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華同學在觀察課本實驗「燃燒的條件」(圖1)時,對產生的大量白煙產生了疑問.於是查閱資料:查閱資料
從查抄閱的資料是五氧化二磷的毒性,故他最初的疑問可能是:產生的白煙在空氣中對人體有害嗎;
試管中的紅磷和白磷都具有可燃性、與氧氣接觸,溫度相同,達到了白磷的著火點,而沒有達到紅磷的著火點;因此得出可燃物燃燒必須具備的條件是溫度達到著火點;白磷燃燒時現象為紅色火焰,冒出大量白煙;
左圖中的白磷燃燒後,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部分擴散到空氣中,污染環境;右圖中防止了產物向空氣中擴散,故優點為防止白煙逸入空氣;
白磷燃燒是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因此,待燃燒完畢,試管冷卻後,小麗將試管倒立於水中,取下橡皮塞,可觀察到試管中的現象為試管內水位上升至約距試管口五分之一處;故小明進行此實驗的目的是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故答案為:
產生的白煙在空氣中對人體有害嗎?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防止白煙逸入空氣;試管內水面上升至約距試管口
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Ⅱ Ⅰ:老師課上用如圖1、圖2所示實驗裝置探究燃燒的條件. (1)圖1所示的演示實驗,你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
(1)因為銅片上的白磷與氧氣接觸且著火點只有40℃,所以銅片上的白磷燃燒,產生白煙;而銅片上的紅磷著火點很高,所以紅磷不能燃燒;水中白磷溫度雖達到著火點,但不與氧氣接觸,所以水中白磷也不會燃燒. 故答案為:銅片上的白磷燃燒,產生白煙. (2)向圖2水下白磷通氧氣後,水下的白磷也能燃燒,說明白磷燃燒需要氧氣. 故答案為:證明白磷燃燒需要氧氣. (3)由上述兩個實驗對比可知可燃物燃燒需要滿足兩個條件,即可燃物燃燒需要氧氣,並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 故答案為:可燃物燃燒需要氧氣,並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 (4)白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4P+5O 2 2P 2 O 5 ,b試管中紅磷不燃燒的原因是溫度未達到紅磷的著火點. 故答案為:4P+5O 2 2P 2 O 5 ,溫度未達到紅磷的著火點. (5)圖3與圖4相比,圖4裝置中的小氣球能收集生成物,防止空氣污染. 故答案為:能防止燃燒產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影響人體健康. (6)本題可以贊同甲,因為若白磷足量,燃燒消耗了試管中的氧氣,而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所以進入a試管內液體的體積接近試管容積的 ;也可以贊同乙,因為若白磷不足量,消耗不完試管中的氧氣,或裝置漏氣,都會導致進入a試管內液體的體積不一定接近試管容積的 . 故答案為:甲,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 ;或乙,實驗中白磷量不足(或乙裝置漏氣等). |
Ⅲ (Ⅰ)探究燃燒條件的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1)由該實驗得,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①______;②______.
(Ⅰ)(1)依據燃復燒制的條件可知可燃物的燃燒要具備兩個條件:①跟氧氣(O2或空氣)接觸 ②溫度達到著火點;
(2)白磷燃燒時會生成五氧化二磷的白色固體,其方程式為:4P+5O2
點燃 | .
Ⅳ (1)圖Ⅰ、圖Ⅱ是研究燃燒的條件的裝置,試分析後填空:圖Ⅰ實驗是利用不同物質在______條件下燃燒和不
(1)白磷、紅磷著來火點不同,可燃源物種類不同,但熱水的溫度相同,在第二個裝置中需形成對照實驗,通入氧氣白磷燃燒,停止通氧氣白磷熄滅,就形成了對照試驗; (2)①由於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能使氧化銅變成銅,並生成二氧化碳,所以現象是黑色氧化銅變成紅色,石灰水變渾濁,方程式有兩個: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生成銅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②由於氫氣還原氧化銅生成了銅和水,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濃硫酸質量的增加量就是生成水的質量.③在A裝置前放一除水裝置(例如用濃硫酸). 故答案為:(1)相同溫度;間歇通入氧氣;(2)①石灰水變渾濁,A中黑色粉末變為紅色;CO+CuO △ | .
Ⅳ 如圖是實驗探究「燃燒的條件」裝置圖.請依據圖示回答:(1)紅磷沒有燃燒的原因是______;(2)水中的白
(1)紅磷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並達到著火點,熱水的溫度不能達到紅磷的著火點200℃,所專以紅磷不屬能燃燒. (2)白磷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並達到著火點,水中的白磷雖然達到了著火點,但不與氧氣接觸,所以不能燃燒. (3)根據滅火的方法可知,熄滅燃著白磷的方法可以將其投入水中,使其與氧氣隔絕. 故答案為:(1)沒有達到著火點. (2)沒有與氧氣接觸. (3)把白磷投入水中.
