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簡單科技小製作
鹽晶體工藝品
材料:棉線 ,筷子,扁嘴鉗,金屬鋁絲,食鹽1千克
1.將棉線以每圈1-2毫米的間回隔纏繞在鋁絲上答,然後將鋁絲彎成你想要的工藝品。
2.將鹽和水(約一升)放入容器中(可選用小鍋等),加熱,邊攪拌邊將其煮沸。
3.當有晶體浮現後,熄火,用線吊住已彎好的鋁絲,放入容器的鹽水中。
4.把容器放入紙箱內,在周圍塞些舊報紙來保溫,蓋上鍋蓋,使之自然冷卻。
5.一天後將沾有鹽晶體的鋁絲取出,晾乾,一個鹽晶體工藝品就完成了。
ps:雖然有些復雜,但能拿得出手,說不定還能收到表揚。
地球儀製作過程
整個製作過程分四步:
⑴、在一隻完整的乒乓球表面畫上世界地圖。
⑵、在薄鐵皮兩端和四分之一處,分別鑽一小孔,並彎成弧狀作地球儀支架。
⑶、在半隻乒乓球上剪下直徑20毫米的球面一塊,粘在圓木片上。把直徑4毫米的木條用砂紙一端打磨成直徑3毫米的光滑圓木條,用膠水粘在球面中心處作底墊。
⑷、用大頭針把支架固定在底座上。將細鋼絲穿過南北極中心,固定在支架兩端,使地球儀能圍繞軸心自由轉動。
⑵ 跪求噴泉實驗的原理,裝置,注意事項,具體操作及視頻
視頻就沒拉,資料就有
噴泉實驗
【製作方法】
取一玻璃瓶,瓶口塞入一打孔膠塞。塞孔中插入一尖嘴玻璃管,外端套一膠管
【使用方法】
用注射器從瓶內抽氣若干次,然後用彈簧夾夾緊膠管。將玻璃瓶倒置於水槽中。去掉彈簧夾,則見有水經膠管從玻璃管尖嘴噴出,形成噴泉
【參考資料】
若在瓶中裝滿燙水(70-100℃),倒出熱水後,迅速塞緊帶尖嘴玻璃管的橡皮塞,並馬上倒放過來,插入水槽的水中,同樣可見噴泉現象。注意:過熱的瓶子不能浸入冷水之中,以免瓶子炸裂。
噴泉實驗是一個富有探索意義的實驗,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實驗的基本原理是使燒瓶內外在短時間內產生較大的壓強差,利用大氣壓將燒瓶下面燒杯中的液體壓入燒瓶內,在尖嘴導管口形成噴泉(如圖1)。這類實驗的要求是:①裝置氣密性良好;②所用氣體能大量溶於所用液體或氣體與液體快速反應。能進行噴泉實驗的物質通常有以下幾組:
氣體(a)
液體(b)
液體(c)
實驗原理
NH3
水
水
NH3溶解度為1:700
HCl
水
水
HCl溶解度為1:500
CO2
NaOH溶液
NaOH溶液
2NaOH+CO2=Na2CO3+H2O
SO2
NaOH溶液
NaOH溶液
2NaOH+SO2=Na2SO3+H2O
Cl2
NaOH溶液
NaOH溶液
2NaOH+Cl2=NaClO+NaCl+H2O
NO2
水
水
3NO2+H2O=2HNO3+NO(不能充滿)
噴泉實驗能形象地說明某些氣體極易溶於水(或特定溶液)。根據其原理進行拓展還可以探討噴泉實驗的多種應用。
一、根據實驗裝置和條件拓展
例如,2002年全國理綜試題第29題給出如圖2所示的裝置,要求說明引發噴泉的方法。
通過分析產生噴泉現象的原理,不難發現。只要打開止水夾,用手(或熱毛巾等)將燒瓶捂熱,氨氣受熱膨脹,趕出玻璃管內的空氣,氨氣與水接觸後迅速溶解,使燒瓶內壓強減小。就能發生噴泉。
二、根據實驗中出現的問題拓展
例如,某同學用HCl氣體做噴泉實驗時,噴入燒瓶內的水不足燒瓶容積的1/3,其原因不可能是( )。
(A)燒瓶潮濕 (B)裝置氣密性不好 (C)水裡沒有加石蕊試液 (D)燒瓶內未集滿HCl
噴泉實驗失敗的原因很多,要弄清本質進行大膽假設。很明顯(A)(B)(D)都能使噴入燒瓶內的水不足燒瓶容積的1/3,所以答案為(C)。
三、根據實驗中發生的現象拓展
如圖3所示,甲學生在燒瓶中充滿O2,並在反匙燃燒匙中加入一種白色固體物質,欲做O2的噴泉實驗。實驗開始,用凸透鏡將日光聚焦於反匙燃燒匙中的固體,燃燒匙內出現一陣火光和白煙。等一會兒,打開橡皮管上的止水夾。看到有美麗的噴泉發生。請問他在反匙燃燒匙中加入了什麼物質?
綜合分析上述實驗中產生的現象,結合噴泉實驗的原理,我們會很容易想到反匙燃燒匙中加入的物質是白磷。白磷與燒瓶內的O2反應生成P2O5固體,使燒瓶內壓強減小。打開止水夾後燒杯中的水被壓入燒瓶內形成噴泉。
四、根據實驗中的生成物拓展
噴泉實驗是不是只能噴液體,能不能噴出別的什麼物質呢?
如圖4裝置,實驗前a、b、c活塞均關閉。若要在該裝置中產生噴煙現象,該怎樣操作?若想在該裝置中產生雙噴泉現象,該怎樣操作?
分析:擠壓膠頭滴管,滴管中的水溶解右瓶中的部分NH3使瓶內壓強減小。打開活塞a、b,左瓶中的HCl進入右瓶生成NH4Cl固體而產生噴煙現象。若此時打開活塞c,則燒杯內的水會壓向左右兩個燒瓶,在左瓶中產生紅色噴泉,在右瓶中產生藍色噴泉。
五、根據實驗中的反應物拓展
是不是只有無機物氣體才能產生噴泉現象呢?
把充滿乙烯的圓底燒瓶用帶有尖嘴導管的橡皮塞塞緊,按圖5安裝好儀器。
松開彈簧夾A,通過導管C向盛溴水的錐形瓶中鼓入空氣,使約10 mL溴水壓入燒瓶,再把彈簧夾A夾緊。振盪燒瓶,溴水很快褪色,有油狀物生成,燒瓶內形成負壓。松開彈簧夾A,溴水自動噴入。噴入約10 mL溴水後,再把彈簧夾A夾緊,振盪燒瓶,溴水又很快褪色。如此重復操作幾次。當噴入的溴水顏色不能完全褪盡時,說明燒瓶中的氣體已經完全反應。松開彈簧夾B,讓蒸餾水噴入燒瓶也可形成噴泉。只要反應完全,液體幾乎可充滿整個燒瓶。
六、關於生成物濃度的計算拓展
例如,同溫同壓下兩個等體積的乾燥燒瓶中分別 充滿①NH3 ②NO2,進行噴泉實驗,經充分反應後燒瓶內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 )
(A)①<② (B)①>② (C)①=② (D)無法確定
分析:①設燒瓶的體積為V L,則充滿NH3後氣體的物質的量為mol。發生噴泉現象後,燒瓶將充滿溶有NH3的溶液,即溶液的體積為V L,所以燒瓶內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mol/L。
②設燒瓶的體積為V L,則充滿NO2後氣體的物質的量為 mol。發生如下反應:3NO2+2H2O=2HNO3+NO,反應後生成HNO3的物質的量為 mol。由於剩餘L氣體,所以燒瓶中溶液的體積為L,因此燒瓶內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也為mol/L。所以答案選(C)。
七、根據實驗原理反向思維拓展
通常的噴泉實驗是設法減小燒瓶內壓強形成負壓,使液體噴入燒瓶。能不能增大外面的壓強將液體壓入燒瓶呢?請看以下兩個例子。
①如圖6裝置,在錐形瓶中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質,能產生噴泉現象的是( )
(A)碳酸鈉和稀鹽酸 (B)氫氧化鈉和稀鹽酸
(C)銅和稀硫酸 (D)硫酸銅和氫氧化鈉溶液
分析:碳酸鈉和鹽酸反應能產生大量的CO2氣體使錐形瓶內的壓強增大,從而將反應混合物壓入燒瓶。也能形成噴泉。所以答案選(A)。
②如圖7裝置,在錐形瓶外放一個水槽,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冰水後,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質,產生了噴泉,問水槽中加入的物質可以是( )
(A)濃硫酸 (B)食鹽 (C)硝酸鉀 (D)硫酸銅
分析:濃硫酸溶於水放熱,可使錐形瓶內的酒精部分氣化而使錐形瓶內壓強增大,將酒精壓入燒瓶形成噴泉。答案為(A)。
因此,通過化學反應或某些物理方法使燒瓶外面的壓強大於燒瓶裡面的壓強也能形成噴泉。
以上兩例的原理實際上就是人造噴泉和火山爆發的原理。
八、噴泉原理的遷移拓展
如圖8所示,錐形瓶內盛有氣體X,滴管內盛有液體Y。若擠壓滴管膠頭,使液體Y滴入錐形瓶中,振盪,過一會兒,可見小氣球a鼓脹起來。氣體X和液體Y不可能是( )
X
Y
A
NH3
H2O
B
SO2
NaOH溶液
C
CO2
6mol/L H2SO4溶液
D
HCl
6mol/L Na2SO4溶液
分析:當滴入的液體Y將錐形瓶中的氣體X溶解或發生反應後,使錐形瓶中的壓強減小,大氣壓通過導管將空氣壓入小氣球a使它鼓脹起來。因此,不符合條件的只有(C)。這個實驗雖然沒有產生噴泉現象,但它的原理跟噴泉實驗原理是相同的
⑶ 初二物理
我考過的,絕對一樣!
