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利用 Y 型管與其它儀器組合可以進行許多實驗(固定裝置略)。分析並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目的:驗證
(17分) (1)(共4分)管壁內有淡黃色固體生成(2分)稀釋濃硫酸,防止硫化氫被氧化(2分) (2)(共6分)濃氨水、生石灰(或鹼石灰、固體NaOH,4分)保持集氣瓶內外氣壓平衡(1分),以便左右兩邊產生的氣體順利導入 (1分) (3)(共7分)①放低(或移動)水準管位置(2分 ),使水準管、量氣管內液面相平(2分)②70.00%(3分)
Ⅱ 某學生設計了一套如圖所示的簡易氣體發生裝置。試回答: (1)裝置中小試管的作用是: &nbs...
(1)使長頸漏斗下端管品浸入液面下(2)H 2 或CO 2
Ⅲ 氣體發生裝置的問題
①固液反應無需加熱 錐形瓶、長頸漏斗 過氧化氫製取氧氣 ②固固反應需要加熱 酒精燈、鐵架台、試管 加熱高錳酸鉀製取氧氣
Ⅳ 電廠排氣管道為什麼要設計成y型的
因為給水管道在輸水運行過程中,水中的氣體將會逸出在管道高起部位積累起版來,甚至權形成氣阻,當管中水流發生波動時,隆起的部位形成的氣囊,將不斷被壓縮、擴張,氣體壓縮後所產生的壓強,要比水被壓縮後所產生的壓強大幾十倍甚至幾百倍,此時管道極易發生破裂。 所以管道設計時設計排氣閥,一般在起伏不大的平原地區,挖槽時應人為的將管線設計出起伏,呈循環上升或下降,坡度不小於1/500,每公里在最高處設置1-2個排氣閥,在起伏較大的丘陵或山區,應在每個起伏的最高點,設置一個排氣閥,排氣閥的規格是原管道直徑的1/8-1/10。
Ⅳ 利用 Y 型管與其它儀器組合可以進行許多實驗(固定裝置略).分析並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目的:驗證SO
(1)濃硫酸分別滴入Y型管的兩個支管中,所產生的兩種氣體相遇發生反應:SO2+2H2S═3S+2H2O,反應生成S;S為淡黃色固體;H2S具有強還原性,可與濃硫酸發生氧化還原反應:H2S+H2SO4(濃)=S↓+SO2+2H2O,所以與有FeS的一側應用水稀釋,故答案為:管壁內有淡黃色固體生成;稀釋濃硫酸,防止硫化氫被氧化; (2)SO2與BaCl2反應產生沉澱,溶液中必須存在大量的SO32-,右側Y型管中應能生成鹼性氣體或氧化性氣體,如是鹼性氣體,溶液中存在大量的SO32-,如是氧化性氣體,溶液中可生成SO42-,則生成的沉澱可能為BaSO3或BaSO4;容器內壓強增大,溶液倒吸,氣體不容易導入,所以導氣管A的作用是保持集氣瓶內外氣壓平衡,以便左右兩邊產生的氣體順利導入,故答案為:濃氨水、鹼石灰(固體NaOH、生石灰);保持集氣瓶內外氣壓平衡,以便左右兩邊產生的氣體順利導入; (3))①讀取量氣管中數據時,為減小誤差,應使水準管、量氣管內液面相平,故答案為:放低(或移動)水準管位置,使水準管、量氣管內液面相平; ②設合金中鐵為xmol,鎂為ymol,則有 | 56x+24y=0.080g | x+y==0.002mol | | | 解之得:x=0.001,y=0.001, 則合金中鐵的含量為 ×100%=70.00%,故答案為:70.00%;
Ⅵ 同學們在課外活動中設計了有關氣體的實驗.氣體的發生裝置如圖所示.(1)此裝置可以用於制備氣體氣.若
(1)根據裝置特點抄可知反應不需要襲加熱,所以製取氧氣用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分液漏斗中放的是液體過氧化氫溶液,由於反應物是過氧化氫,生成物是水和氧氣,反應條件是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用觀察法配平即可; (2)若小試管中裝有大理石,可以想到製取二氧化碳,稀鹽酸與碳酸鈣反應,分液漏斗中盛放的是稀鹽酸,二氧化碳的性質有: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能與水結合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既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所以驗證性質時用到澄清石灰水、滴有紫色石蕊試液的水; (3)由於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所以用燃著的木條來看是否能熄滅即可. 故答案為: (1)過氧化氫溶液2H2O2 MnO2 | .
