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實驗室加熱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發生裝置儀器
實驗室使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時,是利用了高錳酸鉀是氧化劑,加熱分解生成氧氣.既然要加內熱,而且是粉末狀容固體,那麼就要將高錳酸鉀放在試管中,塞上帶導管的膠塞,使用帶鐵夾的鐵架台,用酒精燈加熱.而且加熱高錳酸鉀不適宜使用排空氣法,一般使用排水法.所以還需要使用集氣瓶和水槽.最後一步,題目中特意說明了是發生裝置,所以就應該是排除水槽和集氣瓶,而且排除什麼裝置都不算的導管的選項D.樓主,解決了您的問題了嗎?如有其它疑問,盡管追問,我盡力回答.
❷ 高錳酸鉀製取氧氣選擇什麼型發生裝置
(1)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需要加熱,屬於固體加熱型,故選發生裝置B,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且不易溶於水,故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或排水法收集,高錳酸鉀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
(2)用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固體混合製取氧氣屬於固液常溫型,分液漏斗可控制液體的滴加速度,進而控制反應速率,故發生裝置選擇A;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方程式是:2H2O2+
MnO2=
2H2O+O2↑;
(3)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製取,屬於固液常溫型,故可用A或C製取;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且能溶於水,故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CaCO3+2HC1=CaCl2+H2O+CO2↑;
(4)用氫氧化鈣與氯化銨的固體混合物加熱製取氨氣,屬於固體加熱型,故選發生裝置B;氨氣極易溶於水,密度比空氣小,故可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
(5)試管①中發生的反應是碳和氧化銅高溫生成銅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C+2CuO
高溫
2Cu+CO2↑;②中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氫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澱和水,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
(6)停止加熱,應該先撤去導管後熄滅酒精燈,防止水倒吸入熱的試管引起試管炸裂,用彈簧夾夾緊橡皮管,待試管①冷卻後再把試管里的粉末倒出,是為了防止灼熱的銅容易被氧氣氧化成氧化銅;
❸ 加熱高錳酸鉀製取氧氣時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分別是什麼
發生裝置是酒精燈,木塊,鐵架台。收集裝置是試管,導管,水槽,集氣瓶
❹ 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的裝置細節
(1)依據實驗室常用儀器的認識解決此題,故答案為:①試管;②酒精燈;③鐵架台;④橡皮管;⑤集氣瓶;⑥水槽;
(2)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時,應注意試管口略向下傾斜,以防冷凝水倒流到試管底部炸裂試管;試管口放一團棉花,以防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伸入試管的導氣管應稍露出橡皮塞,以便於空氣排出,氧氣導出;沒有給葯品部位加熱.故答案為:試管口沒有略向下傾斜;試管口沒有放一團棉花;伸入試管的導氣管太長;沒有給葯品部位加熱;
(3)該實驗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因為氧氣不易溶於水.加熱高錳酸鉀,開始收集氧氣的適宜時刻是導管口氣泡連續、均勻的冒出時.收集滿氣體後,瓶子應正放在桌面,這是因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停止加熱後,先將導管移出水面,然後停止加熱,以防止水倒流炸裂試管,故答案為:排水;氧氣不易溶於水;管口氣泡連續、均勻的冒出時;正;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將導管移出水面;停止加熱;防止水倒流炸裂試管.
❺ 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實驗時應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其作用是選用的發生裝置是用
(1)儀器①是長頸漏斗;
(2)用高錳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發生裝置選擇A;試管口放一團棉花,其作用是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當氣泡均勻連續的放出時,再收集氧氣;
(3)乙炔是一種密度比空氣略小,不溶於水的氣體,可選用C或E裝置收集;實驗室用電石(固體)與水反應製取乙炔,屬於固液常溫型,可選用B裝置來製取.
故答案為:(1)長頸漏斗;(2)A、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導管口氣泡均勻連續的放出時;(3)B;D或E.
❻ 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氧氣的實驗中需要使用的儀器是
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氧氣的實驗中,發生裝置為:大試管、鐵架台、鐵夾、酒精燈、帶導管的單孔塞,收集裝置為集氣瓶、水槽等儀器;而在實驗中用不到燒杯和玻璃杯.
故答案為:C;酒精燈等.
❼ 高錳酸鉀製取氧氣和氯酸鉀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有什麼不同
1、是否需要催化劑
氯酸鉀製取氧氣要二氧化錳作催化劑。
高錳酸鉀不需要催化劑。
2、是否需要棉花
高錳酸鉀裝置在試管口塞有棉花,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氣管。
氯酸鉀製取氧氣不需要棉花。
(7)高錳酸鉀實驗發生裝置擴展閱讀:
其他製取氧氣方法:
2H₂O₂=2H₂O+O₂(等號上寫催化劑)
化學詩歌:氧氣的製取
實驗先查氣密性,受熱均勻試管傾。
收集常用排水法,先撤導管後移燈。
解釋:
1、實驗先查氣密性,受熱均勻試管傾:「試管傾」的意思是說,安裝大試管時,應使試管略微傾斜,即要使試管口低於試管底,這樣可以防止加熱時葯品所含有的少量水分變成水蒸氣,到管口處冷凝成水滴而倒流,致使試管破裂。「受熱均勻」的意思是說加熱試管時必須使試管均勻受熱。
2、收集常用排水法:意思是說收集氧氣時要用排水集氣法收集。
3、先撤導管後移燈:意思是說在停止制氧氣時,務必先把導氣管從水槽中撤出,然後再移去酒精燈(如果先撤去酒精燈,則因試管內溫度降低,氣壓減小,水就會沿導管吸到熱的試管里,致使試管因急劇冷卻而破裂)。
❽ 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什麼收集裝置是什麼
制氧裝置:試管口略向下傾斜,固定在鐵架台上,用酒精燈加熱.
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❾ 高錳酸鉀的發生裝置是什麼
實驗室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選擇發生裝置的依據是
由於是固體加熱,為防止試管口冷凝液迴流至試管底引起試管炸裂,所以加熱的試管需要管口向下;採用排水法的原因是因為氧氣很難溶於水,若是採用向上排空氣法,那是因為氧氣比空氣重.
❿ 請根據如圖回答問題:(1)實驗室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_,收集氧氣的裝置是_____
(1)實驗室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屬於固體加熱型,故應選用發生裝置B,氧氣密度比空氣大且不易溶於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或排水法收集,加熱高錳酸鉀製取氧氣、同時生成錳酸鉀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KMnO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