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根據如圖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1)寫出儀器a、b的名稱.a是______,b是______.(2)若用B裝置制氧氣
(1)a是酒精燈,常用作熱源;b是分液漏斗,通過分液漏斗可以向錐形瓶中注入液體葯品.
故填:酒精燈;分液漏斗.
(2)用B裝置制氧氣不需要加熱,應該是利用過氧化氫分解製取,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的文字表達式為:過氧化氫
二氧化錳 |
『貳』 如圖為酵母菌無氧呼吸實驗裝置圖,請據圖回答:(1)本實驗主要驗證______.(2)盛有清水的試管在此發酵
(1)分析實驗裝置可知,該實驗的目的是驗證酵母菌無氧呼吸可以產生二氧化碳. (2)為避免盛溶液A的試管中的O2進入圓底燒瓶,特設盛清水的試管過濾.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因此溶液A一般用二氧化碳溶液;由於無氧呼吸過程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因此成有清水的試管會冒出氣泡,盛有石灰水的A溶液會變渾濁. (4)隨著時間推移,葡萄糖逐漸被消耗盡,因此盛清水的試管冒出氣泡的現象最終消失;由於酵母菌無氧呼吸產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因此此時燒瓶中的溶液是酒精溶液. (5)為了排出葡萄糖溶液裡面的氧氣,為酵母菌無氧呼吸製造無氧環境.葡萄糖溶液在用前要煮沸,為了避免酵母菌因高溫而失去活性,為酵母菌提供發揮最高活性而需要的適宜溫度,煮沸後的葡萄糖溶液要進行冷卻. (6)乳酸菌無氧呼吸的產物是乳酸,沒有二氧化碳的產生,因此如用乳酸菌代替酵母菌,溶液A不會變渾濁;乳酸菌無氧呼吸的反應式為C6H12O6 酶 2C3H6O3+能量. 故答案為: (1)酵母菌無氧呼吸可產生二氧化碳 (2)進一步過濾氧氣,防止氧氣進入圓底燒瓶抑制酵母菌發酵 (3)澄清的石灰水 冒出氣泡 溶液變渾濁 (4)葡萄糖逐漸耗盡 酒精溶液 (5)排出葡萄糖溶液裡面的氧氣,為酵母菌無氧呼吸製造無氧環境,冷卻的目的是避免酵母菌因高溫而失去活性,為酵母菌提供發揮最高活性而需要的適宜溫度. (6)無混濁 C6H12O6 酶 2C3H6O3+能量
『叄』 下圖1是實驗室模擬煉鐵的裝置圖,試回答 (1)儀器②的名稱是______;儀器③的名稱是______.(2)按上
(1)根據實驗室常用儀器的名稱可知:②為鐵架台、③為試管, 故答案為:鐵架台、試管; (2)因為一氧化碳有毒,不能直接排到大氣中,可以用點燃的方法除去一氧化碳,所以應該先點燃酒精燈,然後通一氧化碳;為了趕凈裝置中的空氣,所以應該先通一氧化碳再點燃酒精噴燈,若在實驗前未趕裝置中的空氣,則最後生成的鐵又會在高溫條件下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重新生成氧化鐵;實驗結束後應該先熄滅酒精噴燈再停止通一氧化碳,若先停止通一氧化碳再熄滅酒精噴燈,則空氣又會進入裝置中;最後熄滅酒精燈. 故答案為:③①⑤⑥②④ (3)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同時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會使澄清石灰水變混濁. 故答案為:3CO+Fe 2 O 3 2Fe+3CO 2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4)鐵有個重要的性質就是可以被磁鐵所吸引. 故答案為:用磁鐵吸引或取少量加入稀鹽酸(或稀硫酸)觀察有氣泡. (5)一氧化碳有毒,不能直接排入空氣中.故答案為: CO有毒,會污染空氣 (6)煉鐵要用到焦炭,它有兩個作用,煉鐵需要高溫,一方面焦炭在燃燒的過程中能放出大量的熱,另一方面煉鐵還需要一氧化碳,焦炭又可以把剛生成的二氧化碳還原為一氧化碳. 故答案為:產生CO、因為生鐵密度大於爐渣密度 |
『肆』 根據實驗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室若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可選用______裝置(用編號回答,下同)
