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pm2.5檢測儀器什麼牌子好,准
單純從時間角度講復則應該制是TSI、賽納威、漢王霾表。
這三款檢測儀精度、長期穩定性都還是不錯的,由於TSI是幾萬元RMB的價格,並不親民,只是功能多一些而已,所以銷量最大應該是賽納威和漢王霾表。
別看賽納威長的丑,但是由於知乎的宣傳,讓他在的銷量持續高起vx。賽納威 shi-liu-kai 是國內起步很早的PM2.5檢測儀廠家,記得剛剛上市的時候價格是1000元左右,現在也維持在600元以上的價格。
以上三款產品由於價格高,利潤高,都是後來各大廠家爭相模仿的對象。
❷ BSM盲點監測系統,並線輔助系統,360全景系統是同一種功能嗎哪個功能比較好用,請大神們推薦一下,謝謝!
BSM盲點監測系統,並線輔助系統,360全景系統這是三種不同的安全系統,目的都是為了預防交通事故的。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可以都裝上。如果非得二選一,那就用盲點監測吧!比較盲區事故率還是很高的。
❸ 誰知道陽光氣象生產的隧道能見度檢測器的工作原理
隧道能見度檢測器就是因為車輛經過隧道的時候會排放大量尾氣
❹ 反光衣穿戴監測系統是怎樣工作的
反光衣穿戴監測系統基於智能視頻分析,對作業生產區域進行7*24小時實時監測,當監測到作業人員未穿反光衣時,以最快、最佳的方式進行預警,真正做到事前預警,事中常態檢測,事後規范管理,將安防操作人員從繁雜而枯燥的「盯屏幕」任務中解脫出來。
❺ 智能交通的原理是什麼
給你一個具體的案例 直觀一些
南京機場高速公路交通工程的設計,主要包括交通安全、監控、通信、收費、照明等項目。其中交通工程監控、收費、通信三大系統通過國際招標,由西班牙聖科交通控制有限公司中標承建。工程投資摺合人民幣3600萬元,1996年9月簽訂合同,1997年6月28日建成交付使用。
1 監控系統
1.1 系統概況
南京機場高速公路監控系統的目的是綜合使用公路現場的各種數據和信號,對道路運行進行控制和優化,以完成如下功能:
(1)交通監測:車流量、速度、事故等;
(2)幫助駕駛員的緊急電話系統;
(3)天氣情況監視系統;
(4)系統通信故障和報警監視;
(5)通過可變情報板等設備向駕駛員提供信息。
為了完成以上功能,各種檢測器、可變情報板、可變警告標志、緊急電話、攝像機、氣象站等設備安裝在公路的適當位置,系統由監視和控制系統、外場終端系統二級計算機系統組成。
監視和控制系統安裝在監控中心,用於監視、信息管理、傳達指令。外場終端系統用於監視交通流量、天氣狀況、執行控制命令等,這一級由下列控制系統組成:地圖板、投影儀、車輛檢測系統、天氣探測器、可變情報板(CMS)、CCTV監視系統、可變警告標志(CWS)、遠端站系統。為了控制以上系統,採用了5個遠端站作為這些系統和控制中心之間的通信介面,控制中心用於監視各種檢測器、緊急電話和電視攝像機等,並對遠端站收集到的故障和交通控制數據進行監視。整個系統採用乙太網將各個計算機組成一個網路,而計算機與外場設備的連接方式則為分布式控制系統,並利用環路載波系統在光纜上進行數據信息的通信。這種區域網及其通信方式的優點是:通信靈活方便,網路結構簡單,傳輸速率高,可靠性強,實用性好,可消除通信中的「瓶頸」現象。
1.2 系統的組成
南京機場高速公路監控系統主要可分為5大部分:
1.2.1 數據採集
本系統的目的主要是監視和控制交通狀況,所以需要大量的交通數據、氣象數據等。這些數據的採集主要靠車輛檢測器系統、氣象站、能見度檢測器等設備來完成。
