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景觀設計方案整套詳細流程
景觀設計方案製作基本流程
所屬分類:數據/知識/短文 -> 園林景觀 -> 圖紙繪制技巧
資料來源:互聯網 編制日期:2011-7-20 點擊:1184
隨著中國加入WTO,國內經濟飛速發展,與國際交流日益頻繁,作為傳達信息和宣傳自身形象的重要手段,景觀設計的重要地位日益凸現。景觀設計是一門集景觀分析、規劃、設計、管理、保護的科學藝術。因而,景觀設計師必須是能夠運用現代設計理念,能夠獨立從事景觀設計的專業技術人才,他或她應該是可持續人居環境的規劃設計者、創造者。對於沒有專業背景並對景觀設計有著濃 厚興趣的初學者來說,最需要的是在短時間內能夠學會從設計到要素表現的一整套流程,對景觀設計有一個全局的了解,並能夠進行簡單的概念設計,這樣有利於在今後的工作中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切入點,再進一步求精求好。下面我就從概念設計到方案表現的工作流程做一個簡單的概括。一、概念設計階段 本階段的目標是在滿足功能的前提下,協調人與環境的關系,通過設計營造更舒適的人居環境。因此,我們在設計過程中要學會變換角色,站在不同立場上考慮,盡量滿足政府,居住者,遊人,甲方等不同人群的需求。另外還要注意人與景的關系,即人是否可以參與其中,做到情景交融。本階段具體內容包括:(一)搜集資料(包括甲方設計委託書,地界紅線圖電子文檔,地質勘察報告,氣象資料,水文地質資料,實地拍攝的照片,當地文化歷史資料)。(二)分析消費者心態,確定方案立意,大體構圖形態 。(三)交通功能分析,做功能區劃分,進行綠化分析,景觀分析,深化方案。二、方案表現階段 方案確立後,下一步的任務是通過手繪或計算機對設計方案進行 表現。一套完整的方案應包括設計說明,區位現狀圖,總平面圖,功能結構圖,交通分析圖,綠化結構圖,景觀分析圖,總體鳥瞰圖,局部鳥瞰圖,局部剖立面圖,綠化景觀示意圖,公共設施鋪裝示意圖。其中平面圖可採用在CAD中繪制,導入Photoshop中填色的方法,也可直接手工繪制。各種分析圖是在總平面圖的基礎上添加路線或區域繪制而成的。鳥瞰圖手繪表現需要看區域的大小而定,若面積較大,適合用軸側圖來表現,面積較小,適合用透視圖來表現;也可採用 3ds max7建模photoshop後期處理的方法來實現。接下來重點介紹一套完整方案的製作流程。(一)總平面圖繪制(1)啟動CAD軟體,繪制總平面圖,局部立面圖,局部剖面圖。(2)將總平面CAD圖形以tif格式輸出。具體過程如下: 在列印設備選項卡中點擊列印按扭,在彈出的列印對話框中選擇名稱為TIFF Version 6(不壓縮).pc3,點擊名稱右側的特性按鈕設置自定義圖紙尺寸,設置輸出文件的文件名和路徑,進入列印設置選項卡,選擇剛剛設置的圖紙尺寸,點擊窗口按鈕框選列印范圍,此時要注意先用矩形畫外框,以確保以後每次選取都在相同的位置,單擊確定按鈕輸出。然後按上訴方法依次輸出建築層、植物層、小品層等具 有不同高度的景觀要素圖層。(3)合並輸出文件到總平面圖中。啟動Photoshop, 打開剛才輸出的總平面圖,在圖象菜單選擇調整—色相/飽和度,將飽和度調到最低,再選擇調整—亮度/對比度,將對比度調到最大,復制背景層,在選擇菜單中 點取色彩范圍,調大模糊度,選擇白色區域,按Ctrl+X鍵刪除白色區域留下黑色線條。同理,將其它tif格式圖象飽和度調到最低對比度調到最高,然後根據實際需要選取區域或線形,按住shift鍵的同時將其拖動到總平面圖中。(4)在Photoshop中填色。選取各個區域填充適當的顏色或定義圖案來填充,將各景觀要素圖層復制後填充為黑色,設置透明度為40%,然後按住Alt鍵用鍵盤上的上下左右鍵沿光線照射方向移動復制圖象,產生陰影效果,保存圖象,總平面圖就此完成。