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4分,共8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1.根據已學科學知識判斷下列廣告用語中,敘述正確的是
A.這種飲料不含任何化學物質
B.沒有水就沒有生命
C.本廠生產碳酸氫銨(NH4HCO3)產品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大於50%,含氮量高,價格低廉,是農民朋友增收致富的好幫手
D.「××」牌蔬菜,天然種植,不含任何化學元素,是真正的綠色食品
2.地球上的生物種類非常之多,構成生物(病毒除外)結構的基本單位都是
A.組織 B.器官 C.細胞 D.系統
3.如圖所示,胡柚樹上有甲、乙、丙三個質量相等的胡柚,它們分別在不同的位置上,則哪一個胡柚所具有的重力勢能最大
A.甲 B.乙
C.丙 D.一樣大
4.將下列四種家庭常用的調味品分別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醋酸 B.蔗糖 C.食鹽 D.香油
5.電影《爸爸的愛》中的小主人翁得了白血病,在沒有找到匹配移植骨髓之前,只有靠輸血維持生命,如果該主人翁的血型是A型,應該輸何種血型為原則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6.汽車以80千米/時的速度在水平公路上行駛,遇到緊急情況剎車時,公路上留下兩條輪胎擦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擦痕越長,表明汽車慣性越小
B.擦痕越長,表明汽車速度越小
C.擦痕是由於剎車後車輪與地面的摩擦增大造成的
D.剎車過程中機械能守恆
7.水資源是可再生資源,在水循環中,不斷地在大氣和地表之間運動,如圖表示水循環的一部分,圖中標著X、Y和Z的地方表示水循環中的三個階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X階段是蒸發,Y階段是凝結,Z階段是降水
B.X階段是蒸騰,Y階段是凝結,Z階段是降水
C.X階段是凝結,Y階段是蒸發,Z階段是凝固
D.X階段是降水,Y階段是蒸騰,Z階段是凝結
8.含在嘴裡的棒冰會逐漸化成水,這個過程是:
A.液化 B.汽化 C.熔化 D.凝固
9.我國已頒布了「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標志」,部分標志如圖所示。現有廢舊日光燈管、電池應投入貼有哪種標志的垃圾收集箱
10.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某人的眼睛象父親、鼻子象母親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那麼控制生物性狀的遺傳物質是
A.染色體 B.基因 C.DNA D.蛋白質
11.因缺乏科學常識而造成傷亡事故時有發生,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有金屬外殼的家用電器,其外殼的接地線可以接在電源的零線上
B.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
C.稀釋濃硫酸時,把水直接倒入濃硫酸中
D.電器設備失火時,先用水滅火,再切斷電源
12.生物的生殖方式分為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下列個體的產生是通過有性生殖形成的是
A.克隆綿羊 B.組織培養的小麥幼苗
C.嫁接的柑桔 D.試管嬰兒
13.杠桿的種類很多,下列屬於省力杠桿的是
A.開瓶器 B.釣魚桿 C.人的前臂 D.定滑輪
14.南瓜中有許多瓜籽,是因為在南瓜的一朵雌花中有許多
A.花粉 B.胚珠 C.子房 D.雌蕊
15.用鐵酸鈉(Na2FeO4)對來自江、湖的淡水進行消毒是城市飲用水處理的新技術,在Na2FeO4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鈉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則鐵元素的化合價為
A.+2 B.+3 C.+5 D.+6
16.下列事例中,不是應用大氣壓的是
A.用吸管吸飲料 B.用抽水機抽水
C.用膠頭滴管吸取化學試劑 D.將注射器針管中的葯液注入人體內
17.科學知識中有很多的「相等」。請你判斷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100體積的水和100體積的酒精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體積等於200體積
B.串聯電路中電流大小處處相等
C.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後,所得溶液質量與反應前溶液的總質量相等
D.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的原子種類和總數等於生成物的原子種類和總數
18.人體有恆定的體溫,主要是機體的產熱和散熱能保持動態平衡的結果,下面是甲、乙兩位同學在某狀況下的產熱統計圖,據圖表判斷他們所處的狀況
A.甲處在安靜狀態,乙是運動狀態 B.甲、乙都處在安靜狀態
C.甲處在運動狀態,乙是安靜狀態 D.甲、乙都處在運動狀態
19.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員,太陽活動不同程度地影響地球上的氣候、水文、地質,甚至人類的生活,下列可以作為太陽活動強弱標志的是
A.日冕 B.太陽黑子 C日珥 D.太陽風
20.一般家庭的衛生間都要安裝照明燈和換氣扇。使用時,有時需要各自獨立工作,有時需要它們同時工作。評價下圖所示的電路,你認為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二、簡答題(本題有10小題,20空格,每空格3分,共60分)
21.人體消化系統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食物中七類營養物質,必須經過消化系統的消化和吸收,才能進入血液,通過血液循環把營養物質輸送到全身各組織中去。
(1)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是 ▲ 。
(2)血液在一次完整的血液循環過程中要流經心臟兩次,可以分為體循環和 ▲ 。
22.人們常用模型來表示分子由原子構成。如果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氫原子,則「 」表示 ▲ 分子。
23.太陽和月亮是地球在宇宙中最重要的近鄰,月球繞地球運動,使太陽、地球、月球三者相對位置在一個月中有規律地變動,從而產生月相變化。
(1)中秋節的月相是 ▲ 。
A.新月 B.滿月 C.上弦月 D.下弦月
(2)月球是人類探索宇宙的第一站,我國也在發展登月技術。科學家發現月球上沒有空氣和水,也沒有生命,其表面布滿大大小小的 ▲ 。
24.如圖所示,廣口瓶內盛有適量澄清石灰水,內放一株綠色植物,並用瓶塞塞緊,在黑暗中放置較長時間,發現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這是因為瓶內的 ▲ 氣體與Ca(OH)2發生了反應,該種氣體主要是由植物的 ▲ 作用釋放出來的。
25.如圖是某學習小組同學在探究性學習中做的幾個小實驗,請回答:
(1)在伏安法測電阻實驗中,電流表示數如圖甲,則電流大小是 ▲ A。
(2)圖乙所示,把一段底部封閉的薄金屬管固定在桌面上,裡面放一些乙醚,用塞子塞緊。用一根繩子繞在管外並迅速來回拉繩子,我們會看到橡皮塞向上跳起。當橡皮塞向上跳起時,是 ▲ 能轉化成機械能。
(3)圖丙所示,用雙手分別拿著兩張紙條的一端,使它們垂掛在胸前。沿兩張紙的中間向下吹氣時,看到兩張紙條向中間靠攏。對這一現象合理解釋是: ▲ (選填「A」或「B」)。
A.氣體流速越大,氣壓越大 B.兩紙條中間的氣壓小於紙外側的氣壓
26.衢州日報報道:2006年3月lo日,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巨化股份」)迎來了JMD跨國公司,無償幫助巨化股份進行環保技改,並把減少的二氧化碳廢氣排放權統統買走。該項目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筆二氧化碳排放權交易。為了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根據「京都議定書」有關要求,世界各地紛紛採用多種措施和新技術,限制CO2的排放量,以控制日趨嚴重的溫室效應。請回答下列問題:
(1)科學家把工業上排出的二氧化碳氣體採用「組分轉化」技術,將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2+6H2→X+4H2O。請寫出X的化學式 ▲ 。
(2)為了減緩大氣中CO2含量的增加,下列建議中,目前可行的是 ▲ (填序號)。
