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將液體A逐滴加入到固體B中,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D裝置在實驗中的作用是____
(1)裝置圖中D是乾燥管上部容積較大,倒吸的液體會靠自身重量回落,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
故答案為:防止倒吸;
(2)若A為30%H2O2溶液,B為MnO2,C盛有氫硫酸(H2S)飽和溶液,旋開F後,AB中發生反應,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分解生成氧氣,C中出現淺黃色渾濁的現象,氧氣會氧化硫化氫生成硫單質,C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S+O2═2S↓+2H2O,
故答案為:2H2S+O2═2S↓+2H2O;
(3)若A為濃鹽酸,B為KMnO4,C中盛有KI澱粉溶液,旋開F後,AB中發生反應,濃鹽酸和高錳酸鉀溶液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氯氣,氯氣具有強氧化性,和碘化鉀反應生成碘單質,遇到澱粉變藍色,C中的現象是;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氯氣過量會把碘單質氧化為碘酸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5Cl2+I2+6H2O═10Cl-+2IO3-+12H+;
故答案為: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5Cl2+I2+6H2O═10Cl-+2IO3-+12H+;
(4)若A為濃氨水,B為生石灰,C中盛有AlCl3溶液,旋開F,AB中濃氨水中溶解氧化鈣放熱,氨氣揮發出來,通入氯化鋁溶液中足夠長的時間後,反應生成白色氫氧化鋁沉澱和氯化銨,氫氧化鋁難溶於氨水溶液,C中的現象是產生白色沉澱,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Al3++3NH3?H2O═Al(OH)3↓+3NH4+;
故答案為:產生白色沉澱;Al3++3NH3?H2O═Al(OH)3↓+3NH4+.
B. 如圖A~F是初中化學中的六個實驗裝置,請按要求填空:(1)A實驗試管2中產生的氣體是______ (2)C實驗中
(1)據圖可以看出A實驗試管2中產生的氣體較多,是氫氣;
(2)由實內驗的裝置可知,燒杯③是想說容明酚酞在空氣中不變色,起到了對比的作用;
(3)廣口瓶內進入約點體積
的水,說明被消耗的氧氣體積點空氣體積的
;
(4)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否則有可能對人造成傷害,所以,上述實驗操作B不正確;
(5)由於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若用E裝置除去O
2中的水蒸氣,該液體試劑為濃硫酸;
(6)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二氧化碳被消耗,瓶內壓強變小,氣體變大,碳酸鈉能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瓶內壓強變大,氣球變小,所以氣球先變大,再變小.致氣球變大的化學方程式是:CO
2+2NaOH═Na
2CO
3+H
2O.
故答案為:(1)氫氣;(2)作對比或對比實驗;(3)
;(4)B;(5)濃硫酸;(6)先變大,後變小,CO
2+2NaOH═Na
2CO
3+H
2O.
C. 如圖是某課外學習小組設計的氣體制各與性質驗證的組合實驗,其中裝置C的作用是將二氧化碳和炭粉在高溫下
①裝置A中發復生的反應為碳酸鈣和稀制鹽酸的反應,該反應生成了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其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
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②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在這里的作用就是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分;
故填:吸收CO2氣體中的水分(或乾燥CO2氣體);
③C裝置中放出CO,CO與Fe2O3發生反應生成了Fe和CO2氣體,由於Fe2O3是紅棕色,Fe是黑色,所以裝置D的實驗現象是:紅棕色固體變黑.
故填:紅棕色固體變黑;Fe2O3+3CO
高溫 | .
D. 如圖是某課外學習小組設計的氣體制備與性質驗證的組合實驗,其中裝置C的作用是將二氧化碳和炭粉在高溫下
(1)裝置A中發生的反應為碳酸鈣和稀鹽酸的反應,該反應生成了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內,其化學方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 (2)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在這里的作用就是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分; (3)氧化鐵和一氧化碳反應生成了鐵,其中氧化鐵為紅棕色固體,而鐵粉為黑色固體,所以觀察到的現象為:紅棕色固體變黑; (4)一氧化碳有毒,會污染空氣,所以應在裝置E後放置燃著的酒精燈處理尾氣. 故答案為:(1)CaCO3+2HCl═CaCl2+H2O+CO2↑; (2)吸收CO2氣體中的水分(或乾燥CO2氣體); (3)紅棕色固體變黑; (4)使剩餘的CO全部燃燒,防止污染空氣(或CO有毒,防止污染空氣).