(二)功能圖繪制 功能圖包括功能分區圖,景觀分析圖,交通分析圖,綠化分析圖等,繪制方法與總平面圖相同。首先在CAD中用復合線繪制各軸線、節點;在格式菜單欄點選線形打開線形管理器對話框,載入所需線形;點擊特性按鈕修改線形比例為合適值,然後輸出tif格式圖象,在前一步總平面圖的基礎上加半透明層,再將輸出的功能圖按住shift鍵拖入,加入必要的文字說明後功能圖即制 作完成。(三)總體鳥瞰圖製作(1)建模。總體鳥瞰圖可將總平面CAD圖形導入3ds max7中,導入時注意勾選焊接選項。選擇圖形單擊右鍵,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凍結選擇的]將其凍結,在3dsmax7中描線,布爾運算後將二維線擠出,簡單建模。擠出時注意取消[封口始端]選項,以減少面數,擠出後根據需要可通過單擊右鍵,打開[屬性]命令對話 框,取消[投影陰影],使選擇對象不投射陰影。對於有相同截面的模型可用二維線繪制截面,再繪制路徑,用放樣命令將其生成。繪制的線形可在修改命令面板中線的頂點、線段、樣條線層級進行修改,以便提高線形的准確度。(2)貼圖。模型建好後打開材質編輯器,設置材質球,並將材質指定給模型。多數材質需要對漫反射指定貼圖;對於表面凹凸的材質,勾選凹凸選項,並將漫反射貼圖復制到凹凸貼圖按鈕上;對於玻璃材質需降低透明度,提高 高光級別和光澤度;對於水材質需設置透明度,勾選反射選項進行光線跟蹤,勾選凹凸選項設置燥波貼圖。貼圖設置好之後在修改命令面板中選擇UVW Map貼圖,設置貼圖坐標,調整貼圖大小。 (3)設置攝象機。在創建命令面板中點選攝象機,選攝象機焦距為28mm、35mm,選相機觀察點、目標點,平移Z軸設置視高,激活視圖按C鍵轉換為相機視口,shift+C鍵隱藏攝象機。(4)設置燈光。通常有現成的燈陣可以套用。(5)渲染輸出。注意渲染輸出文件時須設置文件大小,文件名(A.tga)及路徑,並在渲染場景對話框的渲染器選項卡中勾選貼圖、陰影、自動反射/折射和鏡像復選框。(6)輸出用做選區的tga文件。將3ds max7文件另存為新的文件在材質編輯器對話框中將材質配成不同的顏色,注意去掉[透明]、[高光]、[凹凸]、[反射]等通道上的貼圖或材質,再將場景 所有燈光和模擬天空球體刪除,最後對場景進行渲染,圖象大小及虛線框位置與前面的tga文件相同,注意修改渲染的文件名(B.tga)以免覆蓋前面的文 件。(7)用Photoshop進行後期處理。首先通過前面渲染輸出的B.tga文件建立選區,對A.tga中各景觀要素分層並調節其色彩、透明度、對比度、飽和度等參數,然後將選好的圖片(天空、地面、近景、中景、遠景)拖動到圖象A.tga中,調整人物和配景大小以及與整體色調的關系,使其統一於整體光照環境之中。另外,適當加強建築主體的明暗對比,注意天空與整體畫面的搭配。(四)局部鳥瞰圖繪制 局部鳥瞰圖與主要景點效果圖電腦繪制方法與總體鳥瞰圖基本相同。(五)綠化景觀、地面鋪裝、公共設施示意圖 從平時搜集的圖片中選取合適的貼入圖中即可,也可手工繪制。 以上對概念設計、方案表現的流程進行了簡單介紹,意在對所學知識做一個總結。在實際工作中想要把方案做得更完善不是一日之功,還需要我們不斷摸索,積累經驗,提高和升華。學無止境,讓我們共同努力,創造更加美好、和諧、舒適的人居環境。
『貳』 什麼是景觀規劃空間結構圖的空間節點
我對節點的定義: 就是一張平面圖中 設計的重點~~舉例:小區版 一般是:主次入口 中間景權觀節點(大型水景 或者 廣場) 還有一些 設計交細需要交代清楚的地方。我們一般都是手繪一張總平圖 然後把節點拿出來細化,增加一些細節。簡單的說 節點就是 你在一個設計中 設計東西最細的~~最多的~~最想表達清楚的 部分。當然 節點也分主次。
『叄』 景觀設計的構成要素都有哪些
景觀抄包括的元素非常多。從大范圍來看襲就有:鋪地、綠化、道路、園建、小品、水系等。