①大量植樹造林,禁止亂砍濫伐
②公交車上推廣使用壓縮天然氣[主要成分是甲烷(CH4)]作燃料,使用天然氣作燃料能從根本上避免溫室效應的發生
③更多地利用核能、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
④禁止使用煤、石油等礦物能源
27.如圖所示,是研究「通電螺線管周圍磁場強弱」的實驗電路圖。
(1)要改變通電螺線管線圈中的電流大小,可通過 ▲ 來實現;
(2)要判斷通電螺線管周圍磁場強弱,可通過觀察 ▲ 來確定。
28.發展生態農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某年輕農民在駐村幹部的幫助下,在自家菜園搞了一個小型農業生態系統:地面養蘑菇,空中架箱養蚯蚓,頂上搭架種葡萄,同時用蚯蚓養雞,雞糞喂豬,豬糞匯集沼氣池,沼氣作燃料,沼渣當肥料,最大限度的實現了物質資源化。
(1)此生態系統中,蘑菇、蚯蚓屬於 ▲ (填「生產者」、「分解者」或「消費者」)
(2)在生態系統能量流動過程中,把太陽能固定在生物群落中是通過 ▲ 作用完成的。
29.某同學幫實驗室老師搞衛生,在清洗甲、乙兩個體積相等的球時,發現它們在水中靜止後處於如圖所示的狀態,這時甲球受到的浮力 ▲ 乙球受到的浮力(填「大於」、「等於」或「小於」)。
30.利用科學原理可以進行一些有趣的小魔術。
(1)白花變紅花。在白的紙花上,先噴上無色的A溶液,再噴上無色的B溶液,白花立即變成了紅花。如果A溶液是無色酚酞,則B是 ▲ (填序號:①稀鹽酸②氫氧化鈉溶液③食鹽水)。
(2)「清水」變「牛奶」。在無色液體C中,倒入五色液體B,立,即產生「牛奶」般的白色沉澱。如果C是稀硫酸,則B是 ▲ (填序號:①氫氧化鈉溶液②氯化鋇溶液③氯化鈉溶液),其中發生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是 ▲ 。
三、實驗探究題(本題有3小題,第31小題9分,第32小題9分,第33小題10分,共28分)
31.某縣在實施現代化農業示範區的建設中,實現了工廠化育苗,提高工廠化育苗萌發率的關鍵是確定育苗所需的最適宜條件。為能找出某水稻優良品種萌發的最適宜溫度,某小組通過查閱了解到一般種子萌發的最高溫度(40℃)和最低溫度(10℃),然後在它們之間選擇了7個溫度點進行實驗,取7個相同實驗裝置(如圖A所示),分別放在相應的溫度環境中(其他條件相同),在不同溫度下生長了7天後,種子的萌發率如下:
溫度(℃) 10 15 20 25 30 35 40
萌發率 10% 20% 60% 85% 80% 45% 30%
(1)根據實驗數據得出該水稻種子的最適溫度是 ▲ 左右。
(2)除了溫度高低會影響種子的萌發率外,根據所學的知識請再寫出一條影響種子萌發的外界因素 ▲
(3)你認為水稻種子萌發過程中所需要的營養物質是由 ▲ 提供(填「胚乳」或「子葉」)。
32.小珂同學在觀察小球擺動時動能和勢能轉化的實驗中(如圖所示),發現小球每擺一個來回的時間似乎都相等。於是小珂想到這樣一個問題:小球來回擺動一次所用的時間(稱周期T)跟哪些因素有關呢?
猜想①:可能跟小球擺動的幅度有關;
猜想②:可能跟小球質量有關;
猜想③:可能跟繩子長度有關。
為驗證自己的猜想,小珂用秒錶測出了不同條件下,小球來回擺動多次所用的時間,算出平均擺動一次所用的時間。請回答:
(1)小珂採用測量小球來回擺動多次的時間取平均值的方法,而不是測量小球來回擺動一次所用的時間來確定周期T,目的是為了 ▲ 。
(2)為驗證猜想②是否正確,小珂同學已准備了:秒錶、刻度尺,還缺少一種實驗室常用的測量儀器,它的名稱是 ▲ 。
(3)大量的實驗表明,同一個地點小球擺動一次的時間T只跟繩子的長度有關,且繩子越長,周期T越大。擺鍾就是根據這個原理製成的。有一次小珂發現家裡的擺鍾變慢了,要把它調准,小珂應將擺鍾的擺長 ▲ (選填「調長」或「調短」)。
33.某學校科學興趣小組在研究「帶火星木條復燃與氧氣體積分數的關系」的課題中,採取了以下實驗步驟:
①取5隻250mL集氣瓶,向5隻集氣瓶中分別裝入25mL、50mL、75mL、100mL、125mL的水,並用毛玻璃片蓋住,依次編號為1、2、3、4、5;
②用分解過氧化氫(H2O2)的方法製取氧氣,用製取的氧氣通過排水法將上述1~5號瓶中的水排去;
③將帶火星的木條依次插入1~5號瓶中,把觀察到現象和計算數據,填入下表。
集氣瓶標號 1 2 3 4 5
集氣瓶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28.9% 36.8% 44.7% 52.6% 60.5%
帶火星木條的狀況 微亮 亮 很亮 復燃 復燃
試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室中採用分解過氧化氫(H2O2)的方法製取氧氣,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
(2)根據以上實驗事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填寫相應的字母)。
A.只有在純氧中才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B.集氣瓶中氧氣的體積分數≥52.6%時,帶火星的木條就能復燃
C.只要有氧氣存在就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3)上述實驗表明:物質燃燒的程度與氧氣的濃度有關,氧氣濃度越大,燃燒越劇烈。請你再舉一例,將實驗內容和實驗現象填寫在下表中:
實驗內容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 ▲ 氧氣濃度越大,燃燒越劇烈
四、分析計算題(本題有5小題,第34小題3分,第35小題7分,第36小題8分,第37小題8分,第38小題6分,共32分)
34.2006年5月15日,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通報了因注射由齊齊哈爾第二制葯有限公司生產的「亮菌甲素注射液」造成多位病人死亡的嚴重後果,其主要原因是原料檢驗環節失控,用「二甘醇」替代「丙二醇」投料生產。二甘醇的化學式為C4H10O3,,有很強的毒性,它能在人體內氧化成草酸而引起腎臟損傷;「丙二醇」可做葯用溶劑,也可用於多種葯物及新型抗氧劑的合成。「丙二醇」的化學式為C3H8O2。請根據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組成「丙二醇」和「二甘醇」的元素有 ▲ 種。
(2)「丙二醇」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是多少?
35.學習了測量、速度、功、壓強等知識後,小明測出了自己的質量50千克,一隻鞋與地面的接觸面積0.02米2,還測出學校附近的小山相對高度50米,山腳到山頂的路程100米,小明從山腳爬到山頂的時間200秒。根據以上數據回答下列問題:(g取10牛/千克)
(1)小明由雙腳站立改為單腳站立時,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 (選填「減小」、「不變」或「增大」)
(2)小明爬山過程的平均速度多大?
(3)小明從山腳爬到山頂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多少?
36.小王同學在學習了金屬的化學性質後,想對學校實驗室中的鋅、銅合金中所含鋅、銅的質量分數進行粗略測定。在科學老師的指導下,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選用了三種試劑:A.蒸餾水 B.鋅、銅合金 C.稀硫酸。小王設計實驗的基本思路是:利用合金與酸反應產生的氣體,通過上述實驗裝置把水排到量筒中,讀出量筒中水的體積(不考慮其它因素的影響,反應產生的氣體體積即為量筒中水的體積),可計算鋅、銅合金中鋅、銅的質量分數。
試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實驗設計思路,實驗時在廣口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餾水,底部有小孔的試管中應加入 ▲ (填寫試劑的相應字母標號)。
(2)小王同學在實驗過程中選取了3g鋅、銅合金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完全後,量筒中接收的液體的體積為0.1L,求鋅、銅合金中鋅的質量分數是多少?(氫氣的密度為0.089g/L)
(3)如要測定部分被氧化成氧化鋅的鋅粒中鋅單質的質量分數,能否用上述實驗方法 ▲ (填「能」或「不能」),請說明理由 ▲ 。
37.小剛家裡有一台電熱烘乾機,工作原理如圖所示。銘牌已變得模糊不清,只知道額定電壓為220V。小剛為了知道該電熱烘乾機的額定電功率,把其他用電器關閉,只讓電熱烘乾機在額定電壓下工作(烘乾物體)。圖甲是電熱烘乾機工作前電能表的示數,圖乙是電熱烘乾機工作6小時後電能表的示數(電熱烘乾機工作時電能全部轉化為內能)。求:
(1)電熱烘乾機工作6小時消耗的電能是 ▲ 千瓦時。
(2)電熱烘乾機額定電功率是多大?
