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機械采樣機分為哪些類型
火車入場煤采樣裝置
門式全斷面火車采樣機版
橋式全斷面火車采樣機權
橋式汽車入場煤采樣機
集成全斷面橋式汽采
分體全斷面橋式汽采
分體式點采橋式汽采
皮帶采樣機
皮帶中部采樣機
皮帶頭部采樣機
Ⅱ 什麼是合格機械采樣設備配置率
采樣頻率是指錄音設備在一秒鍾內對聲音信號的采樣次數,采樣頻率越高聲音的還回原就越真實越自然。答在當今的主流音效卡上,采樣頻率一般共分為22.05KHz、44.1KHz、48KHz三個等級,22.05隻能達到FM廣播的聲音品質,44.1KHz則是理論上的CD音質界限,48KHz則更加精確一些。對於高於48KHz的采樣頻率人耳已無法辨別出來了,所以在電腦上沒有多少使用價值。
Ⅲ 微體古生物化石標本資源收集技術規程
前言
微體古生物化石標本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為了能有序、准確、有效並安全合法地獲取微體古生物化石標本,特製定《微體古生物化石標本資源收集技術規程》。
本技術規程詳述了目前微體古生物化石中應用最廣的3個門類:有孔蟲化石、牙形刺化石及放射蟲化石。在採集前需做好與採集相關的一系列准備工作,野外尋找與採集過程中也應遵循一定的原則與方法,微體古生物化石標本資源的收集還涉及交換標本、捐贈標本和取標本等,本規程詳細規定了收集過程中每一個步驟的操作方法和細則。
本規程由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提出。
本規程起草單位: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本規程起草人:羅輝。
本規程由國家岩礦化石標本資源共享平台負責解釋。
1 范圍
本規程規定了微體古生物化石標本的收集范圍及所用術語,標本採集准備工作、儀器設備要求、野外記錄本要求、野外記錄的內容和標准格式、採集步驟、標本的野外處理、標本的包裝材料和包裝方法、標本運輸方法,以及交換標本、接受贈送標本和索取標本的信息記錄、要求和注意事項。
本規程適用於古生物學工作者及地質工作者野外採集微體古生物化石工作。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規程的引用而成為本規程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後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於本規程,然而,鼓勵根據本規程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規程。
GB/T2260—2007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
GB/T9649.9—2009 地質礦產術語分類代碼 第9部分:結晶學及礦物學
3 術語和定義
3.1 放射蟲化石(Radiolaria)
放射蟲是具有軸偽足的海生單細胞浮游動物,絕大多數具有透明玻璃質骨骼,個體大小從數十微米到數百微米(平均50~300μm)。保存為化石的放射蟲骨骼成分,主要是非晶硅質(蛋白石)及少量的硫酸鍶(天青石)。一般產於硅質、鈣質、泥質岩石中或海洋的松軟沉積物中。放射蟲化石的時代分布從寒武紀至現代。
3.2 牙形刺(或牙形石)化石(Conodonts)
一種成分為磷酸鈣質、親緣關系不明的微體化石,個體大小一般小於1mm,具有錐狀、耙齒狀、片狀、台狀和片台狀等多種形狀,主要保存在灰岩、黑色泥頁岩、砂岩和硅質岩等岩石中,是寒武紀至三疊紀海相地層劃分、對比的重要化石。
3.3 有孔蟲化石(Foraminifera)
有孔蟲是微小的真核單細胞動物,其大小一般在1mm以下,最大可達110mm以上。由細胞外質分泌物形成或由分泌物膠結其他外來顆粒構築成的殼是保存成體有孔蟲的主要部分。按殼壁成分可分為假幾丁質殼、膠結或砂質殼、硅質殼和鈣質殼四大類型。絕大多數有孔蟲具鈣質殼。有孔蟲化石主要保存在碎屑岩(砂岩、泥岩、頁岩、黏土岩)、灰岩、硅藻土或海底的松軟沉積物中。
