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石油化工裝置初步設計包含哪些內容
三級資質標准:
1、企業資產
凈資產1000萬元
2、企業主要員
(1)機電工程專業注冊建造師少於5
(2)技術負責具5事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工作經歷且具工程序列級職稱或機電工程專業注冊建造師執業資格;工程序列級職稱員少於10且石油化工(或(油氣田)面建設或油氣儲運或石油煉制或化工工程或化工工藝或化工設備)、結構、電氣、機械自控制等專業齊全
(3)持崗位證書施工現場管理員少於8且質量員、安全員等員齊全
(4)經考核或培訓合格級工技術工少於30
(5)技術負責(或注冊建造師)主持完本類別資質二級標准要求工程業績少於2項
三級企業:承擔單項合同額3500萬元、型外石油化工工程施工及型外石油化工工程檢維修
註:1.石油化工工程指油氣田面、油氣儲運(管道、儲庫等)、石油化工、化工、煤化工等主體工程配套工程及產輔助附屬工程
2.石油化工工程、型項目劃標准:
型石油化工工程指:
(1)30萬噸/產能力油(氣)田主體配套建設工程;
(2)50萬立米/氣體處理工程;
(3)300萬噸/原油、品油80億立米/輸氣等管道輸送工程及配套建設工程;
(4)單罐10萬立米、總庫容30萬立米原油儲庫單罐2萬立米、總庫容8萬立米品油庫單罐5000立米、總庫容1.5萬立米氣儲庫單罐400立米、總庫容2000立米液化氣及輕烴儲庫單罐3萬立米、總庫容12萬立米液化氣儲庫單罐5億立米儲氣庫及儲庫配套建設工程;
(5)800萬噸/煉油工程或者與其配套減壓、脫硫、催化、重整、制氫、加氫、氣、焦化等產裝置相關公用工程、輔助設施;
(6)60萬噸/乙烯工程或者與其配套二甲苯(PX)、甲醇、精苯二甲酸(PTA)、丁二烯、內醯胺、乙二醇、苯乙烯、醋酸、醋酸乙烯、環氧乙烷/乙二醇(EO/EG)、丁辛醇、聚酯、聚乙烯、聚丙烯、ABS等產裝置相關公用工程、輔助設施;
(7)30萬噸/合氨工程或相應主產裝置;
(8)24萬噸/磷銨工程或相應主產裝置;
(9)32萬噸/硫酸工程或相應主產裝
(10)50萬噸/純鹼工程、10萬噸/置燒鹼工程或相應主產裝置;
(11)4萬噸/合橡膠、合樹脂及塑料化纖工程或相應主產裝置;
(12)項目投資額6億元機原料、染料、間體、農葯、助劑、試劑等工程或相應主產裝置;
(13)30萬套/輪胎工程或相應主產裝置;
(14)10億標立米/煤氣化、20億立米/煤制氣、60萬噸/煤制甲醇、100萬噸/煤制油、20萬噸/煤基烯烴等煤化工工程或相應主產裝置
型石油化工工程指:型石油化工工程規模列工程:
(1)10萬噸/產能力油(氣)田主體配套建設工程;
(2)20萬立米/氣體處理工程;
(3)100萬噸/原油、品油20億立米/及輸氣等管道輸送工程及配套建設工程;
(4)單罐5萬立米、總庫容10萬立米原油儲庫單罐5000立米、總庫容3萬立米品油庫單罐2000立米、總庫容1萬立米氣儲庫單罐200立米、總庫容1000立米液化氣及輕烴儲庫單罐2萬立米、總庫容6萬立米液化氣儲庫單罐1億立米儲氣庫及儲庫配套建設工程;
(5)500萬噸/煉油工程或者與其配套減壓、脫硫、催化、重整、制氫、加氫、氣、焦化等產裝置相關公用工程、輔助設施;
(6)30萬噸/乙烯工程或者與其配套二甲苯(PX)、甲醇、精苯二甲酸(PTA)、丁二烯、內醯胺、乙二醇、苯乙烯、醋酸、醋酸乙烯、環氧乙烷/乙二醇(EO/EG)、丁辛醇、聚酯、聚乙烯、聚丙烯、ABS等產裝置相關公用工程、輔助設施;
(7)15萬噸/合氨工程或相應主產裝置;
(8)12萬噸/磷銨工程或相應主產裝置;
(9)16萬噸/硫酸工程或相應主產裝置;
(10)30萬噸/純鹼工程、5萬噸/燒鹼工程或相應主產裝置;
(11)2萬噸/合橡膠、合樹脂及塑料化纖工程或相應主產裝置;
(12)項目投資額2億元機原料、染料、間體、農葯、助劑、試劑等工程或相應主產裝置;
(13)20萬套/輪胎工程或相應主產裝置;
(14)4億標立米/煤氣化、5億立米/煤制氣、20萬噸/煤制甲醇、16萬噸/煤制油、10萬噸/煤基烯烴等煤化工工程或相應主產裝置
❷ 甲醇裂解制氫的簡介
甲醇裂解制氫:氫氣在工業上有著廣泛的用途。近年來,由於精細化工、蒽醌法制雙氧水、粉末冶金、油脂加氫、林業品和農業品加氫、生物工程、石油煉制加氫及氫燃料清潔汽車等的迅速發展,對純氫需求量急速增加。 氫氣在工業上有著廣泛的用途。近年來,由於精細化工、蒽醌法制雙氧水、粉末冶金、油脂加氫、林業品和農業品加氫、生物工程、石油煉制加氫及氫燃料清潔汽車等的迅速發展,對純氫需求量急速增加。