E. 根據下面四個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 (1)在這些裝置圖中均有水出現,請說出水在這些實驗中的主要作用:A
(1)A:冷卻濺落融來熔物,防止集氣自瓶炸裂 B:通過水體積的變化測量得出O 2 體積 C:作為反應物 D:隔絕空氣,提供熱量 (2)4P + 5O 2  2P 2 O 5
F. 高中化學實驗,(2)裝置C的作用是除去氧氣,可是為什麼要除去氧氣,氧氣和二氧化硫又不會反應不然在b
圖不全。估計d中所盛應為鹼液。因為二氧化硫被鹼液吸收成為亞硫酸鹽後,極容易被氧氣氧化為硫酸鹽,後面還需要氧化還原滴定形成亞硫酸鹽的量,所以必須除去其中的氧氣。
G. 下列是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①裝置A玻璃管中的反應現象是______.②裝置C的作用是______.③根
①A中發生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反應,該反應中生成銅,可觀察到黑色變為紅色,故答案為:黑色變紅色; ②因一氧化碳有毒,不能排放到環境中,需尾氣處理,裝置C中採用的是收集尾氣的方法,故答案為:收集尾氣; ③因A中的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且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可B中選擇澄清石灰水,其反應物為氫氧化鈣和二氧化碳,生成物為碳酸鈣和水,則反應為Ca(OH)2+CO2═CaCO3↓+H2O, 故答案為:澄清石灰水;Ca(OH)2+CO2═CaCO3↓+H2O; ④因點燃和加熱一氧化碳時,氣體不純可能會爆炸,則在做該實驗時,應先通一會一氧化碳,將裝置中的空氣排出,則在未發生A中的反應之前,已經通過B中,則沒必要證明一氧化碳是否與石灰水反應,故答案為:沒必要;為了排除空氣,反應前已經通過一氧化碳; ⑤因銅再溫度較高時易被氧化為氧化銅,則該實驗再結束時應繼續通一氧化碳直到試管冷卻,則就不會發生液體倒流,故答案為:不需要;停止加熱後,還要繼續通一氧化碳,直到試管冷卻,則不會引起倒流; ⑥設參加反應的氧化銅的質量為x, 則CO+CuO △ | .
H. 下圖是某課外學習小組設計的氣體制備與性質驗證的組合實驗,其中裝置C的作用是將二氧化碳和炭粉在高溫下
⑴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⑵吸收CO 2 氣體中的水分(或乾燥CO 2 氣體) ⑶紅棕色固體變黑 ⑷使剩餘的CO全部燃燒,防止污染空氣(或CO有毒,防止污染空氣) |
I. 實驗室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①A裝置中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②B裝置所起的作用是______③C處
①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來是碳酸鈣,通常源情況下,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②氫氧化鈉溶液能將混合氣體中的二氧化碳除去;故填:除去混合氣體中的二氧化碳; ③加熱時,要先排凈裝置中的空氣,以防混合氣體加熱時發生爆炸;故填:排凈玻璃管中的空氣,以防發生爆炸; ④尾氣中含有一氧化碳,是一種有毒的氣體,為了防止造成空氣的污染,所以要用氣球進行收集.故填:防止尾氣污染空氣.
J. 下圖是光合作用過程的實驗圖解,請分析實驗結果。 (1)裝置C中產生含碳有機物是由於在裝置A
(1)① 葉綠體片層薄膜上 光 ② 葉綠體基質 暗 [H]和ATP (2)固定CO 2 的C 5 有關酶 (3)結構版 (4)光照 CO 2 濃度 光合速權率 O 2 |
與裝置c在實驗中的作用是相關的資料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