(1)由於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所以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答案為:E 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製取氧氣,由於反應不需要加熱,所以可選用的裝置是:C;故答案為:C; (3)實驗室用無水醋酸鈉固體和固體鹼石灰加熱製取甲烷氣體.由於反應需要加熱,所以發生裝置應為A;由於甲烷的密度比空氣小,故可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不溶於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 故答案為:A D E. (4)①當用排水集氣法收集氧氣時,瓶內先裝滿水,氣體從b處導管通入,瓶中的水被氣體從a導管處壓出;若要用水將瓶中氧氣排出使用,水應從a處導管進入,隨著水的進入,瓶中的氣體被水趕出. 故答案為:b a; ②A.b導管連接供給氧氣的鋼瓶,瓶中的水會被壓出;故錯誤; B.氧氣從a導管進入,從b導管出,所以b導管連接病人吸氧氣的塑膠管;故正確; C.該裝置可用來觀察氣泡的冒出來判斷是否已有氧氣輸出;故正確; D.該裝置可用來觀察氣泡的快慢來判斷輸出氧氣的速度;故正確; 由於題目要求選出錯誤的,故答案為:A. (5)①制備氣體前檢查裝置的氣密性,防止製取氣體過程中,因裝置漏氣而收集不到製取的氣體;故正確; ②由於酒精具的揮發性,為防止引起失火,要用燈帽蓋滅,不能用嘴吹滅酒精燈;故錯誤; ③將用剩的葯品放回原試劑瓶中,會污染原瓶中葯品;故錯誤; ④實驗結束時,將儀器用水洗干凈,以備下次使用.故正確; 由於題目要求選出不正確的,故答案為:②③.
『伍』 根據實驗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如圖中有標號的儀器名稱:a______ b______ c______ d_____..
(1)根據常用儀器的名稱和用途可知這幾種儀器分別是:鐵架台、長頸漏斗、集氣瓶、內水槽; 故答容案為:a鐵架台b長頸漏斗c集氣瓶d水槽; (2)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所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其不易溶於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混合不需加熱,所以選擇C發生裝置; 故答案為:E;CE;CF; (3)實驗室用無水醋酸鈉固體和固體鹼石灰加熱製取甲烷氣體,屬於「固體加熱型」,所以選擇A,B裝置缺少塞子,即使加上塞子導管也不應伸入試管內太長,不利於氣體的導出,又因為甲烷的密度比空氣小,不溶於水,所以收集甲烷可用向下排空氣法和排水法; 故答案為:A;D;F.
『陸』 根據實驗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室用排空氣法收集CO2可選用______裝置(用編號回答),其原因是
(1)選擇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 (2)高錳酸鉀加熱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應選固體加熱型,故選A;據反應原理寫出方程式2KMnO4 △ | .
『柒』 圖為呼吸作用相關實驗,請據圖回答:(1)圖(一)所示的實驗裝置,往瓶子中注入清水,打開閥門,使瓶內
(1)圖(一)所示的實驗裝置,萌發的種子呼吸作用旺盛,而呼吸作用吸收氧氣產生二氧化碳,因此往瓶子中注入清水,打開閥門,使瓶內的氣體進入試管.試管內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種子萌發時,分解有機物放出了二氧化碳. (2)圖(二)中甲瓶裝有萌發的種子,乙瓶裝有等量的煮熟的種子,這樣甲乙兩瓶形成對照實驗.甲瓶中的蠟燭立即熄滅,而乙瓶中的煮熟的種子不能進行呼吸作用,因此裡面的氧氣比甲的多,因此甲瓶中蠟燭會燃燒通過這個實驗驗證了萌發的種子進行呼吸時吸收(消耗)氧氣. (3)圖(三)中,甲、乙兩個保溫瓶中分別裝有萌發的種子和煮熟的種子,一段時間後,由於甲瓶中的種子在呼吸時,除了產生二氧化碳外,還釋放大量的熱量,因此甲瓶中溫度明顯高於乙瓶. (4)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並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需要的過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一切生物的共同特徵,在細胞的線粒體內進行;呼吸作用的意義是為生物的各項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故答案為: (1)渾濁;二氧化碳 (2)氧氣 (3)高 (4)線粒體
與根據圖1實驗裝置圖回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儀表如何隔離
發布:2025-09-21 02:23:12
瀏覽:61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