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托卡馬克的裝置的主要部件和子系統
托卡馬克(Tokamak)是一環形裝置,通過約束電磁波驅動,創造氘、氚實現聚變的環境和超高溫,並實現人類對聚變反應的控制。它的名字Tokamak來源於環形(toroidal)、真空室(kamera)、磁(magnet)、線圈(kotushka)。最初是由位於蘇聯莫斯科的庫爾恰托夫研究所的阿齊莫維齊等人在20世紀50年代發明的。
受控熱核聚變在常規托卡馬克裝置上已經實現。但常規托卡馬克裝置體積龐大、效率低,突破難度大。上世紀末,科學家們把新興的超導技術用於托卡馬克裝置,使基礎理論研究和系統運行參數得到很大提高。據科學家估計,可控熱核聚變的演示性的聚變堆將於2025年實現,商用聚變堆將於2040年建成。商用堆建成之前,中國科學家還設計把超導托卡馬克裝置作為中子源,用於環境保護、科學研究及其它途徑。這一設想獲得國內外專家較高評價。
包括磁體(環向場磁體及極向場磁體)、真空室及其抽氣系統、供電系統、控制系統(裝置控制和等離子體控制)、加熱與電流驅動系統(中性束和微波)、噴氣及彈丸注入系統、偏濾器及孔闌、診斷和數據採集與處理系統、包層系統、氚系統、輻射防護系統、遙控操作與維修系統等部件(子系統)。雖然強磁場能提高約束性能,但受工程技術和材料限制,環向磁場一般為2~8T;為了獲取穩定的核聚變能輸出,托卡馬克聚變堆最終要採用超導磁體(穩態運行要求),為此要增加杜瓦、冷屏和低溫製冷系統。為將等離子體加熱至需要的溫度,大型裝置的總加熱功率為幾十兆瓦,國際熱核實驗堆裝置的加熱功率為73~130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