(3)電熱烘乾機發熱體的電阻是多少?
38.材料一:中新浙江網5月8日電:2006年5月6日上午四川籍民工蔡某在衢州市人民醫院傳染病區死亡,臨床診斷為狂犬病。蔡某曾在衢州柯城區白雲街道回龍村一建築工地打零工,1個多月前被狗咬過。針對狂犬病發病狀況,衢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下發了關於迅速開展狂犬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在全市范圍內展開犬類普查,對存欄犬、貓進行摸底排查,實行犬類強制免疫。對未經免疫、有可疑症狀的犬類進行強制撲殺並做無害化處理。
材料二:狂犬病(rabies)是狂犬病病毒所致的急性傳染病,人畜共患,多見於犬(狗)、狼、貓等動物,預防狂犬病的方法為:首先,及時處理傷口,正確方法是用20%的肥皂水沖洗傷口。沒有肥皂水,就地用清水沖洗傷口,絕對不能擠壓吮吸傷口,也不可用土敷、姜擦等土辦法;其次,盡早進行預防接種,注射狂犬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接種越早生命越安全。
閱讀上述材料並分析回答問題:
(1)狂犬病是一種體表傳染病,引起狂犬病的病原體是 ▲ 。
(2)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犬(狗)類普查,從生態學的角度看,全市范圍內的狗是一個 ▲ 。
A.群落 B.種群 C.生態系統 D.生態群
(3)注射狂犬疫苗和注射抗狂犬病血清,使人獲得免疫的方法都屬於特異性免疫,但它們是有區別的,請你簡要說明。 ▲
⑷ 求趣味實驗
一、建造一座「水中花園」
將硅酸鈉(Na2SiO3)溶於水中製成溶質質量分數為40%的水玻璃,輕輕將鹽的晶粒,如鈷、鐵、銅、鎳和鉛的氯化物,鋁、鐵、銅和鎳的硫酸鹽,鈷、鐵、銅和鎳的硝酸鹽,加入到水玻璃中(注意不能搖混),則五彩繽紛的「花」就慢慢地生長起來了。
二、噴霧作畫
實驗原理:FeCl3溶液遇到硫氰化鉀(KSCN)溶液顯血紅色,遇到亞鐵氰化鉀〔K4[Fe(CN)6]〕溶液顯藍色,遇到鐵氰化鉀〔K3[Fe(CN)6]〕溶液顯綠色,遇苯酚顯紫色。FeCl3溶液噴在白紙上顯黃色。
實驗用品:白紙、毛筆、噴霧器、木架、摁釘。
FeCl3溶液、硫氰化鉀溶液、亞鐵氰化鉀濃溶液、鐵氰化鉀濃溶液、苯酚濃溶液。
實驗步驟:
1. 用毛筆分別蘸取硫氰化鉀溶液、亞鐵氰化鉀濃溶液、鐵氰化鉀濃溶液、苯酚濃溶液在白紙上繪畫。
2. 把紙晾乾,釘在木架上。
3. 用裝有FeCl3溶液的噴霧器在繪有圖畫的白紙上噴上FeCl3溶液。
三、木器或竹器上刻花法
反應原理:稀硫酸在加熱時成為濃硫
酸,具有強烈的脫水性,使纖維素 (C6H10O5)n失水而碳化,故呈現黑色或褐色。洗去多餘的硫酸,在木(竹)器上就
得到黑色或褐色的花或字。
實驗步驟:用毛筆蘸取濃度為5%的稀硫酸在木器(或竹器)上畫花或寫字。晾乾後把木(竹)器放在小火上烘烤一段時間,用水洗凈,在木(竹)器上就得到黑色或褐色的花樣或字跡。
四、一觸即發
實驗原理:乙炔通入銀氨溶液生成乙炔銀沉澱,乙炔銀乾燥後若受熱、摩擦或撞擊都會發生爆炸。
C2H2+2Ag(NH3)2OH→C2Ag2+2H2O+4NH3 C2Ag2==2C+2Ag
實驗操作:在大試管中裝入新制的銀氨溶液15 mL~20mL,向其中通入乙炔氣體,立即反應生成灰白色的乙炔銀沉澱,繼續通入乙炔至反應完全後過濾,洗滌干凈濾渣,將濾渣分為綠豆大小的若干撮,放在一張濾紙上在陰涼穩妥處風干。將風干後的乙炔銀放在厚書本中,稍用力合上書本即發生爆炸;放在地面用鞋底輕輕一擦也發生爆炸;放在石棉網上微熱或用星火接觸也發生爆炸。
五、自燃——糖與氯酸鉀的反應
實驗原理:濃硫酸與糖反應時放熱,放出的熱量能促進氯酸鉀的分解,釋放出氧氣。氧氣又進一步氧化糖,糖的氧化放出大量熱,大到足以使糖燃燒產生火焰。
實驗步驟及現象:將糖粉與等量氯酸鉀混合均勻放進蒸發皿內,在混合物頂部輕輕地挖一凹痕,向凹痕中滴一滴濃硫酸,即發生自燃。
(一)鳴炮慶祝
用品:研缽、玻璃片、滴管、玻棒、紙。
氯酸鉀、紅磷、酒精、漿糊。
原理:氯酸鉀為強氧化劑,紅磷為易燃物,兩者之間很容易發生化學反應。用葯匙將它們相混時會發生燃燒。將混和物撞擊時會發生猛烈的爆炸。
5KClO3+6P=5KCl+3P2O5
操作:將2克氯酸鉀晶體放在研缽里研成粉末,倒在玻璃片上。取0.6克紅磷放在氯酸鉀粉末旁。用滴管吸取酒精滴到兩種葯品上,使葯品潮濕,然後用玻棒將它們混和均勻調成糊狀,分成三等分。等它們乾燥後分別用紙包緊粘牢。
慶祝開始時,把三個紙包先後用力朝水泥地或磚頭上摜,就會發出三聲炮響。
(二)玻棒點火
用品:玻棒、玻璃片、酒精燈。98%濃硫酸、高錳酸鉀。
原理:高錳酸鉀和濃硫酸反應產生氧化能力極強的棕色油狀液體七氧化二錳。它一碰到酒精立即發生強烈的氧化-還原反應,放出的熱量使酒精達到著火點而燃燒。
2KMnO4+H2SO4=K2SO4+Mn2O7+H2O
2Mn2O7=4MnO2+3O2↑
C2H5OH+3O2→2CO2+3H2O
操作:用葯匙的小端取少許研細的高錳酸鉀粉末,放在玻璃片上並堆成小堆。將玻棒先蘸一下濃硫酸,再粘一些高錳酸鉀粉末。跟著接觸一下酒精燈的燈芯,燈芯就立即燃燒起來,一次可點燃四、五盞酒精燈。
注意事項:七氧化二錳很不穩定,在0℃時就可分解為二氧化錳和氧氣。因此玻棒蘸濃硫酸和高錳酸鉀後,要立即點燃酒精燈。否則時間一長,七氧化二錳分解完,就點不著酒精燈了。
(三)鋼絲點火
用品:鋼絲、瓶蓋、蠟燭、硫粉。
原理:利用鐵絲上硫燃燒時火焰很淡,白天在遠處看不出來,好象真的是鋼絲把蠟燭點著的。
操作:事先把自行車鋼絲一端錘扁成凹槽,在槽里放一些硫粉,加熱熔化著火,備用。將一支蠟燭點燃後放在桌上。這時用瓶蓋將燭焰蓋滅,再用鋼絲接觸燭芯上升的白煙,燭火便復燃。可再蓋滅,再點燃。這樣一亮一滅,令人暗暗叫奇。
(四)手指點火
用品:研缽、小木板。
蠟燭、氯酸鉀、硫。
原理:蠟燭的余燼使硫燃燒。硫燃燒時放出的熱量使氯酸鉀分解產生氧氣,因而硫燃燒得更旺,余燼便著火了。
操作:取1克氯酸鉀和0.5克硫,分別放在研缽里研成很細的粉末,然後把它們混和均勻。或者用十根火柴,把頭葯刮下研細也行。
在小木板上固定好一支蠟燭,並將它點燃。事先用手指頭蘸些混和好的葯粉。表演時,將燭火吹滅,趁著尚有餘燼,把蘸有葯粉的手指頭,輕輕地向燭芯碰一下,蠟燭便可復燃。可以再吹滅,再點燃。
注意事項:蠟燭的燭芯長約1.5厘米。這樣在吹熄後才有餘燼。如果用研細的火柴頭葯,只能在手指頭上粘上薄薄的一層。多了,手指上的頭葯也會著火,可能灼傷手指。
