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能實現間歇運動的機構是
1、凸輪機構:凸輪機構實現間歇運動最簡單。只要把凸輪的某一部分設計成圓形,則凸輪半徑沒有改變,而頂桿也就沒有位移,即沒有動作。
2、平面連桿機構:平面連桿機構的間歇運動主要是通過加大某一個連桿的鉸位孔使它成一個長的孔,這而使得運動的某一部分失效而得到間歇運動。
3、不完全齒輪:即用一個沒有布滿圓周的齒輪做主動輪,則沒有齒的一段圓弧就不會帶動從動輪轉動,而實現間歇運動。
4、槽輪機構:一個帶槽的槽輪與一個帶圓銷件的機構組成。當圓銷插入槽輪的槽中,帶動槽輪轉動,而圓銷離開槽時,槽輪停止轉動。
間歇運動的混合使用。使動作多變是玩具設計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如一齒差結構帶動2個工作組,即22齒的齒輪在串動時帶動一組齒輪,而未串動時帶動另一組齒輪而得到2個工作組,同時把凸輪機構一起使用,以及凸輪機構不完全齒混合使用等。
間歇運動的其它方法。主要是通過電流來改變動作,這又表現在二個方面。如電池的正反使得馬達的轉動經一個跳軸來改變傳動系,而得到2組不同的動作。另一方面通過電流的時有時無,而得到間歇運動。
B. 常用的間歇運動機構有哪些
1、凸輪機構:凸輪機構實現間歇運動最簡單。只要把凸輪的某一部分設計成圓形,則內凸輪半徑沒有改容變,而頂桿也就沒有位移,即沒有動作。
(2)間歇運動裝置設計圖擴展閱讀:
間歇運動機構是指有些機械需要其構件周期地運動和停歇。能夠將原動件的連續轉動轉變為從動件周期性運動和停歇的機構。例如牛頭刨床工作台的橫向進給運動,電影放映機的送片運動等都用有間歇運動機構。常見的間歇運動機構有:棘輪機構、槽輪機構、連桿機構和不完全齒輪機構。
C. 小弟急需做一個「間歇直線運動轉化為連續旋轉運動」的機構設計 請各位大神提供一些參考文獻材料 感激不盡
等待高手啊
D. 間歇運動機構設計時應注意什麼問題
當然可以。這種凸輪機構叫做凸輪式間歇運動機構,或叫做分度凸輪機構。而且這種間歇式運動機構較棘輪,槽輪,最大的優點是:能適用於高速,並且設計空間較大。
E. 常見的間歇運動機構有什麼和什麼
1、凸輪機構:抄凸輪機構實現間歇運動最簡單。只要把凸輪的某一部分設計成圓形,則凸輪半徑沒有改變,而頂桿也就沒有位移,即沒有動作。
(5)間歇運動裝置設計圖擴展閱讀:
間歇運動機構是指有些機械需要其構件周期地運動和停歇。能夠將原動件的連續轉動轉變為從動件周期性運動和停歇的機構。例如牛頭刨床工作台的橫向進給運動,電影放映機的送片運動等都用有間歇運動機構。常見的間歇運動機構有:棘輪機構、槽輪機構、連桿機構和不完全齒輪機構。
F. 醫用棉簽卷棉機設計,要有機構的運動方案.和總的設計圖(原動件 傳輸裝置,從動件一起連的)和尺寸計算
一、設計題目
醫用棉簽卷棉機的運動方案及機構設計
醫院應用的棉簽日耗量很大,以往均由醫護人員在值班間歇中用手工卷制,工作量很大,擬用機器代替手工卷制棉簽。
二、原始數據及設計要求
(1)棉花:條狀脫脂棉,寬25~30 mm,自然厚4~5mm。
(2)簽桿:醫院通用簽桿,直徑約3mm,桿長約70mm,卷棉部分長約20~25mm。
(3)生產率:每分鍾卷60支,每支卷取棉塊長約20~25mm。
(4)卷棉簽機體積要小,重量輕,工作可靠,外形美觀,成本低,卷出的棉簽松緊適度。
三、工藝分解與方案設計