細分下去:鋪地包括 鋪裝的材質(如石材、紅磚、沙地等) 鋪裝的樣式; 綠化 :花草樹木 園建:亭台樓榭 小品:花缽 雕塑 汀步 欄桿 座椅等等。
在設計中採用不同的元素,會營造不同的風格。比如日式園林的特點:碎石、殘木、青苔 植物:松柏、紅楓 。 中式園林的特點有長廊、拱橋、樓台、亭榭、湖水石、樹、竹、山、水等。
在比如地中海風格的特點 白牆,紅磚,拱門,沙石,游泳池 植物:開放式的草地 藤木。
景觀設計這行涉及的內容也廣泛 得不斷的學習 積累。
『肆』 景觀設計包括哪些內容
景觀設計包括城市景觀設計(城市廣場、商業街、辦公環境等)、居住區景觀設計、城市公園規劃與設計、濱水綠地規劃設計、旅遊度假區與風景區規劃設計等。
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景觀設計)要素包括自然景觀要素和人工景觀要素。其中自然景觀要素主要是指自然風景,如大小山丘、古樹名木、石頭、河流、湖泊、海洋等。人工景觀要素主要有文物古跡、文化遺址、園林綠化、藝術小品、商貿集市、建構築物、廣場等。
(4)公共景觀設計裝置結構擴展閱讀:
景觀設計的設計價值:
1、景觀作為城市景象
在西方,景觀一詞最早可追溯到成書於公元前的舊約聖經,西伯來文為"noff",從詞源上與"yafe"即美(beautiful)有關。在上下文中,它是用來描寫所羅門皇城耶路撒冷壯麗景色的(Naveh,1984)。因此這一最早的景觀含意實際上是城市景象。
2、景觀作為城市的延伸和附屬
人們最早注意到的景觀是城市本身,"景觀的視野隨後從城市擴展到鄉村,使鄉村也成為景觀"(Cosgrove,1998,P70)。文藝復興之前的歐洲封建領主制將人束縛於君權之下,人被系於土地之中,大自然充滿神秘和恐怖。
3、景觀作為城市的逃避
景觀作為視覺美的含意的第二個轉變,源之於工業化帶來的城市環境的惡化。工業化本身是文藝復興的成果,至少從19世紀下半葉開始,在歐洲和美國各大城市,城市環境極度惡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景觀設計
『伍』 公共藝術(裝置藝術)和公共藝術有什麼區別
裝置藝術,是指藝術家在特定的時空環境里,將人類日常生活中的已消費或未消費過的物質文化實體、進行藝術性地有效選擇、利用、改造、組合,以令其演繹出新的展示個體或群體豐富的精神文化意蘊的藝術形態。簡單地講,裝置藝術,就是「場地+材料+情感」的綜合展示藝術。裝置藝術使用的媒材包含了自然材料到新媒體,比如錄影、聲音、表演、電腦以及網路。
公共藝術是城市的思想,是一種當代文化的形態。簡而言之,公共藝術指的是由藝術家為某個既定的特殊公共空間所創作的作品或者設計。公共藝術是一個城市成熟發展的標志。它增加了城市的精神財富,在積極的意義上表達了當地的身份特徵與文化價值觀;它毋庸置疑地體現著市民們對自己城市的認同感與自豪感,因此也進而成為藝術與文化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可以說,擁有良好公共藝術的城市,才是一座能夠思考和感覺的城市。當然,公共藝術的存在意義遠不止於此,它能夠通過改變所在地點的景觀,突出某些特質而喚起人們對相關問題的思考與認識,表達社區或城市的歷史與價值。在這個意義上來說,公共藝術具有一種強大的力量,它改變了城市的面貌,能夠長時間地影響著公眾的精神狀態與對周遭世界的認知;它也會成為城市身份的標識,在塑造城市的獨特性格方面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
『陸』 公共設計與景觀小品、公共藝術之間存在的內在聯系和區別
基本是差不多復的一個專業,制有的叫的不一樣。如果具體區別還是有的,及景觀小品偏重於環藝,公告藝術也可以是雕塑、裝置藝術。公共設計與景觀小品是公共環境空間的設計,公共藝術是公共空間,一般也很多是場合空間的設計