對沒有方便氫源的地區,如果採用傳統的以石油類、天然氣或煤為原料造氣來分離制氫需龐大投資,「相當於半個合成氨」,只適用於大規模用戶。對中小用戶電解水可方便製得氫氣,但能耗很大,每立方米氫氣耗電達~6度,且氫純度不理想,雜質多,同時規模也受到限制,因此近年來許多原用電解水制氫的廠家紛紛進行技術改造,改用甲醇蒸汽轉化制氫新的工藝路線。
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研究開發的甲醇蒸汽轉化配變壓吸附分離制氫技術為中小用戶提供了一條經濟實用的新工藝路線。第一套600Nm3/h制氫裝置於1993年7月在廣州金珠江化學有限公司首先投產開車,在得到純度99.99%氫氣同時還得到食品級二氧化碳,該技術屬國內首創,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此項目於93年獲得化工部優秀設計二等獎、94年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本工藝以來源方便的甲醇和脫鹽水為原料,在220~280℃下,專用催化劑上催化轉化為組成為主要含氫和二氧化碳轉化氣,其原理如下:
主反應: CH3OH=CO+2H2 +90.7 KJ/mol
CO+H2O=CO2+H2 -41.2 KJ/mol
總反應: CH3OH+H2O=CO2+3H2 +49.5 KJ/mol
副反應: 2CH3OH=CH3OCH3+H2O -24.9 KJ/mol
CO+3H2=CH4+H2O -+206.3KJ/mol
上述反應生成的轉化氣經冷卻、冷凝後其組成為
H2 73~74%
CO2 23~24.5%
CO ~1.0%
CH3OH 300ppm
H2O 飽和
該轉化氣很容易用變壓吸附等技術分離提取純氫。
目前國內應用此技術的企業已近百家,通過幾年來的運轉證明,本工藝技術成熟、操作方便,運轉穩定、無污染。
❸ 工業上怎麼製取氫氣
氫氣工業製作法:
1、水煤氣法(主要成分CO和H₂,C+H₂O==高溫==CO+H₂)
2、電解水的方法制氫氣(2H₂O==通電==O₂↑+2H₂↑)
3、電解飽和食鹽水(2NaCl+2H₂O==通電==2NaOH+H₂↑+Cl₂↑)
(3)甲醇氨制氫裝置設計擴展閱讀:
氫氣無色、無嗅、無毒、易燃易爆的氣體,和氟氣、氯氣、氧氣、一氧化碳以及空氣混合均有爆炸的危險,其中,氫氣與氟氣的混合物在低溫和黑暗環境就能發生自發性爆炸,與氯氣的混合體積比為1:1時,在光照下也可爆炸。
氫氣由於無色無味,燃燒時火焰是透明的,因此其存在不易被感官發現,在許多情況下向氫氣中加入有臭味的乙硫醇,以便使嗅覺察覺,並可同時賦予火焰以顏色。
氫氣雖無毒,在生理上對人體是惰性的,但若空氣中氫氣含量增高,將引起缺氧性窒息。與所有低溫液體一樣,直接接觸液氫將引起凍傷。液氫外溢並突然大面積蒸發還會造成環境缺氧,並有可能和空氣一起形成爆炸混合物,引發燃燒爆炸事故。
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熱或明火即會發生爆炸。氣體比空氣輕,在室內使用和儲存時,漏氣上升滯留屋頂不易排出,遇火星會引起爆炸。氫氣與氟、氯、溴等鹵素會劇烈反應。
氫氣因為是易燃壓縮氣體,故應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倉間內。倉內溫度不宜超過30℃。遠離火種、熱源。防止陽光直射。應與氧氣、壓縮空氣、鹵素(氟氣、氯氣、溴)、氧化劑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混運。
儲存間內的照明、通風等設施應採用防爆型,開關設在倉外,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工具。驗收時要注意品名,注意驗瓶日期,先進倉的先發用。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
❹ 上海華西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的專家介紹
制氫技術專家——紀志願
人物簡介
1987年畢業於武漢化工學院
國內制氫技術、變壓吸附(PSA)技術權威專家,1987年至2002年,一直在中國石化集團洛陽石油化工工程公司(以下簡稱「洛陽院」)從事石油化工工藝裝置設計,在制氫、氣體分餾、乙苯等化工裝置工程設計、裝置開工等方面具有豐富的工程經驗。現任上海華西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石化制氫聯絡站副秘書長,曾先後在國內有影響的刊物上發表論文數篇,並負責編輯出版了《洛陽石化工程公司制氫裝置工程設計與研究論文集》、《全國輕油蒸汽轉化制氫資料匯編》和《制氫技術與操作》書籍。
