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飛機逃生裝置設計

飛機逃生裝置設計

發布時間:2022-04-26 06:06:24

① 客機逃生裝置有那些

救生筏、救生衣、氧氣面罩、充氣滑梯,估摸著現在有的就這些了。
聽說有的飛機有逃生分離艙,還有的有降落傘,但你能指望沒有經驗的乘客在那麼短的時間里學會使用降落傘嗎,以及,如果給每個乘客都配備一個降落傘,那飛機承載的重量也會大大增加
一般的民航客機是配備了緊急出口充氣滑梯和每名乘客配備一套救生衣(在座位底下)。沒有配備降落傘是因為效用是非常低的,原因是:
1
大部分飛行事故發生後飛機都能緊急降落在陸地或海洋上,只要考慮降落後逃生問題才是重點;
2
如果事故發生是根本快到緊急降落也不能的話(如空中爆炸),那根本乘客也沒時間跳降落傘;
3
有時間去穩定飛機讓乘客跳降落傘,那不如緊急降落更安全。緊急降落在海洋上然後讓穿上救生衣的乘客逃出,比較跳降落傘讓乘客分散漂浮在幾百公里的海洋上來說,跳降落傘的傷亡率更高,更難拯救大部分乘客;
4
發生事故時,飛機應盡快緊急降落,而不是維持高度讓乘客跳降落傘。在高空打開飛機艙門會讓飛機馬上失壓,乘客生命馬上有缺氧和被吹出的危險,機組人員也更難控制飛機。
採納

② 直升機墜落有沒有什麼逃生裝置

雖然科技一直在進步,戰機也越來越先進,但是誰都不能保證戰機百分之百的安全。因此,所有的固定翼戰機,基本上都安裝有逃生裝置,我們最常見的就是彈射座椅。它的工作原理是,當戰機發生故障,不可避免的要墜毀時,飛行員可以啟動彈射座椅。彈射座椅的尾部有一個小型火箭發動機,它可以在數秒之內,將飛行員送到一定的高度,然後彈射出去的飛行員依靠降落傘降落到地面。

但是直升機的飛行員遇到飛機故障時,該怎麼辦呢?能不能也採取彈射的方式?直升機的結構和固定翼戰機有所不同。像殲-10、殲-16這樣的固定翼戰機,座艙上方是沒有任何遮擋物的,只要炸掉座艙蓋就可以利用彈射座椅逃生。但是直升機座艙的上方還有螺旋槳。如果彈射逃生,很明顯會撞上高速旋轉的螺旋槳,所以彈射逃生很明顯是行不通的。

但是凡事皆有例外,有兩種直升機就可以實現彈射逃生,這兩種直升機就是俄羅斯裝備的卡-50以及卡-52戰機。這兩款直升機都安裝有彈射座椅,戰機發生故障時,飛行員啟動彈射裝置之後,座艙上方的螺旋槳會被炸掉。然後彈射座椅會帶著飛行員沖出座艙,到一定的高度時,降落傘打開,飛行員依靠降落傘降落到地面。

不過,全球現役的直升機中,只有這兩款直升機具備這樣的能力。那麼,其它的直升機飛行員遇到飛行故障時,只能等死嗎?其實也不是。直升機和固定翼戰機不同,它的飛行高度一般在100米以下,在這個高度上迫降,沒有固定翼戰機迫降那麼危險。而且軍用直升機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了抗損。戰機發生故障時,螺旋槳一般還可以轉動,提供一定程度的升力。而座艙也是加固的,即使扭曲變形,也很少會傷及到飛行員。除此之外,直升機上多配備著高速減震座椅,哪怕從數十米的高度上墜落,座椅也能吸收大部分能量,保護飛行員的安全。美國生產的黑鷹戰機,就充分考慮到了抗損。該機除了美國自用之外,還出口到世界多個國家,幾十年來,發生過多起墜機事故。但是因為機體結構的原因,哪怕飛機墜毀,飛行員的存活率也是非常高的。所以直升機飛行員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危險。