(五)氯氣點火
用品:250毫升廣口瓶、分液漏斗、導管、玻璃水槽、集氣瓶、毛玻片、試管、滴管。
電石、水、濃鹽酸、高錳酸鉀。
原理:電石和水反應產生乙炔。高錳酸鉀和鹽酸反應產生氯氣。氯氣和乙炔反應放出的熱使乙炔著火,然後乙炔在空氣中繼續燃燒。
CaC2+2H2O→Ca(OH)2+C2H2↑
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C2H2+Cl2→2C+2HCl
2C2H2+5O2→4CO2+2H2O
操作:實驗裝置如圖15-1所示。在廣口瓶里放入10克小塊電圖15-1製取乙炔石。輕輕旋開分液漏斗的活栓,使水慢慢地滴下。等廣口瓶內的空氣排凈後,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乙炔。瓶口用毛玻片蓋住,直立放在桌上。另取一支試管放入0.5克高錳酸鉀晶體滴入2滴濃鹽酸就有氯氣產生並充滿試管。這時,左手拿開乙炔瓶上的毛玻片,右手把試管里的氯氣倒入乙炔瓶里。當乙炔和氯氣相遇,便立即著火發出光亮而帶濃煙的火焰。
(六)杯中大火
用品:600毫升燒杯、蒸發皿、坩堝、鑷子。
乙醚、鉀、細砂。
原理:鉀和乙醚在常溫時不發生反應。當把它們倒入水時,鉀和水相遇立即產生氫氣並著火,從而引起劇烈的燃燒現象。
2K+2H2O=2KOH+H2↑
2H2+O2 2H2O
C2H5OC2H5+6O2 4CO2+5H2O
操作:在燒杯底部放一厚層細砂,砂上放盛有5毫升水的蒸發皿。向坩堝里注入2毫升乙醚,再放入綠豆大的一塊鉀。將乙醚和鉀的混和物倒入蒸發皿時,杯內立即發生大火。
(七)滴水生火
用品:600毫升燒杯、蒸發皿、鑷子、滴管。
濾紙、細砂、過氧化鈉、白磷。
原理:過氧化鈉和水反應產生氧氣並放出大量的熱,使白磷著火生成大量的五氧化二磷白煙。
操作:在600毫升燒杯的底部鋪一層細砂,砂上放一個蒸發皿。取2克過氧化鈉放在蒸發皿內,再用鑷子夾取2塊黃豆大小的白磷,用濾紙吸去水分後放在過氧化鈉上。用滴管向過氧化鈉滴1~2滴水,白磷便立即燃燒起來,產生濃濃的白煙.
(八)液中星火
用品:大試管、鐵架台、鐵夾。
98%濃硫酸、酒精、高錳酸鉀。
原理:高錳酸鉀和濃硫酸接觸會產生氧化性很強的七氧化二錳,同時放出熱量。七氧化二錳分解出氧氣,使液中的酒精燃燒。但由於氧氣的量較少,只能發出點點火花,而不能使酒精連續燃燒。
操作:取一個大試管,向試管里注入5毫升酒精,再沿著試管壁慢慢地加入5毫升濃硫酸,不要振盪試管。把試管垂直固定在鐵架台上。這時,試管里的液體分為兩層,上層為酒精,下層為濃硫酸。用葯匙取一些高錳酸鉀晶體,慢慢撒入試管,晶體漸漸落到兩液交界處。不久,在交界處就會發出閃閃的火花。如果在黑暗的地方進行,火花就顯得格外明亮。
注意事項:高錳酸鉀的用量不可過多,否則,反應太劇烈,試管里的液體會沖出來。
(九)冰塊著火
用品:大瓷盤、滴管。
電石、鉀、冰塊。
原理:水和鉀反應劇烈,使生成的氫氣燃燒。氫氣的燃燒使電石和水反應生成的乙炔著火。燃燒所產生的熱進一步使冰熔化成水,水和電石作用不斷地產生乙炔,因此火焰就越燒越旺,直到電石消耗完,火焰才漸漸熄滅。
操作:取一大塊冰放在大瓷盤里,在冰上挖一個淺坑,放入一小塊電石和一小塊鉀。然後向淺坑裡滴幾滴水,立即冒出一團烈火和濃煙,好象冰塊著火似的。
(十)星光飛舞
用品:20毫升塑料瓶、針、酒精燈。
膽礬粉末、鎂粉、還原鐵粉。
原理:當膽礬粉末、鎂粉和還原鐵粉落在火焰上時,膽礬的銅離子使火焰呈現綠色,鎂粉和鐵粉因體積很小,與空氣的接觸面很大,容易被火焰灼熱,所以能和空氣中的氧氣化合生成氧化鎂和四氧化三鐵。
2Mg+O2 2MgO
3Fe+2O2 Fe3O4反應所產生的熱使四氧化三鐵發紅,使氧化鎂達到白熾狀態,於是便出現細小的紅光和耀眼的白光。因為金屬粉末不是同一時間落在火焰上燃燒的,加上在氧化時被熱氣流沖開,所以紅光和白光四射,一閃一閃好象星光在飛舞。
操作:取膽礬粉末、鎂粉和還原鐵粉各1克。把它們混和均勻後,放入小塑料瓶里。瓶底用針打一些小孔。然後在酒精燈火焰的上方,輕輕拍打塑料瓶。瓶里的粉末落在火焰上時,火焰呈綠色。在綠色火焰的上方,飛舞著紅色和白色的星光,景色十分美麗。
(十一)水中燃燒
用品:研缽、玻璃水槽、直徑約4厘米的塑料瓶,鐵棒,引火線。
硝酸鉀、硫粉、木炭粉、細砂。
原理:黑火葯在水中燃燒時,所噴出的大量煙塵和氣體足以把水沖開而不影響其反應的繼續進行。黑火葯燃燒的主要化學反應是:
S+2KNO3+3C 點燃K2S+N2↑+3CO2↑
操作:取硝酸鉀5份、硫粉1份、木炭粉1份、分別研細後放在紙上反復拌勻,配成黑火葯,備用。
取一直徑約4厘米的塑料瓶,把它截成高約6厘米、有底的圓筒。向筒內先裝入約2厘米厚的細砂,再填入黑火葯。每裝入少許,用鐵棒搗結實,填滿到筒口後,插入引火線(它是用棉繩浸透30%硝酸鉀溶液曬干而成的。)再把黑火葯壓緊。把裝好火葯的塑料筒,輕輕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水槽,筒口要高出水面約1厘米。
點燃引火線,不久有大量煙塵和火焰從塑料筒里噴出來。燃燒逐漸蔓延到水下,直到黑火葯燒完為止。由於有少量沒有燒完的炭粉分散在水中,使水變成棕黑色。
(十二)水中火光
1
用品:200毫升燒杯、2毫升移液管、鑷子、葯匙。
水、98%濃硫酸、氯酸鉀、白磷。
原理:氯酸鉀和濃硫酸作用,生成易分解的氯酸,產生二氧化氯。二氧化氯很容易分解生成氯氣和氧氣,同時放熱使白磷達到著火點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和水反應生成磷酸。
KClO3+H2SO4=HClO3+KHSO4
4HClO3=4ClO2↑+O2↑+2H2O
2ClO2=Cl2+2O2
4P+5O2=2P2O5
P2O5+3H2O=2H3PO4
操作:在燒杯中放入10克氯酸鉀晶體,慢慢注入100毫升水,再用鑷子夾取2~3塊綠豆大的白磷放在氯酸鉀晶體中間。然後用移液管吸取濃硫酸2毫升注到氯酸鉀和白磷的交界處。這時白磷燃燒,發出火光。
用品:400毫升燒杯、鑷子、鐵架台、鐵夾、試管、帶導管的橡皮塞。
氯酸鉀、二氧化錳、白磷、40℃的熱水。
原理:水的溫度達到了白磷的著火點又有氧氣存在,所以白磷在水中燃燒。
操作:把5小塊綠豆大的白磷投入一個盛有半杯40℃熱水的燒杯里。
把6克氯酸鉀和2克二氧化錳混和均勻後放在試管里。用帶有導管的塞子緊塞管口。給試管加熱。將放出氧氣的管口靠近白磷時,白磷便立即燃燒,發出閃爍的火光。
(十三)木炭化妝跳舞
用品:鐵架台、鐵夾、酒精燈、大試管、鑷子。
