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機械裝置的一般設計過程

機械裝置的一般設計過程

發布時間:2023-08-22 22:37:07

『壹』 機械零件的設計步驟是什麼 急求啊!!

機械零件的常規設計方法有以下幾種。
1、理論設計。所謂理論設計,就是根據設計理論和實驗數據所進行的設計。它又可分為設計計算和校核計算兩類。設計計算是根據零件的工作情況,選定計算準則,按其所規定的要求計算出零件的主要幾何尺寸和參數。校核計算是先按其他方法初步擬定出零件的主要尺寸和參數,然後根據計算準則所規定的要求校核零件是否安全。由於校核計算時已知零件的有關尺寸,因此能計入影響強度的結構因素和尺寸因素,計算結果比較精確。
2、經驗設計。經驗設計是指根據已有的經驗公式或設計者本人的工作經驗,或藉助類比方法所進行的設計。它主要適用於使用要求變動不大而結構形狀已典型化的零件,如箱體、機架、傳動零件的結構要素等。
3、模型實驗設計。這種設計主要是針對一些尺寸巨大、結構復雜的重要零件,根據初步設計的結果,按比例製成小尺寸的模型,採取實驗手段對其各方面的特性進行檢驗,再根據實驗結果對原設計進行逐步修改,從而達到完善的設計。模型實驗設計是在設計理論還不成熟,已有的經驗又不足以解決設計問題時,為積累新經驗、發展新理論和獲得好結果而採用的一種設計方法。但這種設計方法費時、耗資,一般只用於特別重要的設計中。
機械零件設計的一般步驟:
(1)選擇零件的類型和結構要根據零件的使用要求,在熟悉各種零件的類型、特點及應用范圍的基礎上進行。
(2)分析和計算載荷。根據機器的工作情況,確定作用在零件上的載荷。
(3)選擇合適的材料。根據零件的使用要求、工藝要求和經濟性要求選擇合適的材料。
(4)確定零件的主要尺寸和參數。根據對零件的失效分析和所確定的計算準則進行計算,確定零件的主要尺寸和參數。
(5)零件的結構設計。應根據功能要求、工藝要求、標准化要求,確定零件合理的形狀和結構尺寸。
(6)校核計算。只對重要的零件且有必要時才進行這種校核計算,以確定零件工作時的安全程度。
(7)繪制零件的工作圖。
(8)編寫設計計算說明書。
機械零件設計是從機器的工作原理、承載能力、構造和維護等方面研究通用機械零件的設計問題,其中包括如何合理確定零件的形狀和尺寸、如何合理選擇零件的材料以及如何使零件具有良好的工藝性等。

『貳』 機械設計的一般程序是什麼各階段大致需完成哪些任務

機械設計一般都是圍繞產品設計進行,所以基本上就是產品的設計過程。

『叄』 機械設計的一般流程是什麼

1、整體規劃 輸出: 計困配缺劃書

2、計劃書:說明產品開發的意義、內容、費用、期限的文件

3、設計階段 輸出:設計計劃書、設計規格書(包含計算書)

4、設計計劃書:整體設計工作如何進行的計劃書,最好利用產品的WBS文件,保證合理性;

5、規格書:表示機械基本性能的文件;這些參數部分來自於市場/客戶,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另一部分這是通過計算形成的;這里的數據盡量准確,而且但同時又要給出一個合理的調節范圍,因為現場情況復雜,客戶並不能給出准確的需要,又或者這種需要本身就是多樣的,

6、草圖階段 輸出:產品原理圖

7、產品原理圖:產品的原理圖/方案圖,這里盡量多給出不同的方案,比較各個方案;

8、產品汪辯原理圖設計規格書=creo中的記事本lay文件整機骨架文件

9、計劃圖階段 輸出:計劃圖

10、計劃圖:相當於各個功能模塊的具體設計,理論上應該產品的全部的設計信息,形狀、規格、尺寸,但是實際中工程圖信息不便於包含在三維組件中,尤其採用協同設計時,骨架文件傳遞過來的尺寸信息沒有辦法設置公差,公差配合標注也不夠方便

