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一氧化碳的製取裝置圖
(1)據圖可以看出,①是長頸漏斗,②是玻璃管,③是錐形瓶,④是水槽,⑤是集氣瓶,版故填:長頸漏權斗,玻璃管,錐形瓶,水槽,集氣瓶;
(2)A中是用於產生二氧化碳,B中是碳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C中是除去二氧化碳,D中是用排水法收集一氧化碳,故填:產生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除去二氧化碳;收集一氧化碳;
(3)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澱和水,會觀察到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故填: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5. 實驗室用什麼方法收集一氧化碳
(1)
實驗室製取一氧化碳通常用濃硫酸做脫水劑,濃硫酸與甲酸共熱來製取.
濃硫酸
HCOOH
=
CO+H2O
加熱
實驗裝置可與實驗室用濃硫酸做脫水劑與與乙醇共熱制乙烯的裝置類似.
實際上
,在實驗操作中
最好用
甲酸滴注熱濃硫酸(甲酸放入分液漏斗,濃硫酸放入燒瓶.這樣避免劇烈反應,增強安全性.
(2)第二種方法:濃硫酸與草酸晶體共熱,氣體依次通過裝有氫氧化鈉溶液和濃硫酸的洗氣裝置,即可得到純凈的乾燥的CO.
反應方程式為:HOOC-COOH=CO2+CO+H2O
用氫氧化鈉溶液除CO2,用濃硫酸除水蒸汽.
(3)
第三種方法:
加熱草酸鈉:Na2C2O4=Na2CO3(s)+CO(g)
這個方法需加強熱強熱
6. 氧氣、氫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分別分別怎麼制備,怎麼收集(向上排空氣還是向下)
氧氣、二氧化碳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氫氣可以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一氧化碳,氧氣,氫氣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三大還原劑是:、氫氣、一氧化碳,碳。
氧氣 中學實驗室 高錳酸鉀加熱/氯酸鉀二氧化錳加熱/雙氧水二氧化錳/
氫氣 中學實驗室 鋅加希鹽酸
二氧化碳 中學實驗室 碳酸鈣(石灰石)加稀鹽酸
一氧化碳的實驗室製取
1.在250mL蒸餾燒瓶里加入密度為1.84g/cm3的濃硫酸50mL,在分液漏斗里盛放密度為1.2g/cm3的甲酸10mL,裝置如圖所示。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給濃硫酸加熱到80--90℃,移去酒精燈。
3.向燒瓶內逐滴加入甲酸,即有一氧化碳產生O2
4.當空氣排盡後,用排水法收集一氧化碳,並用橡皮塞塞緊集氣瓶口。(第一瓶一氧化碳氣體里混有空氣,點燃時會發生爆鳴,應注意安全。)
7. 氧氣、氫氣、一氧化碳實驗室製法(含原理,發生裝置,收集裝置,檢驗方法,驗滿方法)
氧氣,加熱KMnO4.2KMnO4=K2MnO4+MnO2+O2發生裝置是試管.集氣瓶.用帶火星的木條申向集氣瓶.打開蓋片一角.申向那裡.若木條復燃則以集滿.氫氣可以用活潑金屬與除硝酸的強酸反應製取.一氧.至於一氧化碳嘛.C+H2O=CO+H2(高溫,水為氣態)
8. 分離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裝置圖
①一氧化碳不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而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所以關閉活塞b,打開活塞a,通入混合氣體,可收集到乾燥一氧化碳;
②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鈉,碳酸鈉與稀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如圖所示:

.
9. 一氧化碳實驗室製取與檢驗試驗步驟
一氧化碳的實驗室製取:
1.在250mL蒸餾燒瓶里加入密度為.84g/cm3的濃硫酸50mL,在分液漏斗里盛放密度為1.2g/cm3的甲酸10mL,裝置如圖所示。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給濃硫酸加熱到80--90℃,移去酒精燈。
3.向燒瓶內逐滴加入甲酸,即有一氧化碳產生O。
4.當空氣排盡後,用排水法收集一氧化碳,並用橡皮塞塞緊集氣瓶口。(第一瓶一氧化碳氣體里混有空氣,點燃時會發生爆鳴,應注意安全。)。
化學方程式:
1、2C+O2= 2CO2 CO2+C =2CO。
2、HCOOH=CO+H2O(濃硫酸做催化劑)。
3、H2C2O4(草酸))=CO2+CO+H2O(濃硫酸做催化劑)最後要鹼石灰乾燥。
實驗檢驗:
1.黑色氧化銅變成紅色,說明CO具有還原性。
2.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CO與氧化銅反應還產生了二氧化碳氣體。
裝置圖如下:

(9)實驗室製取一氧化碳收集裝置擴展閱讀:
一氧化碳實驗室製取注意事項:
1、本實驗與氫氣的實驗室製法及性質探究實驗有許多類似之處,所以必須將兩者從原理到操作過程仔細比較。
2、Co的發生反應,速度很快,將長頸漏斗改成分液漏斗,能更好地控制反應速度。
3、CO與初中階段學生所熟悉的H2、02、CO2等相比,最大的不同在於其毒性,所以實驗過程中必須注意安全。
4、因為cCo是可燃性氣體,點燃前,及用co還原Cu0之前必須首先檢驗純度,方可進行性質實驗。
10. 一氧化碳製取收集裝置圖和化學方程式
c+O2=CO2,CO2+C=2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