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氙燈老化試驗箱和UV老化試驗箱有什麼區別
氙燈老化試驗箱是模擬全陽光光譜的。
紫外老化試驗箱是模擬紫外光的。
氙燈老化試驗箱採用能模擬全陽光光譜的氙弧燈來再現不同環境下存在的破壞性光波,可以為科研、產品開發和質量控制提供相應的環境模擬和加速試驗,又名「陽光輻射防護試驗裝置」,根據試驗標准與方法分為三種,風冷氙燈(LP/SN-500)、水冷氙燈(LP/SN-500)、台式氙燈(TXE),其區別在於試驗的溫度、濕度、精度、時間等。是老化試驗箱系列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檢測儀器。
常用型號有:
LRHS-190F-SN(風冷)
LRHS-767S-SN(水冷)
LRHS-48T-SN (台式)
紫外老化試驗箱適用於非金屬材料的耐陽光和人工光源的老化試驗。
源採用8隻額定功率為40W的紫外熒光燈作發光源。試驗箱網頁鏈接紫外線熒光燈管,分布在機器的兩側,每側各4隻(有UVA-340和UVB-313光源供用戶選擇配置)。參照標准GB/T14522-200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機械工業產品用塑料、塗料、橡膠材料—人工氣候加速試驗方法》GB/T16585-199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硫化橡膠人工氣候老化(熒光紫外燈)試驗方法》及GB/T16422.3-1997《塑料實驗室光源暴露試驗方法》等相應標准條款設計製造。
常用型號有:
LRHS-NZY
❷ 常用的消毒滅菌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消毒滅菌方法如下:
1、煮沸滅菌:是濕熱滅菌法范圍,就是將洗凈的物品(如毛巾、衣服、床單、用具等)放入水中直接煮沸30min或60min,可將細菌全部殺死,但不能保證殺滅所有的芽孢。
2、紫外線滅菌:一般用於滅菌的紫外線波長是2000~3000Å,滅菌力最強的是波長為2540Å的紫外線。主要用於消毒器具表面的滅菌以及凈化室內空氣。器具表面滅菌一般要經肥皂水洗凈後再經清水洗凈後擦乾後在紫外線下滅菌,包好備用。
3、75%乙醇滅菌:本法是化學滅菌法之一,可用75%酒精溶液用於剪刀、手術刀、針具以及皮膚表面和物品表面等的消毒。物品表面消毒前需要了解酒精是否恢復消毒物品產生損壞。
4、氯維液體噴劑滅菌:氯維液體噴劑滅菌屬於化學滅菌法。可用於器具、皮膚傷口表面、物品表面、空間等等情況的消毒。
消毒效果的檢查方法
1、物品表面檢查
在消毒物品相鄰部位劃出2個10cm2范圍,消毒前後別以無菌棉簽采樣,接種後培養24~48小時觀察結果。
2、排泄物檢查
消毒前後各取0.2ml排泄物的稀釋液接種肉湯管,37℃培養24小時後再取樣轉種相應的培養基,24~48小時後觀察結果。
3、空氣消毒效果檢查
一般用自然沉降法。消毒前後在消毒的空間不同平面和位置。放置4~5個平面,暴露5~30分鍾後蓋好,培育24~48小時觀察結果。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消毒
❸ 紅外線和紫外線有什麼區別
一、波長不同
1、紅外線:波長在1mm到760納米(nm)之間。
2、紫外線:波長為 10~400納米輻射的總稱。
二、發現歷史不同
1、紅外線:公元1800年英國科學家"威廉·赫歇爾"發現太陽光中的紅光外側所圍繞著一種用肉眼無法看見的光源。
三、對人體的傷害不同
1、紅外線:較強的紅外線可造成皮膚傷害,其情況與燙傷相似,最初是灼痛,然後是造成燒傷。紅外線對眼的傷害有幾種不同情況,波長為7500~13000埃的紅外線對眼角膜的透過率較高,可造成眼底視網膜的傷害。
尤其是11000埃附近的紅外線,可使眼的前部介質(角膜晶體等)不受損害而直接造成眼底視網膜燒傷。波長19000埃以上的紅外線,幾乎全部被角膜吸收,會造成角膜燒傷(混濁、白斑)。波長大於 14000埃的紅外線的能量絕大部分被角膜和眼內液所吸收,透不到虹膜。只是13000埃以下的紅外線才能透到虹膜,造成虹膜傷害。人眼如果長期暴露於紅外線可能引起白內障。
2、紫外線:紫外線照射時,眼睛受傷的程度和時間成正比,與照射源的距離平方成反比,並和光線的投射角度有關。
紫外線強烈作用於皮膚時,可發生光照性皮炎,皮膚上出現紅斑、癢、水皰、水腫、眼痛、流淚等;嚴重的還可引起皮膚癌。
紫外線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可出現頭痛、頭暈、體溫升高等。作用於眼部,可引起結膜炎、角膜炎,稱為光照性眼炎,還有可能誘發白內障,在焊接過程中產生的紫外線會使焊工患上電光性眼炎(可以治癒)。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紅外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紫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