4 放射蟲化石標本收集步驟
4.1 准備工作
4.1.1 工具
在地表露頭上尋找和採集放射蟲化石時,根據岩性的不同,應當具備鐵鍬、十字鎬及小手鎬、地質錘、丁字鎬、小鏟子、毛刷等;在海洋上採集放射蟲化石,需要專門的船舶、鑽孔機械和取樣器。
4.1.2 防護用品
根據工作環境和性質,應適當准備一些勞保用品,在陸地上,根據具體情況,需要准備護眼罩、手套、安全帽、防曬霜等;在海洋上采樣,需要准備另外的防護用品,如救生衣、防暈船的葯等。
4.1.3 野外記錄本
記錄工作地點的地名、日期、地形地貌、地質背景、工作情況、采樣層位、樣品詳細情況等。
4.1.4 標簽紙和標本袋
標簽紙上應有統一的印刷格式,用於記錄放射蟲化石採集的時間、地點、採集人及化石產出的時代、層位、化石的野外編號。標本袋有兩種,一種為小的紙袋,採集鬆散的放射蟲樣品;另一種較大,為布袋,可把裝有鬆散樣品的紙袋放進布袋內(注意二者不要混裝,以免岩石樣品把紙袋戳破)。
4.1.5 相關文件
在進行挖掘和採集化石之前,採集者必須了解化石產地的所有權、進入產地採集並帶走化石的相關法規及合法性。如果想從土地所有者那裡獲准採集化石,預先應准備一些要求獲準的信件,向土地所有者解釋在該地點要採集的內容和原因,強調科研目的。
4.1.6 其他
大范圍的進行挖掘工作,要求清除大量的上覆物,可考慮挖掘機的參與,或者採取爆破等手段。上覆岩塊的清除還可以用配有電動絞車的四輪驅動汽車或卡車等將其移開。
4.2 尋找與採集
4.2.1 確定並記錄化石產地
無論從事何種類型的採集,新產地的調查和尋找都是放射蟲採集野外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內容。
1)如果要對某個區域進行評估,最好仔細考察本區內所有已發現的岩性中最有希望的露頭,而不要僅停留在一個已發現了化石的地點進行採集。用羅盤或藉助衛星定位儀器測出化石點的方位。
2)從不同距離和角度對化石的層位進行拍照,並對化石點再次定位。
4.2.2 放射蟲樣品的採集
4.2.2.1 概述
采樣前必須對目的層的地層層序、地質構造及沉積特點(如有無再沉積和再改造現象)有一個詳細的了解。采樣方向一般垂直於地層走向,采樣間距視工作目的而定,數厘米到數米不等。放射蟲化石樣品的採集主要分在松軟沉積物中和在堅硬的岩石中兩種類型。
4.2.2.2 在松軟沉積物中收集
1)在海洋沉積物中,可通過各種各樣的沉積物鑽孔和岩心取心器在海洋沉積物中採取放射蟲化石樣品:重力盒式(箱式)岩心取心器是最簡單的設計,可以一次在任何深度回收幾米長的沉積物;活塞岩心取心器具有恢復一定厚度海洋沉積物的沉積序列的優點而得到廣泛的應用。但是,以上的設計都會擾動對現代放射蟲組合的生物地理分析研究具有特別意義的最頂層沉積物。箱式岩心取心器設計避免了這一缺點。復式岩心取心器(幾根短的鑽孔管安裝在一個剛性的格架上)可以採集到比箱式岩心取心器更多的生物碎屑和底棲生物樣品,更好地保留沉積物/海洋界面的沉積特徵。
2)在陸上地層中,可在地層剖面中的松軟泥質沉積物和風化砂質及其他沉積物中採集放射蟲樣品,在採集時,要注意清除掉表層受到污染和混雜的沉積物,用鐵錘尖、小鏟子或刷子小心地收集原生新鮮的放射蟲樣品,把它們放進准備好的采樣小紙袋中(每一個樣品一般採集50~100g左右),在小紙袋上標上樣品的野外編號、層位,采樣日期和地點、采樣人等。
4.2.2.3 在堅硬的岩石中收集
有時候,放射蟲化石在薄層中保存比較好或成「窩」狀富集,在一小塊岩石中往往可採集到比大塊岩石中更好的化石,因此最好對一個剖面的所有層位進行系統採集。
1)直接采樣,如果沒有可能用化學的方法進行初步的挑選而進行直接采樣的話,應選擇暗色或深色富含泥質的岩石,最好不要選玻璃狀的燧石(即使富含放射蟲化石的殘體),這一標准同樣適合灰岩和粉砂岩。硅質灰岩(具有分散的二氧化硅碎片)或含有分散的碳酸鹽碎片的燧石比較少見,但它們常常含有保存最好的放射蟲化石樣品。放射蟲化石有時可以在自然風化的灰岩或硅質灰岩的表面用8倍或10倍放大鏡直接看到。
