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微電解法處理印染廢水具有哪些作用
微電解法對染料廢水有明顯的去除效果,進水pH為1左右,接觸時間為0.5h時,COD的去除率在60%左右,色度去除率大於94%;微電解法主要通過氧化還原作用和鐵的絮凝作用去除COD和色度。
Ⅱ 微電解的原理
微電解就是利用鐵-碳顆粒之間存在著電位差而形成了無數個細微原電池。這些細微電池是以電位低的鐵成為陰極,電位高的碳做陽極,在含有酸性電解質的水溶液中發生電化學反應的。反應的結果是鐵受到腐蝕變成二價的鐵離子進入溶液。對內電解反應器的出水調節PH值到9左右,由於鐵離子與氫氧根作用形成了具有混凝作用的氫氧化亞鐵,它與污染物中帶微弱負電荷的微粒異性相吸,形成比較穩定的絮凝物(也叫鐵泥)而去除。為了增加電位差,促進鐵離子的釋放,在鐵-碳床中加入一定比例銅粉或鉛粉。
經微電解後,BOD/COD升高了,那是因為一些難降解的大分子被碳粒所吸附或經鐵離子的絮凝而減少。不少人以為微電解可有分解大分子能力,可使難生化降解的物質轉化為易生化的物質,並搬出理論依據是「微電解反應中產生的新生態[H]可使部分有機物斷鏈,有機官能團發生變化」。但用甲基澄和酚做試驗並沒有證實微電解有分解破化大分子結構能力。
如果要讓鐵碳床有分解有機大分子能力,一般需要加入過氧化氫,酸性廢水與鐵反應生成亞鐵離子,亞鐵離子與過氧化氫形成Fenton試劑,生成羥基自由基具有極強的氧化性能,將大部分的難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降解形成小分子有機物等。同樣,反應要在酸性的條件下才能進行。
Ⅲ 污水處理工程中鐵碳微電解法到底有什麼工藝特點
微電解工藝的原理可以網路查一下,基本上就是鐵和碳在酸性環境下,產生微電壓,繼而形成一種微弱電流的電解工藝。除此之外,微電解工藝作為目前較為理想的預處理工藝,跟氣浮等其他預處理工藝相比較,有能去除一定的COD,提高克生化性,去除一些有害有毒物質等特點和優勢。而且,如果選用了防板結的鐵碳填料,基本上就是一勞永逸的「懶人工藝」,前期調試好後,後期基本不用怎麼維護,只需每年定期添加一定量的鐵碳料基本,效果相對穩定,而且費用成本比較節省。但此工藝的關鍵點在於:選擇防板結鐵碳填料,如果選擇了那些不防板結的,後期效果會逐漸消失,而且板結後廢掉的鐵碳處理起來相當麻煩。希望這個回答能讓您對微電解工藝有一定了解。好鐵碳,深度造。詳情請電聯深度環保科技。
Ⅳ 什麼是微電解
1、什麼是微電微電解就是利用鐵元素和碳元素自發產生的微弱電流分解廢水中污染物的一種污水處理工藝.當緊密接觸的鐵和碳浸泡在廢水溶液中的時候,會自動在鐵原子和碳原子之間產生一種微弱的分子內部電流,這種微電流分解廢水中污染物質的反應就叫微電解.
2、微電解原理:當將填料浸入電解質溶液中時,由於Fe和C之間存在1.2V的電極電位差,因而會形成無數的微電池系統,在其作用空間構成一個電場,陽極反應生成大量的Fe2+進入廢水,進而氧化成Fe3+,形成具有較高吸附絮凝活性的絮凝劑.陰極反應產生大量新生態的[H]和[O],在偏酸性的條件下,這些活性成分均能與廢水中的許多組分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使有機大分子發生斷鏈降解,從而消除了有機物尤其是印染廢水的色度,提高了廢水的可生化度.工作原理基於電化學、氧化—還原、物理吸附以及絮凝沉澱的共同作用對廢水進行處理.
3、優點:適用范圍廣,處理效果好,成本低,操作維護方便,不需要消耗電力資源,反應速度快,處理效果穩定,不會造成二次污染,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可以達到化學沉澱除磷,可以通過還原除重金屬,也可以作為生物處理的前處理,利於污泥的沉降和生物掛膜.