Ⅵ Ⅰ:老師課上用如下圖1、圖2所示實驗裝置探究燃燒的條件.(1)圖1所示的演示實驗,你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
(1)因為銅片上的白磷與氧氣接觸且著火點只有40℃,所以銅片上的白磷燃燒,產生白煙;而銅片上的紅磷著火點很高,所以紅磷不能燃燒;水中白磷溫度雖達到著火點,但不與氧氣接觸,所以水中白磷也不會燃燒. 故答案為:銅片上的白磷燃燒,產生白煙. (2)向圖2水下白磷通氧氣後,水下的白磷也能燃燒,說明白磷燃燒需要氧氣. 故答案為:證明白磷燃燒需要氧氣. (3)由上述兩個實驗對比可知可燃物燃燒需要滿足兩個條件,即可燃物燃燒需要氧氣,並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 故答案為:可燃物燃燒需要氧氣,並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 (4)白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4P+5O2 點燃 | .
Ⅶ 小華同學在觀察課本實驗「燃燒的條件」(圖1)時,對產生的大量白煙產生了疑問。於是查閱資料:【查閱資
產生的白煙在空氣中對人體有害嗎?(合理推測均可) 白磷燃燒,產版生大量白煙 防止權白煙逸入空氣(或防止空氣污染等) 試管內水面上升至約距試管口1/5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Ⅷ 探究燃燒條件的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 (1)由該實驗得,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①___________
(1)跟氧氣(O 2 或空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 (2)4P+5O 2 2Fe十3CO 2 (6)B (7)氧氣 |
Ⅸ Ⅰ:老師課上用如圖1、圖2所示實驗裝置探究燃燒的條件.(1)圖1所示的演示實驗,你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
(1)因為銅片上的白磷與氧氣接觸且著火點只有40℃,所以銅片上的白磷燃燒,產生白煙;而銅片上的紅磷著火點很高,所以紅磷不能燃燒;水中白磷溫度雖達到著火點,但不與氧氣接觸,所以水中白磷也不會燃燒. 故答案為:銅片上的白磷燃燒,產生白煙. (2)向圖2水下白磷通氧氣後,水下的白磷也能燃燒,說明白磷燃燒需要氧氣. 故答案為:證明白磷燃燒需要氧氣. (3)由上述兩個實驗對比可知可燃物燃燒需要滿足兩個條件,即可燃物燃燒需要氧氣,並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 故答案為:可燃物燃燒需要氧氣,並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 (4)白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4P+5O2 點燃 | .
Ⅹ 右圖是驗證燃燒條件的實驗裝置圖.(1)簡要敘述檢驗該裝置氣密性的方法:______.(2)紅磷是一種可燃物
(1)可以利用大氣壓強的原理,將右端的導管口浸沒在水中,往分液漏斗中加水並打開活塞,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證明氣密性是好的;也可以利用氣體受熱體積膨脹的原理來檢驗裝置的氣密性,關閉分液漏斗的活塞,將右端的導管口浸沒在水中,然後用手緊握錐形瓶的外壁,若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證明氣密性是好的;故答案為:將右端的導管口浸沒在水中,往分液漏斗中加水並打開活塞,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證明氣密性是好的;(其他答案合理也行) (2)【實驗步驟】根據所學的燃燒的條件,進行實驗是要分別驗證才行,沒氧氣不行,溫度達不到著火點不行,只有同時具備這兩個條件才能燃燒,所以實驗時①是只提供了溫度,但由於沒有氧氣,所以紅磷不燃燒;根據③中的結論,可以知道,實驗時提供了氧氣,而氧氣的來源是由於打開K1和K2,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在實驗步驟③的基礎上④點燃酒精的目的是提供燃燒所需要的溫度,使得具備了燃燒的條件,所以紅磷燃燒產生白煙.故答案為: 步驟 | 操作 | 預計現象 | 得出的結論 | ① | 略 | 略 | 沒有氧氣不能燃燒 | ② | 略 | 略 | 略 | ③ | 打開K1和K2,打開分液漏斗活塞 | 略 | 略 | ④ | 略 | 紅磷燃燒產生白煙 | 略 | 【實驗反思】根據題意提供的條件看,我們可以利用壓強原理,從D端為實驗提供所需要的氧氣.我們可以選擇錐形瓶A中盛二氧化碳氣體,分液漏斗B中放氫氧化鈉溶液,當打開K 1和K 2,打開分液漏斗活塞時,由於二氧化碳氣體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導致錐形瓶內壓強減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空氣從D端進入管C;根據同樣的原理,我們也可以選擇氨氣和鹽酸的組合來達到同樣的目的.故答案為:組合1:二氧化碳氣體,氫氧化鈉溶液;組合2:氨氣,鹽酸.
與實驗燃燒的條件裝置圖相關的資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