車輛檢測器系統通過檢測高速公路不同地段車輛密度、類型、車流量等因素,可作出管理方面的最優決策;通過對各地段交通流的檢測和監視來判斷事故的發生。機場路共有12個車輛檢測器控制模塊、24組4迴路檢測器、72組感應線圈。它們被安裝在遠端站和路上不同的段面上,以便收集各種交通參數。交通檢測器把它們的數據傳輸到遠端站,在一定的時間周期內,遠端站中的車輛檢測控制模塊可將編制完的數據傳輸給中心,每個檢測器控制模塊均以Motolora 68000微處理器為核心,按Hioce演算法檢測超負荷佔有率(排隊、事故等等),均帶2個通信介面、16個檢測輸入端,足以完成各種數據檢測的任務。氣象檢測器由Vaiscla生產的DM31道路氣象站和FD12能見度檢測器組成,其檢測到的數據通過遠端站送到監控中心。中心收到氣象信息後,可通過CMS、CWS顯示出來提醒駕駛員。DM31為自動氣象站,是以計算機微處理器為基礎的遠控數據採集系統。,帶有2個雙向RS-232介面,一個與中心通信,一個與能見度檢測器通信。氣象檢測系統主要有氣象檢測器、氣象站及中心的前端計算機組成,數據以1200bps的速率,在點對點的同步串列線上傳至最近的遠端站,遠端站再通過環路載波通信系統傳送到中心,中心可有規律地對氣象站及能見度檢測器查詢。
1.2.2 數據分析
各種檢測器檢測到的數據量相當大,要經過一定的分析、計算、歸納等過程才能給管理人員。因此,在本系統中數據須由遠端站先對檢測器不斷送來的數據進行統計和整理,再周期性地向中心發送。中心也可隨時要遠端站上傳數據。簡單地說,遠端站系統用於完成沿公路布設的各種設備:車輛檢測器、CMS、CWS、氣象站與中心的通信。中心的基本目的是將常用的命令存貯在遠端站的存貯單元內,它的二級操作使監控中的遠端站的輪詢有序。檢測器控制模塊、氣象站與遠端站的通信也是按二級模式工作的。在這種方式下,遠端站能輕松地工作和管理大量的控制器、信號文件。中心與遠端站採用迂迴的改線結構,可防止設備間有斷路現象發生。遠端站是以Motolora 68302微處理器為核心設計的,自身帶有實時時鍾、8位A/D模數轉換器,即解析度高達1/256,測量精度足夠。
1.2.3 信息的發布
管理人員要根據公路上的情況及時向駕駛員提供各種信息以控制交通狀況,這就需要監控系統能隨時在高速公路上發布信息。本系統中的可變情報板和可變警告標志就可實現相應的功能。
可變情報板(CMS)是由高強度的發光二極體組成,亮度可自動調節,能見度約270m,
與遠端站的通信採用RS-422介面。RS-422是以差分輸入、平衡驅動的方式通信,相對於RS-232以地電平為參考電壓的通信方式來講,具有抗干擾性強、傳輸距離遠、速度快等優點。通過此系統可向駕駛員提供天氣情況、道路交通狀況及新發生的事故等。CMS按模塊化設計,可顯示已有內容,也可顯示實時編輯的內容,其信息由監控中心發送出來。
在公路上事故發生時,可變警告標志(CWS)可向駕駛員提供交通運行狀況及相應的推薦速度。CWS採用了光纖技術,其優點是高亮度、低功耗、無眩光、易維護、可視性好。CWS也是通過遠端站與監控中心通信。
1.2.4 系統的維護
本系統設備眾多、結構復雜,若僅靠人工來檢修和維護此系統是肯定不行的。因此,本系統在設計時就考慮到了系統應具有很強的自檢功能。本系統的控制設備從遠端站、氣象站到中心的交通控制計算機、緊急電話控制中心、CCTV控制系統都能實現自身的檢測和維護功能。
遠端站能根據要求定期或隨時地對所控制的外場設備進行檢查,並定期向中心上傳信息,一旦檢測到設備有故障,就向中心報警,並報告故障的具體內容。
緊急電話中心計算機能對所有緊急電話的各種功能進行定期檢查或有選擇的檢查,設備的所有信息均可顯示,一旦發現設備有故障,則在屏幕上顯示和在列印機上列印出故障的具體內容。