4、處理後碳去哪裡了:在填料中碳不是以大顆粒形式存在,而是以非常細小的形式存在,反應中隨著鐵的消耗碳也在不斷的脫落,脫落後的細小碳粒會吸附著污染物質進入沉澱池經絮凝沉澱.
5、為什麼不需要更換填料:鐵和碳是同時消耗的,填料中鐵和碳的比例永遠不會改變,因此填料的消耗只是量的改變,而不是質變.所以隨著填料的消耗只需要添加新填料就可以了.
6、強度問題:經過1050度以上的高溫燒結使得新型鐵碳微電解填料的物理強度可達到1000Kg/CM2,足以承受20m水柱壓力.因此填充在微電解塔中安全可靠.
7、為什麼不板結:傳統填料的板結現象是因為鐵顆粒沒有被碳顆粒分散均勻的緣故,鐵顆粒之間容易生銹板結.而新型微電解填料經過特殊的高溫燒結工藝使得本填料中的鐵和碳以鐵碳包容構架的形式存在,鐵骨架與碳鏈相互交叉,這種交叉性使得鐵顆粒被碳顆粒均勻的分散了,因此不會板結.
8、物理結構:多孔構架式結構,大小1cm*3cm,比表面積1.2m2/g,比重1.1噸/m3.
9、處理效果:一般反應只需要30—60min,cod去除率50%--75%,氨氮去除率40%左右,運行穩定.
10、使用成本:每方水的處理成本約0.4-0.6元.
11、填料概述:新型催化活性微電解填料—具有高低電位差的金屬合金融合催化劑並採用高溫微孔活化技術生產而成,具有鐵碳一體化、融合催化劑、微孔構架式合金結構、比表面積大、活性強、電流密度大、作用效率高等特點.作用於廢水,可高效去除cod、降低色度、提高可生化性、處理效果穩定,可避免運行過程中的填料鈍化,板結等現象.
12、 適用廢水種類:特別針對有機物濃度大、毒性高、色度高、難生化廢水的處理、可大幅降低廢水的色度和cod,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可廣泛應用於印染、化工、電鍍、制葯、農葯、酒精等各類工業廢水的處理及處理水回用工程.
Ⅳ 微電解法和電解法對處理廢水有什麼區別
鐵碳微電解是當將鐵屑和碳顆粒浸沒在酸性廢水中時,由於鐵和碳之間的電極電位差,廢水中會形成無數個微原電池。這些細微電池是以電位低的鐵成為陽極,電位高的碳做陰極,在含有酸性電解質的水溶液中發生電化學反應的。反應的結果是鐵受到腐蝕變成二價的鐵離子進入溶液。由於鐵離子有混凝作用,它與污染物中帶微弱負電荷的微粒異性相吸,形成比較穩定的絮凝物(也叫鐵泥)而去除。電解法就是通電電解。
Ⅵ 什麼是微電解微電解水處理技術原理是什麼
這是我復制粘貼過來的:
微電解法,又稱內電解法、鐵還原法、鐵炭法、零價鐵法等。該方法處理廢水的
原理是:利用鐵屑中的鐵和碳組分構成微小原電池的正極和負極,以充入的廢水為電
解質溶液,發生氧化
-
還原反應,形成原電池。新生態的電極產物活性極高,能與廢水
中的有機污染物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使其結構、形態發生變化,完成難處理到易處理、
由有色到無色的轉變。
還原作用
鐵屑內電解法處理廢水過程中,發生如下反應:
陽極(Fe):Fe-2e→Fe2+
E0(Fe2+/Fe)=-0.44V
陰極(C)
:在酸性條件下:
2H++2e→H2↑
E0(H+/H2)=0.0V
在鹼性或中性條件下:
O2+2H2O+4e→4OH-
E0(O2/OH-)=+0.4V
電極反應生成的產物具有很高的化學還原活性。在偏酸性廢水中,電極反應產生
的新生態H能與廢水中的有機物和無機物組分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能使廢水中的發色
基團破壞甚至使高分子斷鏈,從而達到脫色的目的。
同時,鐵是活潑金屬,在酸性條件下可把某些硝基化合物還原成可生物降解的胺
基合物,提高
BOD5/COD
比值,即增強可生化性。反應式如下:
R—NO2+2Fe+4H+ R—NH2+2H2O+2Fe2+
電解生成的鐵離子、亞鐵離子經水解、聚合而形成的氫氧化鐵、氫氧化亞鐵聚合
體,以膠體形式存在,具有沉澱、絮凝和吸附作用,與污染物一起絮凝產生沉澱,可
以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同時在原電池周圍的電場作用下,廢水中帶電膠粒和雜質通
過靜電引力和表面能的作用附集、凝聚,也可以使廢水得到凈化。總之,鐵炭內電解
法處理廢水是絮凝、吸附、架橋、卷掃、電沉積、電化學還原等綜合效應的結果。
Ⅶ 污水處理使用微電解法的原理是什麼
