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02河北)某機械傳動裝置在靜止狀態時,如圖所示,連桿PB與點B運動所形成的⊙O交於點A,測量得PA=4cm
解答:解:復制連接PO,並延長PO交⊙O於點C、D,
根據切割線定理,得PA?PB=PC?PD;
設OP=x,則有:
即(x-4.5)(x+4.5)=4×9,
解得:x=7.5(負值捨去).
故點P到圓心O的距離為7.5cm.
② 機械傳動裝置中,電機減速機一體的可以減速機在上,電機在下嗎
電機帶輪的直徑應為:220×7/5=308(mm)
③ 機械傳動中的密封裝置有哪些
有機械密封,骨架油封,橡膠圈,這個很多了
④ 如圖,某機械傳動裝置在靜止狀態時,連桿PA與點A運動所形成的⊙O交於B點,現測得PB =4cm,AB=5cm,⊙O的
連接PO交圓於C,並延長PO交圓於D; ∵PB=4cm,AB=5cm, ∴PA=9cm; 由割線定理,得:PB?PA=PC?PD; 設點P到圓心的距離版是xcm,則有: (權x-4.5)(x+4.5)=36, 解得x=7.5cm.故P到O點的距離為7.5cm. ![]() |
⑤ 某機械傳動裝置在靜止狀態時,如圖所示,連桿PB與點B運動所形成的⊙O交於點A,測量得
解:連結PO並延長,交⊙O於點C、D.
根據切割線定理的推論,有PA·PB=PC·PD.
∵PB=PA+AB=4+5=9,PC=PO-4.5,PD=PO+4.5,
∴ (OP-4.5)(OP+4.5)=4×9
∴OP= ±7.5 .又OP為線段內,容取正數得OP=7.5(cm)
∴點P到圓心O的距離為7.5(cm).
說明:割線定理的在計算中的簡單應用.
選題角度:考查割線定理在計算中的簡單應用的題目
⑥ 在機械傳動系統中為什麼經常將帶傳動布置在高速級
從公式可看出:P=Fv.在傳遞一定的情況下,速度越高,所需要的帶中的有效拉力越小,低速時候,需要較大的有效拉力,皮帶能傳遞的拉力是受限的,因此皮帶不適合在低速大動力的情況下工作。
在低速大動力情況下工作,皮帶容易拉長、打滑而影響傳動質量。把皮帶傳動放在中低速端,勢必大大增加皮帶傳動的幾何尺寸,這不僅使皮帶傳動尺寸增大,而且將影響機器的其它部分的尺寸。這在機械設計中是極忌諱的。
在機器的傳動鏈中,總希望有一環是柔性的,在機器一旦出現故障時,保護整個機器不致受到損傷。皮帶傳動就是起著保護作用的一環。
一對斜齒圓柱齒輪嚙合時,由於輪齒在圓柱面上是螺旋放置的,所以兩嚙合輪齒齒面是逐漸接觸又逐步脫離的,而一對直齒圓柱齒輪嚙合時,兩嚙合齒齒面是同時在齒向全長上接觸,之後又同時脫離。因此,斜齒圓柱齒輪傳動平穩性好,沖擊小,特別是在高速重載下更為明顯。
(6)某機械傳動中裝置中擴展閱讀:
傳動帶套在主動帶輪1和從動帶輪2上,對帶施加一定的張緊力,帶與帶輪接觸面之間就會產生正壓力;主動輪轉動時,依靠帶和帶輪之間的摩擦力來驅動從動輪轉動。帶傳動的基本原理是依靠帶和帶輪之間的摩擦力來傳遞運動和動力。
帶傳動工作時,為使帶獲得所需的張緊力,兩帶輪的中心距應能調整;帶在傳動中長期受拉力作用,必然會產生塑性變形而出現鬆弛現象,使其傳動能力下降,因此一般帶傳動應有張緊裝置。帶傳動的張緊方法主要有調整中心距和使用張緊輪兩種,其中它們各自又有定期張緊和自動張緊等不同形式。
⑦ 傳動裝置在機械中的作用
傳動裝置是將動力通過機械傳送到其他地方 比如說四驅汽車的傳動系統就是將發動機的動力傳送到四個輪子上
⑧ 機械傳動裝置的名詞解釋
機械傳動在機械工程中應用非常廣泛,主要是指利用機械方式傳遞動力和運回動的傳動。分為兩類答:一是靠機件間的摩擦力傳遞動力的摩擦傳動,二是靠主動件與從動件嚙合或藉助中間件嚙合傳遞動力或運動的嚙合傳動。另有同名《機械傳動》雜志。
⑨ 分析兩種方案中機械傳動裝置傳遞運動的平穩性和傳遞動力的效率
機械傳動方式利用機械方式傳遞動力和運動的傳動。機械傳動在機械內工程中應用非常廣泛容,有多種形式,主要可分為兩類:①靠機件間的摩擦力傳遞動力和運動的摩擦傳動,包括帶傳動、繩傳動和摩擦輪傳動等。摩擦傳動容易實現無級變速,大都能適應軸間距較大的傳動場合,過載打滑還能起到緩沖和保護傳動裝置的作用,但這種傳動一般不能用於大功率的場合,也不能保證准確的傳動比。②靠主動件與從動件嚙合或藉助中間件嚙合傳遞動力或運動的嚙合傳動,包括齒輪傳動、鏈傳動、螺旋傳動和諧波傳動等。嚙合傳動能夠用於大功率的場合,傳動比准確,但一般要求較高的製造精度和安裝精度。每種機械傳動都各有特點,分別適用於不同的條件。 具體說來,傳動方式包括如下幾種:摩擦輪傳動、鏈條傳動,齒輪傳動、皮帶傳動、渦輪渦桿傳動、棘輪傳動、曲軸連桿傳動、氣動傳動、液壓傳動(液壓刨)、萬向節傳動、鋼絲索傳動(電梯中應用最廣)聯軸器傳動、花鍵傳動。
⑩ 某機械傳動裝置在靜止狀態時,
^以O作AB的垂線,垂足為E。內
則:OE^容2 = R^2 - BE^2 = 4.5^2 - 2.5^2
PO^2 = OE^2 + PE^2
= OE^2 + (PB-BE)^2
= OE^2 + (9-2.5)^2
= 4.5^2 - 2.5^2 + 6.5^2
= 5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