『柒』 景觀設計布局有哪些形式
園林布局形式的產生和形成,是與世界各民族、國家的文化傳統、地理條件等綜合因素的作用分布開的。英國造園家傑利克(G.A.Jellicoe)在1954年國際風景園林家聯合會第四次大會上致詞中說「世界造園史三大流派:中國、西亞和古希臘」。上述三大流派歸納起來,可以把園林的形式分為三類。這就是:規則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規則式園林又稱整形式、幾何式、建築式園林。整個平面布局、立體造型以及建築、廣場、街道、水面、花草樹木等都要求嚴整對稱。在18世紀英國風景園林產生之前,西方園林主要以規則式為主,其中以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台地園和19世紀法國勒諾特(Le Notre)平面幾何圖案式園林為代表。我國的北京天壇、南京中山陵都採用規則式布局。規則式園林給人以庄嚴、雄偉、整齊之感,一般用於氣氛較嚴肅的紀念性園林或有對稱軸的建築庭院中。
1.中軸線
全園在平面規劃上有明顯的中軸線,並大抵以中軸線的左右前後對稱或擬對稱布置,園地的劃分大都成為幾何形體。
2.地形
在開闊、較平坦地段,由不同高程的水平面及緩傾斜的平面組成;在山地及丘陵地段,由階梯式的大小不同的水平台地傾斜平面及石級組成,其剖面均為直線所組成。
3.水體
其外形輪廓均為幾何形,主要是圓形和長方形,水體的駁岸多整形、垂直,有時加以雕塑;水景的類型有整形水池、整形瀑布、噴泉、壁泉及水渠運河等,古代神話雕塑與噴泉構成水景的主要內容。
4.廣場和街道
廣場多為規則對稱的幾何形,主軸和副軸線上的廣場形成主次分明的系統,街道均為直線形、折線形或幾何曲線形。廣場與街道構成方格形式、環狀放射形、中軸對稱或不對稱的幾何布局。
5.建築
主體建築群和單體建築多採用中軸對稱均衡設計,多以主體建築群和次要建築群形成與廣場、街道相組合的主軸、副軸系統,形成控制全園的總格局。
6.種植設計
配合中軸對稱的總格局,全員樹木配置以等距離行列式、對稱式為主,樹木修剪整形多模擬建築形體、動物造型,綠籬、綠牆、綠柱為規則式園林較突出的特點。園內常運用大量的綠籬、綠牆和叢林劃分和組織空間,花卉布置常為以圖案為主要內容的花壇和花帶,有時布置成大規模的花壇群。
7.園林小品
園林雕塑、瓶飾、園燈、欄桿等裝飾、點綴了園景。西方園林的雕塑主要以人物雕像布置於室外,並且雕像多配置於軸線的起點、焦點或終點。雕塑常於噴泉、水池構成水體的主景。
規則式園林的設計手法,從另一角度探索,園林軸線多視為是主體建築室內中軸線向室外的延伸。一般情況下,主體建築主軸線和室外軸線是一致的。 自然式園林又稱風景式、不規則式、山水派園林。中國園林從周朝開始,經歷代的發展,不論是皇家宮苑還是私家宅園,都是以自然山水園林為源流。發展到清代,保留至今的皇家園林,如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私家宅園,如蘇州的拙政園、網獅園等都是自然山水園林的代表作品。從6世紀傳入日本,18世紀後傳入英國。自然式園林以模仿再現自然為主,不追求對稱的平面布局,立體造型及園林要素布置均較自然和自由,相互關系較隱蔽含蓄。這種形式較能適合於有山有水有地形起伏的環境,以含蓄、幽雅、意境深遠見長。
1.地形
自然式園林的創作講究「相地合宜,構園得體。」主要處理地形的手法是「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開池沼」的「得景隨形」。自然式園林最主要的地形特徵是「自成天然之趣」,所以,在園林中,要求再現自然界的山峰、山顛、崖、崗、嶺、峽、岬、谷、塢、坪、洞、穴等地貌景觀。在平原,要求自然起伏、和緩的微地形。地形的剖面為自然曲線。
2.水體