CCTV控制系統將系統內所有攝像機的工作狀態和通信狀況,按照一定的周期不停地送到交通控制計算機。
交通控制計算機能隨時或定期對遠端站進行檢查,遠端站的和其控制的外場設備的信息顯示在屏幕上,可隨時發現故障報警,並能在列印機上列印出來。同時,交通計算機也能將緊急電話系統和CCTV系統的設備工作狀況和報警進行顯示和列印。管理人員可通過中心的各種計算機對系統進行檢查和維護。 [Page]
1.2.5 監控中心
監控中心主要有地圖板、計算機系統、緊急電話中心、CCTV控制中心等設備。
地圖板的作用在於可全面直觀地顯示道路全況,並可動態地顯示設備運行狀況。地圖板設在控制中心內,由顯示板和驅動器構成。地圖板的尺寸為14×2.5m,為全國高速公路監控系統中地圖板之最。地圖板的控制是通過以微計算機為基礎的控制器來完成的,控制器與監控中心計算機系統中的通信單元進行通信,並對信息進行實時修改。
計算機系統、緊急電話系統和CCTV控制中心均安放在一個大型操作台上。計算機系統 由主計算機、交通控制計算機、彩色圖型計算機等組成,此系統的主要功能為:
①收集車輛檢測數據、交通流、佔有率、氣象狀況、CCTV圖像等。
②分析以上數據並可通過CCTV確認,向CMS、CWS發出命令,以完成實時控制。
③在地圖板上顯示道路與外場設備的狀態、檢測參數等。
④在大屏幕投影儀上動態顯示高速公路的曲線、運行狀況等。
⑤將公路上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損壞、處理方式等記錄下來。
⑥數據查詢和統計報表,包括交通報告、事故與事件的報告、控制命令的報告、所有設備工作狀況的報告。
⑦對系統的軟、硬體、外設自檢,若有故障發生,將報警並採取措施排障。
⑧與收費系統進行數據通信,可收集、統計各個收費站的每種車型的車流量、收費金額以及交通總量、收費總額等數據,並列印成報表。
緊急電話控制中心用來為公路用戶在發生故障或拋錨情況下提供路邊通信服務,中心可控制本區域內的所有緊急電話。中心設備有計算機、通信終端、自動錄音與放音機等。中心與路邊的緊急電話進行雙工式免提通話,即中心和路邊的緊急電話均可進行呼叫。當某個緊急電話發出呼叫時,中心計算機會顯示發出呼叫的該電話的信息,操作員即可通過控制台與之通話,並可進入資料庫提供諸如醫院、警察、加油站等信息以援助呼叫者,通話內容將被自動錄音。
CCTV系統用於監視交通狀況、收費廣場和其它相關情況,該系統基本上由31套裝有變焦鏡頭的彩色攝像機組成。全線28km基本上1km一套,無死角,攝像機與監控中心的視頻/控制信號通過光纖傳輸。CCTV系統的控制系統也安放在監控中心,其設備包括視頻、數字光端機,視頻切換矩陣,錄像機,閉路電視控制器等。當有報警時,中心的計算機系統收到外設產生的報警信號後,向切換矩陣發出控制信號。該區域內攝像機的圖像將鎖定在中心的監視器上,錄像機可自動錄像,並進行數字、時間和攝像機編碼的疊加。
1.3 監控系統軟體
(1)主計算機採取的操作系統為廣泛使用的UNIX多任務操作系統,應用開放軟體採用了流行的高級C語言和DBASE資料庫語言,人機操作界面為WINDOWS圖形界面,網路通信協議採用了TCP/IP協議。主計算機負責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計算機與其它設備的通信,並監視監控中心的通過乙太網連接起來的整個計算機系統的工作狀況。
(2)由交通控制計算機採取的操作系統和使用的編程語言、通信協議同主計算機。系統的輸入為從車輛檢測器來的交通參數、從氣象控制器來的氣象參數、事故與事件輸入、外場設備的工作狀態、收費站傳來的交通信息等;系統輸出為根據需要將整個公路及各個出、入口的信息進行顯示和列印。在此基礎上,應用軟體實現的功能有:
①通信控制模塊:與主計算機通信,並通過主計算機與地圖板通信、與緊急電話中心通信、與CCTV控制系統通信、與外場設備通信。
②顯示模塊:將所有設備的信息和運行狀況、報警與故障等在屏幕和地圖板上實時顯示出來。
③事件記錄模塊:對設備的任何操作、系統所發生的任何故障和變化、對事故的處理等都被記錄和存貯。
④數據的存貯:對所有系統和設備的信息可根據需要進行存貯。
⑤與緊急電話系統的通信:將緊急電話系統所有電話的運行狀況實時地收集和顯示、記錄。
⑥與CCTV系統的連接:可顯示、記錄所有攝像機的運行狀況,並可預先設置攝像機的位置、角度等。
⑦報表的產生:可列印各種交通狀況的報表、收費信息的報表、氣象信息的報表、設備工作狀況的報表。
(3)緊急電話系統控制中心軟體的操作平台也是UNIX多任務操作系統。利用X-WINDOW提供了一整套友好用戶界面的軟體包,按功能應用軟體可分為以下幾個模塊:
①通信驅動模塊:是用來控制計算機的RS-232介面與緊急電話前向或後向通信,起到通信協議媒介的作用。
②事件記錄模塊:對系統工作時發生的所有事件進行記錄,在需要時可在屏幕上顯示(在windows狀態)或者列印出來。
③信息預處理模塊:這是一個輔助功能模塊,根據從路邊緊急電話收到的信息,可用此功能模塊來修改緊急電話的狀態。
④系統管理模塊:這是主要操作單元,負責對緊急電話系統的所有操作控制進行管理。
⑤單個緊急電話控製程序:操作員可隨時對任何一個緊急電話進行全面控制。
⑥系統操作人員資料庫管理模塊:運用此模塊可增加、刪除或修改管理緊急電話系統的操作人員小組成員,指定每個操作員的密碼和相應的功能。
⑦資料庫管理:系統內安裝的所有電話均在此程序注冊,可掌握每個緊急電話的設置與其它數據信息。
⑧記錄處理模塊:可對所有操作予以記錄,記錄文件中記錄的操作均按時間順序顯示。
(4)遠端站的軟體主要以匯編語言為主,匯編語言速度快、對硬體的控制功能強。 [Page]
軟體的功能可分為:
①通信控制模塊:負責與監控中心和外場設備的通信功能。
②數據管理模塊:一方面對外場設備傳來的數據加以整理、統計;另一方面將中心傳來的控制命令加以分析和執行,以控制外場設備。
③自檢模塊:周期性地或按要求檢查自身與所控制設備的狀態。
2 運行與管理
南京機場高速公路建設現代化的監控系統,其目的就是運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通過實時採集高速公路運行現場的各類交通數據和信息,並加以綜合分析判斷,以實現對交通運行管理作出最優決策,從而最大程度地發揮高速公路的運行效益,減少各類交通事故隱患的發生。
當然,一個先進的管理系統其設計再完善,建設質量再好,但如果沒有專門的部門或人員來操作使用,那麼其應有的功能和效益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為了加強對南京機場高速公路的交通運行管理,充分發揮監控系統的功能,首先專門成立了監控中心,具體負責南京機場高速公路的交通運行管理工作。該中心通過CCTV監控系統和緊急電話控制系統,對高速公路上行駛的各種車輛進行24h實時監視,隨時發現公路上發生的各類交通事件,並及時向交警、路政部門下達指令,從而大大減少了交通事故隱患的發生。此外,監控中心還負責收集高速公路運行現場的各種交通信息、氣象信息等,並加以分析判斷後,及時通過可變情報板和可變警告標志發布有關交通、氣象信息,以通知過往車輛的駕駛人員,來實現對交通流運行狀態的最優控制。因此,監控中心不僅具有道路交通控制的職能,還具有高速公路的交通信息收集、分析和發布的職責,它是南京機場高速公路交通運行管理的核心機構。