按照醫院用棉簽的手工卷制方法,應有取棉、揪棉、取簽、卷棉四個動作。用機器卷制棉簽時,仿照手工方式進行動作分解,可粗分為:定量送棉、壓(夾)棉、揪棉、送簽和卷棉等工藝動作。下面就依此工藝動作為例,介紹構思機構方案的過程。
1.送棉
將條狀棉通過機構定時、適量送入壓(夾)棉、揪棉機構。輸送的對象是柔軟的棉花,如果採用直線送進方式,則送棉機構必須有持棉和直線、間歇、定長送進等功能。持棉的方式可用帶刺構件走直線軌跡段時把棉條拉向前進,定非直線段時從棉條中退出;也可如圖2.37所示用兩滾輪壓緊棉條、對滾送進等方式。前者在帶刺構件脫出時,要把棉條壓住;後者要實現間歇送進,需與間歇運動機構,如棘輪機構、槽輪機構或不完全齒輪機構等連接。實現間歇運動的機構還有不少圖例,見附錄三。
2.揪棉
用手工方式揪棉時,首先要用兩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別在兩處捏緊,然後相對拉扯,揪下定長的條棉。用機器實現這個動作時,可將條狀棉的原料端壓緊在固定面上,然後在另一端既實現壓緊又實現拉扯動作,前者稱壓棉動作,後者稱揪棉動作。實現這些動作的機構必須有以下幾個功能:
圖2.37 滾輪送棉機構
(1)完成壓棉動作的機構,其壓頭對條棉有一定的壓力,並且要將壓力保持一定的時間,使
揪棉時,壓頭下的條棉不致滑移;
(2)完成揪棉動作的機構,其壓頭一方面有壓緊條棉的功能,又要使壓頭在保持壓緊力的狀態下有向某個方向運動的可能,以完成揪棉動作;
(3)採用適當的壓頭形式,使條棉容易揪斷;
(4)條棉厚薄不勻時,機構能自動調整壓緊力,或者揪棉時發現壓緊力不夠,要能加以調節。
圖2.38、2.39中介紹了幾種實現壓棉和揪棉動作的機構。圖2.38中的凸輪1是主動件,構件3由凸輪帶動實現壓棉動作,並依靠凸輪輪廓的圓弧段使壓緊狀態能保持一定時間。圖2.38隻實現壓棉動作,c、d中的構件5、 6同樣在凸輪帶動下將條棉4壓緊,並實現揪棉動作。圖c是靠5、6對滾揪斷條棉,圖d是5、6壓緊後一起下沉,將條棉揪斷。圖2.39所示為實現揪棉動作的機構。圖2.39a所示爪輪1上的爪2轉到與支承在彈簧5上的滾輪3壓緊條棉4後,爪輪繼續轉動並壓縮彈簧5,使條棉受到的壓緊力增大,當轉過一定角度時,條棉被揪斷。當輪爪與滾輪分離時,被揪下的棉塊落入下面的導棉槽中,待簽桿來卷,此時,滾輪在彈簧力作用下恢復原位,進入下一個工作循環。導棉槽的形狀有圓弧形和直線形兩種,其作用是保證簽桿與揪下的棉塊相遇,並保證卷棉時棉簽頭部卷得圓滑,棉卷有適當的松緊度,即卷棉時導棉槽要給棉塊以適當的阻力。導棉槽由設計者自行設計。
圖2.39b中,嵌入兩爪輪1和3的兩塊橡膠塊2相遇時,將條棉4夾在其間,靠彈性壓緊,繼續轉動時,搞條棉揪斷。
圖2.39c是由兩條齒形帶1和帶輪3組成。當齒形帶緊邊的外凸部分相遇時,夾緊條棉,在繼續運動中揪斷。
(a) (b)
(c) (d)
圖2.38 實現壓棉和楸棉動作的機構
(a) (b) (c)
圖2.39 實現楸棉動作的機構
3.送簽
在揪下的棉塊落入導棉槽後,將簽桿送至導棉槽上方與棉塊接觸。要使一堆簽桿分成一根一根送至確定位置,有不少辦法,常見的方法是將一堆簽桿放入漏斗狀的簽箱1中,如圖2.40所示。由漏鬥口限制簽桿2隻能一根一根地通過,再由漏鬥口下的輸送構件3簽桿一根一根地送走。為防止斗內簽桿相互擠卡住,所以可設法使漏斗振動,或用其它方法使斗內簽桿獲得松動的機會,從而使簽桿能順利地漏出鬥口。
圖2.40 簽桿分送裝置
4.卷棉