11、計劃圖=部件的骨架文件組件

12、工程圖階段 輸出:零件工程圖

13、工程圖:零件的加工指定圖,包含零件的全部信息

14、裝配圖階段 輸出:裝配圖、檢驗文件賣巧、使用說明書

15、裝配圖:指明各個零件的裝配關系,模擬實際的裝配過程,發現存在的問題,裝配圖中還應該包括主要性能尺寸的標注,裝配方法的要求,裝配效果的約束,

16、對於運動方式比較簡單的產品=creo的裝配件,但是如果是比較復雜的運動=creo模擬文件

17、檢驗文件:包含內容有對裝配圖中的主要尺寸進行檢驗的說明、對設計功能進行試裝驗證的說明

18、使用說明書:產品的使用說明。

(3)機械裝置的一般設計過程擴展閱讀:

機械設計(machine design),根據使用要求對機械的工作原理、結構、運動方式、力和能量的傳遞方式、各個零件的材料和形狀尺寸、潤滑方法等進行構思、分析和計算並將其轉化為具體的描述以作為製造依據的工作過程。

機械設計的主要流程:

1、根據用戶訂貨、市場需要和新科研成果制定設計任務。

2、初步設計。包括確定機械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結構形式,進行運動設計、結構設計並繪制初步總圖以及初步審查。

3、技術設計。包括修改設計(根據初審意見)、繪制全部零部件和新的總圖以及第二次審查。

4、工作圖設計。包括最後的修改(根據二審意見)、繪制全部工作圖(如零件圖、部件裝配圖和總裝配圖等)、制定全部技術文件(如零件表、易損件清單、使用說明等)。

5、定型設計。用於成批或大量生產的機械。對於某些設計任務比較簡單(如簡單機械的新型設計、一般機械的繼承設計或變型設計等)的機械設計可省去初步設計程序。

『肆』 機械設計的一般步驟

機械設計的一般步驟是1.充分了解客戶需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或實現什麼樣的功能;2.制定設計方案;3.製作模型或輸出圖紙;4.模擬、評估、及優化;5.設計的實現,及按設計方案或圖紙實現產品製作;6.產品測試,是否滿足客戶需求;7.產品交付。

計算說明書應妥善保留,以備核查。暴露的運動構件要配以防護網。易造成人身傷害的部位必須有安全連鎖裝置或實施遠距離操縱。電氣元件、導線的規格和安裝必須符合安全標准。初次之外,為了保護設備,還應設置保險銷、安全閥等過載保護裝置以及紅燈、警鈴等警示裝置。

(3)可靠、耐用 在預定的使用期限內不發生或極少發生故障。大修或更換易損件的周期不宜太短,以免經常停機影響生產。但是,也不宜過分強調「耐用」。現代化生產推行定期更新和預期強制報廢,個別零、部件的「長壽」對整機並無實際意義。因追逐「耐用」而濫用貴重材料突然增加成本。

(4)經濟 設計中應盡可能多選用標准件和成套組件,它們不僅可靠、廉價,而且能大大節省設計工作量。可以說,設計中使用標准件的多少是評價設計水平的重要標志。要重視節約貴重原材料,降低成本。零件設計必須關注加工工藝性,力求減少加工費用。良好的經濟性不僅體現在製造成本低廉,更應體現在機器使用中的高效率、低效能。

(5)符合環保要求 機器雜訊不超標。不採用石棉等禁用的原材料。確保機械使用過程中不會泄漏水、油、粉塵和煙霧。生產中的廢水、廢氣必須經過治理,達標排放。

『伍』 機械設計的一般步驟是什麼

機械設計是一個創造性的工作過程,同時也是一份盡可能多地利用已有成功經驗的工作。只有很好地把繼承和創新結合起來,才能設計出高質量的產品,作為產品的設計,要求對產品的工作原理、功能、結構、零部件設計,甚至加工製造和裝配方法都確定下來。因此,不同的設計者可能有不同的設計方法和設計步驟。但是,人們根據設計的長期經驗,將機械設計分為五大步驟:動向預測、方案設計、技術設計、施工設計、試生產。

(1)動向預測。

根據實際需要提出所要設計的新產品後,動向預測只是一個計劃和預備階段,此時所要設計的產品僅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在這階段中,應對所設計的產品作全面的調查研究和分析。