2)野外用腐蝕法對樣品進行初選,如果在野外用腐蝕法對樣品進行初選,可以提高采樣的成功率約5倍,但這種方法也有耗時和危險的缺點。這種技術大多數用於岩石組的詳細研究,根據不同的岩性,採用不同的技術:
a)鈣質岩石:①用20%稀釋的鹽酸腐蝕樣品的表面2~10min,使具有硅質或黃鐵礦質的放射蟲骨粒在岩石表面顯現出來,這樣我們便可以估計動物群的豐度和保存狀態,但需徹底清洗樣品;②用濃的氫氟酸腐蝕岩石的另一面2~7min,為了看到組合腐蝕的作用,表面的一部分同時加用鹽酸進行腐蝕,可使鈣化的放射蟲轉變成氟石凸現在岩石表面,但需徹底清洗樣品。
b)硅質岩石(燧石,硅質頁岩和硅質灰岩):腐蝕的程序與上相同,不過用50%的氫氟酸代替鹽酸,仔細操作,徹底清洗;放射蟲應該出現在浮雕面上;對中空的放射蟲殼(沒有次生成二氧化硅)可以產生最好的效果;要詳細測試結核狀的樣品(從核心到表面),因為保存最好的骨粒可以在結核的任何部分(結核的核心由於結晶度太高,骨粒的保存通常不會太好)。
c)頁岩和泥岩:通過腐蝕可以獲得較好的效果,可以不用對岩石樣品進行前期的挑選。
3)與大化石采樣不同,每一個放射蟲樣品的需要量不是很多,而且不需要整塊的岩石樣品,一般用地質錘采樣即可,每塊樣品的采樣量根據采樣目的和放射蟲化石的豐富程度可以不同,一般在100g左右。
4.2.3 包裝
1)鬆散放射蟲樣品的包裝,陸上採集的鬆散放射蟲化石樣品放在樣品小紙袋中,放進標簽,封緊袋口,不讓袋內的樣品逸出和其他的樣品混入;把裝有樣品的標本小紙袋緊密地放在布袋裡,扎緊布袋袋口,在布袋上標上采樣編號、層位,並記在記錄本上。
2)放射蟲岩石樣品的包裝,在岩石樣品上用記號筆標上樣品編號,放上標簽,然後用柔韌性較好的棉紙包好,並在棉紙上標上樣品編號、層位,緊密地放在布袋裡,扎緊布袋袋口,在布袋上標上采樣編號、層位,並記在記錄本上。
4.2.4 野外記錄的內容
野外採集並包裝好的化石,應做好編錄並附上標簽,同時,在野外記錄本上詳細記錄采樣的有關信息:
——准確的發現地,最好指出最近的居民點、火車站、區域、省份及其與河流的關系以及有關的地物、地貌等。
——標明採集日期。
——寫出採集人的姓名。
——化石產出的時代、層位。
——露頭或人工點的號碼,同一岩層中的全部標本必須用同一號碼標出,如+++號露頭,++號標本;采自同一岩層的標本不必每塊都單獨進行特殊的編號,但如標本是在同一露頭上或剖面上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岩層中採集的,就應當用特殊的號碼標明岩層的上、下關系;標本數量較少時可直接在標簽上註明,很多時候應另備紙張寫出含化石的標本是在什麼條件下(山谷、採石場、泥塘、探槽、鐵路路塹)採集的,並標明岩層的垂直方向距地表的深度及產有標本的岩石名稱和位於該岩石上下岩層的名稱(如在砂岩中的頁岩夾層);從同一剖面的不同岩層上採集的數塊標本應當按順序進行編號,並指明標本之間的距離(++露頭,第++號岩層),有時候,為了清楚地表明各個樣品及樣品之間的上下關系,可畫一個信手剖面示意圖,在圖上標上剖面方向、明顯的地形地物標志、簡單的地質背景(褶皺、斷層、岩性等)、樣品編號等。
——化石的野外編號。
4.2.5 運送或郵寄標本
為確保安全,運送標本時,應將標本放置在不易彎曲變形、牢固的木質或鐵質箱子里,空隙處可以塞上刨花、紙或稻草、乾草等,以免樣品袋在震動時破損。
4.3 交換標本、捐贈標本和索取標本
主要是正模標本。標本的交換、捐贈和索取應符合相關的法律和政策:
——簽署一個「轉交項目」合同,將交換標本、捐贈標本和索取標本的合法所有權轉給收藏單位(博物館或研究機構)。
——標本進行登記並建立交換、捐贈和索取標本的目錄,其中包括標本來源的個人(或單位)資料和標本數據。人工記錄這些信息或把它們輸入資料庫中。
——向捐贈者發一份正式的感謝信。
——對標本進行檢查,確定是否要求特殊保存,如必要便立即實施。
——將標本的詳細信息進行記錄或輸入資料庫,每個標本都應編有登記號。這些信息包括採集人/捐贈人、標本學名、地層細節、產地信息、岩性、保存形式以及所採用的特殊保存措施。如果是在某文獻中已描述的標本,還應記錄作者姓名、文章題目、書刊名稱、出版年份、頁碼、圖版等。每個標本都應編有登記號,該登記號在資料庫中是唯一的。