這種園林的水體講究「疏源之去由,察水之來歷」,園林水景的主要類型有湖、池、潭、沼、汀、溪、澗、洲、渚、港、灣、瀑布、跌水等。總之,水體要再現自然界水景。水體的輪廓為自然曲折,水岸為自然曲線的傾斜坡度,駁岸主要用自然山石駁岸、石磯等形式。在建築附近或根據造景需要也部分用條石砌成直線或折線駁岸。
3.廣場與街道
除建築前廣場為規則式外,園林中的空曠地和廣場的外形輪廓為自然式的。街道的走向、布列多隨地形,街道的平面和剖面多為自然的起伏曲折的平面線和豎曲線組成。
4.建築
單體建築多為對稱或不對稱的均衡布局;建築群或大規模的建築組群,多採用不對稱均衡的布局。全園不以軸線控制,但局部仍有軸線處理。中國自然式園林中的建築類型有亭、廊、榭、坊、樓、閣、軒、館、台、塔、廳、堂、橋等。
5.種植設計
自然式園林種植要求反映自然界植物群落之美,不成行成列栽植。樹木不修剪,配植以孤植、叢植、群植、密林為主要形式。花卉的布置以花叢、花群為主要形式。庭院內也有花台的應用。
6.園林小品
假山、石品、盆景、石刻、磚雕、石雕、木刻等。其中雕像的基座多為自然式,小品的位置多配置於透視線集中的焦點。 西方流傳著許多希臘神話,神話把人神化,描寫的神實際上是人。結合西方雕塑藝術,在園林中把許多神像規劃在園林空間中,而且多數放置在軸線上,或軸線的交叉中心。而中國傳統的道教,傳說描寫的神仙則往往住在名山大川中,所有的神像在園林中的應用一般供奉在殿堂之內,而不展示與園林空間中,幾乎沒有裸體神像。上述事實都說明不同的意識形態對園林形式的影響。
『捌』 當前城市發展規劃中公共空間建設存在什麼樣的問題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大規模城市的開發,人們對城市建設的關注及對公共環境的參與熱情,環境設施也日益顯出其重要性,並已成為一座城市的公共文化精神的重要
組成部分。城市環境設施作為城市構成的元素,是構成環境整體不可缺少的要素。作為公共環境獨特的組成部分,它不僅成為人們室外活動的必要裝置,而且以其特
有的功能,增加了環境設計的內涵。環境設施與其他環境實體等,成為人類文化的物化形態,在整個社會結構和設計范疇內佔有重要的地位。
一、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施概述
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施是指城市中的各種環境設施,在我國,其被稱為公共設施或者環境設施,通俗地講就是城市的公共生活道具的基礎設施,主要為本地域的城市居民提供方便和服務。經過城市環境設施和城市空間的不斷演變,環境設施的包含范圍越來越廣,包括交通設施、照明設施、信息設施、販賣設施、無障礙設施、管理設施、通信設施、公共衛生設施、休息設施以及娛樂設施等
一系列。交通設施包括自行車棚、道路分隔設施、地面鋪裝等;照明設施包括照明燈具等;信息設施包括指路牌、方點陣圖、信息欄、電話亭等衛生系統
垃圾箱、飲水器、洗手器等;娛樂設施
兒童游樂設施、健身設施等。這些環境設施都具有公共性、適用性、開放性、藝術性,主要作用是滿足城市的發展需要和城市居民生活需要,以提高生活的便捷性。
二、城市環境設施規劃建設現狀問題分析
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施規劃建設的對象是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施系統。它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施規劃建設是為了改善城市公共空間的品質,通過一定的控制手段和途徑實現對於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施整個系統的調節、管理、操控、監督,促進環境設施規劃設置與設計的體制優化。