③ 最瘋狂的戰俘越獄,木板、被單、小米粥,如何自製一架飛機巧妙逃生

戰俘在關押他們的城堡裡面自己建造了一個小型的簡易工廠,在裡面戰俘用地板搭起了飛機的機架,用床單做成了飛機的機翼,用電話線做成了飛機的連接線,連接飛機各部件之間的膠水是用小米粥攪拌而成的。

戰俘們用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去建造一架逃出監獄的飛機,他們每天都偷一點點工具,時間久了積少成多,材料就變得足夠逃出去了。最遺憾的是,在這個監獄中這個偉大的計劃並沒有成功的實施。在二戰以後,這個監獄城堡就解放了,裡面的戰俘都被放了出來,他們重新獲得了自己的自由。

④ 請問為什麼直升機沒有逃生裝置

因為直升機的結構特點,比如頂部巨大的旋翼和使用特點,比如長時間的貼地高速飛行,決定了現有技術下的直升機無法使用類似普通飛機的救生逃生裝置進行有效的脫離直升機逃生。

⑤ 為什麼客機不為乘客准備空中逃生的裝置如降落傘。

客機不為乘客准備空中逃生的裝置如降落傘主要有如下10個方面的原因:
1.客機的飛行速度
客機的飛行速度約500KM/小時,這個時速不宜跳傘。
2.客機飛行的高度
客機除去起飛(爬坡)和降落(下行)外,飛行高度約在1萬米左右的平流層中。
3.平流層的溫度
隨高度不同,溫度也發生變化。約在零下十幾度到幾十度之間。如果,在沒有保暖措施的情況下,人跳出機艙就會成為「冰棍」。
4.客機的逃生口
客機的逃生口均在飛機側面,如果從逃生口之間往下跳,由於慣性因素,人可能直接被吸入到螺旋槳中。
備註:飛機有俗稱的「黑色十分鍾」,即起飛三分鍾,降落七分鍾。這個時間段,飛機顛簸厲害,高速運作。飛機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交通工具。
5、飛機巡航高度一般是在10000公尺的平流層,這里氧氣稀薄,氣溫很低,人員即使跳傘,也會出現暈厥——這就是為什麼飛機在窗戶碎了之後要放下氧氣面罩的原因。由於氣壓的原因,飛機里的氧氣會迅速外泄;
6、使用降落傘需要經過特殊的訓練,一般人很難掌握,一個平民在沒有經過特殊訓練的情況下根本不會使用;
73、飛行員本可以跳傘,但是為了加大飛行員的責任心,使其全力保障飛行安全,也沒有給其配備降落傘。
8、飛機失事通常都是在瞬間發生的,即使每位乘客都擁有降落傘,也來不及完成跳傘的准備工作。
9、現階段的飛機在設計上,一般只有前後兩個艙門。萬一發生緊急情況,會因為乘客爭先恐後地想搶先跳傘而造成極度混亂,從而影響飛行員的操作,有可能釀成更大的事故。
10、飛機在設計上都力求輕量,不笨重。試想一下400座的飛機需要配備400包以上的降落傘包,要給飛機增加負荷就很多了。還有,降落傘包平時不用的時候存放的地點也是個問題,乘客的座位下頭頂上的行李箱都本身空間就小,沒有合理的位置放置降落傘包。
綜上原因和限制,考量客機是目前最為安全的交通工具,但一旦發生空難也無法避免致死率太高的缺點,所以客機不為乘客准備空中逃生的裝置。