——除了模式標本以外,下列情況的標本也在收集之列:①館藏中未曾描述,或只是粗略描述的標本;②來自與館藏已有但層位不清的標本是同一產地且有著准確層位的標本;③館藏中已有的,但保存特別好的標本;④新採集標本;⑤特殊保存的標本;⑥曾在出版物中發表的標本;⑦在即將發表的文章或專著中被描述的標本。
5 牙形刺化石標本收集步驟
5.1 准備工作
5.1.1 工具
在地表露頭上尋找和採集牙形刺化石時,應當具備大錘、地質錘、丁字鎬等工具。
5.1.2 防護用品
根據工作環境和性質,應適當准備一些勞保用品,根據具體情況,需要准備護眼罩、手套、安全帽、防曬霜等。
5.1.3 野外記錄本
記錄工作剖面的地名、日期、地形地貌、地質背景、工作情況、采樣層位、樣品詳細情況等。
5.1.4 標簽紙和標本袋
標簽紙上應有統一的印刷格式,用於記錄牙形刺採集的時間、地點、採集人,化石產出的時代、層位、化石的野外編號。標本袋最好用布袋,用於裝岩石樣品。
5.1.5 相關文件
在進行挖掘和採集化石之前,採集者必須了解化石產地的所有權,進入產地採集並收集化石的相關法規及合法性資料。如果想從土地所有者那裡獲准採集化石,預先須准備一些要求獲準的信件,向土地所有者解釋在該地點要採集的內容和原因,強調科研目的。
5.1.6 其他
大范圍地進行挖掘工作,要求清除大量的上覆物,可考慮挖掘機的參與,或者採取爆破等手段。上覆岩塊的清除還可以用配有電動絞車的四輪驅動汽車或卡車等將其移開。
5.2 尋找與採集
5.2.1 確定並記錄化石產地
1)對新產地進行調查和研究,進行區域評估,仔細考察本區內所有已發現的岩性中最有希望的露頭,而不要僅停留在一個已發現了化石的地點進行採集。
2)用羅盤或藉助衛星定位儀器測出化石點的方位,從不同距離和角度對化石的層位進行拍照或攝像。
5.2.2 牙形刺化石樣品的採集
5.2.2.1 采樣前的准備工作
采樣前必須對目的層的地層層序、地質構造及沉積特點(如有無再沉積和再改造現象)有一個詳細的了解。
5.2.2.2 剖面的選擇
最好選擇出露好、厚度小、頂底界線清楚的標准剖面。
5.2.2.3 岩相的選擇
首先選擇牙形刺富集的岩相,牙形刺在灰岩中分布最多(特別是含深水相化石的灰岩),其次是頁岩,再次是砂岩。在出露最好的剖面上系統取樣,建立化石動物群的層序。必要時增加輔助剖面,以便增加和補充在標准剖面上缺少的牙形刺層位。
5.2.2.4 采樣間距的選擇
采樣間距根據工作目的和岩性特點,特別是地層的厚度而定。通常,相當於一個統的地層,取100~200個樣為宜。地層薄,間距小,混合挖槽取樣,樣品的間距為2~3cm。在地層厚的地方,特別是連續的灰岩地層,間距可放大為1~5m,甚至可大於10m。由於工作條件和工作目的不同,采樣的要求也不同。為建立某一地區的地層層序或系統的古生物學研究,則要系統地全面取樣,若僅為解決某一層段的時代,則有選擇地取幾個樣就可以了,若為解決某一「啞」地層的時代,則要取大樣。
5.2.2.5 采樣方向
一般垂直於地層走向。
5.2.2.6 樣品的質量
一般2000g左右,如牙形刺豐富,則100~200g就夠了。
5.2.2.7 選擇性再采樣
在標准剖面或輔助剖面的樣品處理之後,對牙形刺化石在剖面上的產出情況就有了大致了解。通常對牙形刺的富集帶要重新取樣,以便研究整個動物群,確定各屬種的比率和種間的變率。
5.2.2.8 重新取樣
每個樣品同樣為2000g。在富集帶的間距為15cm或更短些。在動物群序列基本清楚以後,仍然存在一些地層和門類問題,有時要重點檢查化石很少的層段,需要採集大量的樣品,有時需要從單一層位中採集和處理幾千克、幾十千克甚至200kg的樣品。
5.2.2.9 井樣
處理牙形刺化石所粉碎的樣品比鑽井岩屑細得多,因此需在井位上做專門採集。在某一地層單位上採的鑽井樣品要比同樣地表露頭的采樣多兩倍。在井上取樣,實際限度為4000g(實際上岩心庫中岩屑樣品每1m只保留1000g左右),處理之前,所有細粒物質都要沖洗掉。實際處理時,每個樣品可先處理250g。
5.2.3 包裝
在岩石樣品上用記號筆寫上樣品的野外編號,放上標簽紙(標有樣品的野外編號、層位、采樣日期和地點、采樣人等內容),然後用柔韌性較好的棉紙包好,並在棉紙上標上樣品編號、層位,緊密地放在布袋裡,扎緊布袋袋口,在布袋上標上采樣編號、層位,並記在記錄本上。