將簽桿送至導棉槽中與棉塊相遇時,簽桿隨即作自轉,將棉塊卷上簽桿;或使簽桿一邊自轉、一邊沿導棉槽移動完成卷棉動作。圖2.40所示機構即是實現後一種動作形式的方案。圖2.40a為簽桿2由漏斗形簽箱漏入卷輪3的槽中以後,即被輪3帶離簽箱,進到與靜止摩擦片4接觸後,在摩擦力作用下簽桿一面前進,一面自轉,此時簽桿外露在卷輪外的頭部(約長25mm)與導棉槽中的棉花相遇,且有一定的壓緊力,從而完成卷棉動作。圖2.40 b是用有槽的帶3分取簽桿,5為靜止摩擦片,因為帶是撓性體,所以下面用托板7支承,使簽桿能與板5壓緊,產生摩擦而自轉。
5.方案總成——總體布置
實現各工藝動作的機構方案選定以後按照操作方便,運動鏈短,調整、維修方便,體積小,外形美觀等要求合理布置各機構的位置,稱為總體布置。
因2.41所示為一種布置方案。送棉機構(Ⅲ)採用槽輪機構1-2和輥輪3—4串聯;選自圖2.38b的凸輪機構(Ⅱ)實現壓棉動作;機構(Ⅰ)選自圖2.39a,它實現揪棉動作構件5為導棉槽,送簽和卷棉動作是由機構(V)(選自圖2.40a)和導棉槽5共同實現的;機構IV是由凸輪盤7和簽箱6組成的凸輪機構,使簽箱振動。各機構主動軸之間用齒輪或鏈條傳動連接,保證送棉一次,揪棉一次,卷簽一個。
圖2.41 卷棉簽機機構布置方案
機構的主要參數大致選取如下:槽輪機構用單銷四槽,中心距約50 mm;輥輪直徑根據送棉長度和輥輪轉角確定,約取直徑D=30 mm;凸輪機構的升程,根據條棉被壓緊後的厚度再加調壓結構裕量選取約10 mm,凸輪軸徑取d=12mm;機構I中爪輪的直徑根據楸棉動作的轉角和行程長度決定,建議取60 mm;取各機構主動軸間齒輪的傳動比i=1,m=1~1.5mm,中心距60mm。
四、設計步驟
1.方案設計和總體布置
大體思路已如上述,某些細節和機構的選擇尚需設計者深入構思,分析優缺點後確定。總體布置和大致尺寸確定後,也許尚有不合適的地方,需重作調整。選擇方案時要注意:
(1)傳動路線要簡短,機構要簡單。
(2)採用的運動副形式要適當。盡可能優先採用結構簡單、製造方便、效率較高的轉動副。
(3)傳力性能好。
(4)製造容易,裝配方便。
此外,特別要注意機構執行構件實現的工藝動作是否優質、可靠。
2.繪制機構總體布置簡圖和運動循環圖
為了使工藝動作協調配合,並盡可能選擇更合理的參數,必須在作機構具體設計前,合理地規定各機構執行構件開始運動、實際工作和終止運動的時間(或相應機構主動件的位置),即編制機構運動循環圖。
例如圖2.41所示方案,以凸輪軸轉一周為一個周期,即完成一次卷棉簽的全部動作。圖2.42即為其運動循環圖。圖2.42a中的線圖 為凸輪機構(Ⅱ)中推桿的運動線圖,其中約60º的區域是實際工作(壓棉、保壓)段。在 線圖下面的表中,僅列出了各機構執行構件實際工作區段的位置,稱為直線循環圖。圖2.42b所示為圓循環圖。
圖2.42 卷棉簽機運動循環圖
3.機構設計
根據運動循環圖確定各執行構件的運動規律,定出相應機構主動件的運動角,再根據總體布置允許的空間尺寸等條件確定某些必須由設計者確定的構件尺寸,並設計各機構。因為各機構型式的選擇取決於揪棉的方式,所以應首先確定揪棉機構,然後再設計送棉機構或送簽機構、導棉槽和卷棉機構。
4.運動和動力特性分析
根據設計結果,作必要的運動、動力特性分析和檢驗。
5.繪制機構系統的運動簡圖
6.整理說明書
設計說明書中應包括設計題目、原始數據及設計要求、方案設計和選擇的論證、機構運動循環圖、機構設計參數的選取和計算結果(用圖解法時保留作圖輔助線,用計算機輔助設計時要有機構運動簡圖、數學模型、標識符說明表、計算程序框圖、列印的程序及運行結果)以及對設計結果的評述。
