收公司處理(劇毒,易爆危險品要先預處理)。
⑸ 實驗室用共沉澱法制備納米級Fe3O4的流程如下:該方法的關鍵為促進晶粒形成,並控制晶體生長.試回答下列
(1)由流程可知,生成Fe3O4的反應物為Fe2+、Fe3+和OH-,根據電荷守恆可寫出該方程式為:Fe2++2Fe3++8OH-=Fe3O4+4H2O,
故答案為:Fe2++2Fe3++8OH-=Fe3O4+4H2O;
(2)低於100℃的溫度控制通常用水浴加熱法,溫度低對速率和平衡都會造成影響,但本題中未涉及平衡,所以應是速率降低,
故答案為:水浴加熱;溫度低時反應緩慢;
(3)由流程可看出攪拌Ⅰ的作用是使物質混合均勻,攪拌Ⅱ的作用則是加快反應速率,使之反應充分,加入正丙醇,作用為降低Fe3O4的溶解度;
故答案為:降低Fe3O4的溶解度;
(4)把沉澱上部的溶液傾入另一容器內,然後往盛著沉澱的容器內加入少量洗滌液,充分攪拌後,沉降,傾去洗滌液.如此重復操作3遍以上,即可把沉澱洗凈,使沉澱與溶液分離.水洗的主要作用是洗去吸附在黑色糊狀物表面的Fe3+和Cl-,只要檢驗其中一個不存在即可,取最後的傾出液,測其pH為中性(或滴加KSCN,不變血紅色或加入經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不產生沉澱),則已洗凈,
故答案為:取最後的傾出液,測其pH為中性(或滴加KSCN,不變血紅色或加入經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不產生沉澱),則已洗凈;
(5)流程中涉及到反應溫度、溶液的pH、穩定劑用量等對產物納米級Fe3O4粒徑大小有影響,
故答案為:反應溫度(或溶液的pH、穩定劑用量、鐵鹽的比例(濃度)、攪拌速度、溶劑的配比等).
⑹ 生物實驗室必備設備有哪些
生物實驗室必備設備:
一、溫度與濕度
二、光源
三、供/排水、排污
四、供電
五、隔音設備
六、降噪設備
七、安全設備
⑺ 什麼事並流共沉澱法
並流沉澱顧名思義就是物料是並流流動而非錯流流動,而且在並流過程中達到混合沉澱的目的,工業上常是連續式生產。,
如果實驗室規模的,其實就是把物料配好同時加入到同一容器,可以是滴加也可以是通過計量控制設備注入。最簡單的的,兩個滴液漏斗,幾根連接橡皮管,混合器用一根三口支管就行,再一個承接性容器燒杯即可.並流滴加,可以很好的控制pH值,沉澱環境比較穩定,但這種並流方法並沒有多大效果。最好利用兩台高速流量泵,按酸鹼配比控制流量,流量泵出口相對,形成撞擊,分散成小液滴,沉澱會更加均勻。這也是並流的一種,俗稱撞擊流,你可以查閱相關文獻。
⑻ 如何處理化學實驗室中的「三廢」
一.廢氣:產生少量有毒氣體的實驗室應在通風櫃中進行,通過排風設備將少量毒氣排到室外。產生毒氣量較大的實驗室必須有吸收或處理裝置。如NO2、SO2、H2S、HF等可用導管通入鹼溶液中,以使其大部分被吸收後排出,CO可點燃使其生成CO2。
二.廢渣:少量有毒的廢渣,應安排指定地點並深埋於地下。
三.廢液:廢液的處理與其性質有關,不同的廢液處理方法不同。
如廢硫酸液可先用廢鹼液和鹼液中和,調制pH6-8,然後從水道排出。
含酚、氰、汞、鉻、砷的廢液經以下處理才能排放,具體辦法如下:
1酚:高濃度的酚可用己酸丁酯萃取,重蒸餾回收。低濃度的酚廢液可加入次氯酸鈉或漂白粉使酚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
