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的實驗中:(1)下列操作正確且必要的有______A、用秒錶
(1)A、打點計時器就是測量時間的器材,本實驗不用秒錶測出重物下落的時回間;故A錯誤.答
B、在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的實驗中,需驗證動能的增加量與重力勢能的減小量是否相等,質量可以約去,所以也不用稱出重物的質量.故B錯誤.
C、裝配好器材,先撥通電源,再松開紙袋,讓重物自由下落.故C正確.
D、在點跡清晰的紙袋上,距離起始點適當的位置,依次取若干個連續的點並標記,作為測量點.故D正確.
㈡ 用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牛頓第二定律(交流電頻率為50Hz):(一)如圖乙所示是某同學通過實驗得到的一
(1)根據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我們可以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時間間隔,不能直專接得出速度、屬加速度與平均速度,故選A;
(2)每相鄰兩個計數點之間還有4個點沒有畫出,則t=0.02×5=0.1s,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時間中點的速度等於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得:vE=
xDF |
2t |
0.040 |
2×0.1 |
s4+s5+s6?s3?s2?s1 |
9t2 |
㈢ 用如圖(a)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1)為了減少______帶來的誤差,打點計時器的兩個限位孔
(1)為了減少紙帶與限位孔間的摩擦阻力帶來的誤差,打點計時器的兩個限位孔中心連線應在專一條豎直線屬上.
(2)實驗操作時,先接通打點計時器電源,再釋放紙帶.
(3)為驗證重錘對應B點和F點時的機械能是否相等,需要求出重錘對應於B、F兩點的瞬時速度,做勻變速運動的物體在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於該段時間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應測量A、C兩點間的距離,E、G兩點間的距離和B、F兩點間的距離.
(4)重錘重力勢能的減少量△Ep=mgh=0.235J.
故答案為:(1)紙帶與限位孔之間的摩擦阻力;(2)接通打點計時器電源;釋放紙帶;(3)A、C;E、G;(4)0.235.
㈣ 用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m 1 、m 2 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恆.m 2 從高處由靜止開始下落,m 1 上拖著的紙
(1)根據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時間中點的瞬時速度大小等於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可知打第5個點時的速度為: v 5 =
(2)物體的初速度為零,所以動能的增加量為:△E k =
重力勢能的減小量等於物體重力做功,故:△E P =W=mgh=(0.05+0.15)×9.8×0.216=0.588J; 由此可知動能的增加量和勢能的減小量基本相等,因此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m 1 、m 2 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恆. (4)本題中根據機械能守恆可知,mgh=
由圖可知,斜率k=9.7,故當地的實際重力加速度g=9.7m/s 2 . 故答案為:(1)2.40;(2)0.576;0.588;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m 1 、m 2 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恆;(3)9.7. |
㈤ 用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牛頓第二定律(交流電頻率為50Hz): (1)如圖乙所示是某同學通過實驗得到的
(1)0.20 0.40 (誤差在0.02范圍內均可得分);(2) ①如圖(圖線作內成折線或曲線均不容能得分)②AB ![]() ㈥ 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來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為消除摩擦力的影響,實驗前必須平衡摩擦力.(1)某同學平
(1)如果這位同學先如(1)中的操作,導致平衡摩擦力過度,因此當小車上還版沒有掛砂和砂桶時權,小車應該就已經有加速度了,故圖象ABD錯誤,C正確.
s3-s1=2a1T2 s4-s2=2a2T2 為了更加准確的求解加速度,我們對三個加速度取平均值 得:a=
帶入數據解得:a=0.60m/s2 故答案為:(1)C (2)
㈦ (1)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來驗證牛頓第二定律,該裝置中的錯誤有: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安裝儀器時我們需要注意:①平衡摩擦力,將木板一端墊高;
因為斜率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T=0.1s,代入解得a=
故答案為:(1)①長木板右端未墊高以平衡摩擦力;②電源應改用交流電源;③開始實驗時,小車離滑輪太近; (2)C; (3)
㈧ 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1)下面測量工具必需的是A.天平 B.彈簧秤&nbs...
(1)在該實驗中,通過打點計時器來記錄物體運動時間,不需要秒錶,
(4)由於紙帶與打點計時器間有摩擦阻力和存在空氣阻力,所以在本實驗的實際測量,動能的增加量一定小於重力勢能的減小量. 故答案為:(1)C (2)紙帶與限位孔之間的摩擦阻力;接通打點計時器電源;釋放紙帶; (3)0.02;mgS3;25(S4-S2) (4)小於 ㈨ 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來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為消除摩擦力的影響,實驗前必須平衡摩擦力。(1)某同學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