51工作量建議
本題設計時間為2周。每人完成2號圖紙一張,內容為機構運動簡圖和運動循環圖;3號圖紙一張,內容為方案中某一機構的設計圖(保留作圖輔助線);某一機構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程序框圖,列印程序及計算結果;說明書一份。
G. 找高手製作一個間歇往復運動的自動控制電路,用行程開關,接近開關都行
可以用一個單向閥控制滑塊,一邊的行程開關接常閉點當停止按鈕用,碰專到就給電磁閥斷電屬,滑塊就返回,另一邊的行程開關當啟動按鈕用接常開點,控制一個中間繼電器得電(中繼做個互鎖),碰到行程開關就啟動,電磁閥得電。就可以實現往返運動了。
其實就是一個普通的啟保停電路,只是把啟動停止按鈕改成兩邊的行程開關了。
H. 尋找間歇往復運動自動控制電路製作高手.用行程開關,接近開關都行
和許多機床的工作台一樣,如平面磨床、刨床等。。
I. 有哪些往復間歇運動機構
曲柄連桿機構比較典型。另外還有一些:
1、凸輪機構。凸輪機構實現間歇運動最簡單。只要把凸輪的某一部分設計成圓形,則凸輪半徑沒有改變,而頂桿也就沒有位移,即沒有動作。
2、平面連桿機構。平面連桿機構的間歇運動主要是通過加大某一個連桿的鉸位孔使它成一個長的孔,這而使得運動的某一部分失效而得到間歇運動。如圖一的長孔。
3、不完全齒輪。即用一個沒有布滿圓周的齒輪做主動輪,則沒有齒的一段圓弧就不會帶動從動輪轉動,而實現間歇運動。
4、槽輪機構。一個帶槽的槽輪與一個帶圓銷件的機構組成。當圓銷插入槽輪的槽中,帶動槽輪轉動,而圓銷離開槽時,槽輪停止轉動。
5、棘輪運動。,bc桿左移,棘爪4推動,棘輪轉動。當bc桿右移時,棘爪滑動,棘爪6的作用是防止棘輪5轉動。
6、雙向棘爪機構。棘爪與棘輪接觸的一面為方齒,另一面則為曲線。圖示位置,這種結構還發聲。
7、齒差。比如一個主動齒為10齒的齒輪同時帶動兩個同軸的齒輪、一個22齒、一個21齒(玩具產品中齒輪傳動關系不需特別的精密,有一點偏差仍可動作)。而這兩個齒在10齒圓柱齒輪的帶動下引起了周速度不同。21齒的轉得快,而22齒的轉得慢,再利用一個凸輪機構,在轉到一定程度時,使得22齒的齒輪與22齒帶動的從動輪分開而得到間歇運動。
8、間歇運動的混合使用。使動作多變是玩具設計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如一齒差結構帶動2個工作組,即22齒的齒輪在串動時帶動一組齒輪,而未串動時帶動另一組齒輪而得到2個工作組,同時把凸輪機構一起使用,以及凸輪機構不完全齒混合使用等。
9、間歇運動的其它方法。主要是通過電流來改變動作,這又表現在二個方面。如電池的正反使得馬達的轉動經一個跳軸來改變傳動系,而得到2組不同的動作。另一方面通過電流的時有時無,而得到間歇運動。
J. 往復間歇運動機構如圖,只要保證移動桿行程20cm,設計其他桿的尺寸。
曲軸是發復動機中最重要的部件。它制承受連桿傳來的力,並將其轉變為轉矩通過曲軸輸出並驅動發動機上其他附件工作。曲軸受到旋轉質量的離心力、周期變化的氣體慣性力和往復慣性力的共同作用,使曲軸承受彎曲扭轉載荷的作用。因此要求曲軸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軸頸表面需耐磨、工作均勻、平衡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