一件機械產品的發展過程,與任何有生命的個體一樣,假使希望所生產的產品,能夠不斷地推廣,不斷地更新,則在產品發展過程中,就需要考慮發展哪種產品,何時投產等問題,而且必須慎重考慮,周密策劃,嚴格執行,使其能在萬無一失的情況下投入市場,並在上市後仍能不斷地獲取購買者的反映,作為將來改善產品的參考。即在產品生產前,必須對產品的功能、規格、用途、銷售市場,及競爭者產品的特性,作系統的調查和分析。從市場的觀點來看,產品必須具備比它的材料及加工成本更高的交換價值,否則它將無法在市場上立足。因此在設計前,必須進行情報調研和動向預測,如圖4-16所示。在進行非完全新型產品的設計時,調研和預測一般選擇一些知名品牌的同類產品作為調研對象,調研項目包括產品功能、市場銷售、顧客購買動機等方面。經過產品調研後,明確了本設計產品的優點和不足,然後清點外購件和原材料,收集各零部件的工時定額、材料消耗定額等,計算出各零、部件的目前成本,並初步摸清產品的實際成本。預測改進後的產品投入市場後的競爭能力,做出決策,並寫出技術建議。根據技術建議的分析來確定合理地制定產品文件的技術論證和技術經濟論證,最後簽發設計任務書。在設計任務書中,要說明設計對象的用途和特點,從而規定生產率、可靠性和壽命、重量、外廓尺寸、驅動能量、成本等指標。

圖4-17設計師在進行方案設計在確定設計原理方案時,還必須體現機械工業的技術發展政策。根據機械的實際工作情況,盡量採用微電子技術和新型材料,設計機電液一體化產品。

(3)技術設計。

在技術設計中,要擬定設計對象的總體和部件,具體確定零件的結構。對所設計的機械產品提出的要求是:製造和維護經濟、操縱方便而安全、可靠性高和使用壽命長。為了能達到這些要求,零件應滿足一些准則,其中最重要的准則是:強度、剛度、抗震性、耐磨性、耐熱性、工藝性等。標准化對所設計產品的製造成本和運行經濟有很大意義。實現了標准化,可使機械產品的成本有所降低,設計周期有所縮短,可靠性則有所提高。

設計人員按照他所繪制的初步設計總圖,如圖4-18所示,簡單計算或估算機械的各主要零件的受力、強度、形狀、尺寸和重量等,如發現原來所選的結構不可行或不實際,則要對結構進行調整或修改,此外還要考慮有沒有發生過熱、過度磨損及過早發生疲勞破壞的危險部位,並採取措施解決。

在技術設計階段,設想中的產品初步成形了,設計人員通過初步設計總圖的繪制,會發現各部分的形狀、尺寸和比例等有許多矛盾,當需要加強或改進某一方面時,可能會削弱或惡化另一方面,此時必須權衡取捨,在各方面保持平衡以達到最佳綜合效果。這時,設計人員的經驗起著重要作用。

在修改初步設計的總圖的過程中,還需對初步設計進行技術—經濟分析,一般原則是:先將那些結構復雜、質量大、尺寸大、材料貴、性能差、技術水平低的,以及批量大、工藝復雜、原材料消耗高、成品率低的那些零件進行分析,並據此修改設計,以期得到技術—經濟指標高的初步設計總圖。

圖4-18產品工程圖初步設計總圖經過反復修改滿意後,按比例繪制,凡可能發生干擾碰撞之處要特別注意,必須有足夠的各方向視圖和剖面,以暴露各方面可能發生的矛盾等。初步設計總圖完成後,初估它的製造成本(供審查和報價),進行初步評審。

從初步設計總圖到技術設計裝配圖,需注意:

①盡量採用標准件、通用件或過去已經設計製造的零部件,以節省生產費用。

②確定毛坯材料,以及毛坯是由外廠供應還是本廠生產。

③改進加工和安裝工藝,例如,採用成組加工工藝和平行裝配操作等以降低製造成本,在設計中使採用先進工藝成為可能。

④按照造型設計原則改進結構。

⑤考慮安全設計要求。

⑥進行技術—經濟分析。最後,綜合上述工作,調整零件尺寸比例,畫出技術設計總裝圖,對於高速運動機械,還需進行系統的動力學驗算,內容包括整個結構的固有頻率和振型,確定結構承受的外載荷,計算在動載荷作用下的動應力,並採取措施避免共振和減少動應力等。