⑥ 戰斗機彈射座椅的座椅束縛裝置工作原理是怎樣的呢

世界上彈射座椅的種類很多,各型飛機上安裝的彈射座椅不盡相同,由於設計理念的不同,彈射過程也不一樣,有些座椅甚至不會進行人與椅的分離(如部分F15),這里不作分析,只簡單介紹兩種廣泛安裝在戰斗機上,且不同類型的彈射座椅,即火箭彈射座椅和舊式彈射座椅的工作過程: 一、火箭彈射座椅(現代戰斗機已廣泛使用,代表機型殲8、殲10): 1> 由飛行員手力拉動彈射手柄或拉環; 2> 座椅束縛裝置將飛行員身體及腿部束緊,避免彈射時身體及腿部與座艙內設備的碰撞; 3> 拋艙蓋裝置工作,將座艙鎖點破壞並彈開艙蓋(或釋放座艙鎖,靠空氣將座艙蓋帶走); 4> 安裝在座椅後部的導向裝置工作,主彈射彈被擊發,將飛行員連同座椅一起射向艙外; 5> 在座椅上升過程中,抗荷服、氧氣面罩及耳機等飛行員穿著或佩戴的裝置會自動與座艙分離; 6> 當座椅上升到一定高度時,安裝在座椅底部的一個或多個火箭包工作,加速座椅離開座艙的過程,在低高度或零高度時,由火箭提供的動力可將飛行員帶到安全開傘的高度,提高飛行員的生存幾率; 7> 座椅離開座艙時,會射出一具連接在主降落傘上的小降落傘,用於穩定座椅飛行和輔助打開主降落傘,也被稱為穩定傘或牽引傘; 8> 當火箭停止工作後,座椅受重力影響開始下墜,依靠與飛行員降落傘相連上的牽引傘拉開主降落傘(或自動開傘器工作射出主降落傘); 9> 人與座椅的分離,可由飛行員自己拉開鎖扣釋放座椅束縛裝置進行分離,但在因高度過低時會由自動分離裝置完成(因彈射過程飛行員身體所承受的負荷極大,可能出現大腦缺血性暈眩,甚至昏迷,而無法自行完成分離過程),自動分離裝置設置的高度一般為300米。
二、舊式彈射座椅(基本安裝在一、二代戰斗機上,代表機型:米格19、米格19教練機) 1> 由飛行員手力拉動彈射手柄或拉環; 2> 座椅束縛裝置將飛行員身體及腿部束緊,避免彈射時身體及腿部與座艙內設備的碰撞; 3> 拋艙蓋裝置工作,釋放座艙鎖,依靠空氣將座艙蓋帶走,同時拉開之相連的牽引傘保險; 4> 安裝在座椅後部的導向裝置工作,彈射彈被擊發,產生氣體壓力將飛行員連同座椅一起推向艙外; 5> 在座椅上升過程中,抗荷服、氧氣面罩及耳機等飛行員穿著或佩戴的裝置會自動與座艙分離; 6> 座椅離開座艙後受重力影響開始下墜,牽引傘隨即張開並牽引出主降落傘; 7> 人與座椅的分離過程,同火箭彈射座椅基本一致。 三、特殊情況:在座艙蓋不能彈開或拋出的情況下,座椅具備穿蓋彈射能力,工作原理是,靠著座椅的上升力,用座椅頂部將座艙蓋擊穿,使飛行員和座椅出艙。 由於舊式彈射座椅沒有火箭彈射座椅的火箭動力,因此無法在超低空條件下使用,飛行員的生存幾率相對較小,早已被淘汰,但由於安裝有該類座椅的飛機數量多,並且仍在部分發展中國家服役,因此提及一下,但終會隨著新型飛機的裝備而淡出歷史舞台。 雖然目前世界上所有的火箭彈射座椅都具備零高度零速度(接近靜態)的條件下彈射並成功開傘的功能,但飛行員能否安全著地,還受很多因素的影響,例如飛機速度、角度,彈射角度等等,所以說彈射座椅只是一件盡可能保證飛行員生存幾率的工具,並不是絕對安全的逃生設備。

⑦ 坐飛機須知:飛機客艙有哪些應急設施

意外發生時,飛機上可以用哪些救生設施?怎麼做才能得以倖存?現代民航客機上的救生設施一般多用於緊急迫降情況,通常情況下客艙內會具備:

1、手提氧氣瓶、衛生防疫包、應急醫療箱、急救箱;

2、滅火瓶、滅火毯、防煙面罩、廁所煙霧探測器、廁所自動滅火器;

3、乘務員折疊座椅及限制裝置、廁所垃圾箱蓋板;

4、加長安全帶、嬰兒安全帶、乘務員救生衣、成人備份救生衣、嬰兒備份救生衣、安全演示包;

5、逃生斧、應急發報機、翼上逃生繩、救生筏、應急手電筒;

6、擴音喇叭、內話及廣播等通訊系統等設備;

7、應急撤離設施、應急出口標記、應急出口標志的照明、應急出口操縱手柄、應急出口的通道等。

常用應急設備使用說明

1、應急出口

一般在飛機機身的前、中、後段都有,有醒目的標准,而且每個應急出口出都有應急滑梯和應急繩索。

2、應急滑梯

一般有尼龍膠布膠接而成,平時折疊好後放在門上專用箱內,上面寫有「救生滑梯字樣,使用時只要把」滑梯的一端掛在客艙地板的專用鉤上,再將艙門打開,應急滑梯便會自動充氣鼓脹。

3、救生艇

當飛機迫降在水面時,應急脫離飛機時可以用救生艇。平時救生艇不充氣,需要時可以立即取出充氣使用。現代客機所攜帶的救生艇數量根據飛機載客量而定。當飛機迫降在水面時,應急滑梯可以作為救生艇使用。

4、救生衣

放在每個旅客的座椅下,救生衣上面有使用說明,乘務員也會做好示範。注意:不要在出機艙前穿起救生衣,以免造成出艙門的困難。

5、應急供養

每個旅客座位上方都有氧氣面罩儲存箱,當艙內氣壓降低到海拔高度4000米氣壓值時,氧氣面罩便會自動脫落,拉下帶好即可。

逃生技巧

迫降時最重要的是聽從指揮,有組織的逃生比擁擠爭搶獲救生存概率更大。登機時應該看清自己座位與緊急出口的距離。飛機發生事故時,機艙內漆黑一片,要注意觀察過道地面的熒光條(可以指引撤離),回憶緊急出口位置。如果發現緊急出口也已起火或被被濃煙包圍,應該向有光亮的地方跑,那裡往往是逃出的通道。

為避免對飛機應急滑梯和對自己逃生時造成損害,請脫掉高跟鞋摘下眼鏡等尖銳物。當然,絲襪等易燃物品也應褪去。

在航程開始後,空乘會向旅客分發溫紙巾,要利用它過濾一些有害氣體,延長逃生時間。其實飛機事故時,如果有起火冒煙,旅客一般只有不到2分鍾的逃離時間。飛機發生意外時,伴隨濃煙失火甚至爆炸。濃煙和火焰會隨著風勢蔓延。因此順風跑的倖存者可能會面臨二次傷害。(航佳技術 AERO-EXPERT)

⑧ NASA的太空梭在發射升空階段,怎樣從技術角度實現大氣層內發射不成功時保證宇航員逃生

1.培訓階段

宇航員往往需要經歷高難度、復雜甚至極端危險的訓練。原本邦達連科極有可能成為人類首個宇航員,但他在人類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進入太空)僅20天前的地面測試中,被活活燒死在飛船里。阿波羅1號乘組擁有水星七傑之一的格里森和美國首位太空中出艙行走的懷特,按資歷二者有足夠資格競爭成為第一位踏上月球的人類,但他們也在培訓階段葬身於飛船內的火海中。另外,在駕駛高速飛行器進行實驗中也有6名宇航員遇難,俄羅斯宇航員沃佐維科夫甚至在水中搜救訓練中溺水而亡,其他關於訓練中發生危險的例子枚不勝舉。


