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自動控制系統中,測量變送裝置,控制器,執行器各起什麼作用
控制器相當於人的大腦。執行器相當於人的手。主要環節有給定、轉換、運算、檢測、反饋回、輸出等答環節。其特點和作用從環節名稱的字面意思即可理解。
在自動控制系統中,執行器就是手,能夠將控制系統下達的指令作用於相應的元件。
控制器:可按照預定順序改變主電路或控制電路的接線和改變電路中電阻值來控制電動機的啟動、調速、制動和反向的主令裝置。
執行機構:使用液體、氣體、電力或其它能源並通過電機、氣缸或其它裝置將其轉化成驅動作用。
(1)測量裝置的作用擴展閱讀:
在開環控制系統中,系統輸出只受輸入的控制,控制精度和抑制干擾的特性都比較差。開環控制系統中,基於按時序進行邏輯控制的稱為順序控制系統;由順序控制裝置、檢測元件、執行機構和被控工業對象所組成。主要應用於機械、化工、物料裝卸運輸等過程的控制以及機械手和生產自動線。
㈡ 測力式滾筒制動試驗台由哪幾部分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麼
測力式滾筒制動試驗台由框架、驅動裝置、滾筒裝置、測量裝置、內舉升裝置和指示與控制容裝置等組成。
驅動裝置驅動裝置由電動機、減速器和傳動鏈條等組成。用於驅動滾筒轉動。
滾簡裝置滾簡裝置由四個滾筒組成,左右各一對獨立設置,滾筒相當於一個活動路面,被測車輪置於兩滾筒之間,用來支承被檢車輪並在制動時承受和傳遞制動力。
測量裝置測量裝置主要由測力杠桿、測力感測器等組成。測力杠桿一端與感測器連接,另一端與減速器殼體連接,裝在測力杠桿前端的測力感測器,感測器能把測力杠桿的位移或力變成反映制動力大小的電信號,送入指示與控制裝置。
舉升裝置為了便於汽車出入試驗台,在兩滾筒之間設有舉升裝置。
指示與控制裝置指示制動力的大小。控制試驗台工作。
㈢ 變電站兩個同步相量測量裝置分別什麼作用
目前,同步相量測量技術的應用研究已涉及到狀態估計與動態監視、穩定預測與控制、模型驗證、繼電保護及故障定位等領域。
(1) 狀態估計與動態監視。狀態估計是現代能量管理系統(ems)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傳統的狀態估計使用非同步的多種測量(如有功、無功功率,電壓、電流幅值等),通過迭代的方法求出電力系統的狀態,這個過程通常耗時幾秒鍾到幾分鍾,一般只適用於靜態狀態估計。
應用同步相量測量技術,系統各節點正序電壓相量與線路的正序電流相量可以直接測得,系統狀態則可由測量矢量左乘一個常數矩陣獲得,使得動態狀態估計成為可能(引入適當的相角 測量,至少可以提高靜態狀態估計的精度和演算法的收斂性)。將廠站端測量到的相量數據連續地傳送至控制中心,描述系統動態的狀態就可以建立起來。一條4800或9600波特率的普通專用通信線路可以維持每2~5周波一個相量的數據傳輸,而一般的電力系統動態現象的頻率范圍是0~2 hz,因而可在控制中心實時監視動態現象。
(2) 穩定預測與控制。同步相量測量技術可在擾動後的一個觀察窗內實時監視、記錄動態數據,利用這些數據可以預測系統的穩定性,並產生相應的控制決策。基於同步相量測量技術,採用模糊神經元網路進行預測和控制決策,取pmu所提供的發電機轉子角度以及由轉子角度推算出的速度(變化率)等作為神經元網路的輸入,輸出對應穩定、不穩定。在弱節點處安裝pmu,可以觀測電壓穩定性。pss利用pmu所提供的廣域相量作為輸入,構成全局控制環,可以消除區域間振盪。
(3) 模型驗證。電力系統的許多運行極限是在數值模擬的基礎上得到的,而模擬程序是否正確在很大程序上取決於所採用的模型。同步相量測量技術使直接觀察擾動後的系統振盪成為可能,比較觀察所得的數據與模擬的結果是否一致以驗證模型,修正模型直到二者一致。
(4) 繼電保護和故障定位。同步相量測量技術能提高設備保護、系統保護等各類保護的效率,最顯著的例子就是自適應失步保護。對於安裝在佛羅里達—喬治亞聯絡線上的一套自適應失步保護系統,從1993年10月到1995年1月的運行情況分析表明,pmu是可靠和有價值的感測器。另一個重要應用是輸電線路電流差動保護,在相量差動動作判據中,參加差動判別的線路二端電流相量必須是同步得到的,pmu即可提供這種同步相量。
對故障點的准確定位將簡化和加快輸電線路的維護和修復工作,從而提高電力系統供電的連續性和可靠性。傳統的單端型故障定位方法是基於電抗測量原理,這種方法的精度將受故障電阻、系統阻抗、線路對稱情況和負荷情況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出路是利用線路兩端同步測量的電壓和電流相量進行故障距離的求解,能獲得高精度和高穩定性的定位結果。
廣域測量系統
電力系統的穩定已是越來越突出問題。以pmu為基本單元的廣域測量系統可以實時地反映全系統動態,是構築電力系統安全防衛系統的基礎
㈣ 千分尺的測力裝置有什麼用途
千分尺的測力裝置也是非常銀判清重要的組成部件之一,合理的使用可以提高千分沖滑尺的鋒前壽命,提高測量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