其次,完善的規章制度是運用現代化監控系統加強高速公路管理的重要手段。大家都知道,高速公路交通運行管理具有其自身的特點,特別是在當前國家對高速公路交通管理有關法律法規不健全的情況下,如何處理好交通部門與交警部門以及社會車輛之間的關系則顯得非常重要。因此,為了加強對南京機場高速公路的交通管理,我們與交警部門簽定了「機場高速公路緊急事件處理步驟」等一系列協議,明確各自在交通管理中的職責和權利,從而保證了南京機場高速公路交通運行管理工作的協調開展。
第三,專業人才是運用現代監控系統加強高速公路管理的重要基礎。交通管理監控系統是個結構復雜、功能強大的綜合性管理系統,它涉及到交通管理、自動控制、網路通信和電子技術等多種學科。因此,它對系統管理工作人員的要求也不同於一般的管理工作崗位。為此,專門選調了一批學歷層次較高、專業知識面廣,並有一定工作經驗的同志擔任監控系統的運行管理工作。從目前系統運行情況來看,這些人員不僅完全勝任監控系統的運行管理工作,而且還承擔了系統的運行維護工作,為系統的正常運行,充分發揮其在高速公路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提供了保證。
自1997年6月28日南京機場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監控系統與高速公路同步建成開通以來,雖然其運行時間較短,但在高速公路交通運行管理中已發揮了重要作用。1997年7~12月份,監控中心通過CCTV監視系統等及時發現並處理了高速公路上各類交通事件約700起,大大減少了交通事故隱患,有力地保證了南京機場高速公路的正常交通運行。隨著時間的推移,監控系統在高速公路交通運行管理中的作用將愈加重要。
3 體會
通過南京機場高速公路交通監控系統的建設,我們認為:
(1)在十分繁忙的高速公路上,如果沒有科學的管理,車輛故障或交通事故造成的阻塞和後果將比一般公路嚴重得多,在高速公路上建立現代化監控系統是完全必要的。南京機場高速公路開通以來,監控系統發揮的巨大作用就證明了這一點。
❻ 高速公路機電系統的隧道機電系統
隧道機電工程中,通常將「現場控制網路」、「交通監控系統」、「閉路電視系統」、「緊急電話系統」、「有線廣播系統」、「環境檢測系統」均歸類為隧道監控系統。
現場控制網路
隧道的現場控制網路採用工業乙太網方式,隧道控制網路分為三級。
第一級為隧道管理所分中心控制,與隧道變電所監控環網構成控制、通信環網。
第二級為隧道本地區域控制,與隧道內監控設備構成現場匯流排系統。
第三級為主本地控制器控制級。利用雙洞隧道可構成具有真正物理意義「環」的特點,將隧道內各本地控制器連接為冗餘光纖環網。如若光纖因事故或火災斷開時具有真正意義的迂迴路由可保證隧道控制通道的暢通。通過隧道變電所內工業控制計算機可以對隧道內區域控制器及其所控設備實施控制,進行在線實時監控、離線過程式控制制、遠程維護等。主本地控制器設置在隧道變電所。
交通監控系統
交通監控系統由現場控制網路和隧道現場監控設備組成。現場控制網路主要由隧道上、下行區域控制器ACU、變電所內的區域控制器ACU、工業乙太網交換機、連接光纜等組成,隧道的現場控制網路採用工業乙太網方式。
閉路電視系統
隧道閉路電視系統由中控室內閉路電視監控設備、圖像傳輸設備、外場攝像機等組成。具體的設備布設按設計要求。比如:
1、外場設備:
在隧道的洞口設置全方位彩色攝像機(含雲台、變倍鏡頭、自動光圈、解碼器等);
在隧道內每間隔150m設一台具有背光補償及強光抑制的固定彩色攝像機,配有自動光圈以適應光線的變化;
