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實驗室製取乙烯的裝置如圖所示,請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1)在燒瓶中放入酒精和濃硫酸(體積比約為1:
(1)在燒瓶中放入酒精和濃硫酸(體積比約為1:3)的混合液,乙醇沸點較低,容易發生暴沸,所以為避免混合液暴沸,常放入少量碎瓷片;加熱混合液時,由於140℃時容易發生副反應生成乙醚,所以應該使液體溫度迅速升到170℃,
故答案為:碎瓷片;170℃;
(2)利用乙醇在濃硫酸的催化作用下發生分子內脫水製取乙烯,乙醇發生了消去反應,反應方程式為:CH3CH2OH
濃硫酸 |
② 如圖是實驗室關於乙烯的製取和性質實驗的裝置圖:(1)寫出製取乙烯的化學方程式______.(2)某學生用該
(1)乙醇在濃硫酸的催化作用下發生分子內脫水製取乙烯,乙醇發生消去反應內,反應的化學容方程式為 CH3CH2OH 濃硫酸 |
③ 實驗室制乙烯的裝置圖
1、檢驗氣密性。在復燒瓶里注入乙醇和制濃硫酸(體積比1:3)的混合液約20mL(配置此混合液應在冷卻和攪拌下將15mL濃硫酸滿滿倒入5mL 酒精中),並放入幾片碎瓷片。(溫度計的水銀球要伸入液面以下) 
④ 下列實驗裝置或操作正確的是()A. 製取氨氣B. 製取乙烯C. 除雜D.Fe(OH)3膠體的制
A.氨氣利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圖中小試管中的導管應伸到試管底部,故A錯誤; B.製取乙烯在170℃,圖中缺少溫度計,故B錯誤; C.除雜是導管應長進短出,圖中氣體的進入方向錯誤,故C錯誤; D.向沸水中滴定含鐵離子的飽和溶液制備膠體,圖中制備實驗合理,故D正確; 故選D.
⑤ (16分)實驗室用乙醇製取乙烯的裝置如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  ...
(1)儀器A的名稱 圓底燒瓶 (2分) ,加入沸石目的 防暴沸 (2分) 配製A中溶液的方法 將3體積濃硫酸延玻璃棒緩緩地注入1體積乙醇中並不斷攪拌冷卻 (2分)濃硫酸的作用 催化劑和脫水劑 (2分) 方程式 CH 3 CH 2 OH (3分)
⑥ 實驗室制乙烯的原理、裝置及注意事項有哪些
化學實驗室中取用固體葯品時,粉末狀的用葯匙,塊狀的用鑷子,取用一定體積液體葯品用量筒,研碎固體用研缽。 葯品的取用原則: ①使用葯品時的「三不(不觸、不聞、不嘗昧)」源則:不能用手接觸約品,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葯品(特別是氣體)的氣味,不得嘗任何葯品的味道 ②取用葯品時注意節約原則:取用葯品應嚴格按照實驗規定的用量取用。如果沒有說明用量,一般按最少量(1~2ml)取用液體,固體只需蓋滿試管底部即可。最大量,液體不超過容器容積的1/3,固體不超過1/2。 ③用剩葯品的處理原則:實驗用剩的葯品不能因為要 「節約」而放回原試劑瓶,這樣做會污染試劑瓶中未使用的葯品。因此,用剩的葯品既不能放回原試劑瓶,也不能隨意丟棄,更不能帶出實驗室,要放在指定的容器中。 固體葯品的取用: ①取用粉末、顆粒狀葯品應使用葯匙或紙槽,步驟:「一橫、二送、三直立」,即將試管橫放,用葯匙或紙槽將葯品送人試管底部(如下圖所示),再把試管直立起來,讓葯品滑入試管底部。
②取用塊狀葯品或較大的金屬顆粒時應用鑷子夾取,步驟:「一橫、二放、三慢豎」,即先將試管(或容器) 橫放,把葯品放人試管(或容器)口以後(如下圖所示),再把試管(或容器)慢慢豎立起來,使塊狀固體緩慢地滑到試管底部,防止打破試管(或容器)底。
⑦ 實驗室製取乙烯的裝置如下圖所示,請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室制乙烯的化學方程式
(1)CH 3 CH 2 OH CH 2 =CH 2 ↑+H 2 O;催化劑;脫水劑 (2)①I:A;II:B;III:A;IV:D;②I中品紅溶液褪色;③III中品紅溶液不褪色,IV中酸性KMnO 4 溶液褪色 |
⑧ (9分)實驗室製取乙烯的裝置如下圖所示,請回答: (1)實驗室製取乙烯所用的乙醇為無水乙醇,但工業酒
(9分) (1)往工業酒精中加入新制生石灰,然後蒸餾;(2分); (2)催化、脫水(2分); 防止暴沸(1分) 控制溫度(或防止副反應的發生)(1分) (3)乙醚(1分) (4)  ;(1分)消去反應(1分)
⑨ 如圖是實驗室制乙烯的發生裝置和乙烯性質實驗,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1)圖1中儀器①、②的名稱分別為
實驗室制乙烯時,反應器中使用了兩種關鍵儀器:溫度計和圓底燒瓶。溫度計用於監測反應溫度,圓底燒瓶則用於進行分子內脫水反應。在濃硫酸的催化作用下,乙醇在170℃條件下發生脫水反應生成乙烯,其化學方程式為CH3CH2OH → CH2=CH2↑+H2O。
反應開始前,需要在圓底燒瓶中放置幾塊碎瓷片,其目的是防止液體在加熱過程中發生暴沸現象。乙烯與溴水之間發生的是加成反應,生成了1,2-二溴乙烷,化學方程式為CH2=CH2 + Br2 → CH2BrCH2Br。
對於有機化合物CH3CH2C(C(CH3)2)2C(CH2CH3)2CH3,選取最長碳鏈為主鏈,最長碳鏈包含6個碳原子,因此主鏈為己烷。從最近的取代基開始編號,該有機物的名稱為3,3,4-三甲基-4-乙基己烷。
與制乙烯的實驗裝置圖常見錯誤相關的資料
| | |
|