5.2.4 野外記錄的內容
野外採集並包裝好的化石,在野外記錄本上要詳細地記錄采樣的有關信息。這些信息包括:准確的發現地,最好指出最近的居民點、火車站、區域、省份及其與河流的關系以及有關的地物、地貌等信息;採集日期;採集人的姓名;化石產出的時代、層位、露頭或人工點的號碼,以及化石的野外編號。同一岩層中的全部標本必須用同一號碼標出:如+++號露頭,++號標本。采自同一岩層的標本不必每塊都單獨進行特殊的編號,但如標本是在同一露頭或剖面上兩個或以上的岩層中採集的,就應當用特殊的號碼標明岩層的上、下關系。標本數量較少時可直接在標簽上註明;很多時候應另備紙張寫出含化石的標本是在什麼條件下(山谷、採石場、泥塘、探槽、鐵路路塹)採集的,並標明岩層的垂直方向距地表的深度及產有標本的岩石名稱和位於該岩石上下岩層的名稱(如在砂岩中的頁岩夾層)。從同一剖面的不同岩層上採集的數塊標本應當按順序進行編號,並指明標本之間的距離(++露頭,第++號岩層)。有時候,為了清楚地表明各個樣品及樣品之間的上下關系,可畫一個信手剖面示意圖,在圖上標上剖面方向、明顯的地形地物標志、簡單的地質背景(褶皺構造、斷層、岩性等)、樣品編號等。
5.2.5 運送或郵寄標本
為確保安全,運送標本時,應將標本放置在不易彎曲變形、牢固的木質或鐵質箱子里,空隙處可以塞上刨花、紙,或稻草、乾草等。
5.3 交換標本、捐贈標本和索取標本
主要是正模標本。標本的交換、捐贈和索取應符合相關的法律和政策:
——簽署一個「轉交項目」合同,將交換標本、捐贈標本和索取標本的合法所有權轉給收藏單位(博物館或研究機構)。
——標本進行登記並建立交換、捐贈和索取標本的目錄,其中包括標本來源的個人(或單位)資料和標本數據。人工記錄這些信息並把這些信息輸入資料庫中。
——向捐贈者發一份正式的感謝信。
——對標本進行檢查,確定是否要求特殊保存,如必要便立即實施。
——將標本的詳細信息進行記錄或輸入資料庫,這些信息包括採集人/捐贈人、標本學名、地層細節、產地信息、岩性、保存形式以及所採用的特殊保存措施。如果在某文獻中已描述的標本,還應記錄作者姓名、文章題目、書刊名稱、出版年份、頁碼、圖版等。每個標本都應編有登記號,該登記號在資料庫中是唯一的。
——除了模式標本外,下列情況的標本也在收集之列:①館藏中未曾描述,或只是粗略描述的標本;②來自與館藏已有但層位不清的標本是同一產地且有著准確層位的標本;③館藏中已有的,但保存特別好的標本;④新採集標本;⑤特殊保存的標本;⑥曾在出版物中描述過的標本;⑦在即將發表的文章或專著中被描述的標本。
6 有孔蟲化石標本收集步驟
6.1 准備工作
6.1.1 工具
在陸地上尋找和採集有孔蟲化石時,根據岩性的不同,應當具備鐵鍬、十字鎬及小手鎬、地質錘、丁字鎬、小鏟子、毛刷等,在海洋上採集有孔蟲化石,需要專門的船舶、鑽孔機械和取樣器。
6.1.2 防護用品
根據工作環境和性質,應適當准備一些勞保用品,根據具體情況,需要准備護眼罩、手套、安全帽、防曬霜等;在海洋上采樣,需要准備另外的防護用品,如救生衣、防暈船的葯等。
6.1.3 野外記錄本
記錄工作剖面的地名、日期、地形地貌、地質背景、工作情況、采樣層位、樣品詳細情況等。
6.1.4 標簽紙和標本袋
標簽紙上應有統一的印刷格式,用於記錄有孔蟲化石採集的時間、地點、採集人、化石產出的時代、層位、化石的野外編號。標本袋有兩種,一種為紙袋,採集鬆散的有孔蟲樣品;另一種較大,為布袋,可把裝有鬆散樣品的紙袋或岩石樣品放在標本布袋內(注意二者不要混裝,以免岩石樣品把紙袋戳破)。
6.1.5 相關文件
在進行挖掘和採集化石之前,採集者必須了解化石產地的所有權、進入產地採集並收集化石的相關法規及合法性資料、經驗性意見。如果想從土地所有者那裡獲准採集化石,須預先准備一些要求獲準的信件,向土地所有者解釋在該地點要採集的內容和原因,強調科研目的。
6.1.6 其他
大范圍地進行挖掘工作,要求清除大量的上覆物,可考慮挖掘機的參與,或者採取爆破等手段。上覆岩塊的清除還可以用配有電動絞車的四輪驅動汽車或卡車等將其移開。
6.2 尋找與採集
6.2.1 確定並記錄化石產地