隧道內行車橫洞前增設1台全方位彩色攝像機(含雲台、變倍鏡頭、自動光圈、解碼器等)。
2、傳輸設備:
隧道內攝像機傳輸方案:外場視頻圖像傳輸至隧道管理站採用節點式傳輸方式。具體方式為:隧道外場每3台攝像機通過同軸電纜接入1台三路視頻數字非壓縮節點機,3台三路視頻數字非壓縮節點機通過佔用一芯光纖可將隧道內8~10路圖像傳輸至隧道管理站內的10路視頻數字非壓縮節點機。視頻圖像在隧道管理站進行集中監視。
緊急電話系統
當隧道內行駛的車輛發生故障,或隧道內出現交通事故及火災等情況時,司機或有關人員可通過隧道沿線設置的緊急電話分機及時向中控室發出報警,以便通知有關部門迅速採取措施,確保隧道內的行車及人身安全。
緊急電話系統由緊急電話控制台、緊急電話分機和傳輸線路構成。
緊急電話分機的一般布設形式:在隧道內沿行車方向右側每隔約200m左右布設一部緊急電話分機,隧道外距隧道洞口約5m左右布設一部緊急電話分機。隧道入口是駕駛員適應光線變化的路段,在此路段停車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的發生。為此,在隧道入口200米范圍內不布設緊急電話分機。
在隧道內每部緊急電話分機上方距電纜溝頂面3.3m處設置一個雙面顯示緊急電話電游標志,用於指示緊急電話的位置。隧道緊急電話採用現場交流220V供電,電源取自隧道內的監控配電箱。
有線廣播系統
隧道設置有線廣播系統,以便隧道出現緊急情況時,隧道管理站能利用隧道有線廣播系統進行廣播,及時疏導交通。
在隧道管理所內控制台為主控制台,隧道變電所隧道管理站內可以輔助控制台。主、副控制台之間採用光傳輸。
隧道變電所內有線廣播設備:主要由有線廣播系統分控器、信源設備(含調音台、專用麥克、卡座、CD等)、信號放大器、光端機、防雷配線箱等組成。
外場有線廣播設備:由隧道入口布設一台25w揚聲器、隧道內每50米布設一台15w揚聲器及傳輸線纜等組成。外場有線廣播音區由軟體分區。
環境檢測系統
環境檢測系統有一氧化碳/能見度檢測器、風速風向檢測器、氣象監測站等。
一氧化碳/能見度檢測器一般設於隧道洞內距入出口約250m處及隧道中間。風速風向檢測器一般設於隧道洞內距入出口約250m處。
監控設備供電電源均為220VAC,線纜壓降按一般設備≤5%考慮。特殊情況壓降不超過10%。隧道綜合接地網要求其接地電阻≤1Ω。隧道洞外設備安裝電源避雷器以及數據、信號防雷器。 設計依據
(1)《公路隧道設計規范》JTG D70—2004;
(2)《公路隧道通風照明設計規范》JTJ026.1-9999。
設計原則
(1)遵守現行有關規范,借鑒、參考國內外類似工程的成功經驗,結合工程實際情況,按安全、經濟、先進、合理、環保的原則進行隧道機電工程設計;
(2)通風設備應能滿足隧道阻塞、火災等異常工況的通風需求;
(3)通風控制方案以自動控制為主,手動控制為輔;
(4)通風控制方案考慮多種控制方法相結合;
(5)通風控制方案考慮火災時的風機運轉控制模式。
通風衛生標准
(1)隧道內CO允許濃度δ:
①正常運營時,中隧道洞內CO的設計濃度取值為δ=300ppm;特長隧道洞內CO的設計濃度取值為δ=250ppm;長隧道洞內CO的設計濃度取值為250ppm≤δ≤300ppm,各隧道按插入法取值。
②交通阻滯時,隧道內各車道均以怠速行駛,平均車速vt≤20km/h,阻滯段長度不大於1000m,阻滯時間不超過20分鍾,洞內CO的設計濃度250<δ≤300ppm。
