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微生物實驗室建設有哪些標准
微生物實驗室組成一般包括:准備室、微生物培養室、器械消毒及清洗室、純水室、檢測室、菌種室、儲藏室等。微生物實驗根據工作領域(食品、葯品、醫療等)和性質(教學、生產、研究、檢測等)的不同,實驗室組成和規模有很大差別。
二、微生物實驗室平面布局
微生物實驗室應設置成獨立的區域,與其他實驗室分開,門口設有門禁,非相關人員不得進入,各室根據工作內容合理布局,既方便工作又不互相影響。入口處設置集中式更間,培養室根據培養條件和種類不同可設置多間(如黴菌培養室、細菌培養室、固體培養室、液體培養室等)。
(1)潔凈實驗室:自成一區,安排在實驗室的靠邊角落處,用密封門限制人員的進出,把有潔凈要求的房間設置在人員干擾較少的地方,把輔助房間設置在外部。考慮微生物實驗操作流程,方便人流與物流的份額里。為控制人員的出入(人流),只設有一個密封門進入微生物實驗室主潔凈區,操作人員進入走廊然後進入准備間,並從准備間分別經過一更、二更、緩沖進入操作區。物流則由傳遞窗實現。排風口裝有高效過濾器,送風口裝有高效過濾靜壓箱,室內送排風曹勇上送下排方式,室內排風單側布置,不得有障礙。余壓閥自動調節室內壓力,保持正壓潔凈狀態。
(2)洗滌室:洗滌室房間的尺寸根據日常工作量決定,一般不小於一個單間,洗滌室的位置靠近培養室,給排水設施完善,洗滌檯面須耐熱耐酸,室內配器皿櫃,滴水架,乾燥架,邊台等,地面應有良好的排水坡度和地漏。
(3)准備室:設實驗台、試劑櫃等要絕緣、耐熱、實驗台要耐水耐腐蝕:設置上下水裝置,涉及粉末,篩分等操作,需配置相應的設備。局部排風,設排風櫃。
(4)培養室:主要配置各種培養箱、搖床,要求溫度較恆定,有足夠的 電力供應。
三、實驗室設計與裝修
(1)必須為實驗室安全運行、清潔和維護提供足夠的空間。
(2)實驗室牆壁、天花板和地板應當光滑、易清潔、防滲漏並耐化學品和消毒劑的腐蝕。地板應當防滑。
(3)實驗檯面應是防水的,並可耐消毒劑、酸、鹼、有機溶劑和中等熱度的作用。
(4)應保證實驗室內所有活動的照明,避免不必要的反光和閃光。
(5)實驗室器具應當堅固耐用,在實驗台、櫃和其他設備之間及其下面要保證有足夠的空間以便進行清潔。
(6)應當有足夠的儲存空間來擺放隨時使用的物品,在實驗室的工作區外還應當提供另外的可長期使用的儲存間。
(7)應當為安全操作以及儲存鎔劑、壓縮氣體和液化氣提供足夠的空間和設施。
(8)實驗室的門應有可視窗,並達到適當的防火等級,最好能自動關閉
(9)安全系統應當包括消防、應急供電、應急淋浴以及洗眼設施。
(10)有可靠和充足的電力供應和應急照明,以保證人員安全離開實驗室。
(11)設備的設計、建造與安裝應便於操作、易於維護、清潔、清除污染和進行質量檢驗。應盡量避免使用玻璃以及其他易碎的物品。
⑵ 做微生物實驗室一般需要投入多少資金
微生物實驗室的設計與建設
我單位微生物實驗室主要負責各類食品中微生物項目的檢測,主要檢測項目有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黴菌、酵母、乳酸菌、雙歧桿菌、罐頭商業無菌、致病菌(如沙門氏菌、志賀氏菌、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
根據這些項目,在實驗室設計時均衡考慮,最終確定「回」字型設計方案。各個房間的用途及要求如下:
1.平面布局
微生物實驗室自成一區,與其他實驗室分開,門口設有門禁,只有相關人員刷卡後才能進入。
微生物實驗室面積310㎡,設有一間局部百級的細菌檢測室,一間真菌檢測室,一間致病菌檢測室,一間洗刷消毒室,一間黴菌培養室,一間細菌培養室,一間微生物儀器鑒定室,一間培養基制備室,一間菌種保存室。
微生物實驗室主潔凈實驗室自成一區,安排在實驗室的靠邊角落處。用密封門限制人員的進出,把有潔凈要求的房間設置在人員干擾少的地方,把輔助房間設置在外部。