無論從事何種類型有孔蟲化石的採集,新產地的調查和尋找都是有孔蟲野外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內容。
1)如果要對某個區域進行評估,最好仔細考察本區內所有已發現的岩性中最有希望的露頭,而不要僅停留在一個已發現了化石的地點進行採集。用羅盤或藉助衛星定位儀器測出化石點的方位。
2)從不同距離和角度對化石的層位進行拍照或攝像,對化石點再次定位。
6.2.2 有孔蟲樣品的採集
采樣前必須對目的層的地層層序、地質構造及沉積特點(如有無再沉積和再改造現象)有一個詳細的了解。采樣方向一般垂直於地層走向,間距根據工作的目的和岩性特點而定,從幾厘米到數米甚至數十米不等,最好對一個剖面的所有層位進行系統採集。有孔蟲化石樣品的採集主要分在松軟沉積物中和在堅硬的岩石中兩種類型。
6.2.2.1 在松軟沉積物中收集
1)在海洋沉積物中,可通過各種各樣沉積物鑽孔和岩心取心器在海洋沉積物中採取有孔蟲化石樣品:重力岩心取心器是最簡單的設計,可以一次在任何深度回收幾米長的沉積物;活塞岩心取心器具有恢復一定厚度海洋沉積物的沉積序列的優點而得到廣泛的應用。但是,以上的設計都會擾動對於研究現代有孔蟲組合生物地理具有重要意義的最頂層沉積物,箱式岩心取心器設計避免了這一缺點。復式岩心取心器(幾根短的鑽孔管安裝在一個剛性的格架上)可以採集到比箱式岩心取心器更多的生物碎屑和底棲生物樣品,更好地保留沉積物/海洋界面的沉積特徵。
2)在陸上地層中,可在地層剖面中的松軟泥砂質沉積物和其他沉積物中採集有孔蟲樣品,在採集時,要注意清除掉表層受到污染和混雜的沉積物,用鐵錘、小鏟子或刷子小心地收集原生新鮮的有孔蟲岩石樣品和沉積物樣品,把它們放進准備好的采樣紙袋中(每一個樣品一般採集500g左右),在紙袋上標上樣品的野外編號、層位、采樣日期和地點、采樣人等,采樣間距根據工作目的而定。
6.2.2.2 在堅硬的岩石中收集
用於磨片的樣品要大些,大小一般為10cm×10cm×6cm,但有時候,為了特定的目的(如研究有孔蟲的群落生態或埋葬學),樣品可采大一點;而用於個體有孔蟲研究的樣品則可小些。
6.2.3 包裝
6.2.3.1鬆散有孔蟲樣品的包裝
陸上採集的鬆散有孔蟲化石樣品可放在樣品紙袋中,放進標簽,封緊袋口,不讓袋內的樣品逸出和防止其他的樣品混入;把裝有樣品的標本小紙袋緊密地放在布袋裡,扎緊布袋袋口,在布袋上標上采樣編號、層位,並記在記錄本上。
6.2.3.2 有孔蟲岩石樣品的包裝
在岩石樣品上用記號筆標上樣品編號,放上標簽紙(標有樣品的野外編號、層位,采樣日期和地點、采樣人等內容),然後用柔韌性較好的棉紙包好,並在棉紙上標上樣品編號、層位,緊密地放在布袋裡,扎緊布袋袋口,在布袋上標上采樣編號、層位,並記在記錄本上。
6.2.4 野外記錄的內容
野外採集並包裝好的化石,在野外記錄本上要詳細地記錄采樣的有關信息:
——准確的發現地,最好指出最近的居民點、火車站、區域、省份及其與河流的關系以及有關的地物地貌等。
——標明採集日期。
——寫出採集人的姓名。
——化石產出的時代、層位、露頭或人工點的號碼。同一岩層中的全部標本必須用同一號碼標出,如+++號露頭,++號標本。采自同一岩層的標本不必每塊都單獨進行特殊的編號,但如標本是在同一露頭上或剖面上的兩個或以上的岩層中採集的,就應當用特殊的號碼標明岩層的上、下關系。標本數量較少時可直接在標簽上註明;很多時候應另備紙張寫出含化石的標本是在什麼條件下(山谷、採石場、泥塘、探槽、鐵路路塹)採集的,並標明岩層的垂直方向、距地表的深度及產有標本的岩石名稱和位於該岩石上下岩層的名稱(如在砂岩中的頁岩夾層)。從同一剖面的不同岩層上採集的數塊標本應當按順序進行編號,並指明標本之間的距離(++露頭,第++號岩層)。有時候,為了清楚地表明各個樣品及樣品之間的上下關系,可畫一個信手剖面示意圖,在圖上標上剖面方向、明顯的地形地物標志、簡單的地質背景(褶皺構造、斷層、岩性等)、樣品編號等。
——化石的野外編號。
6.2.5 運送或郵寄標本
為確保安全,運送標本時,應將標本放置在不易彎曲變形、牢固的木質或鐵質箱子里,空隙處可以塞上刨花、紙,或稻草、乾草等,以免樣品袋在震動時破損。
6.3 交換標本、捐贈標本和索取標本
主要是正模標本。標本的交換、捐贈和索取應符合相關的法律和政策:
——簽署一個「轉交項目」合同,將交換標本、捐贈標本和索取標本的合法所有權轉給收藏單位(博物館或研究機構)。
——標本進行登記並建立交換、捐贈和索取標本的目錄,其中包括標本來源的個人(或單位)資料和標本數據。人工記錄這些信息或輸入資料庫中。
——向捐贈者發一份正式的感謝信。
——對標本進行檢查,確定是否要求特殊保存,如必要便立即實施。
——將標本的詳細信息進行記錄或輸入資料庫,這些信息包括採集人/捐贈人、標本學名、地層細節、產地信息、岩性、保存形式以及所採用的特殊保存措施,如果標本在某文獻中已被描述,還應記錄作者姓名、文章題目、書刊名稱、出版年份、頁碼、圖版等。每個標本都應編有登記號,該登記號在資料庫中是唯一的。
——除了模式標本以外,下列情況的標本也在收集之列:①館藏中未曾描述,或只是粗略描述的標本;②來自與館藏已有但層位不清的標本是同一產地且有著准確層位的標本;③館藏中已有的,但保存特別好的標本;④新採集標本;⑤特殊保存的標本;⑥曾在出版物中被描述過的標本;⑦在即將發表的文章或專著中被描述的標本。
Ⅳ 化工行業有哪些標准
系統工藝上的標准
《石油化工裝置基礎工程設計內容規定》-033-2008
《煉油裝置工藝設計規范》SH/T3121-2000
《煉油裝置工藝管道流程設計規范》SH/T3122-2000
《石油化工儀表及管道伴熱和隔熱設計規范》SH3126-2001
《煉油廠流程圖圖例》SH/T3101-2000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准》GB16297-1996
《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GB50058-92
《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GB50160-2008
《石油化工工藝裝置設備布置設計通則》SH3011-2000
《石油化工企業總體布置設計規范》SH/T3032-2002
《空冷式換熱器型式與基本參數》JB/T4740-1997
《浮頭式換熱器和冷凝氣型式與基本參數》JB/T4714-1992
《U型管換熱器型式與基本參數》JB/T4717-1992
《石油化工合理利用能源設計導則》SH/T3003-2000
《石油化工企業燃料氣系統和可燃性氣體排放系統設計規范》SH3009-2001
《石油化工設備和管道隔熱技術規范》SH3010-2000
《工業設備及管道絕熱工程施工規范》GB50126-2008
《石油化工塔器設計規范》SH/T3098-2011
《石油化工噴射式混合器設計規范》SH/T3120-2000
《石油化工企業工藝裝置管徑選擇導則》SH/T3035-2007
《石油化工管道伴管和夾套管設計規范》SH/T3040-2002
《石油化工企業環境保護設計規范》SH3024-1995
《石油化工企業職業安全衛生設計規范》SH3047-1993
《石油化工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范》GB50493-2009
《設備熱效率計算通則》GB/T2588-2000
《石油化工設計能耗計算標准》GB/T50441-2007
《煉油廠設計熱力工質消耗量計算方法》SH/T3117-2000
《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質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SH3501-2011
《石油化工緊急停車及安全聯鎖系統設計導則》SHB-Z06-1999
以上的只是化工設計上常用的標准,還有很多標准規定,比如TSG_D0001-2009管規、其他的施工規范,質量驗收等等,建議在網路文庫里搜索「化工標准」,但有可能不是最新版。我以上列出的都是目前最新版本。
Ⅳ 機械螺桿采樣器技術要求有哪些
① 擠出機螺桿要用受熱變形小、耐磨、抗腐蝕的合金鋼製造。常用材料是38CrMoAlA合金版鋼或40Cr鋼,維修權配件也可用45鋼製造。
② 螺桿用料毛坯應採用鍛造法成型毛坯。