(2)隧道煙塵允許濃度K:見下表: 運營工況 交通阻滯 正常運營 交通 養護 計算車速(km/h) 10~20 30~40 50~60 70~80 管制 維修 隧道煙塵允許濃度K(m) 0.0090 0.0090 0.0075 O.0070 0.0120 0.0035 (3)稀釋空氣中異味:根據本工程交通量和隧道規模的特點,特長隧道空間不間斷
換氣頻率按每小時4次取值,其餘中、長隧道均按每小時5次取值,同時應保證隧道內
換氣風速Vr≥2.5m/s。
(4)火災工況:火災時排煙風速按Vr=3.0m/s取值。
射流風機布設方案
①風機每2台一組,每組間隔約150m;
②距洞口約200m開始布設,以後每組按150m間距均勻布設;
③特長隧道為避免中間段太長距離無風機,不利於防災排煙,所以考慮在特長隧道中間段適當布設幾組風機;
④當隧道兩端均設置變電所時,風機盡量平均布設在隧道兩端;當僅有一端設置變電所時,將風機布設在靠近隧道變電所一側。 設計依據 (1)《公路隧道通風照明設計規范》JTJ026.1-1999;
(2)《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范》(GB50217-94);
(3)《公路照明技術條件》JT/T367-1997;
(4)《公路隧道照明燈具》(JT/T 609-2004);
(5)《消防應急照明燈具》(GB 17945-2000)。 隧道照明系統設計內容包括照明設施規模、類型、照明標准確定、照明計算以及燈具選擇和布置。 隧道照明系統設置內容有:洞外引道照明、洞內主線照明、應急照明、應急停車帶照明、橫洞照明及避災引導燈。 設計依據
(1)《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50052-95;
(2)《民用建築電氣設計規范》JGJ16-2008;
(3)《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范》GB50217-2007;
(4)《10kv及以下變電所設計規范》GB50053-94;
(5)《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95;
(6)《通用用電設備配電設計規范》GB50055-93;
(7)《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057-94(2000)。
隧道供電系統設計內容包括負荷統計及分級、供電方案,變配電設備的選型、布置和安裝等。隧道變電所高壓外線引接按永久用電和施工用電結合考慮,即由現在施工用電就近的桿上引接,在變電所附近改用埋設方式引入隧道變電所,不考慮重新架設長距離供電線路。
隧道用電負荷主要為通風、照明,以及少量消防、監控、通信設施用電。
根據中斷供電所造成的損失或影響的程度,隧道用電負荷分為一級負荷、二級負荷。一級負荷中的關鍵設施,作為特別重要負荷。 負荷等級 負荷名稱 一級 特別重要負荷 隧道應急照明、避災引導燈等標志燈 緊急停車帶照明、橫洞門電機及照明 中央控制設備 閉路電視系統主要設備 交通監控設備 其他負荷 隧道基本照明、火災工況排煙風機、消防水泵 有線廣播設備、閉路電視系統監視器等次要設備 變電所照明 二級 隧道加強照明 一般通風風機 檢修電源插座及其他所用電 隧道消防系統有水消防和火災報警系統。火災報警系統也可以劃分到監控系統。水消防均由具有相關資質的專業施工公司承建。火災報警系統一般由隧道機電工程施工單位施工。
隧道內火災報警系統採用光纖分布式溫度監測系統。相鄰的隧道變電所火災報警控制器利用光端機以及火災報警光纜相連後再接入隧道管理站火災報警控制器,實現火災報警聯網功能。