木炭、硝酸鉀。
原理:硝酸鉀受熱先熔化而後分解為亞硝酸鉀和氧氣。熔化的硝酸鉀和木炭接觸,反應所放出的熱將木炭灼紅,生成的二氧化碳把木炭推上去。木炭和硝酸鉀脫離接觸後,由於重力的作用而落下。木炭就是這樣上下跳躍不停,直到它作用完為止。
2KNO3 2KNO2+O2↑
C+O2=CO2
操作:取5克硝酸鉀放入大試管里。把試管垂直固定在鐵架台上。用酒精燈外焰加熱試管底部,使硝酸鉀熔化。等有氣體放出時,投入黃豆大的木炭並繼續加熱。一會兒,木炭由黑變紅在試管里不斷上下跳動,發出明亮的火光。移去酒精燈,木炭還可以跳躍片刻。
(十四)化學燈
用品:鐵架台、鐵夾、鑷子、硬質大試管、酒精燈。
硝酸鉀、硫塊。
原理:硫和熔化的硝酸鉀反應非常劇烈,放出大量的熱,使反應中生成的亞硝酸鉀被熾熱發出耀眼的白光。
2KNO3 2KNO2+O2↑
S+O2=SO2
操作:把裝有5克硝酸鉀的大試管垂直固定在鐵架台上加熱試管底部,使硝酸鉀熔化。這時拿開酒精燈,向試管里每隔半分鍾投入黃豆大的硫塊,試管便持續地發出耀眼的白光。
(十五)焰火
用品:研缽、紙筒、引火線(用棉繩浸透30%硝酸鉀溶液,曬干而成)。
氯酸鉀、硫、木炭粉、硝酸鉀、硝酸鈉、硝酸鋇、硝酸鍶、蔗糖、鎂粉、三硫化二銻。
原理:焰火呈現紅、綠、紫、藍、黃各種顏色是葯品中某些金屬元素的焰色反應。
焰色:K,K+(紫色),Na,Na+(黃色),Sr,Sr2+(深紅色),Ba,Ba2+(黃綠色)。
操作:按下面的配方(質量比)來配製各色焰火。
紅色:氯酸鉀4,硫粉11,木炭粉2,硝酸鍶33。
綠色:氯酸鉀9,硫粉10,硝酸鋇31。
白色:硫粉3,硝酸鉀12,鎂粉1,木炭粉2。
紫色:氯酸鉀7,硫粉5,硝酸鉀7,蔗糖2。
黃色:硫粉12,木炭粉2,硝酸鉀30,硝酸鈉5。
藍色:硝酸鉀9,硫粉2,三硫化二銻2。
將所需葯品按數量稱好,分別研細再混和均勻,裝入紙筒,邊裝邊壓緊,裝好後插入引火線。點燃引火線,火葯便燃燒(或用滴入濃H2SO4引燃),發出各色火焰,非常好看。
注意事項:配製火葯時,各個成分必須分別研細千萬不能混研,以防燃燒或爆炸。反應時將會有較多的煙生成,因此該實驗適合在室外進行。
(十六)蠟燭自明
用品:6×6平方厘米木板、30毫升試劑瓶、鑷子、滴管。
二硫化碳、白磷、蠟燭。
原理:將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滴在燭芯上,二硫化碳很快揮發掉,剩下細小的白磷顆粒。白磷與空氣接觸,激烈地氧化放熱,使白磷燃燒起來。白磷燃燒時就把燭芯點著了。
操作:取一支點燃過的蠟燭固定在木板上。燭芯要長而鬆散。在試劑瓶中注入5毫升二硫化碳,再用鑷子夾取一塊蠶豆大小的白磷放入二硫化碳中,塞上瓶蓋,輕輕搖晃,使白磷溶解成溶液。用滴管吸取少量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滴到燭芯上。不久,燭芯就自燃起來。
(十七)火山爆發
用品:滴管。
燒石膏、高錳酸鉀、重鉻酸銨、甘油。
原理:高錳酸鉀和甘油發生激烈的氧化還原反應,放出的熱使甘油著火。重鉻酸銨受熱迅速分解產生氮氣,使三氧化二鉻粉末向上飛,迸發出火星。
操作:將燒石膏加水捏成小山,山頂留一坩堝大小的坑,晾乾備用。
在石膏山頂的坑中間,堆放高錳酸鉀粉末,頂上壓一小槽。在高錳酸鉀的周圍,堆放研細的重鉻酸銨粉末。用滴管吸取甘油,滴1~2滴於高錳酸鉀的小槽里。一會兒,就可看到有紫紅色火焰噴出,跟著又噴出許多綠色的「火山灰」,布滿在小山坡上,景象逼真,婉如火山爆發。
(十八)海底火山爆發
1
用品:玻璃水槽、20毫升廣口葯瓶、塑料薄膜、牛皮筋、滴管。
燒石膏,蔗糖、氯酸鉀、98%濃硫酸。
原理:濃硫酸和氯酸鉀反應生成奇臭的二氧化氯。二氧化氯氧化力極強,能使蔗糖猛烈燃燒。
操作:用燒石膏加水捏成小山,山頂上嵌入廣口葯瓶,晾乾備用。
將10克氯酸鉀和10克蔗糖混和均勻,裝入石膏山頂的小瓶內。用塑料薄膜封瓶口,牛皮筋扎緊,然後將小山沒入水槽的水裡。用滴管吸取濃硫酸,刺破塑料薄膜,滴入幾滴濃硫酸。火山立即在水中爆發,十分壯觀。
2
用品:玻璃水槽、墨水瓶。
沸水、紅墨水。
原理:沸水和冷水發生對流,沸水上升,冷水下降。
操作:在空墨水瓶里滴入10滴紅墨水,再注入沸水,扭緊瓶蓋,把它放入水槽里。向水槽里倒入冷水,浸過瓶口約5厘米。然後輕輕地旋開瓶蓋,瓶內的紅水慢慢上升噴向水面,好象海底火山爆發一樣。
(十九)節奏的爆炸
用品:研缽、60毫升錐形瓶、玻棒。
碘片、30%濃氨水。
原理:碘和濃氨水反應生成六氨合三碘化氮。它不溶於水,乾燥後,性質極不穩定,輕微的觸動,即引起爆炸。
3I2+7NH3=NI3•6NH3+3HI
2NI3•6NH3=N2↑+3I2+12NH3↑
分布均勻細小的六氨合三碘化氮爆炸時沒有危險。
操作:取1克碘片放在研缽里,加入5毫升濃氨水。小心研磨3分鍾,便得到黑色六氨合三碘化氮的細小固體。加水50毫升,經攪動後倒入錐形瓶中。振盪錐形瓶,使黑色粉末均勻地分布在水中,然後灑在舞台上,讓它乾燥。乾燥後,這時在上面跳舞,隨著舞步可發出有節奏的爆炸。
(二十)一觸就炸
用品:試管2個、帶導管的橡皮塞、漏斗、濾紙、葯匙、石棉網、三角鐵架、酒精燈。
棉花、2%硝酸銀溶液、2%稀氨水、電石。
原理:電石和水反應產生乙炔。乙炔和銀氨溶液作用生成乙炔銀。
CaC2+2H2O→Ca(OH)2+C2H2↑
C2H2+2Ag(NH3)2OH→C2Ag2↓+4NH3+2H2O乙炔銀受撞擊或受熱即發生爆炸分解出銀和碳。
C2Ag2→2Ag+2C
操作:
在圖15-4左面的試管里加入3毫升水,再放入2小塊電石,試管口放些棉花,再把連著導管的塞子塞好。讓生成的乙炔不斷通入銀氨溶液中,即有灰白色的乙炔銀沉澱產生。等反應停止後,用濾紙過濾,沖洗,取出沉澱物,放在干凈的石棉網上並分成若干綠豆大的小堆。俟其乾燥後,一觸即可爆炸。也可以把石棉網放在三腳鐵架上,下面放一盞燃著的酒精燈。片刻,水分蒸發後乙炔銀就發出猛烈的爆炸,同時有火光出現。
(二十一)燒不壞的手帕
1
用品:手帕、100毫升燒杯、酒精燈、竹夾子。
酒精。
原理:酒精遇火燃燒,放出熱量,使酒精和水大量揮發,帶走部分熱量。左右搖晃手帕時可散去大量熱。這樣火焰的溫度被降低,不能達到手帕的著火點。
操作:在燒杯中倒入20毫升酒精和10毫升水,充分搖勻,將手帕放入溶液中浸透。用竹夾子夾出手帕,輕輕地把酒精擠掉,然後放在燃著的酒精燈上點燃。手帕著火後,火焰很大。這時要左右搖晃手帕,直到熄滅。火熄滅後,手帕完好無損。
用品:手帕、玻棒、酒精燈。
酒精、磷酸鈉飽和溶液、明礬飽和溶液。