③ 螺桿經機械加工後,外圓精度應達到8級(GB180-79)精度質量要求。
④ 螺桿上和傳動軸連接部位的工作軸面與螺桿的螺紋外圓同軸度誤差應不大於0.0lmm。
⑤ 螺桿的螺紋部分工作面粗糙度Ra值:螺紋兩側面應不大於1.6um,螺紋底和外圓應不大於0.8um。 華鴻解答
⑥ 如果採用低碳合金鋼材料製造螺桿,為了提高螺紋工作面的硬度和抗腐蝕、耐磨性,螺紋表面要進行氮化處理,氮化層深0.3〜0.6mm,表面硬度為700〜840HV。脆性不大於2級。
⑦ 螺桿內孔連接處要作0.3MPa水壓試驗,持續5min不許有滲漏水現象.望採納
Ⅵ 全自動取樣機取煤樣時對煤炭顆粒度的要求怎樣
我接觸過發電廠復的火制車煤自動取樣和輸煤皮帶取樣,一般對外來煤的顆粒度要求小於等於300mm,廠內有破碎機,到了皮帶取樣機之前已經破碎成小於等於30mm。取樣機本身都有破碎裝置和篩分裝置,能把取來的煤樣破碎成6mm以下。火車煤取樣機還有鑽頭,能保證遇到大塊煤時取得煤樣。所以說火車的自動取樣對煤炭顆粒度沒有什麼要求,皮帶上的自動取樣機則有要求,就是30mm及以下。
火車煤自動取樣一般在自動狀態下隨機取一車皮煤樣的三點甚至還多一些,對於塊煤和末煤都是這種取法。所以相對比較有代表性,但不是絕對的,任何取樣都不能100%准確。
皮帶上的自動取樣機可以設定每間隔一段時間取一次樣品,都是在皮帶運轉的情況下取樣的。
Ⅶ 如何確認機械采樣裝置採制樣的代表性
只有按GB_T19494.3-2004煤炭機械化采樣第3部分 精密度測定和偏倚試驗,做精密度及偏倚實驗版,當然做之前,你的權機器設計必須滿足最低的國標要求,比如采樣頭開口尺寸,最小子樣量等等。希望可以幫到你。
Ⅷ 采樣機的設備分類
車廂(汽車、火車)取樣裝置
用途:汽(火)車入廠煤采樣機是針對運煤汽車、火車采樣而設計的機械化采樣設備。該設備集采樣、破碎、縮分、集樣於一體、結構合理、運行可靠、操作方便。采樣制樣工藝過程符合GB19494(對於煤炭)國家標准。適用於電廠、煤礦、煤碼頭等進行煤質檢驗采樣的場合。
工作原理:汽車入廠煤采樣機主要由采樣頭(螺旋鑽取式采樣機)、給料機、破碎機、縮分集樣器、余煤處理系統組成。首先由鑽取式螺旋采樣機提取煤樣,通過密閉式給料送入破碎機,破碎後進入縮分集樣器,通過縮分的煤樣進入集樣器,多餘的煤樣由余煤處理系統返排回汽車或直接排回煤場。
管道采樣機
一般安裝在管道側壁用於從管道中採取一定量的流動的物料作為樣品。有螺旋式、活塞式、插管式等等。常用語小顆粒物料或者粉料、漿液的取樣。
皮帶取樣裝置
適用性:由中部(頭部)采樣機、給料皮帶機、破碎機、縮分器、樣品收集器、棄料返回系統、控制系統組成。皮帶中部、頭部自動采樣機完全滿足國標要求。對所採煤樣的水分、粒度無特殊要求;采樣間隔(時間、質量)可由定時控制器或程序設定。為安全起見,皮帶中部采樣機一般用於物料堆比重1.6t/m3以下的散裝物料。
工作原理:采樣裝置按設定的時間從皮帶上做全斷面刮掃,採取的子樣通過溜槽進入初級送料皮帶機,同時把樣品均勻送入破碎機破碎到一定的粒度(一般6~13mm),再通過次級皮帶及縮分器分成留樣和棄料,留樣被自動收集在儲料罐中,棄料被斗式提升機返回到皮帶。
Ⅸ 水樣採集的基本原則是什麼在線等,速度求解~~
水樣的採集與制備
水樣比較均勻,在不同深度分別取樣即可,粘稠或含有固體的懸浮液或非均勻液體,應充分攪勻,以保證所取樣品具有代表性。
採集水管中或有泵水井中的水樣時,取樣前需將水龍頭或泵打開,先放10~15min的水再取。採取池、江、河中的水樣,因視其寬度和深度採用不同的方法採集,對於寬度窄、水淺的水域,可用單點布設法,采表層水分析即可。對寬度大,水深的水域,可用斷面布設法,采表層水、中層水和底層水供分析用。但對靜止的水域,應采不同深度的水樣進行分析。采樣的方法是將干凈的空瓶蓋上塞子,塞子上系一根繩,瓶底系一鐵砣或石頭,沉入離水面一定深處,然後拉繩拔塞讓水灌滿瓶後取出。
Ⅹ 凡滿足哪些條件的人工或機械采樣器都可應用於采樣
石油石化可以用防爆的型號福祿克568EX。製造業,數據中心,電力行業等等。基本有測溫需求的行業都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