氫氣在現代工業中應用領域極其廣泛,特別是在石油化工、無機化工、冶金、電力、食品工業領域成為了不可或缺的工業原料。隨著燃料電池的開發和應用,氫氣將成為人類追求的綠色能源,其應用前景不可限量。制氫技術已經被列入國家重點發展的高新技術領域,制氫技術專家則成了炙手可熱的寵兒,而上海華西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紀志願正是這「寵兒」中的一員,以堅忍不拔的精神、創新開拓的勇氣、高瞻遠矚的胸懷帶領著制氫行業更上一層樓。
洛陽院厚積——如今薄發之前提
「石油化工工藝裝置設計人才需要很長時間的培養,洛陽院15年學習工作生涯對我如今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一般來說,技術型人才需要5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培養成型,而石油化工工藝裝置設計人才成型需要的時間更長,但是這類人才一旦培養出來替代性基本為剛性。作為國內制氫方面的專家,紀總最初的工程設計經驗是在國內數一數二的化工企業洛陽院中積累的。洛陽院作為擁有工程設計、工程總承包、工程監理、工程咨詢和環境影響評價等甲級資格證書的企業,在催化裂化、加氫、 重整、制氫、油氣儲運等領域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工程技術,創造了多項「全國第一」,完成了目前國內最大規模的常減壓、催化裂化、加氫裂化、制氫、加氫精製 、連續重整、PX等裝置和單系列加工能力最大的煉油廠、綜合加工能力最大的煉油廠等工程的大型化設計和開發。在此期間,紀總負責、主持、設計或參與並已投產的制氫裝置約為10套。比較有代表性的裝置有:茂名石化公司6×104mn/h制氫裝置、蘭州煉油廠2×104mn/h制氫裝置、遼河石油化工總廠1×104mn/h制氫裝置、蘇丹喀土穆煉油廠2000 mn/h催化干氣氫提純裝置、鷹山石油化工廠1.7×104mn/h制氫裝置技術改造、燕山石化公司煉油廠2×104mn/h制氫裝置、鎮海煉化公司2×2.5×104mn/h制氫裝置改造。其中茂名石化公司6×104mn/h制氫裝置為國內2000年之前國產化規模最大的裝置。該裝置的建設投產成功,標志著國內制氫技術向大型化方向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其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達到或部分超過了國外先進的技術水平。在洛陽院這樣全國數一數二的化工院積累的化工裝置工程設計、裝置開工等專業技能對鑄就如今的制氫專家有著重要的意義。
加盟華西——能力完全綻放之契機
「華西最初剛成立的時候只有三、四個人,當時我們幾個人都是背著列印機去參加投標的。」
上海華西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華西」)主要服務於石化、化工、冶金等企業,提供各種氣體生產技術、各種加氫技術和相關的工程設計。公司擁有配備齊全的工藝專業、設備專業、機械專業、自動控制專業、電氣專業、管道設計專業、土建專業和環保專業技術人員,擁有自己的程式控制閥門生產基地和吸附劑生產基地。迄今為止,公司共開發了居世界領先水平的技術8項,已申報中國專利和國外專利5項,技術和技術產品在國內二十多個省市二百多家企業推廣應用,建成投產的裝置近四百套,其中變壓吸附氣體分離裝置已向國外出口,年產值近三億元。公司總資產年平均增長率92%,總銷售年平均增長率73%,利潤年平均增長率20% 。在金融危機導致相當多企業裁員的大背景下,公司今年還新招了25名人員。短短五年間,公司員工從最初三、四個人發展到如今的一百零三人,辦公室由最初幾十平方米發展到如今在環境優雅的張江高科技園區創業園內擁有一座1400多平方米的獨棟辦公樓,公司良好的發展勢頭可見一斑。用紀總自己的話來說,公司的設計任務已經排到了2010年3月,就算公司現在不再簽訂新的合同,目前公司良好的狀況也能維持公司正常運營及研發至明年年底。
