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力系統要求
供電的中斷將生產停頓、生活混亂,甚至危及人身和設備安全,形成十分嚴重的後果。停電給國民經濟造成的損失遠遠超過電力系統本身的損失,因此,電力系統運行首先要滿足可靠、持續供電的要求。
雖然保證可靠供電是對電力系統運行的首要要求,但並非所有負荷都絕對不能停電。一般,可根據經驗,按對供電可靠性的要求將負荷分為三級:
(1)第一級負荷。對這一級負荷中斷供電,將造成人身事故、設備損壞,將產生廢品,將使生產秩序長期不能恢復,人民生活發生混亂等。
(2)對這一級負荷中斷供電,將造成大量的減產,將使人民生活受到影響等。
(3)第三級負荷。所有不屬於第一、二級的負荷,如工廠的附屬車間、小城鎮等。長期以來,對供電可靠性的分析就是上述以經驗為基礎的定性分析,只是近年來才開展以概率統計為基礎的定量分析研究,目前,這種研究正在繼續深入,部分成果以用於生產。
如上所述,電能質量包括電壓質量、頻率質量和波形質量三個方面。電壓質量和頻率質量一般都以偏移是否超過給定值來衡量,例如給定的允許電壓偏移為額定值的5%,給定的允許頻率的偏移為0.2~0.5HZ等。波形質量則以畸變率是否超過給定值來衡量。所謂畸變率,是指各次諧波有效值平方的方根值與基波有效值的百分比。給定的允許畸變率常因供電電壓等級而異,例如,以380、220V供電時為5%,以10Kv供電時為4%等等。所以這些質量指標,都必須採取一切手段予以保證。
電能生產的規模很大,消耗的一次能源在國民經濟一次能源總消耗中占的比重約為1/3,而且電能再變換、輸送、分配時的損耗絕對值也相當可觀。因此,降低每生產一度電所消耗的能源和降低變換、輸送、分配時的損耗,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在這一方面,又有兩個考核電力系統運行經濟性的重要指標,即煤耗率和線損率。所謂煤耗率,指每生產1kW/kg電能所消耗的標准煤重,以g/kW·h為單位,而標准煤則為含熱量為29.31MJ/kg(的煤。所謂的線損率或網損率,指電力網路中損耗的電能和向電力網路供應電能的百分比。
電力系統(一次系統) :電能生產、輸送、分配和消費所需要的發電機、變壓器、電力線路、斷路器、母線和用電設備等互相連接而成的系統。也稱為電工一次系統,其中所包括的電力設備稱為「一次設備」 。
特點:能量系統、主系統、高電壓、大電流。
電力二次系統(二次系統) :由對電工一次系統進行監視、控制、保護和調度所需要的自動監控設備、繼電保護裝置、遠動和通信設備等組成的輔助 其中包括的設備裝置稱為「二次設備」 。
特點:信息系統、輔助系統、低電壓、小電流。
電力系統(綜合)自動化:嚴格意義上說就是指電工二次系統。因歷史原因被分成三部分:繼保、遠動、自動化,目前普遍意義上講自動化是不包括繼保、遠動部分(含通信)。
定義:電力系統自動化指採用各種具有自動檢測、決策和控制功能的裝置並通過信號系統和數據傳輸系統對電力系統各個元件、局部系統或全系統進行就地或遠方的自動監視、協調、調節和控制,以保證電力系統安全經濟運行和具有合格的電能質量。
2. 能源互聯網對自動裝置硬體有哪些要求
能源互聯網的發展與智能硬體設備設備製造和生產水平息息相關,能源網路的規模越大、復雜程度越高,對硬體設備的要求就越高。全球能源互聯網將聯結全球的能源網路,實現全球能源的互聯互通,將成為有史以來最大、最復雜的電力系統。因此,在全球能源互聯網逐步構建的過程中,對電力設備的要求將越來越高。基於當下的技術發展,很多產品已經在市場的驗證中得到了廣泛普及,對於其技術參數要求以及相應的產品特徵可以通過了解一些頭部企業的產品進而充分理解,下面行有嘉就個別目前完成研發並在驗證的設備談談其應用需求。
