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防雷設施年檢需要注意什麼
提及防雷裝置,人們自然想到的就是避雷針。其實,現代從防雷技術角度來說防雷設施包括外部防雷保護(建築物或設施的直擊雷防護)和內部防雷保護(雷電電磁脈沖的防護)兩部份,外部防雷系統主要是為了保護建築物本身免受直接雷擊引起火災事故及人身安全事故;而內部防雷系統則是為了防止雷電波侵入、雷擊感應過電壓以及系統操作過電壓侵入設備造成的毀壞。防雷設施年檢需要注意什麼?接下來鄭州雷地電子工程有限公司技術人員來告訴大家。
外部防雷裝置亦即通常所說的直擊雷防護技術以避雷針、避雷帶、避雷網、避雷線為主,其中避雷針是最常見的直擊雷防護裝置。當雷雲放電接近地面時它使地面電場發生畸變,在避雷針的頂端,形成局部電場強度集中的空間,以影響雷電先導放電的發展方向,引導雷電向避雷針放電,再通過接地引下線和接地裝置將雷電流引入大地,從而使被保護物體免遭雷擊侵害。
是不是只要安裝了防雷裝置就可以萬事大吉了呢?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避雷針的構成,避雷針主要由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裝置三部分組成,三者之間應連接良好,並且接地電阻符合規范要求,才能達到防雷的作用。盡管避雷針被冠以「避雷」二字,但僅僅是指其能使被保護物體避免雷害的意思,而其本身恰恰相反,是「引雷」上身,經年置身於雷暴的侵襲之中,其性能自然也倍受「考驗」。再加上常年經受風吹、日曬、雨淋、霜凍等嚴寒酷暑的考驗以及銹蝕腐爛,往往導致其發生折斷、腐化、嚴重銹蝕、接觸不良甚至三部分之間斷裂的情況發生,這樣的防雷裝置不僅不能防雷,還有可能成為引雷裝置,反而加重雷電危害的潛在危險。
其次,建築物在維修、改造、裝飾等過程中,有些單位及施工人員不注意對其避雷帶(網)的保護,造成人為損壞,有的在施工中不慎將接地裝置挖斷致使引下線斷裂等,都會帶來防雷安全隱患。
再者有些單位防雷安全意識淡漠,對防雷裝置的性能不了解,在防雷裝置上亂拉、亂接其它電氣線路,如電話線、廣播線、電視接收天線以及架空低壓線等。這些電氣線路往往成為建築物內各種電子設備遭受感應雷擊的「罪魁禍首」。這些自然的和人為的損壞,給防雷裝置造成了巨大的隱患,一旦遭受雷擊,後果不堪設想。
此外,建築物內部防雷措施主要是針對各種電子、電氣設備防感應雷而採用的避雷裝置,由於其使用的材質主要是氧化鋅壓敏電阻元件及其它電子元器件,這些避雷器件在遭受一次或多次反復感應雷擊後,其性能明顯降低或劣化衰減,所以也必須要進行定期檢查,通過檢測發現問題,以便及時維修或更換。而從筆者單位每年的年檢(抽查)數據來看,防雷裝置檢測合格率也只有八成左右。
因此,一些石油、化工等易燃易爆場所;金融機構、企事業單位計算機系統和學校等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在做好本單位防雷裝置的日常維護檢查的同時,有條件的可以聘請有檢測資質的專業機構定期進行性能安全檢測,保證其正常使用性能,做到防患未燃。
② 學校防雷檢測有哪些內容
1.接閃器防雷檢測
首先對學校的辦公樓、科技樓、宿舍等建築物的防直擊雷裝置進行檢測,學校建築中常見的避雷針和避雷帶。到建築物天台,用激光測距儀,量取避雷針 的高度,目測材料、規格,計算避雷針的有效保護范圍。避雷帶是否倒塌、斷裂、 銹蝕,支撐卡間距、焊接工藝等。接地電阻值是否符合防雷設計規范的要求。
2.引下線防雷檢測
建築物大多數以利用建築物鋼筋混凝土柱子或剪力牆內兩根16主鋼筋與避雷網焊接作為引下線,通過詢問陪檢人員,及查閱建築圖紙,確定引下線的間距、數量、材料、規格是否符合規范要求,與是否接閃器連接。檢測斷接卡的材料、 規格,距離地面高度0.3-1.8米,與引下線及接地裝置連接是否良好。焊接工藝和質量是否符合要求。接地電阻是否在標准值內。
3.接地裝置防雷檢測
接地裝置檢測接地是避雷技術的重要環節。現場勘查、詢問,審查建築圖紙,確定接地裝置主鋼筋規格、材料,埋地深度,接地電阻是否達標,是否形成一個統一閉合地網。
4.等電位防雷檢測
等電位連接的設置在於減少需要防雷的空間內各金屬部件和各系統之間的電位差。穿過各防雷區交界的金屬部件和系統,以及在一個防雷區內部的金屬部件和系統,都應在防雷區交界處做等電位連接。通過檢測,配電箱金屬外殼、電源地、浪涌保護器地、機櫃外殼、金屬屏蔽線槽、門窗等接地電阻是否符合要求。確定是否做了等電位連接。
5.雷電電磁脈沖防護檢測
學校的信息機房,多媒體教室、供電系統等設施檢測時,電源線路是否穿金屬客埋地引入,並就近接地。
6.浪涌保護器的防雷檢測
總配電到樓層配電應設置三級以上電源浪涌保護器。信息系統等重要設備埠處應安裝相應的信號浪涌保護器/防雷器。記錄浪涌保護器的連線截面積、長度、技術參數,並檢測接地電阻。均要符合規范要求。
7.安全隱患整改
經過嚴格的防雷檢測後,針對存在的問題和安全隱患,在檢測報告中及時提出來,並要求學校方及時進行整改。
學校防雷安全是不同忽視的,防雷檢測只是能夠發現安全隱患或證明防雷裝置的防雷效果,是防雷安全的重要措施,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定期開展,只有這樣才能降低雷擊安全隱患。
③ 防雷工程施工常見問題都有哪些
施工過程防直來擊雷和防感應雷措源施中常出現以下問題:
一是避雷帶、引下線、接地體、均壓環搭接的連接長度不夠,焊接不飽滿,焊接處有夾渣、焊瘤、虛焊、咬肉和氣孔,沒有敲掉焊渣等缺陷。
二是地鋼筋網的連接點的錯焊、漏焊;作為外引接地聯結點或檢測點預埋件的漏設。尤其是建築結構轉換層,因構造柱(牆)內主鋼筋調整、防雷引下線鋼筋錯接錯焊的情況發生。
三是用結構鋼材代替避雷針(網)及其引下線時,焊接破壞鍍鋅層不刷防銹漆;或螺栓連接的連接片未經處理,片與片接觸不嚴密等。
四是引下點間距偏大,引下線跨越變形縫處未加設補償器,穿牆體時未加保護管。接地體安裝埋設深度不夠或引出線未作防腐處理。
五是屋面金屬物,如管道、梯子、旗桿和設備外殼等,未與屋頂防雷系統相連,或等電位聯結跨接地線線徑不足。
六是電氣設備接地(接零)的分支線未與接地干線連接,實行串聯連接。多層住宅採用TN-S系統時,進線在總電表箱處沒有重復接地,沒有按要求在配電間作MEB。
七是低壓配電接地形式、電涌保護器(SPD)的設置及安裝工藝狀況、管線布設和屏蔽措施等與防雷設計要求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