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實驗室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有哪些改進的方法求學霸幫幫忙,謝謝
通過濃硫酸洗氣,脫水
B. 科學實驗提倡綠色環保,對實驗裝置進行微型化改進是一條很好的途徑.
(1)圖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實驗中的作用與圖甲中的分液漏斗儀器相同;專故填:A;(2)采屬用「微型」實驗裝置具有的優點是葯品用量少,產生的廢棄物也少,方便操作;故填:葯品用量少,產生的廢棄物也少,方便操作;(3)根據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反
C. 高考化學 怎麼找實驗裝置的不足之處
實驗裝置的不足之處一般是缺少尾氣處理或者安全瓶。嚴格定量實驗需要注意水蒸氣的處理。
D. 小捷小組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中,對課本的實驗裝置進行了改進,用了9個紅色的發光二極體按「F」
()發光二極體比燭焰的亮度更大、更環保,更容易看出倒立實像不僅是上下相反、而且是左右相反.
同時蠟燭燃燒有火焰,不如發光二極體安全.
火焰在有風的時候會晃動,同時蠟燭會越燒越短,而二極體不會.
(2)①為了確定凸透鏡的焦距,首先要找到凸透鏡的焦距,所以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側,改變凸透鏡與光屏的距離,直到光屏上出現一個最小、最亮的點,便為焦點.焦點到凸透鏡中心的距離為10cm,所以此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
②從「小明將蠟燭由距透鏡90cm處移至距透鏡120cm處的過程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與透鏡間的距離均約為5cm」,可知當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遠遠大於二倍焦距時,像距稍大於焦距,所以透鏡的焦距約為5cm;
(3)將蠟燭移至光具座10cm處,物距u=40cm>2f,則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如果將光源再遠離凸透鏡一些,則物距變大,像距應變小,將光屏向凸透鏡靠近,即向左移動,直到光屏上出現清晰的實像;
(4)如果將光源移至10cm處,此時物距u=10cm=f.
根據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光屏上將出現一個圓形光斑.
故答案為:
(1)光源較穩定(或便於比較像的大小或便於確定成像的情況等);
(2)亮點;10;
(3)A;左;照相機;
(4)C.
E. 化學題目中問及「實驗裝置中的不足,並要求進行改進」時。答題思路是什麼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
要看是什麼實驗,如果有關氣體的可以看其是否採取防倒吸裝置,若是有版害氣體則需要尾氣處理權裝置,看看有沒有。
有的實驗是缺少溫度計或者玻璃棒之類的,只要多做做不同類型的實驗題多看看就會自然的明白題意的。
希望能幫到你,
F. 小寧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中,對課本的實驗裝置進行了改進.(1)他不用蠟燭,而用由幾個發光二
(1)同時蠟燭燃燒有火焰,不如發光二極體安全.火焰在有風的時候會晃動,同時專蠟燭會越燒屬越短,而二極體不會.
因此發光二極體比燭焰的亮度更大、更環保,更容易看出倒立實像不僅是上下相反、而且是左右相反;所成的像不會晃動;更加穩定.
(2)由圖可知,物距大於像距,此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發光二極體的位置偏上,因此光屏上承接的像偏下,要想讓像成在光屏的中央,為使像呈在光屏中央,可將凸透鏡向上調整.
(3)調整高度後進行試驗,他發現當發光體向凸透鏡方向移動過程中,物距減小,像距增大,則光屏應 遠離凸透鏡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越來越 大,當發光體在 焦點或焦點以內位置時,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光屏上都得不到發光體的像.
(4)由表格中數據可知,物距一定,凸透鏡的焦距在增大,成像的像距也在增大.
根據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在換用焦距更大的凸透鏡時,其實是減小了物距,所以像距增大,成的像也會更大.
故答案為:(1)發光二極體比燭焰的亮度更大、更環保;(2)縮小;下方;上;(3)遠離;大;焦點或焦點以內;(4)越大;越大.
G. 用紅磷測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改進的方法 如題
注射器內加入來100ml水,然後自往廣口瓶塞上插注射器,把點燃的紅磷迅速放入廣口瓶中,並蓋上插著那根灌著100ml水的注射器的蓋子,待燃燒結束冷卻至室溫時把注射器內剩餘的水注入量筒,計算比100ml少了的體積.然後用這個體積比上250就是空氣中氧氣的質量分數
H. 改造的裝置與教材的裝置相比,優點是
(1)磷燃燒生成的大量白煙對人體健康有害,改進後的裝置比圖回1的裝置的優點為:能防答止白磷燃燒產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體健康.
(2)圖1實驗中燒杯中熱水能提供熱量,且能使水中的白磷與空氣隔絕.
(3)試管中的白磷、水中的白磷不燃燒,水中的白磷不能與氧氣接觸,能驗證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
(4)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①可燃物、②氧氣或空氣、③溫度要達到著火點,要使圖2試管中的紅磷燃燒,可採用取出試管,擦乾外壁,在酒精燈上加熱的方法.
故答案為:(1)防止白磷燃燒產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體健康;
(2)隔絕空氣、提供熱量;
(3)試管中的白磷、水中的白磷不燃燒;
(4)取出試管,擦乾外壁,在酒精燈上加熱.
I. 化學改進後裝置和之前實驗裝置比有什麼優點。哪幾個方面答。
改進裝置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實驗裝置要簡潔易於操作;
2.實驗現象要直觀內;
3.安全問題,容比如防止倒吸等等;
4.環保問題,有污染的有沒有尾氣處理;
6.能否徹底符合題意。比如,反應物是否有雜質,是否有餘下的等。
J. 改進了的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裝置
彈簧抄夾關閉後酸液還會與大理石襲接觸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此時氣體增加,氣壓就會變大,於是酸液只能被壓回漏斗中,又由於多空隔板的緣故,固液做到真正分離,於是反應停止,你想知道的再詳細點的話可以看看「啟普發生器」的詞條,原裝置與簡易版有一樣的功效,就是(彈簧夾)隨開隨用,隨關隨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