考慮微生物試驗操作流程,把檢測室與洗刷消毒室和培養室相鄰,方便人流與物流的分離。為控制人員的出入(人流),只設有一個密封門進入微生物實驗室主潔凈區,操作人員進入物流走廊然後進入准備間,並從准備間分別經過一更、緩沖進入操作區;經過更衣、風淋、緩沖進入局部百級實驗室。物流則由六個傳遞窗實現。
整個平面布局完全能夠滿足國家相關規范及實驗室使用的要求,充分利用了空間,按照實驗操作流程配備了各種功能的房間,操作線路方便快捷。
2.圍護結構、裝潢裝飾
實驗室主題框架為彩鋼板玻璃隔斷,顏色為啞白色。隔斷普通玻璃厚度為8MM,為防止沉積灰塵,窗料使用R25MM鋁合金圓弧壓線;所有二維連接處的內側均使用R50MM鋁合金內圓角,暴露在外的二維連接線的外側則用R100MM鋁合金外角連接;彩鋼板的三維連接處使用三維接點過度,而彩鋼板與牆角地面則用鋁合金槽連接。吊頂材料亦為彩鋼板。
微生物檢測室地面為環氧樹脂材料,具有無縫隙、耐腐蝕、平整、容易清洗的特徵。地面地腳線用陰角鋁材裝飾,美觀且嚴密性好。整個實驗室通過科學設計,精心施工,使實驗室內形成堅固、無縫、平滑、美觀、不反光、不積塵、不生銹、防潮、抗菌、性能優良的無菌表面和內殼。
緩沖間
回字形走廊
3.實驗室基本配置
實驗室除了解決空氣凈化的問題以外,設計時還考慮了一些必備的實驗室器具。
互鎖式傳遞窗:保證了實驗室物流的安全性。
窗內有紫外燈可將污染過的物品拿出實驗室前進行消毒。還保證了室外和室內空氣的隔絕,方便實驗人員的物品傳遞;
互鎖門:本設計為潔凈室設置的電子互鎖,當其中一扇門未關時,另外一扇門將無法打開,這樣就對進入潔凈室內的氣流起到緩沖作用。互鎖門還設有應急開關,當發生意外時,按應急開關方便實驗室人員盡快撤離現場;
多功能微電腦控制儀:包括溫度調節和顯示、送排風機的起停、照明開關、紫外燈控制等等;
微壓差表:可顯示室內外壓差量,並人為按要求控制壓差;
人體熱釋紅外感應器:可感應人體熱量,自動開啟風機送出潔凈風並自動延時關閉,方便實驗人員使用和節省電源;
洗眼器和感應水龍頭:實驗人員眼睛萬一接觸危險物質時沖洗眼睛,感應水龍頭可自動感應人體熱量,放水並自動關閉。
洗眼器
傳遞窗
無菌室微電腦控制器和壓力控制器
4.凈化空調系統與潔凈度技術指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准《微生物和生物醫學實驗室安全通用准則》以及國家標准《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生物安全實驗室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習慣上稱為P1、P2、P3、P4。
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對人體、動植物或環境具有中等危害或具有潛在致病因子,對健康成人、動物和環境不會造成嚴重危害,具有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P2萬級實驗室即潔凈度10000級,是指大於等於0.5μm的塵粒數在350000至3500000粒/立方米;大於等於5μm的塵粒數在3000至30000粒/立方米。
凈化空調系統能夠做到控制實驗室內溫度、塵埃、細菌、有害氣體的濃度和氣流分布,保證室內人員所需新風量和室內合理的氣流流向,並能維持整個微生物實驗室合適的梯度壓力和定向流動,全面實現「無菌環境保障體系」的目的,減少實驗全過程中一切潛在的感染危險。
5.相關設備
新加坡 ESCO二級生物安全櫃
ULPA超高效過濾器,針對0.12um顆粒系可以達到99.9999%截流效率;高品質高風量風機,自動風量風壓平衡補償;背板及側壁一體圓弧成型無死角,側壁負壓腔;人體工程學10度傾斜角設計,增加操作舒適性;人性化擱手架設計,降低工作疲勞強度;底部檯面不銹鋼一體化設計;
安全櫃的各項氣流數值可在液晶控制屏上實時顯示,並擁有風速自動補償功能;安全櫃裝配功能完善的Sentinel微電腦控制系統,操作人員可根據實際要求自主設定各項參數;Sentinel控制器擁有最新的智能硬體診斷系統,可即時對安全櫃操作系統進行檢測並提供錯誤診斷報告;