2氰化物:含有氰化物的廢液不得直接倒入實驗室水池內,應加入氫氧化鈉使呈磕性後再倒入硫酸亞鐵溶液中(按質量計算:1份硫酸亞鐵對1份氫氧化鈉),生成無毒的亞鐵氫化鈉再排入下水管道。
3汞:若不小心將金屬汞散落在實驗室內,必須立即用吸管、毛筆或硝酸汞溶液浸過的薄銅片將所有的汞滴揀起,收集於適當的瓶中,用水覆蓋起來。散落過汞的地面應撒入硫磺粉,將灑落區覆蓋一段時間,使其生成硫化汞,再設法掃凈,也可噴灑20%的三氯化鐵溶液,讓其自行乾燥後再清掃干凈。
含汞鹽的廢液,可先調節pH至8-10,加入過量硫化鈉,使其生成硫化汞沉澱,再加入硫酸亞鐵作為沉澱劑,清夜可以排放,殘渣可以用焙燒法回收汞,或再製成汞鹽。
4.鉻:鉻酸洗液如失效變綠,可濃縮冷卻後加高錳酸鉀粉末氧化,用砂芯漏斗濾去二氧化錳後再用。失效的廢洗液可用廢鐵屑還原殘留的六價鉻,再用廢鹼液或石灰中和使其生成低毒的氫氧化鉻沉澱。
5鎘:用石灰將廢液調到pH8-10,使廢液中鉛、鎘生成氫氧化物沉澱,加入硫酸亞鐵,作為共沉澱劑。
6合廢水的處理:實驗室的混合廢液可用鐵粉法處理,此法操作簡單,沒有相互干擾,效果良好,處理方法是用酸調節廢水至pH3-4,加入鐵粉,攪拌0.5h,用鹼再調至pH9左右,繼續攪拌10min,再加入高分子混凝劑,進行混凝後沉澱,清液可排放,沉澱物以廢渣處理。
⑼ 實驗室洗滌Al(OH)3沉澱應在什麼裝置中進行
墊上濾紙的布氏漏斗里
另外還要抽濾瓶,玻璃棒,真空泵
⑽ 防止實驗室污染有哪些措施
(1)實驗室清潔
① 每個實驗區都應配備專用的消毒試劑、工具。
② 如有樣本或者試劑外濺的情況,應立即先用10%次氯酸鈉擦拭,再用清水擦洗,作好記錄。
③ 實驗結束後用10%次氯酸鈉對有可能被污染的區域如桌面、生物安全櫃等進行消毒,並用移動消毒車對這些區域消毒(30 min)。
④ 每日結束工作後用10%次氯酸鈉擦拭移液器。
⑤ 在實驗結束離開實驗室前,開啟室內紫外燈定對實驗室進行紫外照射消毒(60 min)。
⑥ 工作服需要每周交於洗衣房清洗消毒,而且不可將不同區的工作服於同一天清洗。
(2)規范操作
① 在操作中佩戴手套避免接觸到與試管內面,使用帶濾芯的吸頭、離心管。
② 取樣,加標本、反應液之前應先高速離心將管蓋上液體沉於管底,以避免開蓋時液體飛濺和產生氣溶膠污染環境。
③ 若發生液體飛濺,首先隔離相關未被污染的物品,其次用吸水紙將液體吸干,再用2000mg/L的次氯酸鈉消毒液覆蓋30min,75%乙醇擦拭2遍,最後用紫外燈消毒39min。
(3)廢棄物的處理
① 剩餘血液的處理:由實驗室工作人員在每工作日下午16:00 交科洗滌人員連同盛血用的試管一起置黃色垃圾袋中送醫療器具處理公司處理,並記錄。
② 一次性塑料吸管、移液器吸頭的處理:實驗過程中使用後的一次性塑料吸管、移液器吸頭放入含10%次氯酸鈉的廢物缸中,每天工作結束後,置黃色垃圾袋中交科洗滌人員送醫療器具處理公司處理,並記錄。
③ 廢棄的擴增產物的處理:置於一次性塑料袋中,再放至黃色垃圾袋中,交專門人員處理,並記錄。
④ 使用過的一次性口罩、手套、帽子等,放置於黃色垃圾袋中,交科洗滌人員送醫療器具處理公司,並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