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管道閥門的閥門質量
閥門標准即規范了閥門設計、製造、檢驗、使用等環節的要求,使製造、使用雙方有了共同的語言,能夠從技術法規的角度保護各自的利益,使評判有了統一的標准。而過去,一些小企業並沒有將質量問題放在首位,閥體長度大小不同一,閥門材質不達標,密封材質差等問題,造成了使用單位管道工程安裝的不便及運行安全風險(部分使用單位的采購疏忽大意,采購時沒有明確標准,造成采購供應上的漏洞!)。
目前的閥門質量存在以下問題: 閥門的密封性是衡量閥門功能和質量的重要指標。閥門內漏問題嚴重,威脅著整個工程裝置的正常運行,而且運行中的閥門又很難發現是否有內漏。大部分使用單位閥門內漏的原因有閥板、閥座的密封面材質不符合使用要求,加工精度不夠,閘閥的閥板、閥座的楔角不匹配、密封面寬窄不一,吻合度差,閘板不到位,關不死等因素。也有盤根填料裝配不符合要求,導致外泄。
Ⅱ 閘閥內漏原因及處理
閥門是鍋爐系統中不可缺少的流體控制的設備,在鍋爐事故中,有相當部分是由閥門所引發的故障,本文介紹閥門內漏產生的原因,並對處理問題的方法進行探討,提出可行性方案閥門是鍋爐系統中不可缺少的流體控制的設備,在鍋爐事故中,有相當部分是由閥門所引發的故障,閥門內漏,導致產生汽水損失,鍋爐補給水量就要增加,相對所消耗的煤量也要增多,同時閥門內漏腐蝕將使閥門壽命降低,損壞過快,影響公司的經濟效益,所以介紹閥門內漏產生的原因,並對處理問題的方法進行分析,提出可行性方案,對鍋爐設備生產和使用單位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隨著鍋爐設備逐步向高參數大容量的方面發展,對鍋爐設備本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隨著蒸汽參數的提高(主要指蒸汽的壓力和溫度)和蒸發量的增大,近代鍋爐已較多地使用高溫高壓閥門,這就對閥門的要求越來越高。
鍋爐閥門在運行中要經受各種惡劣環境如溫度、壓力、磨損和腐蝕等的影響,這些惡劣環境對鍋爐閥門部件可造成輕微損傷,嚴重時會產生嚴重的漏泄。
一、閥門漏泄所產生的危害及機組運行的影響1閥門漏泄率增大>3
漏泄閥門增多,閥門漏泄率增大,泄流量也增大,在無形中導致汽水的損失,影響機組的運行。
2機組補給水率增大
閥門漏泄導致水的流失,使機組不能正常經濟運行,需要對鍋爐進行補水,導致機組的補給水率增大。
3汽水損失增加
閥門漏泄也導致機組內汽水流失,閥門漏泄個數越多,汽水損失越大。
4煤耗增大
閥門漏泄也導致機組內汽水損失,需要對爐內進行大量補水,產生高溫高壓的過熱蒸汽,需要對水進行大量加熱,如此循環,需要消耗大量的燃煤,使發電廠的煤耗增大。
二、閥門在運行中常見的故障及消除方法1閥門閥體漏
消除方法:對漏處有4%硝酸容液侵蝕,便可顯示出全部裂紋,然後用砂輪磨光或鏟去有裂紋和砂眼的金屬層,進行補焊即可。
2閥蓋的結合面漏
消除方法:鏟除舊墊片更換,結合面擦傷補焊後研磨。3閥瓣與閥座密封面漏
消除方法:對閥座與閥瓣進行研磨,粗糙度達到04。4閥瓣腐蝕損壞
消除方法:精車後研磨,腐蝕深度達05mm可更換。5閥瓣、閥座有裂紋消除方法:更換新的閥門。6閥瓣和閥殼間泄漏
消除方法:找好閥瓣與閥殼間的間隙,盤根或更換。7填料盒泄漏
消除方法:緊固盤根或更換新盤根,檢查填料室的粗糙度。
綜上所述,發生汽水損失的最大原因就是閥門內漏(閥瓣、閥座密封面的損壞)。閥門內漏,導致產生汽水損失,鍋爐補給水量就要增加,相對所消耗的煤量也要增多,同時閥門內漏腐蝕將使閥門壽命降低,損壞過快,影響公司的經濟效益。
綜上所述,總結如下,見圖1。
(1)在研磨閥門中,由於手工研磨閥門,研磨速度補均勻,用力不當,可導致閥座密封面受力不均,力量大時研磨砂粒可損壞密封面,力量小時,起不到研磨作用。
(2)手工研磨閥門,研磨桿上無定位導向墊圈,使研磨桿轉動中東扭西歪,研磨容易導致把閥座密封面錐面研歪,組裝閥門後使閥桿上的密封面與閥座的密封面中心對不上,密封面關閉不嚴密。
(3)由於工作人員沒有責任心或專業技術水準不夠,對閥門的使用范圍不清楚,錯用不符合要求的閥瓣、閥桿、閥座(如高溫高壓閥門採用合金材質、中溫高壓閥門採用碳鋼),高溫可導致閥瓣強度降低,疲勞度增加、腐蝕,使用壽命降低,閥瓣、閥座抗沖蝕磨損不夠,容易發生內漏。
(4)由於檢修的作業標准不夠,使管路中存有遺留物,如焊渣、焊條頭、鋸條、鐵渣、金屬墊片殘損部分及由於水質不良,使管道結垢後脫落的腐蝕物,在閥門開關使用
當中,碰巧夾在閥瓣、閥座密封面當中,容易產生硬傷、劃痕、坑點,導致閥門內漏。
(5)有些閥門由於開關頻
繁(如定期排污閥門),在高壓力下沖刷閥門密封面,導致閥門密封面損壞,產生溝痕操作,發生閥門內漏現象。
(6)在運行中操作人員由於對閥門的使用及閥門的結構不明導致對閥門的開關行程不明,在使用中常容易使閥門關閉不到位,漏流長期沖刷容易使閥門產生內漏。
在運行中操作人員由於用力關門,常容易使閥瓣與閥座相互擠壓,導緻密封面產生硬傷,在閥門再次開關中,密封面位置對不上,使閥門發生內漏的現象。
對於出現的這些問題,筆者分析的主要原因如下;(1)檢修研磨閥門時,由於研磨桿的定位墊圈與閥座本體配合間隙過大,導致有研磨誤差。這就需要我們把這個配合間隙控制在1~2mm內,製作一個安裝調整套,已達到固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