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3天津)某教師用「試管爬升」的實驗裝置來實驗驗證大氣壓的存在
試管截面積S=3.14*d*d/4
向上壓力為p0*S=p0*3.14*d*d/4
(問題1答案)
初始壓強差=水密度*g*h0>=G/S
得出h0>=G*g*水密度/S.
(第二題答案,S請自行帶入第一行的結論)
⑵ 如果空氣會熱脹冷縮,那麼下面的實驗裝置會出現什麼現象
空氣熱漲冷縮是空氣(以及大多數氣體)的特性之一。
當冰水澆到燒回瓶時,燒瓶內的空氣受冷體積縮答小,導致燒瓶內氣壓下降。由於外界大氣壓高於燒瓶內氣壓,所以水會被外界大氣壓不斷壓入燒瓶內,直至瓶內外氣壓相等。
這是一道非常簡單基本的物理題。
⑶ 著名的大氣壓強實驗有哪些
馬德保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
托里拆利實驗求出了大氣壓強的數值
⑷ 小明做「估測大氣壓值」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1)小明不能採用______(填「甲」、「乙」)圖的裝置來
(1)乙圖裝置中,向下拉活塞時,由於活塞受到自身的重力,會減小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3)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會把注射器的空氣排掉,然後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是防止注射器外的空氣從小孔進入;
②注射器的體積是活塞的面積和注射器有效長度的成積,有效長度是指注射器帶刻度的部分;
③注射器活塞的面積為S=
V |
L′ |
F |
s |
V |
L′ |
FL′ |
V |
FL′ |
V |
⑸ 如圖示的裝置做「噴泉實驗」,這個實驗可以說明:①容器A里的氣壓大於大氣壓 ②容器A里的氣壓小於大氣壓
第四點的解釋依據是根據大氣壓力的「托里拆利實驗」中,大氣壓強可內以將水銀柱維持在容760mm的高度,相當於10m高的水柱高度,也就是說如圖
在一個大氣壓力的情況下,上部真空的托里拆利管水銀柱高度高出液面可以達到760mm,而換作水柱時液面高度在10米以上才能出現真空空間,所以,在實驗中A球高度不可能達到距水面如此高度時,若能被充滿水,說明內部原來就不存在任何空氣,即處於完全真空狀態。
⑹ 空氣壓力實驗
這個實驗中 ,大氣壓抄 比 水柱的壓力 大 , 不是相等 !!!
因為 杯底對水還有向下的壓力 。
這個實驗中 ,杯子里水不裝滿也可以 。
但此時外界向上的大氣壓強 等於水柱的壓強與杯子內部氣體對水向下壓強之和 。
即 大氣壓 還是大於 水柱的壓力 。
⑺ (2013•天津)某教師用「試管爬升」的實驗裝置來實驗驗證大氣壓的存在
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
設粗試管上端高度為h1,試管總高H,H=h1+h0
細試管受力平衡為:大版氣壓力↑,權重力↓、粗試管上部的水的壓力↓、粗試管與細試管介面縫隙處的向上的大氣壓力與粗試管縫隙處的水壓力的合力↓
P0S=G+ρ0gh1S+(P0-ρ0gH)S=G+ρ0gh1S+P0S-ρ0gh1S-ρ0gh0S=G+P0S-ρ0gh0S
即參考答案的受力等式:P0S=G+P0S-ρ0gh0S
故:G=ρ0gh0S
h0=G/ρ0gS
看過很多解釋都提到了「壓強差」,但是一直不太明白為什麼會直接得出
P0S=G+(P0-ρ0gh0)S
而且多數的參考答案為三里平衡:大氣壓力↑,重力↓、大氣壓強差↓
這里忽略掉了粗試管上部的水的壓力↓,這一點我沒明白,是不是液體在有向下的傾斜口的時候,液體內部沒油液壓?
⑻ 大氣壓強實驗裝置
①75cmHg ② 正功、放熱
⑼ 水杯 白紙 怎樣做空氣壓力實驗
1.把水杯用水裝滿
2.在把紙平放在水杯的杯口上
3.手按住紙把水杯旋轉180度杯口朝下與地面保持90度直角
4.吧按住紙的手放開
開紙有沒有脫落?
實驗結束!
⑽ 水空氣壓力實驗的原理
不是水的壓強和失去的氧氣的壓強相等,而是由於密度越大,氣體的壓強越大。氧版氣被消耗了,那麼這內部權的氣體總的質量減少了,相對的所形成的氣壓就減小了,也就是小於外部氣壓。為了使內外達到平衡,則內部氣壓需增加,怎麼辦呢?就是減小體積,水就是由於這個壓力差被壓入的,當水侵佔的體積達到內部所剩的氣體密度達到與外界的一致時,即氣壓相等,水就不會再進入了。原理就是這樣的,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