微電解技術是目前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的一種理想工藝, 又稱內電解法。 它是在不通電的情況下,利用填充在廢水中的微電解材料自身產生1.2V電位差對廢水進行電解處理,以達到降解有機污染物的目的。當 系統通水後,設備內 會形成無數的微電池系統 , 在其作用空間構成一個電場。 在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新生態 [H] 、 Fe2 + 等能與廢水中的許多組分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比如能破壞有色廢水中的有色物質的發色基團或助色基團,甚至斷鏈,達到降解脫色的作用;生成的 Fe2 + 進一步氧化成 Fe3 + ,它們的水合物具有較強的吸附 - 絮凝活性,特別是在加鹼調 pH 值後生成氫氧化亞鐵和氫氧化鐵膠體絮凝劑,它們的吸附能力遠遠高於一般葯劑水解得到的氫氧化鐵膠體,能大量吸附水中分散的微小顆粒,金屬粒子及有機大分子。
其工作原理基於電化學、氧化 - 還原、物理吸附以及絮凝沉澱的共同作用對廢水進行處理。該法具有適用范圍廣、處理效果好、成本低廉、操作維護方便,不需消耗電力資源等優點。該工藝用於難降解高濃度廢水的處理可大幅度地降低 COD 和色度,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同時可對氨氮的脫除具有很好的效果。
2 、拓步環保TPFC鐵碳填料技術上的亮點:
(1) 反應速率快,一般工業廢水只需要半小時至數小時;
(2) 作用有機污染物質范圍廣,如:含有偶氟、碳雙鍵、硝基、鹵代基結構的難除降解有機物質等都有很好的降解效果 ;
(3) 工藝流程簡單、使用壽命長、投資費用少、操作維護方便、運行成本低、處理效果穩定。處理過程中只消耗少量的微電解反應劑。微電解劑只需定期添加無需更換,添加也無需進行活化直接投入即可。
(4) 廢水經微電解處理後會在水中形成原生態的亞鐵或鐵離子,具有比普通混凝劑更好的混凝作用,無需再加鐵鹽等混凝劑, COD 去除率高,並且不會對水造成二次污染;
(5) 具有良好的混凝效果,色度、 COD 去除率高,同時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
(6) 該方法可以達到化學沉澱除磷的效果,還可以通過還原除重金屬;
(7) 對已建成未達標的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工程,用該技術作為已建工程廢水的預處理,在降解 COD 的同時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可確保廢水處理後穩定達標排放。也可對生化後廢水進很行微電解或微電解聯合生物濾床的工藝進行深度處理。
(8 該技術各單元可作為單獨處理方法使用,又可作為生物處理的前處理工藝,利於污泥的沉降和生物掛膜。
Ⅷ 鐵碳微電解填料廢水處理效果怎麼樣
鐵碳微電解要求進水是酸性的 一般PH控制2~4 提供微電解反應去除一部分有機物。通常被用在化工、制葯、印染廢水處理中
Ⅸ 廢水處理中微電解有什麼特點
對於微電解法:微電解技術是目前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的一種理想工藝,又稱內電解法。它是在不通電的情況下,利用填充在廢水中的微電解材料自身產生1.2V電位差對廢水進行電解處理,以達到降解有機污染物的目的。微電解發適用廢水種類:本技術特別針對有機物濃度大、高毒性、高色度、難生化廢水的處理,可大幅度地降低廢水的色度和化學需氧量,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可廣泛應用於印染、化工、電鍍、制漿造紙、制葯、洗毛、農葯、酒精等各類工業廢水的處理及處理水回用工程。染料、印染廢水;焦化廢水;石油化工廢水;上述廢水在脫色的同時,處理水中的BOD(生化耗氧量)/COD(化學需氧量)值顯著提高。石油廢水;皮革廢水;造紙廢水、木材加工廢水;上述廢水處理水後的BOD/COD值大幅度提高。電鍍廢水;印刷廢水;采礦廢水;其他含有重金屬的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