Ⅶ 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室製取氣體時,選擇氣體發生裝置的依據是______和______.(2)用如圖所示
(1)實驗室制氣體有加熱和不加熱兩種裝置,製取裝置的選擇應考慮:專反應的條件和反應物屬的狀態.故答案為:反應的條件;反應物的狀態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當氣泡從集氣瓶口向外冒出時,就證明氧氣已經滿了.故答案為:當氣泡從集氣瓶口向外冒出時 (3)A裝置是驗證水的,B裝置是驗證二氧化碳的,C裝置是除去二氧化碳的,D裝置是除去水蒸氣的.F、G裝置不能顛倒,否則影響一氧化碳和氫氣的檢驗,一氧化碳有毒,因此要進行尾氣處理.故答案為:①除去二氧化碳;G中石灰水變渾濁.尾氣處理裝置.②吸水乾燥作用;③無法驗證是否有氫氣;④沒有尾氣處理裝置. |
Ⅷ 利用Y型管與其它儀器組合可以進行許多實驗(固定裝置略).分析並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目的:驗證SO2
(1)加入硫酸分別生成SO2和H2S,二者可發生反應生成S,為淡黃色固體,H2S具有強內還原性,可與濃硫酸發生氧容化還原反應,所以與有FeS的一側應用水稀釋, 故答案為:管壁內有淡黃色固體生成;稀釋濃硫酸,防止硫化氫被氧化; (2)SO2與BaCl2反應產生沉澱,溶液中必須存在大量的SO32-,右側Y型管中應能生成鹼性氣體或氧化性氣體,如是鹼性氣體,溶液中存在大量的SO32-,如是氧化性氣體,溶液中可生成SO42-,則生成的沉澱可能為BaSO3或BaSO4, 故答案為:濃氨水、鹼石灰(固體NaOH、生石灰);BaSO3[或銅片、濃硝酸;BaSO4(合理即可)]; (3)①讀取量氣管中數據時,為減小誤差,應使水準管、量氣管內液面相平, 故答案為:抬高(或移動)水準管位置,使水準管、量氣管內液面相平; ②設合金中Fe為xmol,Zn為ymol,則有
Ⅸ 某興趣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既可用於製取氣體,又可用於驗證物質的性質.(1)利用Ⅰ、Ⅱ裝置
(1)①根據I裝置知,反應物反應時不需加熱,所以D排除;根據Ⅱ裝置知,反應生成的版氣體密度小於權空氣的密度,所以排除B,符合條件的是AC. 故選AC. ②二氧化氮能和水反應,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可將Ⅱ裝置加滿(難揮發的)有機溶劑來收集二氧化氮氣體. 故答案為:將Ⅱ裝置加滿(難揮發的)有機溶劑. (2)①氯氣能和溴化物置換出溴單質Cl2+2Br-=2Cl-+Br2,從而確定氯氣的氧化性大於溴的 故答案為:Cl2+2Br-=2Cl-+Br2. ②碳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和乙炔,CaC2+2H2O→Ca(OH)2+C2H2↑;溴或酸性高錳酸鉀有強氧化性,能氧化 乙炔,所以乙炔能使溴水或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故答案為:CaC2+2H2O→Ca(OH)2+C2H2↑;溴水褪色或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3)因為當氣體被吸收時,液體上升到球形管中.由於球形管容積較大,導致試管中液面明顯下降,使球形管口脫離液面,球形管中的液體又流回試管中,從而防止了倒吸. 故答案為:當氣體被吸收時,液體上升到球形管中.由於球形管容積較大,導致試管中液面明顯下降,使球形管口脫離液面,球形管中的液體又流回試管中,從而防止了倒吸.
Ⅹ 利用Y型管與其它儀器組合可以進行許多實驗(固定裝置略).分析並回答下列問題: (1) 實驗目
(1)加入硫酸分別生成SO2和H2S,二者可發生反應生成S,為淡黃色固體,H2S具有強還原性,可與濃硫酸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所以與有FeS的一側應用水稀釋, 故答案為:管壁內有淡黃色固體生成;稀釋濃硫酸,防止硫化氫被氧化; (2)SO2與BaCl2反應產生沉澱,溶液中必須存在大量的SO32-,右側Y型管中應能生成鹼性氣體或氧化性氣體,如是鹼性氣體,溶液中存在大量的SO32-,如是氧化性氣體,溶液中可生成SO42-,則生成的沉澱可能為BaSO3或BaSO4, 故答案為:濃氨水、鹼石灰(固體 NaOH、生石灰);BaSO3; (3)為驗證電石氣的主要成分,D中盛放的試劑可以是高錳酸鉀溶液或溴水,驗證乙炔可以利用高錳酸鉀溶液被還原褪色,或和溴水發生加成反應溴水褪色證明; 故答案為:高錳酸鉀溶液或溴水; (4)①讀取量氣管中數據時,為減小誤差,應使水準管、量氣管內液面相平, 故答案為:抬高(或移動)水準管位置,使水準管、量氣管內液面相平; ②設合金中Fe為xmol,Zn為ymol,則有 56x+65y=0.117 x+y= =0.002mol 解之得:x=0.001444,y=0.000556, 則合金中鐵的含量為 =69.14%, 故答案為:69.14%.
與Y形管在設計氣體發生裝置的應用相關的資料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