能源網路
3. 對電力系統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應該要滿足可靠、選擇、靈敏和速動等四個基本要求。
以下是電力系統的相關介紹:
電力系統的主體結構有電源、電力網路和負荷中心。電源指各類發電廠、站,它將一次能源轉換成電能;電力網路由電源的升壓變電所、輸電線路、負荷中心變電所、配電線路等構成。
它的功能是將電源發出的電能升壓到一定等級後輸送到負荷中心變電所,再降壓至一定等級後,經配電線路與用戶連接。
電力系統中網路結點千百個交織密布,有功潮流、無功潮流、高次諧波、負序電流等以光速在全系統范圍傳播。它既能輸送大量電能,創造巨大財富,也能在瞬間造成重大的災難性事故。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電力系統
4. 能源互聯網 對電力系統安控與自動裝置提出了哪些新要求,需面臨哪些新挑戰
能源互聯網對電力系統安控與自動裝置需要更加完善和便捷。並且有軟體支撐。新挑戰是國家對電網的開放程度。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是未來能源互聯網的主體,但可再生能源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和不可控性,同時考慮實時電價,運行模式變化,用戶側響應,負載變化等因素的隨機特性,能源互聯網將呈現復雜的隨機特性,其控制,優化和調度將面臨更大挑戰。
(4)概述電力系統自動裝置的要求擴展閱讀:
能源互聯網工作在高度信息化的環境中,隨著分布式電源並網,儲能及需求側響應的實施,包括氣象信息,用戶用電特徵,儲能狀態等多種來源的海量信息。
而且,隨著高級量測技術的普及和應用,能源互聯網中具有量測功能的智能終端的數量將會大大增加,所產生的數據量也將急劇增大。
5. 電力系統的配電裝置應滿足哪些基本要求啊 謝謝咯,急用啊
回答很簡單:必須符合電壓等級的要求並能承受可能出現的最大負荷電流。
6. 什麼是電力系統安全自動裝置
防止電力系統失去穩定性、防止事故擴大、防止電網崩潰、恢復電力系統正常運行的各種自動裝置總稱。一般是根據電力系統的電壓、頻率、負荷大小的變化,如引起電力網的不穩定運行,即通過這些安穩裝置切除部分負荷,保證大電網迅速回到正常運行狀態。
電力系統安全自動裝置就是裝在兩個同步電網的聯絡線上,當兩網不能保持同步時,執行自動解列的裝置。還有自動切機功能,就是當電廠出口發生設備故障,導致輸送能力低於電廠實際功率時,切除發電機組。
電力系統正常運行時,原動機供給發電機的功率總是等於發電機送給系統供負荷消耗的功率,當電力系統受到擾動,使上述功率平衡關系受到破壞時,電力系統應能自動地恢復到原來的運行狀態,或者憑借控制設備的作用過度到新的功率平衡狀態運行。
(6)概述電力系統自動裝置的要求擴展閱讀;
電力系統安全自動裝置的電力設備和線路,應裝設短路故障和異常運行保護裝置。電力設備和線路短路故障的保護應有主保護和後備保護,必要時可再增設輔助保護。主保護是滿足系統穩定和設備安全要求,能以最快速度有選擇地切除被保護設備和線路故障的保護。
後備保護是主保護或斷路器拒動時,用以切除故障的保護。後備保護可分為遠後備和近後備兩種方式。遠後備是當主保護或斷路器拒動時,由相鄰電力設備或線路的保護來實現的後備。近後備是當主保護拒動時,是當斷路器拒動時,由斷路器失靈保護來實現的後備保護。
輔助保護是為補充主保護和後備保護的性能或當主保護和後備保護退出運行而增設的簡單保護。異常運行保護是反應被保護電力設備或線路異常運行狀態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