原理:浸過磷酸鈉和明礬溶液的手帕在晾乾後,磷酸鈉和明礬所形成的氫氧化鋁會把布和空氣隔開。因此酒精燃燒產生的熱,不能使手帕達到燃點。
2KAl(SO4)2+3Na3PO4+6H2O=3NaH2PO4+3Na2SO4+K2SO4+2Al(OH)3↓
操作:把手帕放在磷酸鈉飽和溶液中浸透,取出晾乾。再把這塊手帕在明礬飽和溶液中浸幾分鍾,取出晾乾。
表演時,把酒精倒一些在手帕上,再用一根玻棒把手帕挑起,在燃著的酒精燈上點燃。手帕著火發出淡藍色的火焰。火焰熄滅後,手帕一點沒有燒壞。
(二十二)烈火中的花布
用品:花布、細鐵絲、鑷子、酒精燈。
樟腦丸
原理:樟腦丸的化學成分為萘,很容易燃燒。在燃燒時所產生的熱量一部分用於使萘升華,所以和樟腦丸緊貼的花布溫度被降低,不能達到布的著火點,布就不會燃燒。
操作:用一塊小花布緊緊地包住一顆樟腦丸,再用細鐵絲扎緊,然後用鑷子夾住,放在酒精燈火焰上點燃,轉眼功夫,小花布被熊熊烈火包圍,烈火中還散發出濃濃的黑煙。將火吹滅後,打開布包一看,樟腦丸變小了,但花布卻和原來一樣一點沒有燒壞。
(二十三)奇異的脫脂棉
用品:脫脂棉、100毫升燒杯、玻棒、鐵絲、鐵夾四個。
磷酸鈉飽和溶液、明礬飽和溶液、30%硝酸鉀溶液、濃硝酸(密度1.4克/毫升)、濃硫酸(密度1.84克/毫升)。
原理:用磷酸鈉和明礬溶液浸過的脫脂棉,由於在棉纖維上有一層不能燃燒的保護膜,所以不易燃燒。
用硝酸鉀溶液浸過的脫脂棉,由於硝酸鉀受熱分解出氧氣的助燃,所以很容易燃燒。
2KNO3 2KNO2+O2↑
用1體積濃硝酸和2體積濃硫酸的混和液浸泡15分鍾的脫脂棉,由於棉纖維和硝酸發生酯化反應生成了極易燃燒的纖維素三硝酸酯,取出,洗凈、晾乾後,火葯棉在外表上跟原脫脂棉相似,但遇火即迅速燃燒。
操作:將脫脂棉分為四等份:第一份是原來的脫脂棉;第二份是先放入磷酸鈉溶液中浸透,取出,干後再浸入明礬溶液,取出,晾乾後的脫脂棉;第三份是浸入硝酸鉀溶液,取出,乾燥後的脫脂棉;第四份是浸入10毫升濃硝酸和20毫升濃硫酸的冷混和液中,約10分鍾後取出,洗凈,晾乾後的脫脂棉。
將上面四份脫脂棉夾在鐵絲上,彼此留5厘米的距離,然後依次點燃。第一份可以燃燒,但速度不快;第二份不易燃燒;第三份容易燃燒;第四份極易燃燒。
(二十四)口吐「仙氣」
用品:尖嘴玻璃管、酒精燈、有色塑料管、葯棉。
汽油、肥皂液、甘油。
原理:汽油蒸氣可以點燃。當汽油和空氣混和後遇火會發生劇烈的燃燒並發出爆炸聲。
操作:在長20厘米尖嘴玻璃管外套一層有色的塑料管,管內放一段吸飽汽油的棉花球。把尖嘴管對著酒精燈火焰,向玻管的另一端吹氣。當氣從尖嘴管出來,遇火便燃燒起來。離開火焰繼續燃燒。如果向玻管吹氣力量稍大時,火焰可以離開尖嘴4~5厘米遠,並呈現明亮的藍色的火焰,十分好看。
這時把玻管尖端浸入滴有少量甘油的肥皂液。取出後,向玻管另一端吹氣。當肥皂泡連串出現在空中時,用燃著的酒精棉球去點一個個的肥皂泡,便發出一連串輕微的爆炸聲和火球,非常有趣。
(二十五)火滅畫現
用品:100毫升燒杯、毛筆、刷子、玻棒、玻璃板、彩色畫片。
硼砂濃溶液、明礬飽和溶液、火葯棉、丙酮、鋁粉。
原理:畫片經過硼砂和明礬溶液先後處理過後,在畫面上就有一層不易燃燒的保護層。火葯棉燃燒迅速,所以畫片不會燒壞。
操作:取一張彩色畫片,用毛筆在畫片上塗一層硼砂溶液,晾乾後塗一層明礬溶液,再晾乾後備用。
將火葯棉放在小燒杯里加入丙酮和鋁粉,調勻。然後把火葯棉的丙酮濃稠的液體,刷在玻璃板上,刷的面積比畫片略大一些。重復刷3~4遍,干後揭下貼在畫片上。這時用火柴點燃火葯棉。當火葯棉迅速燒完時,美麗的畫面就出現在眼前。
(二十六)燒不著紙的火
用品:蒸發皿、玻棒、鑷子、紙。
二硫化碳、四氯化碳。
原理:二硫化碳是容易燃燒的液體,但四氯化碳卻不能燃燒。二硫化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同時放熱。
因有四氯化碳在裡面,四氯化碳大量揮發時帶走了不少熱量,因此火焰的溫度被降低而達不到紙的著火點。
操作:在蒸發皿中倒入6毫升二硫化碳和16毫升四氯化碳,攪拌均勻。用火點燃後,可以看到淡藍色的火焰。這時用鑷子夾一張普通的紙放在火焰上,紙卻燒不著。
(二十七)火能寫字作畫
用品:白紙兩張、毛筆、大頭針、香、酒精燈。
30%硝酸鉀溶液、3摩/升硫酸。
原理:硝酸鉀受熱時分解出氧氣,使紙燃燒。但由於燃燒時產生的熱量不大,所以沒有塗硝酸鉀的紙不會燒著。
3摩/升稀硫酸在烘烤時由於水分蒸發而變成濃硫酸。濃硫酸有脫水性,使紙碳化,現出畫來。
操作:
1.用毛筆蘸30%硝酸鉀溶液在白紙上寫字,字要大,筆畫要簡單些,筆跡要連結在一起,在起筆處用大頭針戳個小孔作記號,然後晾乾。
表演時,用香火在每個字的針孔處點燃,於是火就順著筆畫寫出空心字來。
2.用洗凈的毛筆蘸硫酸在白紙上作畫,陰干後看不出畫跡。表演時,把白紙小心地放在火上烘烤,於是逐漸現出墨筆畫來。
(二十八)滴水生煙
用品:研缽、坩堝、滴管。
碘片、鋁粉。
原理:碘和鋁在常溫下不發生反應。加水催化劑後,反應便立即發生。反應放出的熱使水變為水蒸氣,它和碘蒸氣和白色的碘化鋁在一起形成大量的橙色煙霧。煙霧中混雜著碘升華美麗的紫色蒸氣。
操作:取3克碘片放在乾燥的研缽內研細,再加入0.2克鋁粉。把它們混和均勻後,移入坩堝並堆成小丘,在丘頂上壓一小坑。用滴管往小坑內滴1~2滴水。碘和鋁立即發生劇烈反應,發光發熱,同時產生濃厚的棕色煙霧,煙霧中夾雜著美麗的紫色碘蒸氣。
(二十九)杯中烈煙
用品:600毫升燒杯、小量筒、滴管、蒸發皿。
砂、濃硫酸(密度1.84克/毫升)、濃硝酸(密度1.4克/毫升)、松節油。
原理:濃硝酸和濃硫酸的混和液具有強烈的氧化作用。松節油為易燃物,跟混和酸一接觸就被氧化放出大量的熱,使松節油燃燒,但燃燒不完全析出大量的碳形成黑煙。
操作:在600毫升燒杯底部放1厘米厚細砂。取一個蒸發皿,向蒸發皿內注入5毫升濃硝酸和5毫升濃硫酸,輕搖使混和均勻,然後把蒸發皿放在燒杯里的砂上。用滴管吸取少量松節油逐滴滴入混和酸中,一滴一蓬火,一股烈煙。
(三十)煙圈賽跑
用品:鞋盒、坩堝、鑷子、鐵絲、酒精燈。
濾紙、白磷。
操作:在鞋盒的前側對稱地打兩個1.5厘米直徑的孔。用鑷子取一塊黃豆大的白磷,吸去水分,放在坩堝里,再把坩堝放入盒內,立即蓋上盒蓋。熱天白磷會很快自燃,冷天可用灼熱的鐵絲碰一下白磷,使它燃燒。白磷燃燒使盒內很快充滿濃厚的五氧化二磷白煙。這時,用手指輕輕地點一下盒蓋,就有兩個白色煙圈從圓孔中沖出,向前奔跑。不停地拍點盒蓋,白色煙圈就不停地從圓孔中跑出。手指拍點的位置不同,出來的兩個煙圈速度就不一樣,看上去好像煙圈在賽跑。
⑸ 初中化學中各個實驗器材的用途大全有木有能帶圖的最好!