1、規劃建設的水平比較低
目前,我國公共環境設施開發與設計剛剛開始,同發達國家相比,無論是開發的廣度還是深度、設計的形式和製造工藝水平還相差甚遠。可喜的是有些大城市的設施設計已經引起有關部門的注意,但開發的面較窄、品種單一,僅限於汽車亭、電話亭、自助提款機等幾個方面。
2、缺乏專業設計人才
具體表現在沒有專門的設計人員來從事城市環境設施的設計研究,就管理方面來講也不盡如人意,公共環境設施設計種類繁雜,沒有專門的部門來統一規劃與管理,處於一種雜亂無序的狀態。由於沒有訓練有素的專業設計,來設計,所以形式陳舊、設計不到位成熟、缺少靈性與創意。
3、規劃建設缺乏人性化。
城市發展建設日新月異,居民小區開發建設越來越美,但城市配套設施設計開發嚴重滯後,沒有跟上發展需求,使城市文化、小區景觀建
設大打折扣。缺乏人性化設計,這是目前國內設施設計的一缺憾,如火車站過多的上下階梯、過天橋,給旅客造成極大的不便。路標指示不明確,如高速公路、市內
街道的方向指示牌功能不明確,在街道公共場所沒有供人休息的坐椅、免費的兒童游樂場所等。馬路上沒有或很少設有專門為行人設置的紅綠燈,人行道上也很少設
置阻車柱,時有造成汽車上人行道撞傷,撞亡人的悲劇發生。總之,設計上沒有考慮為人的設計。
4、環境設施商業化水平低
盡管公
共環境設施在我國個別設計院校系剛剛引入教學,並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有關管理部門與工廠等生產部門脫節,沒有建立好的協作關系。工業化技術手段的落後,
也制約了公共環境設施設計的發展,工廠加工成本高,工藝粗糙有形成標准化、構件的互換性等。國外百貨商店裡還有賣自行車架,說明他們的公共環境設施已經進
入商業階段,相比之下,我國在此領域還形成生產開發上的產業化、商業化,是很值得引起注意的問題。三、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施發展趨勢分析
1、多元化專業化趨勢
公共環境設施設計已從傳統意義的噴泉、飲水機、休息座椅等單一的幾種產品向多品種、更加專業化的方向發展。不同階層、不同年齡的人在不同的場合對公共環
境設施有著不同的需求;科技的發展也為公共環境設施由單一走向多樣提供了生產製造的條件,同時新產品的發明也帶動了與之配套的公共環境設施的開發。電腦的
出現產生了智能化的自助系統,如提款機,賣報機,自助照相機,而且分類越來越專業化.公共環境設施設計已
從傳統意義的噴泉、飲水機、休息坐椅等單一的幾種產品向多品種、更加專業化方向發展,如自助系統的分類已從單一的飲料機,向自助售票機、自助剪票機、自助
售煙機、自助提款機、自助賣報機乃至白助快餐機等等多層次專業化發展。在西方發達國家,咖啡、糖果、甜食、自動販賣機已進入消費者的習慣之中,而且隨著時
代的發展,新的環境設施還將不斷出現,公共環境設施設計正在從單一的種類走向多元而且進一步地走向專業化。
2、人性化趨勢
從使用者的需求出發,提供有效的服務,省時、省力,將是今後公共環境設施設計的
發展方向之一。以人為本是工業設計的出發點.人性化的設計主要體現以下三個方面:(1)滿足人們的需求與使用的安全。(2)功能明確、方便。(3)對自然
生態的保護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從使用者的需求出發,提供有效的服務,省時、省力的設計,將是今後公共環境設施設計的發展方向之一。使用者不但能有效地使
用,同時在設計上避免使用者的粗心或錯誤操作而受到傷害。現代環境設施還應考慮設計所適用地區環境氣候、風土人情、人的生活習慣,電話亭的設計就要考慮人
的多種需求,考慮人的隱私、心理、隔音、空氣的流通等,從心理因素出發,使用玻璃的通透性免去了人的壓迫感,在安全性上就不能使用普通玻璃而是用鋼化玻