隧道的火災報警控制器和光纜感溫探測器控制單元設於隧道變電所內,接收並處理火災報警按鈕的報警信號,產生聲光報警信號,接入變電所的區域控制器內。火災報警信號通過乙太網傳輸至隧道管理站的消防火災報警計算機,此計算機主要用於加強隧道管理站、對隧道火災集中監控的能力。可控制CCTV系統顯示火災和事故發生的區段,報警可自動或人工解除。
光纜探測器和手動火災報警按鈕設於隧道內。隧道內火災報警按鈕每間隔50m設一個,光纜探測器則沿著隧道縱向全長敷設在隧道頂部。
火災報警控制器能自動報火警、故障,顯示報警具體位置,同時發出聲報警信號。能同時實時監測隧道的所有探測單元;能顯示每個探測單元的溫度值和溫升速率值;發生火災報警時,能准確顯示報警位置;可根據實際現場情況,任意設定探測器的靈敏度;具有數據存儲功能。
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由按鈕、綠色工作表示燈和紅色報警表示燈組成,按下面蓋,能立即向火災報警控制器報警,同時點亮按鈕上方的紅色表示燈,經人工復原後,該按鈕可重復使用。
另外系統內設備還有:光纜檢測控制器、光纜探測器、聲光報警器、智能煙感探測器、數據光端機等。
❼ 景區環境監測系統方案怎麼做的
景區環境監測系統FT-JQHJ是在自動氣象站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主要針對城市、游景區用戶的一種實用型的環境監測站,它是在原有的常規氣象要素如風向、風速、溫度、濕度、氣壓、雨量的基礎上,增加了紫外線、PM2.5空氣質量的觀測,還可以根據用戶的需要增加能見度、花粉濃度及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雜訊等污染指數的監測。
❽ CO VI檢測器是個什麼東西
CO/VI檢測器為隧道專用型CO和能見度檢測裝置,安裝在隧道邊牆上,為隧道中控提供隧道內CO和能見度檢測值,作為通風和營運的基本依據。
檢測探頭上設有工程服務介面,通過數據線與裝有專用軟體的筆記本電腦連接,以此軟體對探頭檢測的數據進行處理和計算,並通過軟體對CO/VI檢測器進行校直、標定、增益調節、故障診斷等一系列設置。
檢測器的計算單元集成在檢測探頭內,輸出的模擬和開關量信號可接入附近的PLC,再通過數據光端機和光纖接入中控室。
(8)能見度檢測裝置擴展閱讀:
CO VI檢測器
工作電壓:AC76~265V 50HZ
定時范圍:VIS: K=0~35×10-3/m CO: 0~300ppm, 0~600ppm(可選)
輸出方式:2通道:0,2,4~20mA,隔離輸出,最大負載1000歐
溫度控制范圍:-50℃ ~ +70℃
流量范圍:VIS: K=0~35×10-3/m CO: 0~300ppm, 0~600ppm(可選)
工作狀態:5V 最大,2mA;外部維護開關
測定范圍:0~600ppm
測定時間:小於3分鍾
測量精度:VIS: ±1×10-4/m CO: ±1ppm
類型:多元素分析儀器
結構型式:固定式
適用行業:疾控中心,醫院,水廠化驗室,水產養殖業,實驗室
品牌:USRegal
型號:USRegal Tunnel VICO 740
加工定製:是
監測對象:污染組分
監測方法:生態監測
❾ 道路環境監測設備和氣象檢測設備分別有哪些
你可以到北京方大天雲官網查看一下,網路就可以;
氣象監測設備主要包括遙測雨回量站、一體化雨量自答動氣象站、多要素自動氣象站、大氣電場監測站、雷電預警監 測站等;
道路環境監測設備主要包括道面狀況監測站、交通雪深監測站、交通天氣視頻監測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