所有的事業在起步階段都是舉步維艱的,上海華西公司也不例外。在公司剛成立初期,用紀總自己的話說,一切從零開始,他們是背著列印機去參加投標的。但隨著事業如孩子一般漸漸成長、壯大的同時,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完全綻放。上海華西公司在金融危機的大環境下還能蒸蒸日上地發展,與以紀總為代表的華西領導團隊極其艱辛的勞動是密不可分的,公司執行董事候世傑、常務副總經理吳芳與工程設計專家李明偉都為公司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個人品牌——企業魅力之所在
「我們幾個人去和客戶談項目,很多客戶根本不知道我們公司什麼樣子,在什麼地方,就直接簽了合同,有的合同在電話中就定下了。」
我想這正是基於一種信任,對以紀總為代表的公司領導團隊人品及專業技能的信任。誠信,企業的動力;人格,企業的魅力。在這一點上,以紀總為代表的公司領導團隊是其身後上海華西公司的「形象代言人」。 從本質上來說,企業品牌與公司領導團隊形象之間是一種交相輝映的關系。但在中國民營企業發展的初期,公司的品牌基本上都是靠公司領導團隊的品牌在做宣傳與支撐,領導團隊的形象承載著企業發展的希望,領導團隊的魅力鑄就企業發展的動力。這里所說的魅力即包括領導團隊信譽,也包括其專業能力。科技型企業,對專家個人魅力要求更高。這主要是基於兩個方面的原因:首先,在科技行業,客戶對服務專業性要求極高;其次,科技型企業發展模式是技術帶動市場,市場再帶動公司整體發展的模式。故,企業若不能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技術服務,其他發展便無從談起。在上海華西公司的品牌還未完全被外人認可的情況下,以紀總為代表的公司領導團隊魅力便是企業贏得他人信任、贏得市場,爭取公司發展的唯一動力。這支領導團隊作為制氫專家團隊在成立之初就一直凝聚在一起,形成一支穩固的中堅力量,憑著他們良好的個人品格與專業的技術水平贏得了客戶的信任,帶領上海華西公司不斷前進。
在與紀總的談話中,紀總不時流露出對人才的渴求。科技型企業最重要的資本便是人力資本,擁有一支高效雄厚的專業團隊,打造企業專業品牌才是企業長遠發展的正道。正如紀總自己所說,從公司目前發展態勢來看,光靠侯總、吳芳、李明偉和他是遠遠不夠的,配套齊全的專業團隊應該逐漸走向公司發展的最前線,淡化企業品牌對公司領導團隊品牌的依賴。待時機成熟,公司領導團隊品牌的影響力應該漸漸讓位於企業本身的品牌,這樣才能達到個人品牌與公司品牌交相輝映發展的效果。
制氫技術多樣化——市場開拓之關鍵
不同的用戶對於氫氣品質、需求規模、製造方法均有著不同的要求。面對多樣化的技術要求與市場,華西公司在紀總的帶領下,依託原有制氫技術基礎,不斷完善和開拓新型的制氫技術和方法,從而不斷滿足客戶對氫氣需求多樣化的要求。如華西公司開發的甲醇制氫技術、氨分解制氫技術,其生產能力為幾十標准立方米/時到幾千標准立方米/時不等,可以滿足燃料電池、冶金、電子、食品加工行業對於氫氣的技術要求;天然氣制氫技術、煤制氫技術、煉油廠各種干氣制氫技術、輕石腦油和液化石油氣制氫技術以及各種含氫氣的氣體採用變壓吸附(PSA)制氫技術等,其生產能力為幾千標准立方米/時到幾萬標准立方米/時不等。正因為紀總的開拓創新與華西公司適應市場多樣化需求的能力,公司方能在激烈的制氫技術行業內立於不敗之地,不斷擴大市場佔有率,始終走在制氫技術發展的前沿。
實現制氫裝置撬裝化——技術升級之全新體現
「這種技術一旦成型後,制氫裝置今天在上海使用,明天就能直接運到無錫使用了,這就是裝置撬裝化的魅力」。
氫氣作為清潔能源的代表對氫氣的生產、儲存技術有著很高的要求。然而制氫業內的人士都知道,目前已普遍使用的成熟的制氫裝置,具有工藝流程長、工藝復雜,佔地面積大,建設成本較高,建設周期長的特點。如何把大型裝置小型化,開發出佔地面積小、建設周期短、撬裝化程度高的氫氣生產裝置,是華西公司一直在努力的目標。為了攻克這一難題,上海華西公司從06年就開始著手准備,成立了研發隊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進行了大量的研發工作。同時到國外考察,借鑒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經驗。目前,該技術的開發已進入實質階段,預計年底完成中式裝置的開發裝置。該技術的關鍵在於:打破了傳統制氫模式,其最大特點便是小型化、橇裝化、大大降低建設成本和建設周期,成功實現了制氫裝置從「不動產」向「動產」轉化,在國內將處於絕對領先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