璃.以防碎後傷人。
3、智能化趨勢
每一次的技術進步都給世界的各個領域帶來巨大的變革,設計領域更是如此,公共環境設施設計
也是伴隨著一場場的變革而不斷地發展,進一步地向智能化邁進,並且技術生產方式的進步使原來不可實現的設想成為可能。計算機技術及網路技術的發展帶動了自
助系統的興起,旅遊導引地圖牌這個單一不變的功能識別已被可以觸摸選擇的電腦智能化的資訊庫所替代。
4、藝術化、景觀化趨勢
公共環境設施走向藝術與景觀化是必然的趨勢。現代公共環境設施設計已不單單是孤立的單一化的產品設計,它已越來越融入環境的整體設計之中,越來越重視單一產品設計後的規劃與組合,每一產品設計也不僅限於一種形態與色彩,而是形成一個系列。比如同一造型的果皮箱的
設計,在色彩上就可以多樣化些,多種多樣的色彩,置於某一場景,在大環境中起到了調節作用,活躍了景觀的氛圍。在環境設施的規劃設計上,坐椅、果皮箱、路
燈等也不僅僅限於滿足功能的需求,路燈應按理論光照計算,需多遠放置一個,坐椅、垃圾筒多遠距離才合理,而是更加藝術化、景觀化來處理。
改革開放後,我國的各個城市都加快了現代化城市建設步伐,注重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設施的建設,關注城市發展和人的關系是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要求。環境設施的規
劃建設可以滿足人們方方面面的生活需求,有利於城市的和諧可持續發展。在城市環境設施規劃建設中還應該注重考慮城市的發展需要,不斷細化同步發展。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玖』 景觀設計,如何功能分區。
生態、空間景觀、防災、美育等功能分區。城市公園的傳統功能主要就是在滿足城市居民的休閑需要,提供休息、游覽、鍛煉、交往,以及舉辦各種集體文化活動的場所。
1、城市公園也是城市綠化美化、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載體,特別是大批園林綠地的建設,使城市公園成為城市綠地系統中最大的綠色生態斑塊,是城市中動植物資源最為豐富之所在,不僅在視覺上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對局部小氣候的改造有明顯效果,使粉塵、汽車尾氣等得到有效抑制,被人們稱為「城市的肺」、「城市的氧吧」。
2、空間景觀,城市公園在措施得當的前提下,可以重新組織構建城市的景觀,組合文化、歷史、休閑的要素,使城市重新煥發活力。
3、防災,在很多地震多發的地區,城市公園還擔負著防災避難功能,尤其是處於地震帶上的城市,防災避難的功能顯得格外重要。防災意識的提高以及防災、避難場所建設在城市發展中的重要性,而城市公園在承擔防災、避難功能上顯示了其強大作用。
4、美育,從城市公園誕生開始,它就被賦予了美學的意義。傳統藝術、現代藝術的各種流派,或多或少地都能在城市公園中找到它們的蹤跡。
(9)公共景觀設計裝置結構擴展閱讀:
景觀設計的內容:
景觀設計的內容根據出發點的不同有很大區別,大面積的河域治理,城鎮總體規劃大多是從地理,生態角度出發;中等規模的主題公園設計,街道景觀設計常常從規劃和園林的角度出發;面積相對較小的城市廣場,小區綠地,甚至住宅庭院等又是從詳細規劃與建築角度出發。
但無疑這些項目都涉及景觀因素.通常接觸到的,在規劃及設計過程中對景觀因素的考慮,通常分為硬景觀(hardscape)和軟景觀(softscape)。硬景觀是指人工設施,通常包括鋪裝,雕塑,涼棚,座椅,燈光,果皮箱等等;軟景觀是指人工植被,河流等仿自然景觀,如噴泉,水池,抗壓草皮,修剪過的樹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