化學實驗常用儀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一、容器與反應器
1、可直接加熱
(1)試管
主要用途:①常溫或加熱條件下,用作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
②收集少量氣體和氣體的驗純.
③盛放少量葯品.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可直接加熱,用試管夾夾住距試管口 處.
②試管的規格有大有小.不加熱時,試管內盛放的液體不超過容積的 ,加熱時不超過 .
③加熱前外壁應無水滴;加熱後不能驟冷,以防止試管破裂.
④加熱時,試管口不應對著任何人.給固體加熱時,試管要橫放,管口略向下傾斜.
⑤不能用試管加熱熔融NaOH等強鹼性物質.(2)蒸發皿
主要用途:①溶液的蒸發、濃縮、結晶.
②乾燥固體物質.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①盛液量不超過容積的 .
②可直接加熱,受熱後不能驟冷.
③應使用坩堝鉗取放蒸發皿.(3)坩堝
主要用途:用於固體物質的高溫灼燒.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把坩堝放在三腳架上的泥三角上直接加熱.
②取放坩堝時應用坩堝鉗.
③加熱後可放在乾燥器中或石棉網上冷卻.
④應根據加熱物質的性質不同,選用不同材料的坩堝. 2、墊石棉網可加熱
(1)燒杯
主要用途:①用作固體物質溶解、液體稀釋的容器.
②用作較大量試劑發生反應的容器.
③用於過濾、滲析、噴泉等實驗,用於氣密性檢驗、尾氣吸收裝置、水浴加熱等.
④冷的乾燥的燒杯可用來檢驗氣體燃燒有無水生成;塗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可用來檢驗 氣體.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①常用規格有50mL、100mL、250mL等,但不用燒杯量取液體.
②應放在石棉網上加熱,使其受熱均勻;加熱時,燒杯外壁應無水滴.
③盛液體加熱時,不要超過燒杯容積的 ,一般以燒杯容積的 為宜.
④溶解或稀釋過程中,用玻璃棒攪拌時,不要觸及杯底或杯壁.(2)燒瓶
主要用途:①可用作試劑量較大而有液體參加的反應容器,常用於各種氣體的發生裝置中.
②蒸餾燒瓶用於分離互溶的、沸點相差較大的液體.
③圓底燒瓶還可用於噴泉實驗.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①應放在石棉網上加熱,使其受熱均勻;加熱時,燒瓶外壁應無水滴.
②平底燒瓶不能長時間用來加熱.
③不加熱時,若用平底燒瓶作反應容器,無需用鐵架台固定.(3)錐形瓶
主要用途:①可用作中和滴定的反應器.
②代替試管、燒瓶等作氣體發生的反應器.
③在蒸餾實驗中,用作液體接受器,接受餾分.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①滴定時,只振盪不攪拌.
②加熱時,需墊石棉網.3、不能加熱
(1)集氣瓶(瓶口邊緣磨砂)
主要用途:①與毛玻璃片配合,可用於收集和暫時存放氣體.
②用作物質與氣體間反應的反應容器.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不能加熱.
②將瓶口與毛玻璃片塗抹一層薄凡士林,以利氣密.
③進行燃燒實驗時,有時需要在瓶底放少量水或細沙.(2)廣口瓶、細口瓶(瓶頸內側磨砂)
主要用途:①廣口瓶用於存放固體葯品,也可用來裝配氣體發生器(不需要加熱).
②細口瓶用於存放液體葯品.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一般不能加熱.
②酸性葯品、具有氧化性的葯品、有機溶劑,要用玻璃塞;鹼性試劑要用橡膠塞.
③對見光易變質的要用棕色瓶.
(3)滴瓶
主要用途:用於存放少量液體,其特點是使用方便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①滴管不能平放或倒立,以防液體流入膠頭.
②盛鹼性溶液時改用軟木塞或橡膠塞.
③不能長期存放鹼性試劑.
(4)啟普發生器
主要用途:固—液不加熱制氣體反應的反應器.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不可加熱,也不能用於劇烈放熱的反應.二、計量儀器
1、粗量儀器
(1)量筒
主要用途:①粗略量取液體的體積(其精度可達到0.1mL).
②通過量取液體的體積測量固體、氣體的體積.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有10mL、25mL、50mL、100mL、200mL、500mL等規格的,量筒規格越大,精確度越低.
②量筒無零刻度.
③量液時,量筒必須放平,視線要跟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 2、精密量度儀器
(1)滴定管
主要用途:①准確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可精確到0.01mL).
②中和滴定時計量溶液的體積.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鹼性試劑;鹼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性試劑、具有氧化性的試劑、有機溶劑等.
②使用前要檢驗是否漏水.(2)容量瓶
主要用途:配製一定體積濃度准確的溶液(如物質的量濃度溶液).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①頸部有一環形標線,瓶上標有溫度和容器,常用規格有50mL、100mL、250mL、500mL等.
②使用前要檢驗是否漏水.
③不用來量取液體的體積. 3、計量器
(1)托盤天平
主要用途:用於粗略稱量物質的質量,其精確度可達到0.1g.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稱量前調「0」點:游碼移零,調節天平平衡.
②稱量時,兩盤墊紙,左物右碼.易潮解、有腐蝕性的葯品必須放在玻璃器皿里稱量.
③稱量後:砝碼回盒,游碼回零.(2)溫度計
主要用途:用於測量液體或蒸氣的溫度.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①應根據測量溫度的高低選擇適合測量范圍的溫度計,嚴禁超量程使用.
②測量液體的溫度時,溫度計的液泡要懸在液體中,不能觸及容器的底部或器壁.
③蒸餾實驗中,溫度計的液泡在蒸餾燒瓶支管口略下部位.
④不能將溫度計當攪拌棒使用.三、乾燥儀器
1、乾燥管
主要用途:內裝固體乾燥劑,用於氣體的乾燥或接入容器,防止物質吸收水汽或 等.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球體和細管處一般要墊小棉花球或玻璃絨,以防止細孔被堵塞
②氣體從口徑大的一端進入,從口徑小的一端流出
③用乾燥管之前,務必檢查一下乾燥管是否是通的.2、乾燥器
主要用途:用於存放乾燥的物質,或使潮濕的物質乾燥.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很熱的物體稍冷後放入.
②開閉器蓋時要水平推動.
③不能使用液體乾燥劑(如濃硫酸),一般用無水氯化鈣或硅膠等.四、其他常用化學儀器
1、酒精燈
主要用途:化學實驗室中的常用熱源.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盛酒精的量不得超過容積的 ,也不得少於容積的 .
②絕對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中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③熄滅時用燈帽蓋滅,不能用嘴吹滅.
④需要獲得更高的溫度,可使用酒精噴燈. 2、洗氣瓶
主要用途:用以洗滌氣體,除去其中的水分或其他氣體雜質.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使用時要注意氣體的流向,一般為「長進短出」.瓶內加入的液體試劑量以容積的 為宜,不得超過 . 3、漏斗
主要用途:
(1)普通漏斗
①向小口容器中注入液體.
②用於過濾裝置中.
③用於防倒吸裝置中.(2)長頸漏斗
①向反應器中注入液體.
②組裝氣體發生裝置.(3)分液漏斗
①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
②向反應器中滴加液體.
③組裝氣體發生裝置.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不能用火直接加熱.
②長頸漏斗下端應插入液面以下.
③分液漏斗使用前需檢驗是否漏水.(4)玻璃棒
主要用途:常用於攪拌、引流,在溶解、稀釋、過濾、蒸發、物質的量濃度溶液配製等實驗中應用廣泛.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攪拌時避免與器壁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