按照初步評審意見進行修改得到技術設計總裝配圖,畫出每一零件的結構。由於此時零件的尺寸已知,便可較准確地計算出零件承受的載荷,再用零件設計專用程序,計算出零件受載後的應力分布狀況,找出其危險點,進行結構改進以降低危險點的峰值應力或對零件的某幾個主要尺寸作優化設計。再考慮選用材料、加工和裝配要求,確定零件的尺寸,對零件的危險點求出在工作載荷譜下的應力響應,計算疲勞強度和壽命,按壽命要求再修改零件設計。完成潤滑設計和電氣設計(驅動和控制)等,最後畫出技術設計總裝配圖,進行第二次評審。

第二次評審仍應請各方面的專家和使用人員代表共同審核,若此時改變設計,其代價將是很高的,但是若有必須改變之處則一定要改。避免重新繪圖的最好方法,是在設計過程中與使用人員、製造工藝人員和其他有關專家多商量,某些重要的和批量生產的機械,有時要製造一個模型。第二次評審通過後,正式畫出技術設計總體裝配圖和部件圖(分裝配圖)。

(4)施工設計。

根據技術設計總體裝配圖進行零部件設計。繪出零件圖,無遺漏地定出零件上的每一個尺寸,定出公差配合,凡是有標準的地方在繪圖時都必須符合國家標准。再按實際的零件尺寸畫出施工設計總體裝配圖。接著,開始校對圖樣。首先校對零件圖的尺寸,檢查每張圖的尺寸有無遺漏或矛盾,尺寸標注有無錯誤,每張圖與它左鄰右舍的圖有無矛盾,對照總圖檢查發生干涉或碰撞的可能性等。再對圖樣進行工藝性審核,要有熟練的工藝人員將每張圖都看過,檢查每一個零件是否便於製造,易於安裝,對難於或甚至無法加工之處進行修改。一部機器的零件、尺寸、配合等都有標准,設計人員雖然也熟悉標准,但最好要有專人進行標准審核。此外,還需對圖樣進行潤滑審核,研究潤滑方法和潤滑劑品種等。最後,編出零件清單及說明書等各種技術文件。

(5)試生產。

根據施工設計的圖樣和各種技術文件試制樣機,對樣機進行功能試驗,並對各項費用進行成本核算,向前反饋,改進設計。對樣機進行審批手續,再進行小批量試生產,改進後正式投入小批量生產。

小批量生產的產品投放市場後,如用戶對產品的「試售率」和「再售率」都很高,表明產品受用戶歡迎,可以批准大批量投產;如「試售率」低,「再售率」高,表明用戶對產品不了解,應加強廣告宣傳,然後再大批量投產;如「試售率」高,「再售率」低,或兩者都低,表明產品質量存在問題,應修改設計,提高質量,降低成本。

當產品可以批量生產時,還要研究適合批量生產的工藝並按照此工藝進行批量試生產。批量試生產中,可能發現在工藝性審核中考慮欠周到之處,使批量生產出現困難,難以穩定地保證質量,以及消耗大、成本高等,而且不能單是通過改進加工工藝來解決問題,這就需要對設計作某些相應的修改,以提高機械設計的工藝性,然後才可以開始正式批量或大量生產。當大批產品投入使用後,還要及時從用戶那裡收集使用和維護的信息,如有必要則對設計作改進修改。

『陸』 機械設計的一般過程及方法都有哪些內容

機械設計的一般過程及方法:

1、確定設計任務

需要提出設計任務書,其中包含提出任務、分析需求和確定任務三個步驟。

2、方案設計

根據制定的設計任喚握瞎務書進行方案設計,對設備的功能、用材、原理等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並反復確認,確認一個選定的方案。

3、技術設計

確定方案時,需要提供原理圖或者機械結構圖,亦或者皮困機構運動簡圖。設計方案後,開始對機械部分進行技術設計,外形、結構、材料、標准件、圖紙等。

4、編寫技術文件

設備圖紙的加工、驗收、試運行和技術文件的編制。

(6)機械裝置的一般設計過程擴展閱讀:

機械設計的基本要求

1、造型美觀、減少污染

2、滿足可靠性要求:盡量減少零件數目。

3、操作方便、工作安全操作系統簡便可靠,減輕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4、實現預定的功能:在規定的工作條件下、規和空定的工作期限內能正常運行。

5、滿足經濟性要求:要求設計及製造成本低、機器生產率高、能源和材料耗費少、維護及管理費用低。

『柒』 機械繫統設計的過程包括哪些階段

機械繫統設計的一般過程包括產品規劃、系統技術設計和製造銷售三個階段。
1、產品規劃
①根據產品發展規劃和市場需要提出設計任務書,或由上級主管部門下達計劃任務書。
②調查研究,進行市場調查,收集技術情報和資料,掌握外部環境條件,預測市場趨勢。
③進行可行性研究,包括技術研究和費用預測,對市場前景、投資環境、生產條件、生產規模、生產組織、成本與效益等進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提出可行性研究報告。
④系統計劃,明確設計任務、目的和要求,搞清外部環境的作用和影響,制訂系統開發計劃。
2、系統技術設計
(1)總體設計
分析和確定系統目的與要求,選擇工作原理,設計總體方案,對可行的各候選方案進行分析比較,確定最佳系統方案,並進行總體布置設計,必要時應針對所選方案進行試驗研究(前期試驗)。
(2)技術設計
分系統進行子系統的選型和設計,計算和確定主要尺寸,繪制部件裝配圖和總圖,必要時進行試驗研究(中期試驗)。
(3)工作圖設計
繪制全部零件工作圖,編寫各種技術文件和說明書。
(4)鑒定和評審
對設計進行全面的技術、經濟評價,分析內部系統對周圍環境的作用和影響。
3、製造銷售
(1)樣機試制及樣機試驗(後期試驗)
(2)樣機鑒定和評審
(3)改進設計
對不能滿足系統要求的技術、經濟指標進行分析,根據樣機鑒定和評審意見修改和完善。
(4)小批試制
對單件生產的產品,經修改、試驗、調整後,投入運行考核,並在運行中不斷改進和完善。
對大量生產的產品,通過小批試制進一步考核設計的工藝性,並不斷修改和完善設計,同時進行工藝裝備的准備工作。
(5)定型設計
完善全部工作圖、技術文件和工藝文件。
(6)銷售
對於前期試驗和中期試驗,可部分或全部使用機械繫統模擬分析的虛擬樣機技術,這對縮短開發周期,減小開發成本都大有好處。
(7)產品使用
產品進入使用領域後還可能會暴露一些問題,一般經修改後,產品的設計就日臻完善。
(8)產品報廢與回收
產品達到使用壽命(或經濟壽命)後,不能繼續使用或失去迸一步的使用價值,就必須進行報廢處理,對於產品中有回收利用價值的部分經處理後可以進行再製造。這就要求在產品方案設計階段就要考慮回收利用的問題,進行全生命周期設計。

閱讀全文

與機械裝置的一般設計過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械硬碟如何轉固態硬碟 瀏覽:377
西安進口品牌軸承需要多少錢 瀏覽:781
設計串聯校正裝置的工程方法 瀏覽:901
墊圈內徑檢測裝置b方便 瀏覽:267
設計一個樓梯燈控制裝置用一個按鈕 瀏覽:380
設備轉讓如何做會計處理 瀏覽:954
液壓儀表車油缸怎麼會越來越慢 瀏覽:968
牽引傳動裝置有哪幾種方式 瀏覽:152
爐石機械卡開什麼包 瀏覽:675
gps工具箱導入坐標 瀏覽:474
華瑞製冷設備有限公司有什麼品牌 瀏覽:533
冰箱單製冷雙循環是什麼意思 瀏覽:27
網上從哪裡買照相器材 瀏覽:753
自動切換裝置切換時間 瀏覽:835
數控機床位置檢測裝置要求 瀏覽:153
42x17x12軸承是什麼型號 瀏覽:248
冰櫃冷藏放什麼不製冷 瀏覽:93
超聲波結石什麼感覺 瀏覽:920
北京製冷工上崗證要多少錢 瀏覽:401
裝配圖中軸承的配合如何標注 瀏覽: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