靈敏的聲光警報系統可監控安全櫃運行的各項參數,一旦出現任何不安全的狀況,例如前窗處於非安全高度或者風速過低,系統都將給予聲/光警報;安全櫃控制系統將紫外線殺菌燈與前窗位置進行互鎖;ULPA過濾器和UV紫外燈的使用壽命顯示;採用Isocide抗菌塗層可抑制細菌在櫃體表面滋生; 適用范圍:生物安全等級P1~P3級的樣品,允許樣品含有揮發性有毒化學物質或化學氣體,應用於高危險微生物以及有害物質。
日本HIRAYAMA全自動高壓蒸汽滅菌器
電子鎖門,雙感應排氣系統,自動程序啟動,自動保溫,滅菌容積達到50L,自動化程度高,安全、方便、快捷。
超凈工作台
生物顯微鏡和熒光顯微鏡
6.其他功能區域設置
准備間
緩沖間風淋裝置
每個無菌室後面都設有維修通道
⑶ 微生物實驗室的溫度和濕度有何要求
一般溫度為:18-26度,濕度:45%-65%。《GB 4789.1—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食品微生物學檢驗總則》該標准作為了食品微生物學檢驗基本原則和要求,對檢測環境提出了一些要求,內容如下:
1、實驗室環境不應影響檢驗結果的准確性;就食品微生物實驗室而言,比較容易受到環境影響的操作有無菌檢測,如果在潔凈室內進行,那麼潔凈室容易受到外界環境污染,潔凈室設計是否合理,如遠離污染區、潔凈室與外界環境是否有二級緩沖間隔離、試驗人員進入潔凈室是否更換潔凈服,佩戴口罩,手套等等。
2、實驗室區域應與辦公區域明顯分開;實驗室辦公室與試驗區不得在同一區域,即辦公室不得設置在實驗室內部,這是實驗室設計時需要特別注意的一個要求。
3、實驗室工作面積和總體布局應能滿足從事檢驗工作的需要,實驗室布局宜採用單方向工作流程,避免交叉污染;食品微生物實驗室應配備足夠的功能區,如:准備室、潔凈室、生化室(BSL-2實驗室配置生物安全櫃)、培養室、洗消室等,且房間的布局因用單向工作流程,潔凈區與非潔凈區分布兼具合理性、科學性、實用性,一個設計優秀的微生物實驗室,是微生物檢測准確性的有力保障。
4、實驗室內環境的溫度、濕度、潔凈度及照度、噪音等應符合工作要求;該標准未准確提出相關的技術參數,以下是個人總結的一些技術文件對微生物實驗室溫度、濕度、照度、雜訊和潔凈度的技術要求,可參考作為實驗室設計、日常環境監控時的判定值。
(3)微生物風淋裝置的實驗標准擴展閱讀
微生物實驗室建設時應具備良好的自然通風,必要時應配備抽風機。接種、分離及鑒定細菌等操作應在生物安全櫃中進行,對結核桿菌等傳染性極強的微生物學檢驗時必須在100%外臨床微生物學實驗室接觸多種有害微生物,為了防止交叉污染,保護工作人員健康,實驗室應至少劃分成3個區:
一、清潔區
包括:辦公室、休息室、培養基配製室與試劑儲藏室。此區域禁止帶人細菌檢驗標本。
二、操作區
(1) 整潔:微生物操作區是各種病原菌相對集中的地方,為了減少粉塵流動,防止交叉污染,操作區應與外界分開。實驗室工作人員進入操作區應換鞋,送標本人員不進入操作區,操作區地面用專用拖把每天拖1次,每周用消毒劑擦洗1次。每天早上工作前,用紫外線照射30min,或每天工作後,用紫外線照射60min,對整個操作區進行消毒;下午工作結束後用消毒液消毒工作檯面,以保證工作環境的安全清潔。
(2) 光線:細菌培養的細小菌落及血清試驗凝集顆粒的觀察,都需要有充足的光線。操作區除設置常規照明燈外,還必須安裝操作台燈,以保證實驗結果的正確判斷。
(3) 通風:由於各種病原菌集中,空氣污濁,實驗室要求保持排的生物安全櫃中進行。
(4) 溫度和濕度:由於無菌操作的要求,實驗過程中經常使用酒精燈,因此,微生物實驗室不能安裝吊扇。為了達到實驗所需的適宜溫度,尤其:滿足某些儀器對溫度濕度的要求,實驗室應安裝空調。
(5) 電源:要求提供穩壓、恆頻的電源;根據儀器設備要求,必要時配備不間斷電源。
(6) 水源:操作區內須設置水源。用於標本處理(如,細菌染色) 的水槽與工作人員洗手用的水槽不能混用。