總體而言,盡管已經發展了60餘年,載人航天依然是個超高風險的技術,最核心的宇航員們無疑是背負所有風險的人。在截至目前(2018年10月)已經進入太空的558名宇航員中,已有至少30名宇航員在訓練和任務期間喪生,宇航員依然是世界上風險最高的職業之一。在看到他們光鮮亮麗的同時,請別忘了為他們鼓掌和祝福。而比起成功的輝煌,那些殞去的英雄同樣偉大。

⑨ 如果武裝直升機墜落,那麼機師怎樣逃生

直升飛機的逃生一直是困擾世界的難題。在此之前,設計師們只能提高直升飛機的抗震、耐墜系統以提高飛行員的生還率。但這樣的結果是許多飛行員非死即傷,能安然無恙者屈指可數。卡莫夫的設計師則大膽的在卡50上安裝了用於戰斗機跳傘逃生的火箭彈射救生系統。當然,這並不是簡單的把戰斗機的火箭彈射救生系統搬到卡50上面。那是一套經過改造的系統。我們都知道,直升飛機的頂部有旋翼,而戰斗機沒有。卡50的兩幅旋翼裝有炸 葯,這炸 葯的點火裝置與火箭彈射救生系統相聯。當飛行員要跳傘時,一拉跳傘裝置,在0.001秒的時間里,旋翼上的炸 葯將被引爆,旋翼變得粉碎,跟著火箭彈射逃生系統將飛行員和座椅一齊彈射出去。別看這個時間很短,但為了這0.001秒,俄羅斯人卻花了10多年的時間才做到。目前,這一技術只有俄羅斯一家擁有,別無分號。目前,只有俄羅斯的卡50和卡52有這個能力,

⑩ 美國戰斗機發生墜毀,輔助飛行員順利逃生的是什麼裝備

對於戰斗機發生墜毀的情況時,輔助飛行員順利逃走的裝置一般就是自帶的彈射逃生裝置。美國就曾在5月份有一架f16戰斗機,從加利福利亞,一座預備役基地墜毀,這架戰斗機直接沖進了基地的倉庫中,所幸當時的飛行員利用彈射裝置逃生,逃過一劫。而由於這架戰斗機裝載有大量的武器和外掛油箱,所以美國也緊急派往了消防及有毒物質處理小組參與應對。

彈射方式主要分為兩種:一是人員坐在彈射座椅上脫離飛機,然後開啟降落傘;二是駕駛艙整體與飛機脫離,以座艙為逃生艙對人員提供保護。前者對飛機結構影響較小,成為戰斗機逃生系統的主流;後著因管路配置、結構設計等因素對戰斗機結構影響較大,迄今為止只有很少飛機採用

閱讀全文

與飛機逃生裝置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閥門材質出現問題怎麼寫報告 瀏覽:741
湖北重力鑄造怎麼樣 瀏覽:122
加葯裝置設計計算 瀏覽:877
張家港什麼五金固定設備廠 瀏覽:578
輔助人工採摘機械裝置發展綜述 瀏覽:244
轎車儀表盤上怎麼打開車速顯示 瀏覽:168
自控設計滯後校正裝置 瀏覽:258
低溫多效蒸發結晶動態模擬實驗裝置 瀏覽:863
鑄造塑料膜是什麼材質 瀏覽:763
繪制實驗室製取氯的裝置圖 瀏覽:596
美術設備與美術器材有什麼不同 瀏覽:619
海爾冰箱冷不製冷了什麼原因 瀏覽:919
水表旁邊的閥門怎麼更換 瀏覽:812
冰箱製冷為什麼會喘氣 瀏覽:855
電腦增加網速要用什麼儀器 瀏覽:421
硫燃燒實驗改進裝置方法圖片 瀏覽:816
企業廠房設備租金收入怎麼入賬 瀏覽:842
儀表台可以放什麼東西 瀏覽:559
煤氣閥門平著是關 瀏覽:813
中山和益五金製品廠 瀏覽: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