(7) 污染物處理:操作區須備有消毒缸,以處理沾有活菌的玻片等污染物品。檢驗剩餘的標本及使用過的帶菌平板、試管均須集中地點安全放置,經消毒滅菌處理後再洗滌或丟棄。
二、無菌區
(1) 無菌室應完全封閉,進出無菌室至少要經兩道門,中間隔有緩沖間,無菌室與外間設置一個可開閉的窗口,用於傳遞器具。
(2) 無菌室必須保持整潔。工作人員進入無菌室應換專用鞋、專用衣。無菌室使用前須用紫外線消毒30min,操作結束後清潔檯面,再用紫外線消毒30min。定期用乳酸或甲醛熏蒸,徹底消毒。
(3) 無菌室僅用於培養基分裝等無菌操作,不能進行有菌標本的操作。操作人員操作時應嚴格關門並戴好專用的口罩與帽子。
(4)無菌室內應有空氣過濾裝置,並安裝空調。
⑷ 微生物實驗室現場評審都有哪些常見不符合項
摘要 你好 給你查的如下資料供參考。房間設置:
⑸ 微生物實驗室設計方案
這可是很大一份計劃書呢。我只能在這里簡單說下哦。
一、房間設置:
1、無菌室:萬級條件下的局部百級。從外到里應該有緩沖間、換鞋室、一更、二更、風淋室、無菌室。一般緩沖間、換鞋室、一更需要30萬級,二更、風淋室是10萬級。
2、空調機房:放置空調機組等。須有恆溫措施,一般製冷用冰水,制熱用蒸汽。所以需要用到兩組管路。無菌室和空調機房應該找專業的公司幫忙設計和建造。
3、培養間:需要用到搖床、培養箱。
4、滅菌室:滅菌鍋、電磁爐、微波爐等。如有條件,可以增設通風櫥。
5、操作間:配備電子天平、pH計等。
6、菌種保藏室:冰箱(放置標准菌)。可不另設,放在操作間也可。
二、材料:一般在一個大房間里使用彩鋼板隔出很多小房間。天花板也可以用彩鋼板的。
⑹ 微生物實驗室設計規劃要求有哪些
微生物實驗室設計規劃要求為:
1、在設計微生物實驗室要合理規劃出各個科室,一般包括准備室、微生物培養室、器械消毒及清洗室、純水室、檢測室、菌種室、儲藏室等。
2、各個科室之間應為獨立區域,並且設置隔離門,在比較重要的實驗室中要設立好緩沖區,進入實驗室人員可在緩沖區二次清潔及更換衣物。
3、實驗室(含緩沖間)圍護結構內表面必須光滑耐腐蝕、防水,以易於消毒清潔。所有縫隙必須加以可靠密封。實驗室內所有的門均可自動關閉。
4、除觀察窗外,不得設置任何窗戶。觀察窗必須為密封結構,所用玻璃為不碎玻璃。地面應無滲漏,光潔但不滑。不得使用地磚和水磨石等有縫隙地面。
5、通風空調系統為直排系統,不得採用部分回風系統。
6、實驗室中的傢具應牢固。為易於清潔,各種傢具和設備之間應保持一定間隙。應有專門放置生物廢棄物容器的台(架)。傢具和設備的邊角和突出部位應光滑、無毛刺,以圓弧形為宜。
⑺ 萬級微生物實驗室,局部百級 的標准配置是那些包括哪幾個室
現行所有的幹細胞實驗室都是參照制葯的GMP標准建設,潔凈區是整體萬內級,局部百級指的是容生物安全櫃,更高級別的話就是二氧化碳培養箱了(按照之前劃分就介於A-B)。有封閉性良好的工作實驗區,有一更,二更,緩沖間,風淋室(或淋浴室)
⑻ 萬級微生物實驗室,局部百級 的標准配置是那些包括哪幾個室
摘要 你好。
⑼ 標準的微生物無菌實驗室應該是怎樣的
無菌實驗室是細菌實驗室內用於無菌操作的小室,其內部裝飾、消毒條件要求更嚴格。
1.無菌室應完全封閉,人員出入應有兩道門,其間應隔有緩沖區。
2.用前應以紫外線消毒30min,定期用乳酸或甲醛熏蒸,徹底消毒。
3.在無菌室中一般僅限於分裝無菌的培養基及傳染性強的細菌的接種,不進行有菌標本的分離及其他操作。
4.無菌室內應僅限操作人員進入,而且進入無菌室應著隔離衣和專用鞋,操作時戴口罩,隨時保證室內的無菌狀態。
5.條件有限的實驗室,可用超凈工作台代替無菌實驗室進行相應的操作。超凈工作台應選擇垂直氣流通風方式。
6.無菌室應配備空調設備,保證不因室溫而影響工作
⑽ 做微生物實驗的步驟
1、准備工作,培養基的配製及滅菌(121-126度滅30分鍾高壓蒸汽式滅菌),玻璃器皿的滅菌(170度滅2小時乾熱滅菌,也可用濕熱滅菌)若量大可加長滅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